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豆芽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豆芽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豆芽機有的沒有設置可調節間距的多功能增壓盤,有的雖然設置了增壓盤,但該增壓盤不能固定作為一個豆芽培植盤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節省空間、產量倍增、豆芽更加粗壯的豆芽機。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豆芽機,包括培植桶,所述培植桶中心設置出水管道,以出水管道為軸心設置網篩層,所述網篩層上設置多功能增壓培植盤,所述網篩層和多功能增壓培植盤由靠近出水管道外表面的活動頂桿連接。所述多功能增壓培植盤被若干徑向直線分割成扇形狀,在相鄰兩條徑向直線之間設置若干連接桿。所述連接桿是直桿或圓弧桿或折彎桿。所述相鄰兩條連接桿之間間距小于要培植的豆子的直徑。所述多功能增壓培植盤圓周上設置水槽。采用本方案的豆芽機,由于在網篩層上放置多功能增壓培植盤,向下層的豆芽施加壓力使之長的更加粗壯,同時多功能增壓培植盤上也可放置豆子,當作一個培植盤使用,同時也有對下層豆芽增壓的作用,當豆芽長到一定高度,可以通過頂桿使多功能增壓培植盤適當升高,使下層網篩層上的豆芽長的更高;通過花灑不給水量,豆芽機變成雙層種植,比現有的豆芽機更加節省空間。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增壓培植盤4立體圖。圖3為圖2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豆芽機,包括培植桶1,所述培植桶中心設置出水管道2,所述出水管道下端連接水泵,以出水管道為軸心設置網篩層3,所述網篩層3上設置以出水管道為軸心的多功能增壓培植盤4,所述網篩層和多功能增壓培植盤由靠近出水管道2外表面的活動頂桿5連接,所述活動頂桿下端延伸至網篩層3底端,活動桿5可以依據使用人的需要適當得拉伸或壓縮,從而增大或縮小網篩層和多功能增壓培植盤之間的距離。[0014]所述多功能增壓培植盤4被若干徑向直線6分割成扇形狀,在相鄰兩條徑向直線之間設置若干連接桿8,該連接桿是直桿或圓弧桿或折彎桿,該相鄰兩條連接桿之間間距小于要加工的豆子的直徑,所述豆子可以是黃豆或綠豆等,使其在培植時始終處于多功能增壓培植盤4和網篩層3之上。所述多功能增壓培植盤4圓周上設置水槽7,用于加重施加更多重量給下層的豆芽,使之長得更加粗壯,當多功能增壓培植盤作為培植空間時,由該水槽補給用水。所述出水管道2最上端設置花灑9,向整個培植桶不斷提供用水,保證豆芽生長所需的濕度環&。 作為另一種實施例,在開始培植豆芽時,多功能增壓培植盤4和網篩層3不安裝活動桿5,二者近距離空間狹小使得在網篩層上培植的豆芽在長高的同時越來越粗大;當培植一段時間后,在多功能增壓培植盤4和網篩層3安裝活動頂桿5,增加二者之間的空間距離,營造適宜的培植環境。以上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豆芽機,包括培植桶(I),所述培植桶中心設置出水管道(2),以出水管道為軸心設置網篩層(3),其特征在于所述網篩層(3)上設置多功能增壓培植盤(4),所述網篩層和多功能增壓培植盤由靠近出水管道(2)外表面的活動頂桿(5)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豆芽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增壓培植盤(4)被若干徑向直線(6)分割成扇形狀,在相鄰兩條徑向直線之間設置若干連接桿(8)。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豆芽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8)是直桿或圓弧桿或折彎桿。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豆芽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鄰兩條連接桿(8)之間間距小于要培植的豆子的直徑。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豆芽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增壓培植盤(4)圓周上設置水槽(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豆芽機,包括培植桶(1),所述培植桶中心設置出水管道(2),以出水管道為軸心設置網篩層(3),其特征在于所述網篩層(3)上設置多功能增壓培植盤(4),所述網篩層和多功能增壓培植盤由靠近出水管道(2)外表面的活動頂桿(5)連接。采用本技術方案的豆芽機具有節省空間、產量倍增、豆芽更加粗壯的優點。
文檔編號A01G31/02GK202603331SQ2012202404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5日
發明者邱志福 申請人:中山市伊威特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