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便攜式單人紅花采收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紅花花絲采收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便攜式單人紅花米收機。
背景技術:
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又稱草紅花,屬雙子葉植物綱、菊科。干燥的管狀花,長約I. 5厘米,橙紅色,花管狹細,先端5裂,裂片狹線形,長5 7毫米,雄蕊5枚,花藥黃色,聯合成管,高出裂片之外,其中央有柱頭露出。具特異香氣,味微苦。以花片長、色鮮紅、質柔軟者為佳。原產埃及,在歐洲、美洲、澳大利亞和中國等許多地方都有栽培。有活血通經、祛淤止痛的作用。種子含油量高于大豆,其中亞油酸含量高達84%,有降血脂和血清膽固醇,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居食用油之冠。紅花種植密度大,植株高度參差不齊,花期時間不統一,一般一年分2-3次采收,且不能傷及果實,所以目前紅花的采收主要是以人工徒手采收為主,并以采收濕花絲為主,干花絲為輔,又由于紅花長有尖刺,手工勞作容易扎破手掌,并容易產生過敏反應,紅花采收費時、費力、效率極低。目前,針對紅花花絲收獲機械化作業的相關研究,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第一種是以干燥的紅花花絲為對象,利用負壓風機的氣吸吸力進行采收。例如NIMBKAR農業研究所(印度)設計的蓄電池驅動負壓風機的單人背負式采收器,以及人力推車上安裝汽油發動機驅動負壓風機供能的多人紅花采收器;Siavash Azimi (伊朗)也設計了一種利用發動機帶動負壓風機的單人采收裝置;新疆裕民縣農機局推廣站也研究出一種背負式的紅花采收裝置。由于紅花干燥時花絲易與花萼等黏貼在一起,采收效果不理想且受采收原理影響效率較低。另外一種是采用機械裝置將花絲切割下來的機械式采收器,周瑛在專利(申請)號為“99253283. 3”的專利(申請)中,提出了一種模擬人工抓取動作的機械式電動紅花收花器。該收花器采用電池驅動皮帶,皮帶帶動抓花扇及刀片將紅花采收下來,并隨著旋轉進入輸花管道,由于與機械磨損較多,紅花花絲受損嚴重,質量將下降。截止目前,無論氣吸式還是機械式均在試驗階段,均未見相關的裝置推廣使用記錄或報道。在實現本實用新型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以下缺陷⑴易對人體造成傷害人工徒手采收時,以采收濕花絲為主、干花絲為輔,由于紅花長有尖刺,手工勞作容易扎破手掌,并容易產生過敏反應;⑵采收效果差利用負壓風機的氣吸吸力進行采收時,紅花干燥時花絲易與花萼等黏貼在一起,采收效果不理想;采用機械式采收器進行采收時,機械磨損較多,紅花花絲受損嚴重,質量將下降;⑶采收效率低人工徒手采收時,費時又費力,效率極低;利用負壓風機的氣吸吸力進行采收時,紅花干燥時花絲易與花萼等黏貼在一起,采收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便攜式單人紅花采收機,以實現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采收效果好和采收效率高的優點。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便攜式單人紅花采收機,包括用于將濕紅花的花絲自花絲根部切割下來的切割采收機構,以及與所述切割采收機構配合連接、且用于利用負壓輸送并收集所得花絲的氣力輸送機構。進一步地,所述切割采收機構,包括與所述氣力輸送機構配合設置的割刀,以及與所述割刀配合安裝、且用于為所述割刀提供動 力的割刀動力組件。進一步地,所述割刀動力組件,包括割刀動力源殼體,設置在所述割刀動力源殼體外壁上的割刀電源開關,以及依次配合設置在所述割刀動力源殼體內部的割刀電源、割刀電動馬達和傳動部件;所述割刀電源,分別通過導線與割刀電源開關和割刀電動馬達連接;所述割刀電動馬達,還通過導線與割刀電源開關連接;所述割刀軸向設置在所述割刀動力源殼體靠近所述傳動部件的一端、且穿過割刀動力源殼體與傳動部分配合連接。