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食用菌平菇栽培料及其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用菌栽培料及其生產工藝,具體涉及一種食用菌平菇栽培料及其生
產工藝。
背景技術:
平菇是一種木質腐生菌,它通過菌絲體從楊樹、柳樹等朽木上吸收水分和各種營養,形成子實體。平菇菌絲體生長過程中主要利用多種炭源和氮源,由于木材資源受到限制,人工代料栽培主要為棉籽殼、玉米芯等,由于生產量的增加,原料需求供不應求,價格一路攀升,棉籽殼每噸2000元,玉米芯每噸400元,生產成本不斷提高。為了尋求新的栽培主料,降低生產成本,為平菇產業化發展提供原料保障,本發明利用酒精廠酒糟污泥與玉米芯科學配方,堆置發酵,獲得成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的一種利用酒糟污泥和玉米芯栽培平菇的栽培料及生產工藝。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
一種食用菌平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的原料組成:酒糟沼氣污泥30- 60份、玉米芯40- 70份。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可以有以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
所述的一種食用菌平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酒糟沼氣污泥選用含水量80-90%的新鮮酒糟沼氣污泥;
所述的一種食用菌平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玉米芯為粉碎成3-6mm豆粒大小得新鮮玉米芯。本發明中酒糟污泥是大型酒精廠利用小麥面粉、玉米、木薯提取酒精后的麩皮,再經沼氣發酵后的固體廢棄物,有機質含量30-50%,N、P、K3-5%,PH值8_9。是一種優質的食用菌栽培主料。酒糟污泥每噸價格50元,是棉籽殼的1/40,是玉米芯的1/8。且碳源、氮源及各種微量元素豐富。節省了尿素、麥麩、硫酸鉀、過磷酸鈣、硫酸鋅、硫酸鎂、硼砂、硫酸亞鐵、生石灰等各種添加劑,且菇體肥厚、出菇集中、抗雜菌能力強,產量提高了 10-30%,經濟效益提高了 30-40%。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食用菌平菇栽培料的生產工藝,步驟如下:
(1)選含水量80-90%的新鮮酒糟沼氣污泥;
(2)把新鮮玉米芯粉碎成3-6mm豆粒大小;
(3)按比例將上述2種原料混合均勻,用清潔水調濕,堆成寬3米,高1.8米梯形料堆發酵10-15天;
(4)發酵期間進行3次翻堆,第一次翻堆為建堆后3-5天,第二次翻堆為距第一次翻堆3-5天,第三次翻堆為距第二次翻堆I天后;
(5)將發酵好的栽培料裝進袋內,松緊適度,并將袋口扎緊形成栽培袋;(6)將栽培袋進行滅菌處理,裝入常壓蒸汽鍋內滅菌,溫度應達到9O0C- 100°C,保特12 - 14小時;
(7)經過滅菌后的栽培袋,趁熱放入接種室,用濃度為每立方米9-11毫升的甲醛溶液進行加熱熏蒸,接入平菇菌種;
(8)30-40天發菌成熟后,進入出菇期管理。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優良效果如下:
隨著食用菌平菇規模種植、產業發展,栽培平菇的主要原料棉籽殼、玉米芯價格一路飛漲,棉籽殼價格達到每噸2000元,玉米芯價格達到每噸400元,原料成本達到生產收入的30-40%。本發明是酒精廠利用小麥、玉米、木薯提取酒精后的麩皮再經沼氣發酵后的新鮮酒糟沼氣污泥,以10-90%的比例與新鮮粉碎后的玉米芯混合發酵,裝袋滅菌,接種出菇。新鮮酒糟每噸50元,比棉籽殼成本降低了 40倍,比玉米芯成本降低了 8倍。污泥中含有機質30-50%, N、P、K含量3-5%,PH值8_9,是一種天然的優質食用菌栽培主料,且碳源、氮源及各種微量元素豐富。節省了尿素、麥麩、硫酸鉀、過磷酸鈣、硫酸鋅、硫酸鎂、硼砂、硫酸亞鐵、生石灰等各種添加劑,且菇體肥厚、出菇集中、抗雜菌能力強,產量提高了 10-30%,經濟效益提高了 30-40%。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
(1)選含水量80-90%的新鮮酒糟沼氣污泥3000kg; (2)把7000kg新鮮玉米芯粉碎成5mm豆粒大小;
(3)按酒糟沼氣污泥30份、玉米芯70份的比例將原料混合均勻,用清潔水調濕,堆成寬3米,高1.8米梯形料堆發酵10-15天;
