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人工鳥巢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人工鳥巢,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招引大型食肉猛禽的新型人工鳥巢。
背景技術:
一段時間以來,農業有害動物的防治單純依賴化學農藥,化學農藥的濫用,不僅造成有害動物的抗藥性提高,農藥的使用效果越來越不明顯,并且殺傷了天敵,干擾了天敵的自然控制作用,危及人的安全。因此,利用有害動物天敵防害的方法越來越受到重視。對于鼠兔害來說,在自然界,鼠類的天敵很多,一般陸地的食肉動物大都以鼠類為主食物資源,鼠兔類的天敵中猛禽、猛獸的捕食作用對控制鼠害最為明顯。例如,一只個體較小的長耳梟一個冬季可捕鼠360 540只,而體重僅700克左右的艾虎全年可捕鼠兔1543只,鼢鼠470 只。而且這些動物在覓食時,四周的鼠兔受到驚嚇,長時間躲入洞中停止進食,或緊張地挖掘逃跑洞道,有時甚至影響到其繁殖和內分泌系統的正常代謝,而出現異常遷移、流產或棄仔等行為。此外,有些并非天敵的小動物如刺猥、烏鴉也少量的捕食鼠類,甚至鼠間還經常發生的同類殘食現象。天敵的存在使鼠兔類種群數量的增長受到明顯的抑制,這也是在接近自然生態系統的地方鼠兔類一般不會形成大害的重要因素。但隨著農業耕作面積的不斷擴大,生物群落日益簡單化,自然界中食肉類動物的棲息環境已大為改變,加之它們大多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或使人們產生恐懼感(如狐、狼、蛇類),人為大量捕殺造成天敵的數量銳減。近年來,化學農藥的大量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天敵的數量。與此同時,對環境應變能力很強的鼠類卻因農作物為其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資源和良好的隱蔽條件,使其種群得以發展擴大,成為農業的大害。因而保護天敵,為其生存發展提供相應的環境,禁止濫捕濫殺已成為保證農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在實踐中,常利用人工鳥巢招引大型肉食猛禽繁殖棲息,以達到天敵防治鼠兔害的目的。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人工鳥巢,以簡化制作工藝,并提高其牢固性。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人工鳥巢,包括有支撐框架,該支撐框架內鋪墊有供鳥類棲息的內襯層,所述支撐框架的頂部具有開口,該開口的直徑大于支撐框架底部的直徑;具體地,所述框架的側壁具有若干縱向筋條,縱向筋條由橫向筋圈連為一體,將內襯層的側面撐起;所述縱向筋條的底端固定于連接圈上,該連接圈為管狀,各縱向筋條圍繞連接圈外壁設置;所述橫向筋圈設有至少三條,分別位于縱向筋條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下部的橫向筋圈中設有承接盤,該承接盤將內襯層的底部托住。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該人工鳥巢采用漏斗形框架結構,各部位連接緊密,結構穩固,簡化了制作工藝,制作和安裝都極為方便,且有利于延長其使用壽命,可招引大型食肉猛禽繁殖棲息,達到利用天敵防治鼠兔害的目的。
圖I是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人工鳥巢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圖示與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新型人工鳥巢包括有支撐框架1,支撐框架I內鋪墊有供鳥類棲息的內襯層(圖中未示出),所述支撐框架I的頂部具有開口 11,開口 11的直徑大于支撐框架I底部的直徑;所述框架I的側壁具有縱向筋條12,縱向筋條12由橫向筋圈連為一體,將內襯層的側面撐起;所述縱向筋條12的底端固定于連接圈14上,該連接圈14為管狀,縱向筋條12圍繞連接圈14的外壁設置;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橫向筋圈設有131、132和133三條,分別位于縱向筋條12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下部的橫向筋圈133中設有承接盤15,該承接盤15將內襯層的底部托住,承接盤15由鋼筋呈星形焊接;內襯層可采用枯枝、干草構筑,縱向筋條和橫向筋圈均采用鋼筋制作,連接圈由一端鋼管充任。本實施例中,支撐框架的高度為60cm,其開口的直徑為lm,中部和底部的橫向筋圈直徑分別為70cm、40cm,支撐框架底部的直徑為10cm,焊接在長為15cm、直徑為IOcm的鋼管上。該人工鳥巢采用漏斗形框架結構,采用鋼筋焊接成形,各部位連接緊密,結構穩固,簡化了制作工藝,制作和安裝都極為方便,且有利于延長其使用壽命,可招引大型食肉猛禽繁殖棲息,達到利用天敵防治鼠兔害的目的。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人工鳥巢,包括有支撐框架,該支撐框架內鋪墊有供鳥類棲息的內襯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框架的頂部具有開口,該開口的直徑大于支撐框架底部的直徑。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新型人工鳥巢,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側壁具有若干縱向筋條,縱向筋條由橫向筋圈連為一體,將內襯層的側面撐起。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人工鳥巢,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筋條的底端固定于連接圈上,該連接圈為管狀,各縱向筋條圍繞連接圈外壁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人工鳥巢,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筋圈設有至少三條,分別位于縱向筋條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下部的橫向筋圈中設有承接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新型人工鳥巢,包括有支撐框架,該支撐框架內鋪墊有供鳥類棲息的內襯層,支撐框架的頂部具有開口,該開口的直徑大于支撐框架底部的直徑;框架的側壁具有若干縱向筋條,縱向筋條由橫向筋圈連為一體,將內襯層的側面撐起;縱向筋條的底端固定于連接圈上,該連接圈為管狀,各縱向筋條圍繞連接圈外壁設置;橫向筋圈設有至少三條,分別位于縱向筋條的頂部、中部和底部,底部的橫向筋圈中設有承接盤,該承接盤將內襯層的底部托住。該人工鳥巢采用漏斗形框架結構,各部位連接緊密,結構穩固,簡化了制作工藝,制作和安裝都極為方便,且有利于延長其使用壽命,可招引大型食肉猛禽繁殖棲息,達到利用天敵防治鼠兔害的目的。
文檔編號A01K31/14GK202617996SQ20122024498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1日
發明者張旭東, 雍瑞星, 安尼瓦爾·阿木提, 吳世明, 唐慶生, 仝莉, 王學文 申請人:昌吉回族自治州林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