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小蠶共育技術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小蠶共育技術。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桑園準備;(2)蠶室、蠶具準備;(3)消毒;(4)收蟻;(5)各齡用葉標準;(6)溫、濕度標準;(7)做好眠起處理。采用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小蠶共育技術有利于消毒防病和蠶兒護理,使蠶強健好養,穩產高產等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小蠶共育技術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農作物繁育【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小蠶共育技術。
【背景技術】
[0002]養蠶取絲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發明,但在蠶室、蠶具準備不好的情況下,沒有一套規范和清毒、收蟻、用葉、眠起的技術;影響產量和經濟效益的提高。
【發明內容】
[0003]為上述的技術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省工、省屋、省工具和燃料、省藥品、成本低穩產高產的小蠶共育技術。
[0004]本發明是以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5]I)桑園準備:選擇比較肥沃的半旱水田或坡地種桑。
[0006]2)蠶室、蠶具準備:小蠶共育室要求能保溫保濕,上有天花板,下有水泥地面,墻面批灰,有南北對流窗。共育10張小蠶需蠶室10-15m2,蠶簸或木制蠶筐80只相應的蠶架、蠶網。
[0007]3)消毒:用消特靈對蠶室和蠶具及周圍環境進行消毒。
[0008]4)收蟻:蠶兒出殼當天早上4-5點鐘感光。
[0009]5)各齡用葉標準:一齡為黃中帶綠,最大葉上第二或第三張;二齡為綠中帶黃,最大葉上第二、第四張;二齡為成熟的綠葉。
[0010]6)溫、濕度標準:1-2齡溫度27-28°C,干濕差1.5-2°C ;3齡溫度26_27°C,干濕差2-2.5。。。
[0011]7)做好眠起處理:在適溫下各齡加眠網時間I齡為收蟻后2足天,2齡為餉食后30-36小時,3齡為餉食后2足天。
【具體實施方式】
[0012]I)桑園準備:選擇比較肥沃的半旱水田或坡地種桑,施肥以生物有機肥為主。
[0013]2)蠶室、蠶具準備:小蠶共育室要求能保溫保濕,上有天花板,下有水泥地面,墻面批灰,有南北對流窗。共育10張小蠶需蠶室10-15m2,蠶簸或木制蠶筐80只相應的蠶架、蠶網。
[0014]3)消毒:養蠶前7天把蠶室及周圍環境徹底清理干凈,用消特靈對蠶室和蠶具及周圍環境進行消毒。
[0015]4)收蟻:蠶作出殼喂葉叫收蟻,蠶兒出殼當天早上4-5點鐘感光,8-9點,把切細的桑葉直接撒在蠶兒上,讓其吃葉20分鐘后,把蠶兒和桑葉一起翻倒在蠶座紙上,整好蠶座。
[0016]5)各齡用葉標準:一齡為黃中帶綠,最大葉上第二或第三張;二齡為綠中帶黃,最大葉上第二、第四張;二齡為成熟的綠葉。
[0017]6)溫、濕度標準:1-2齡溫度27-28°C,干濕差1.5-2°C ;3齡溫度26_27°C,干濕差2-2.5。。。
[0018]7)做好眠起處理:在適溫下各齡加眠網時間I齡為收蟻后2足天,2齡為餉食后30-36小時,3齡為餉食后2足天。蠶兒眠得不齊一,要加網提青分批,網上蠶繼續喂葉,直至就眼。當有98%蠶兒已脫皮就可餉食喂葉。
[0019]8)做好防病工作:入蠶室前、采葉前要洗手換鞋;收蟻時和各齡餉時要撒石灰一次;蠶室、葉室及周圍環境在各齡眠定后要進行地面消毒。
【權利要求】
1.一種小蠶共育技術,其特征是,具體如下: 1)桑園準備:選擇比較肥沃的半旱水田或坡地種桑。 2)蠶室、蠶具準備:小蠶共育室要求能保溫保濕,上有天花板,下有水泥地面,墻面批灰,有南北對流窗。共育10張小蠶需蠶室10-15m2,蠶簸或木制蠶筐80只相應的蠶架、蠶網。 3)消毒:用消特靈對蠶室和蠶具及周圍環境進行消毒。 4)收蟻:蠶兒出殼當天早上4-5點鐘感光。 5)各齡用葉標準:一齡為黃中帶綠,最大葉上第二或第三張;二齡為綠中帶黃,最大葉上第二、第四張;二齡為成熟的綠葉。 6)溫、濕度標準:1-2齡溫度27-28°C,干濕差1.5_2°C ;3齡溫度26-27 °C,干濕差2-2.5。。。 7)做好眠起處理:在適溫下各齡加眠網時間I齡為收蟻后2足天,2齡為餉食后30-36小時,3齡為餉食后2足天。
2.根據權利I所述的一種小蠶共育技術,其特征在于:步驟7)所述的做好眠起處理要求為:蠶兒眠得不齊一,要加網提青分批,網上蠶繼續喂葉,直至就眼。當有98%蠶兒已脫皮就可餉食 喂葉。
【文檔編號】A01K67/04GK104041464SQ201310081920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5日
【發明者】賴杰 申請人:玉林亮派電器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