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山葵幼苗培養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領域中的幼苗培育方法,具體是指山葵幼苗培養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山葵產業發展中,墨入病(也稱黑心病)是山葵種植最重要的病害,嚴重時可引起山葵種植的完全失敗。已有的研究發現,墨入病是山葵的專有病害,對其他作物不產生危害,也不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墨入病是由山葵莖點霉菌(Phoma wasabiae Yokogi )侵入山葵植株體內并主要經維管束傳導侵染,嚴重影響山葵品質和產量,甚至造成山葵絕收。墨入病可以為害山葵的根莖、須根、葉片、葉柄。經日本、臺灣、大陸多年的研究,至今未找到根治或有效防治山葵墨入病的藥物。所以,對其防治是以預防為主要措施,其中,培育和種植不帶墨入病菌的健壯種苗是重中之重。種苗培育已成為山葵大面積發展的一個主要制約因素。在傳統生產上山葵多采用種子繁殖和分株繁殖。山葵是異花授粉植物,因受高山寒冷氣候及多雨的影響,媒介昆蟲密度低,種子稔實率低,采收后儲藏管理及打破休眠處理等技術繁瑣困難,一般農戶掌握難度較大。同時,山葵種子播種后,發芽率通常只有30%左右,出苗極不整齊,難以大規模培育規格一致的健康壯苗,不能滿足山葵大面積種植的需要。山葵種子中,約30%感染有內生性的墨入病病菌,其育成的種苗也帶有致病菌并易造成植株間相互傳染,嚴重影響山葵根莖質量。在實生健康種苗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不少生產者采用分株苗進行種植,這帶來了更為嚴重的問題,往往造成墨入病極其嚴重,山葵根莖絕收,只能采收少量的葉柄葉片,基本沒有經濟效益。在地種植一年半至兩年的山葵植株體內,80%以上都感染了墨入病菌,只是肉眼不一定能辨認。利用成熟植株上的蘗生側芽分株作為種苗,墨入病極其嚴重,種植失敗是必然的結果。
由上可見,傳統的育苗方式導致種苗繁殖系數低、繁殖速度慢,難以生產大量優質健康種苗。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山葵幼苗培養方法,用于工廠化幼苗培育中,得到較高的增殖系數,同時達到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山葵幼苗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生根培育將經過滅菌脫毒初代培育的莖尖分生組織轉移到不加激素的I/ 2MS培養基中生長;
(B)移栽煉苗步驟(A)持續28 32天后,將其移入到穴盤中;
(C)大田種植步驟(B)移栽煉苗75 85天后,將成品山葵幼苗移栽至大田。本發明的方法中,山葵增殖苗在培養基中不再添加細胞分裂素,就能很好地生根,但生根較慢,根較細長,因此,本發明采用在增殖培養的培養基中添加生根劑的方式來代替細胞分裂素,克服了生根較慢、根細長的問題,達到了短期內迅速增加單株苗的根長度的目的;同時生根劑的價格遠遠低于細胞分裂素的價格,而且用量更少,利用率更高,相對于生長素培養的方式中,生長素的浪費兩較大,利用率較低,大大降低了成本。所述步驟(A)生根培育中,在I / 2MS培養基中添加有濃度為O. 1-0. 4mg/L的生根劑,生根劑為IBA、NAA、IAA中的任意一種或其混合物,保持溫度18_20°C,光照2500-3000LUX。進一步講,經過發明人的上萬次實驗,發現在眾多的生根劑中,只有IBA、NAA、IAA三種生根劑適宜于山葵的培植繁育,而其它品種的生根劑對山葵的培育不利,有諸多的負面影響,對于這三種生根劑發明人做了較多實驗,其濃度對生根率和生根長度的影響如下表所示
權利要求
1.山葵幼苗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生根培育將經過滅菌脫毒初代培育的莖尖分生組織轉移到不加激素的I/ 2MS培養基中生長; (B)移栽煉苗步驟(A)持續28 32天后,將其移入到穴盤中; (C)大田種植步驟(B)移栽煉苗75 85天后,將成品山葵幼苗移栽至大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山葵幼苗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生根培育中,在I / 2MS培養基中添加有濃度為O. 3-0. 5mg/L的生根劑,生根劑為IBA、NAA、IAA中的任意一種或其混合物,保持溫度18-20°C,光照2500-3000LUX。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山葵幼苗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移栽煉苗包括以下步驟 (BI)在大棚內保持溫度8 20°C,將生根瓶苗移入大棚,打開瓶蓋噴霧保濕兩天; (B2)取出幼苗并洗除根上的殘留培養基; (B3)在穴盤內以蛭石、珍珠巖、田園土、腐殖土組合形成基質并澆透水; (B4)將步驟(B2)得到的幼苗插入步驟(B3)的穴盤內,并且每周澆一次1/10MS培養基溶液,并保持濕度。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布了山葵幼苗培養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生根培育將經過滅菌脫毒初代培育的莖尖分生組織轉移到不加激素的1/2MS培養基中生長;(B)移栽煉苗步驟(A)持續28~32天后,將其移入到穴盤中;(C)大田種植步驟(B)移栽煉苗75~85天后,將成品山葵幼苗移栽至大田。本發明采用在增殖培養的培養基中添加生根劑的方式來代替細胞分裂素,克服了生根較慢、根細長的問題,達到了短期內迅速增加單株苗的根長度的目的;同時生根劑的價格遠遠低于細胞分裂素的價格,而且用量更少,利用率更高,相對于生長素培養的方式中,生長素的浪費兩較大,利用率較低,大大降低了成本。
文檔編號A01H4/00GK103053426SQ201310041778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4日
發明者方季虎 申請人:四川藍公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