進一步地,所述割刀電源,包括第一蓄電池;在所述割刀動力源殼體靠近第一蓄電池的一端,設有通過導線與所述第一蓄電池連接、且用作充電接口的割刀電源接口 ;和/或,所述傳動部分,包括傳動齒輪,所述傳動齒輪與割刀電動馬達的輸出軸齒輪哨合式連接。進一步地,所述氣力輸送機構,包括與所述切割采收機構中的割刀相匹配、且罩在所述割刀背部的負壓風罩,與所述負壓風罩的輸出口連通、且用于利用負壓輸送所得花絲的負壓管道,以及與所述負壓管道連通、且用于收納所得花絲并為負壓管道提供負壓動力的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包括收集箱殼體,設在所述收集箱殼體內部的紅花收集濾袋和負壓動力組件;所述負壓管道穿過收集箱殼體與紅花收集濾袋的輸入口固定連接。進一步地,所述負壓動力組件,包括依次配合設置在所述收集箱殼體內部的負壓風機電源、負壓風機馬達和負壓風機,以及設置在所述收集箱殼體外壁上的負壓風機電源開關;所述負壓風機電源,分別通過導線與負壓風機馬達和負壓風機電源開關連接;所述負壓風機馬達,還通過導線與負壓風機電源開關連接;所述負壓風機馬達的輸出軸與負壓風機的控制端配合連接;在所述收集箱殼體上氣壓風機的下方,開設有排氣口 ;所述負壓風機的氣流輸入口面向所述負壓管道設置,負壓風機的氣流輸出口通過所述排氣口將吸入的氣體排出。進一步地,所述負壓風機電源,包括第二蓄電池;在所述收集箱殼體靠近第二蓄電池的一端,設有通過導線與所述第二蓄電池連接、且用于通過持續電源線向第一蓄電池充電的持續電源輸出口。進一步地,所述收集箱,還包括開設在所述收集箱殼體的頂壁、且用于取出所述紅花收集濾袋的濾袋取出口,以及與所述濾袋取出口匹配的頂蓋;和/或,所述收集箱,還包括對稱地設在所述收集箱殼體上、且用于栓系便攜肩帶或便攜腰帶的一對栓系孔,以及栓系在所述一對栓系孔上、且用于單人攜帶的便攜式肩帶或便攜式腰帶。進一步地,所述割刀,包括左右往復式割刀;與所述左右往復式割刀相匹配,所述負壓風罩未完全罩住左右往復式割刀,負壓風罩的橫截面為豎直設置的第一扇形結構,所述第一扇形結構的扇形邊位于相應傳動齒輪的上側;和/ 或,所述割刀,包括前后往復式割刀;與所述前后往復式割刀相匹配,所述負壓風罩完全罩住前后往復式割刀,負壓風罩的橫截面為水平設置的第二扇形結構,所述第二扇形結構的扇形邊位于相應傳動齒輪的左側;和/ 或,所述割刀,包括旋轉式割刀;與所述旋轉式割刀相匹配,所述負壓風罩未完全罩住旋轉式割刀,負壓風罩的橫截面為豎直設置的第三扇形結構,所述第三扇形結構的扇形邊·位于相應傳動齒輪的上側,且所述第三扇形結構的弧長大于第一扇形結構的弧長。進一步地,所述左右往復式割刀,包括配合設置的定刀座和T字形動刀座,豎直設置在所述T字形動刀座水平臂上的動刀片,以及豎直設置在所述定刀座上、且分布于所述動刀片兩側的一對定刀片;所述T字形動刀座的豎直臂,轉動式安裝在所述傳動齒輪豎直直徑的上端;所述T字形動刀座隨傳動齒輪轉動時,動刀片能夠左右往復運動靠近一對定刀片中的一個定刀片,實現切割;和/ 或,所述前后往復式割刀,包括配合設置的定刀座和倒T字形動刀座,水平設置在所述倒T字形動刀座水平臂上的動刀片,以及水平設置在所述定刀座上、且分布于所述動刀片兩側的一對定刀片;所述倒T字形動刀座的水平臂,轉動式安裝在所述傳動齒輪水平直徑的右端;所述倒T字形動刀座隨傳動齒輪轉動時,動刀片能夠上下往復運動靠近一對定刀片中的一個定刀片,實現切割;和/ 或,所述旋轉式割刀,包括安裝在所述傳動齒輪軸端上的一組刀片,所述一組刀片隨傳動齒輪旋轉式運動,實現切割。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的便攜式單人紅花采收機,由于包括用于將濕紅花的花絲自花絲根部切割下來的切割采收機構,以及與切割采收機構配合連接、且用于利用負壓輸送并收集所得花絲的氣力輸送機構;可以由單人使用,通過切割采收機構采收濕紅花的花絲;從而可以克服現有技術中易對人體造成傷害、采收效果差和采收效率低的缺陷,以實現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采收效果好和采收效率高的優點。