(4)發酵期間進行3次翻堆,第一次翻堆為建堆后3-5天,第二次翻堆為距第一次翻堆3-5天,第三次翻堆為距第二次翻堆I天后;
(5)將發酵好的栽培料裝進袋內,松緊適度,并將袋口扎緊形成栽培袋;
(6)將栽培袋進行滅菌處理,裝入常壓蒸汽鍋內滅菌,溫度應達到9O0C- 100°C,保特12 - 14小時;
(7)經過滅菌后的栽培袋,趁熱放入接種室,用濃度為每立方米9-11毫升的甲醛溶液進行加熱熏蒸。接入平菇菌種;
(8)30-40天發菌成熟后,進入出菇期管理。實施例2:
(1)選含水量80-90%的新鮮酒糟沼氣污泥4500kg;
(2)把5500kg新鮮玉米芯粉碎成6mm豆粒大小;
(3)按酒糟沼氣污泥45份、玉米芯55份的比例將原料混合均勻,用清潔水調濕,堆成寬3米,高1.8米梯形料堆發酵10-15天;
(4)發酵期間進行3次翻堆,第一次翻堆為建堆后3-5天,第二次翻堆為距第一次翻堆3-5天,第三次翻堆為距第二次翻堆I天后;
(5)將發酵好的栽培料裝進袋內,松緊適度,并將袋口扎緊形成栽培袋;(6)將栽培袋進行滅菌處理,裝入常壓蒸汽鍋內滅菌,溫度應達到9O0C- 100°C,保特12 - 14小時;
(7)經過 滅菌后的栽培袋,趁熱放入接種室,用濃度為每立方米9-11毫升的甲醛溶液進行加熱熏蒸。接入平菇菌種。實施例3:
(1)選含水量80-90%的新鮮酒糟沼氣污泥6000kg;
(2)把4000kg新鮮玉米芯粉碎成豆粒大小;
(3)按酒糟沼氣污泥60份、玉米芯40份的比例將2種原料混合均勻,用清潔水調濕,堆成寬3米,高1.8米梯形料堆發酵10-15天;
(4)發酵期間進行3次翻堆,第一次翻堆為建堆后3-5天,第二次翻堆為距第一次翻堆3-5天,第三次翻堆為距第二次翻堆I天后;
(5)將發酵好的栽培料裝進袋內,松緊適度,并將袋口扎緊形成栽培袋;
(6)將栽培袋進行滅菌處理,裝入常壓蒸汽鍋內滅菌,溫度應達到9O0C- 100°C,保特12 - 14小時;
(7)經過滅菌后的栽培袋,趁熱放入接種室,用濃度為每立方米9-11毫升的甲醛溶液進行加熱熏蒸。接入平菇菌種。
權利要求
1.一種食用菌平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的原料組成:酒糟沼氣污泥30- 60份、玉米芯40- 70份。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用菌平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酒糟沼氣污泥選用含水量80-90%的新鮮酒糟沼氣污泥。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用菌平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玉米芯為粉碎成3-6_豆粒大小得新鮮玉米芯。
4.一種食用菌平菇栽培料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選含水量80-90%的新鮮酒糟沼氣污泥; (2)把新鮮玉米芯粉碎成3-6mm豆粒大小; (3)按比例將上述二種原料混合均勻,用清潔水調濕,堆成寬3米,高1.8米梯形料堆發酵10-15天; (4)發酵期間進行3次翻堆,第一次翻堆為建堆后3-5天,第二次翻堆為距第一次翻堆3-5天,第三次翻堆為距第二次翻堆I天后; (5)將發酵好的栽培料裝進袋內,松緊適度,并將袋口扎緊形成栽培袋; (6)將栽培袋進行滅菌處理,裝入常壓蒸汽鍋內滅菌,溫度應達到9O0C- 100°C,保特12 - 14小時; (7)經過滅菌后的栽 培袋,趁熱放入接種室,用濃度為每立方米9-11毫升的甲醛溶液進行加熱熏蒸,接入平菇菌種; (8)30-40天發菌成熟后,進入出菇期管理。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用菌平菇栽培料的生產工藝,選含水量80-90%的新鮮酒糟沼氣污泥,把新鮮玉米芯粉碎成3-5mm豆粒大小,按比例將2種原料混合均勻,堆放發酵,裝袋滅菌,接種出菇。新鮮酒糟每噸50元,比棉籽殼成本降低了40倍,比玉米芯成本降低了8倍。節省了尿素、麥麩、硫酸鉀、過磷酸鈣、硫酸鋅、硫酸鎂、硼砂、硫酸亞鐵、生石灰等各種添加劑,且菇體肥厚、出菇集中、抗雜菌能力強,產量提高了10-30%,經濟效益提高了30-40%。
文檔編號C05G3/00GK103086797SQ20131002926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7日
發明者劉廣善, 劉浩, 劉威 申請人:安徽省豐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