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魚苗過篩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產養殖作業領域,確切地說是指一種魚苗過篩裝置。
背景技術:
在水產養殖中需要將魚苗分為不同的規格,現在有技術是通過利用魚苗規格不同所制作的魚篩搖籃來進行分規格。魚篩搖籃為竹制器具、按照魚苗的不同規格把竹條按照不同的間距編制而成,形狀為半圓形。操作方法:把魚放到網箱內,然后需要兩個人抓魚,另外一個人操作這個魚篩。操作人員通過竹條搖籃操作每次只能篩5-10斤,每次至少要3人操作,而且操作非常慢,一篩魚苗可能需要花費1-3分鐘,如果每次過篩2000斤可能至少要
3.5小時。現在的魚篩搖籃缺點是勞動強度大、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魚苗過篩裝置,操作簡單方便,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節省人力。為了解決以上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魚苗過篩裝置,包括格篩和魚苗網箱,所述格篩上開設有魚苗通孔,所述格篩攔在所述魚苗網箱內將所述魚苗網箱分隔為兩部分,所述格篩的魚苗通孔由光滑柱條間隔而成。優選地,所述魚苗過篩裝置還包括卡槽,所述卡槽設置在所述魚苗網箱上,所述格篩卡合在所述卡槽上。優選地,所述光滑柱條為不銹鋼柱條。優選地,所述魚苗網箱包括框架和漁網,所述漁網和安裝在所述框架上。優選地,所述格篩的魚苗通孔的寬度規格為0.15cm-3.3cm。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魚苗過篩裝置,包括格篩和魚苗網箱,格篩上開設有魚苗通孔,格篩攔在魚苗網箱內將魚苗網箱分隔為兩部分,格篩的魚苗通孔由光滑柱條間隔而成。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魚苗過篩裝置,只需通過格篩將魚苗驅趕到魚苗網箱的一端后,再將格篩固定在魚苗網箱上即可,讓魚苗自動在格篩上自由穿行,由于格篩的魚苗通孔只能允許符合規格大小的魚苗通過,而較大的魚苗不能通過格篩,因此無需人工費力操作既可以將魚苗分規格,操作簡單方便,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節省人力。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魚苗過篩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魚苗過篩裝置中格篩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魚苗過篩裝置中卡槽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行闡述。請參見圖1-圖3,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魚苗過篩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魚苗過篩裝置中格篩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魚苗過篩裝置中卡槽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提供的魚苗過篩裝置,包括格篩2和魚苗網箱I,格篩2上開設有魚苗通孔,魚苗網箱I包括框架和漁網,漁網和安裝在框架上,格篩2攔在魚苗網箱I內將魚苗網箱I分隔為兩部分,格篩2的魚苗通孔由光滑柱條間隔而成。魚苗過篩裝置還包括卡槽3,卡槽3設置在魚苗網箱I上,格篩2卡合在卡槽3上,通過卡槽3將格篩2和魚苗網I箱一起卡緊,方便操作。光滑柱條為不銹鋼柱條,表面光滑,不會損傷魚苗4。格篩2的魚苗通孔的寬度規格為0.15cm-3.3cm,下表是格篩2不同規格的魚苗通孔間距。
權利要求1.一種魚苗過篩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格篩和魚苗網箱,所述格篩上開設有魚苗通孔,所述格篩攔在所述魚苗網箱內將所述魚苗網箱分隔為兩部分,所述格篩的魚苗通孔由光滑柱條間隔而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魚苗過篩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卡槽,所述卡槽設置在所述魚苗網箱上,所述格篩卡合在所述卡槽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魚苗過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滑柱條為不銹鋼柱條。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魚苗過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魚苗網箱包括框架和漁網,所述漁網安裝在所述框架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魚苗過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篩的魚苗通孔的寬度規格為 0.15cm_3.3c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魚苗過篩裝置,包括格篩和魚苗網箱,所述格篩上開設有魚苗通孔,所述格篩攔在所述魚苗網箱內將所述魚苗網箱分隔為兩部分,所述格篩的魚苗通孔由光滑柱條間隔而成。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魚苗過篩裝置,操作簡單方便,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節省人力。
文檔編號A01K61/00GK203040414SQ2012207419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30日
發明者錢磊, 胡小波, 袁德明, 吳建開, 付延華, 曾強, 付應三 申請人:佛山市南海百容水產良種有限公司, 荊州百容水產良種有限公司, 湖北百容水產良種有限公司, 清遠百容水產良種有限公司, 陽新縣百容水產良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