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闡述,并且,部分地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實用新型而了解。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圖Ia為便攜式單人紅花采收機的結構示意圖;[0039]圖Ib為紅花花絲切割部位示意圖;圖Ic為圖Ib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Id為電源充電器的外部結構示意圖;圖Ie為電源線的外部結構示意圖;圖2a和圖2b為包含左右往復式割刀和相應負壓風罩的切割采收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c和圖2d為左右往復式割刀和傳動齒輪的結構示意圖;圖3a和圖3b為包含前后往復式割刀和相應負壓風罩的切割采收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3c和圖3d為前后往復式割刀和傳動齒輪的結構示意圖;圖4a和圖4b為包含旋轉式割刀和相應負壓風罩的切割采收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4c和圖4d為旋轉式割刀和傳動齒輪的結構示意圖;圖5a和圖5b為圖2a_圖2d、以及圖3a_圖3d中傳動齒輪與電動馬達的安裝結構示意圖。結合附圖Ia-圖le,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附圖標記如下I-割刀動力源殼體;2_割刀電源;3_割刀電動馬達;4_傳動部件;5-割刀;6-負壓風罩;7_負壓管道;8_割刀電源開關;9_割刀電源接口 ; 10-收集箱殼體;11-負壓風機;12-負壓風機馬達;13_負壓風機電源開關;14_負壓風機電源;15_持續電源輸出口 ;16_便 攜肩帶或便攜式腰帶;17_濾袋取出口 ;18_紅花收集濾袋;19_持續電源線;20_電源充電器。結合附圖2a-圖2d,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附圖標記如下I-傳動齒輪;2_定刀座(定刀座上設有2個定刀片);3-動刀片。結合附圖3a-圖3d,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附圖標記如下I-傳動齒輪;2-定刀片(2) ;3_動刀片。結合附圖4a-圖4d,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附圖標記如下I-傳動齒輪;2-刀片(I組)。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紅花花絲人工收獲費時、費力、低效的現狀以及現有研究的不足,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如圖Ia-圖4d所示,提供了一種便攜式單人紅花采收機;該便攜式單人紅花采收機,主要是針對濕紅花花絲進行采收,能夠將花絲切割下并利用氣吸吸力將紅花收集起來。參見圖Ia-圖le,本實施例的便攜式單人紅花采收機,包括用于將濕紅花的花絲自花絲根部切割下來的切割采收機構,以及與切割采收機構配合連接、且用于利用負壓輸送并收集所得花絲的氣力輸送機構。其中,上述切割采收機構,包括與氣力輸送機構配合設置的割刀(如割刀5),以及與割刀配合安裝、且用于為割刀提供動力的割刀動力組件。該割刀動力組件,包括割刀動力源殼體I,設置在割刀動力源殼體I外壁上的割刀電源開關8,以及依次配合設置在割刀動力源殼體I內部的割刀電源2、割刀電動馬達3和傳動部件4 ;割刀電源2,分別通過導線與割刀電源開關8和割刀電動馬達3連接;割刀電動馬達3,還通過導線與割刀電源開關8連接;割刀軸向設置在割刀動力源殼體I靠近傳動部件4的一端、且穿過割刀動力源殼體I與傳動部分配合連接。