專利名稱:一種高效儲水保肥栽培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栽培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低桿蔬菜、花卉等植物栽培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相對缺乏的國家,特別是我國北方沙漠干旱地區農業生產極需節水農業技術。隨著城市發展,城郊耕地逐漸減少,但城市樓頂平面存在的綠化空間越來越大。房頂綠化中,水分易蒸發,現階段房頂綠化會經常用到盆栽,使用的花盆底部均設有通孔,澆灌的時候不利于植物對水肥的充分吸收,易導致水肥流失,而且頻繁澆水施肥會造成人力、時間上的浪費,況且水多易導致根系腐爛,又不利于植物生長發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效儲水保肥栽培裝置,解決盆栽植物澆灌時,水肥浪費以及頻繁澆灌造成人力和時間浪費的問題。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效儲水保肥栽培裝置,包括栽培體、營養液輸送管,所述的栽培體為槽體,在栽培體與營養液輸送管之間連接輸送導管,在所述的營養液輸送管一端連接一段垂直并與營養液輸送管連通設置的加液管,在加液管上設置一塊透明部分,透明部分上設有水位限位標,所述的輸送導管內部裝有細沙,輸送導管連接在栽培體和營養液輸送管內部的管體上密布多個細孔。所述的輸送導管中還設置吸水海綿軟塞,所述的吸水海綿軟塞設置在輸送導管的底部。為了使用穩固,在栽培體與營養液輸送管之間設有固定支架。進一步,在固定支架上設有放置營養液輸送管的托塊。為了減少營養液揮發,所述的加液管的頂端設有封口。作為另一種實施方式,所述的栽培體為管體,其上部設有多個栽培口。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裝置能高效地收集和儲存利用天然雨水資源和有限的灌溉水源,在植物需要時及時供給,做到不澆水和少澆水,減少人力和機械等灌溉成本,又能有效避免因囤水過多導致植物爛根現象發生,還具有保肥功能;同時兼具滴灌技術和微灌優勢,和滴灌技術具有互補性。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較為詳細的說明。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局部示意圖。示意輸送導管的連接結構。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栽培體、2.營養液輸送管、3.輸送導管、4.栽培口、5.加液管、6.水位限位標、7.透明部分、8.細沙、9.細孔、10.封口、11.固定支架、12.托塊、13.吸水海綿軟塞。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I、圖2所示,一種高效儲水保肥栽培裝置,包括栽培體I、營養液輸送管2,所述的栽培體I為槽體,在栽培體I與營養液輸送管2之間連接輸送導管3,在所述的營養液輸送管2 —端連接一段垂直并與營養液輸送管2連通設置的加液管5,在加液管5上設置一塊透明部分7,透明部分7上設有水位限位標6,所述的輸送導管3內部裝有細沙8,輸送導管3連接在栽培體I和營養液輸送管2內部的管體上密布多個細孔9。所述的輸送導管2中還設置吸水海綿軟塞13,所述的吸水海綿軟塞13設置在輸送導管2的底部。為了使用穩固,在栽培體I與營養液輸送管2之間設有固定支架I ;在固定支架11上設有放置營養液輸送管2的托塊12。為了減少營養液揮發,所述的加液管5的頂端設有封口 10。實施例2,如圖3所示,在實施例I的基礎上,所述的栽培體I為管體,其上部設有多個栽培口 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范圍所做的均 等變化,皆應屬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涵蓋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高效儲水保肥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栽培體、營養液輸送管,所述的栽培體為槽體,在栽培體與營養液輸送管之間連接輸送導管,在所述的營養液輸送管一端連接一段垂直并與營養液輸送管連通設置的加液管,在加液管上設置一塊透明部分,透明部分上設有水位限位標,所述的輸送導管內部裝有細沙,輸送導管連接在栽培體和營養液輸送管內部的管體上密布多個細孔。所述的輸送導管中還設置吸水海綿軟塞,所述的吸水海綿軟塞設置在輸送導管的底部。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高效儲水保肥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栽培體與營養液輸送管之間設有固定支架。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高效儲水保肥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固定支架上設有放置營養液輸送管的托塊。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高效儲水保肥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液管的頂端設有封口。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高效儲水保肥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體為管體,其上部設有多個栽培口。
專利摘要一種高效儲水保肥栽培裝置,包括栽培體、營養液輸送管,栽培體為槽體,在栽培體與營養液輸送管之間連接輸送導管,在營養液輸送管一端連接一段垂直并與營養液輸送管連通設置的加液管,在加液管上設置一塊透明部分,透明部分上設有水位限位標,輸送導管內部裝有細沙,輸送導管連接在栽培體和營養液輸送管內部的管體上密布多個細孔。本裝置能高效地收集和儲存利用天然雨水資源和有限的灌溉水源,在植物需要時及時供給,做到不澆水和少澆水,減少人力和機械等灌溉成本,又能有效避免因囤水過多導致植物爛根現象發生,還具有保肥功能;同時兼具滴灌技術和微灌優勢,和滴灌技術具有互補性。
文檔編號A01G9/02GK202587938SQ2012202236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8日
發明者呂孝明 申請人:呂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