該割刀電源2,包括第一蓄電池,與該蓄電池相配套,還設有電源充電器20和電源線19 ;在割刀動力源殼體I靠近第一蓄電池的一端,設有通過導線與第一蓄電池連接、且用作充電接口的割刀電源接口 9 ;和/或,傳動部分,包括傳動齒輪,傳動齒輪與割刀電動馬達3的輸出軸齒輪嚙合式連接。上述氣力輸送機構,包括與切割采收機構中的割刀相匹配、且罩在割刀背部的負壓風罩6,與負壓風罩6的輸出口連通、且用于利用負壓輸送所得花絲的負壓管道7,以及與負壓管道7連通、且用于收納所得花絲并為負壓管道7提供負壓動力的收集箱;收集箱,包 括收集箱殼體10,設在收集箱殼體10內部的紅花收集濾袋18和負壓動力組件;負壓管道7穿過收集箱殼體10與紅花收集濾袋18的輸入口固定連接。該負壓動力組件,包括依次配合設置在收集箱殼體10內部的負壓風機11電源、負壓風機馬達12和負壓風機11,以及設置在收集箱殼體10外壁上的負壓風機電源開關13 ;負壓風機11電源,分別通過導線與負壓風機馬達12和負壓風機電源開關13連接;負壓風機馬達12,還通過導線與負壓風機電源開關13連接;負壓風機馬達12的輸出軸與負壓風機11的控制端配合連接;在收集箱殼體10上氣壓風機的下方,開設有排氣口 ;負壓風機11的氣流輸入口面向負壓管道7設置,負壓風機11的氣流輸出口通過排氣口將吸入的氣體排出。該負壓風機11電源,包括第二蓄電池,第二蓄電池可以與第一蓄電池的電源線和電源充電器20匹配使用;在收集箱殼體10靠近第二蓄電池的一端,設有通過導線與第二蓄電池連接、且用于通過持續電源線19向第一蓄電池充電的持續電源輸出口 15。具體實施時,該收集箱,還包括開設在收集箱殼體10的頂壁、且用于取出紅花收集濾袋18的濾袋取出口 17,以及與濾袋取出口 17匹配的頂蓋;和/或,該收集箱,還包括對稱地設在收集箱殼體10上、且用于栓系便攜肩帶或便攜腰帶的一對栓系孔,以及栓系在一對栓系孔上、且用于單人攜帶的便攜式肩帶或便攜式腰帶16。參見圖2a-圖2d,上述割刀,可以是左右往復式割刀;與左右往復式割刀相匹配,負壓風罩6未完全罩住左右往復式割刀,負壓風罩6的橫截面為豎直設置的第一扇形結構,第一扇形結構的扇形邊位于相應傳動齒輪(如傳動齒輪I)的上側。該左右往復式割刀,包括配合設置的定刀座(如定刀座2)和T字形動刀座,豎直設置在T字形動刀座水平臂上的動刀片(如動刀片3),以及豎直設置在定刀座上、且分布于動刀片兩側的一對定刀片汀字形動刀座的豎直臂,轉動式安裝在傳動齒輪豎直直徑的上端;T字形動刀座隨傳動齒輪轉動時,動刀片能夠左右往復運動靠近一對定刀片中的一個定刀片,實現切割。參見圖3a-圖3d,上述割刀,還可以是前后往復式割刀;與前后往復式割刀相匹配,負壓風罩6完全罩住前后往復式割刀,負壓風罩6的橫截面為水平設置的第二扇形結構,第二扇形結構的扇形邊位于相應傳動齒輪(如傳動齒輪I)的左側。該前后往復式割刀,包括配合設置的定刀座和倒T字形動刀座,水平設置在倒T字形動刀座水平臂上的動刀片(如動刀片3),以及水平設置在定刀座上、且分布于動刀片兩側的一對定刀片(如一個定刀片2);倒T字形動刀座的水平臂,轉動式安裝在傳動齒輪水平直徑的右端;倒T字形動刀座隨傳動齒輪轉動時,動刀片能夠上下往復運動靠近一對定刀片中的一個定刀片,實現切割。參見圖4a_圖4d,上述割刀,也可以是旋轉式割刀;與旋轉式割刀相匹配,負壓風罩6未完全罩住旋轉式割刀,負壓風罩6的橫截面為豎直設置的第三扇形結構,第三扇形結構的扇形邊位于相應傳動齒輪(如傳動齒輪I)的上側,且第三扇形結構的弧長大于第一扇形結構的弧長。該旋轉式割刀,包括安裝在傳動齒輪軸端上的一組刀片(如一個刀片2),一組刀片隨傳動齒輪旋轉式運動,實現切割。旋轉式割刀與傳動齒輪配合連接時,不需要有振幅,只要旋轉就行。上述實施例的便攜式單人紅花采收機,是以第一蓄電池和第二蓄電池作為驅動力。參見圖Ia-圖le,工作時,首先打開負壓風機電源開關13,啟動負壓風機11,然后打開割刀電源開關8,啟動割刀電動馬達3,帶動傳動部件4,驅動割刀;然后手持該便攜式單人紅花采收機,將割刀對準采摘位置(如切割位置A)進行切割,切割后的花絲在負壓風機11·提供的負壓吸力作用下,匯集在負壓風罩6下,并沿著負壓風道進入紅花收集濾袋18 ;在收集一定量后,先關掉割刀電源開關8,再關閉負壓風機電源開關13,打開濾袋取出口 17,將紅花收集濾袋18中的紅花取出,完成采摘過程。如果在采摘過程中該便攜式單人紅花采收機的電源電壓不足,可以通過持續電源線19,分別連接持續電源輸出口 15和割刀電源接口9,利用負壓風機11電源給割刀電源2充電。使用完畢后,可以通過電源充電器20對兩個電源(即割刀電源2和負壓風機11電源)進行充電。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上述各實施例的便攜式單人紅花采收機,通過切割采收機構對濕紅花進行切割,免去了人工徒手采收時容易扎破手掌和/或產生過敏反應等痛苦;利用負壓,通過氣力輸送機構輸送并手機切割下來的濕花絲,免去了干花絲易與花萼等黏貼在一起、和/或機械磨損使干花絲受損等缺陷;采用第一蓄電池和第二蓄電池作為驅動力,在人為對相應控制開關的操控下,通過切割采收機構和氣力輸送機構的機械作業,不僅省時省力,免去了人工徒手采收的勞動量和對人體的損害;而且提高了紅花采收效率和米收質量。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便攜式單人紅花采收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將濕紅花的花絲自花絲根部切割下來的切割采收機構,以及與所述切割采收機構配合連接、且用于利用負壓輸送并收集所得花絲的氣力輸送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便攜式單人紅花采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采收機構,包括與所述氣力輸送機構配合設置的割刀,以及與所述割刀配合安裝、且用于為所述割刀提供動力的割刀動力組件。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攜式單人紅花采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割刀動力組件,包括割刀動力源殼體,設置在所述割刀動力源殼體外壁上的割刀電源開關,以及依次配合設置在所述割刀動力源殼體內部的割刀電源、割刀電動馬達和傳動部件; 所述割刀電源,分別通過導線與割刀電源開關和割刀電動馬達連接;所述割刀電動馬達,還通過導線與割刀電源開關連接;所述割刀軸向設置在所述割刀動力源殼體靠近所述傳動部件的一端、且穿過割刀動力源殼體與傳動部分配合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便攜式單人紅花采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割刀電源,包括第一蓄電池;在所述割刀動力源殼體靠近第一蓄電池的一端,設有通過導線與所述第一蓄電池連接、且用作充電接口的割刀電源接口 ;和/或,所述傳動部分,包括傳動齒輪,所述傳動齒輪與割刀電動馬達的輸出軸齒輪嚙合式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便攜式單人紅花采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力輸送機構,包括與所述切割采收機構中的割刀相匹配、且罩在所述割刀背部的負壓風罩,與所述負壓風罩的輸出口連通、且用于利用負壓輸送所得花絲的負壓管道,以及與所述負壓管道連通、且用于收納所得花絲并為負壓管道提供負壓動力的收集箱; 所述收集箱,包括收集箱殼體,設在所述收集箱殼體內部的紅花收集濾袋和負壓動力組件;所述負壓管道穿過收集箱殼體與紅花收集濾袋的輸入口固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便攜式單人紅花采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負壓動力組件,包括依次配合設置在所述收集箱殼體內部的負壓風機電源、負壓風機馬達和負壓風機,以及設置在所述收集箱殼體外壁上的負壓風機電源開關; 所述負壓風機電源,分別通過導線與負壓風機馬達和負壓風機電源開關連接;所述負壓風機馬達,還通過導線與負壓風機電源開關連接;所述負壓風機馬達的輸出軸與負壓風機的控制端配合連接; 在所述收集箱殼體上氣壓風機的下方,開設有排氣口 ;所述負壓風機的氣流輸入口面向所述負壓管道設置,負壓風機的氣流輸出口通過所述排氣口將吸入的氣體排出。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便攜式單人紅花采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負壓風機電源,包括第二蓄電池;在所述收集箱殼體靠近第二蓄電池的一端,設有通過導線與所述第二蓄電池連接、且用于通過持續電源線向第一蓄電池充電的持續電源輸出口。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便攜式單人紅花采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還包括開設在所述收集箱殼體的頂壁、且用于取出所述紅花收集濾袋的濾袋取出口,以及與所述濾袋取出口匹配的頂蓋;和/或, 所述收集箱,還包括對稱地設在所述收集箱殼體上、且用于栓系便攜肩帶或便攜腰帶的一對栓系孔,以及栓系在所述一對栓系孔上、且用于單人攜帶的便攜式肩帶或便攜式腰帶。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便攜式單人紅花采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割刀,包括左右往復式割刀;與所述左右往復式割刀相匹配,所述負壓風罩未完全罩住左右往復式割刀,負壓風罩的橫截面為豎直設置的第一扇形結構,所述第一扇形結構的扇形邊位于相應傳動齒輪的上側; 和/或, 所述割刀,包括前后往復式割刀;與所述前后往復式割刀相匹配,所述負壓風罩完全罩住前后往復式割刀,負壓風罩的橫截面為水平設置的第二扇形結構,所述第二扇形結構的扇形邊位于相應傳動齒輪的左側; 和/或, 所述割刀,包括旋轉式割刀;與所述旋轉式割刀相匹配,所述負壓風罩未完全罩住旋轉式割刀,負壓風罩的橫截面為豎直設置的第三扇形結構,所述第三扇形結構的扇形邊位于相應傳動齒輪的上側,且所述第三扇形結構的弧長大于第一扇形結構的弧長。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便攜式單人紅花采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往復式割刀,包括配合設置的定刀座和T字形動刀座,豎直設置在所述T字形動刀座水平臂上的動刀片,以及豎直設置在所述定刀座上、且分布于所述動刀片兩側的一對定刀片;所述T字形動刀座的豎直臂,轉動式安裝在所述傳動齒輪豎直直徑的上端;所述T字形動刀座隨傳動齒輪轉動時,動刀片能夠左右往復運動靠近一對定刀片中的一個定刀片,實現切割; 和/或, 所述前后往復式割刀,包括配合設置的定刀座和倒T字形動刀座,水平設置在所述倒T字形動刀座水平臂上的動刀片,以及水平設置在所述定刀座上、且分布于所述動刀片兩側的一對定刀片;所述倒T字形動刀座的水平臂,轉動式安裝在所述傳動齒輪水平直徑的右端;所述倒T字形動刀座隨傳動齒輪轉動時,動刀片能夠上下往復運動靠近一對定刀片中的一個定刀片,實現切割; 和/或, 所述旋轉式割刀,包括安裝在所述傳動齒輪軸端上的一組刀片,所述一組刀片隨傳動齒輪旋轉式運動,實現切割。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便攜式單人紅花采收機,包括用于將濕紅花的花絲自花絲根部切割下來的切割采收機構,以及與所述切割采收機構配合連接、且用于利用負壓輸送并收集所得花絲的氣力輸送機構。本實用新型所述便攜式單人紅花采收機,可以克服現有技術中易對人體造成傷害、采收效果差和采收效率低等缺陷,以實現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采收效果好和采收效率高的優點。
文檔編號A01D46/00GK202773410SQ201220481920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0日
發明者李景彬, 蘇魯坦, 坎雜, 田緒順, 王曉華, 朱江麗, 張斌, 蘇寧, 孫凱, 董翠翠 申請人:石河子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