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歐拉羊復壯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綿羊養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歐拉羊復壯的方法。
背景技術:
歐拉羊是藏羊中以產肉為主,肉皮毛兼用的一個特殊類型,產區位于青藏高原東部邊緣的黃河第一彎曲部,主要分布于甘肅省的瑪曲縣、青海省的河南縣、果洛州久治縣及四川省的若爾蓋縣。歐拉羊屬藏系粗毛羊,在終年放牧、無棚圈、無補飼條件下,對嚴酷的自然環境具有良好的適應性。歐拉羊體質結實,肢高體大,背腰較寬平,胸深,后軀發育好,十字部略高于體高。頭稍狹長,呈銳三角形,成年羊額寬與頭長為1: 1.72,鼻梁隆凸,眼廓微突,耳較大,多數具有肉髯;公羊前胸著生黃褐色“胸毛”而母羊不明顯。公羊角粗而長,呈淺螺旋狀向左右平伸或稍向前,角尖向外,角尖距離較大,母羊角較細小。體側被毛多數無毛辮結構,絕大部分個體毛中都有干死毛。頭、頸、四肢和腹下著生刺毛且多為有色,以黃褐色為主,純白羊極少。歐拉羊素以個體高大,自然放牧抓膘性能好,肌肉豐滿產肉量高而著稱。但是由于海拔高,氣候惡劣,種植飼草料困難,長期以來,歐拉羊處于自繁自養、粗放管理的狀態,牧民靠自然資源優勢生存發展的意識根深蒂固,沒有徹底改變靠天養畜、四季游牧的傳統生產觀念,同時由于對地方品種資源的重視程度不夠,多年對藏羊選育沒有專門資金投入,多年沒有開展有計劃的系統選育工作,更沒有原種場或選育場,使草地型藏羊羊群結構不合理,群體近交系數增加,品種長期未能得到選育和更新,品種老化,個別地方羊個體變小,生產性能下降,這些都嚴重制約了歐拉羊的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歐拉羊復壯的方法,旨在解決由于海拔高,氣候惡劣,種植飼草料困難,長期以來,歐拉羊處于自繁自養、粗放管理的狀態,牧民靠自然資源優勢生存發展的意識根深蒂固,沒有徹底改變靠天養畜、四季游牧的傳統生產觀念,同時由于對地方品種資源的重視程度不夠,對藏羊選育沒有專門資金投入,多年沒有開展有計劃的系統選育工作,更沒有原種場或選育場,使草地型藏羊羊群結構不合理,群體近交系數增加,品種長期未能得到選育和更新,品種老化,個別地方羊個體變小,生產性能下降,嚴重制約了歐拉羊發展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歐拉羊復壯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根據歐拉羊的牧戶生產水平,制定遴選進入選育群的歐拉羊初步標準,以此指導組建選育群,包括一、二、三級選育群;
步驟二,對步驟一組建的一級選育群投放野生的盤羊進行雜交,并對雜交后代進行測定和選留;步驟三,根據個體本身表型和后裔鑒定成績進行選種,同時采用個體選配;步驟四,一級選育群培育的優良后代推廣到二、三級選育群進行擴繁,優良的后代采取滾動投放發展模式復壯歐拉羊。
進一步,在步驟三中,根據個體本身表型和后裔鑒定成績進行選種,同時采用個體選配時,堅持種公羊的個體綜合評分或育種值高于母羊個體,不允許等級低的公羊與等級高的母羊交配,要以優配優或以優配中。進一步,在步驟一中,一級選育群中羊體重最低標準為:8月齡的公羊體重不小于35kg, 8月齡的母羊體重不小于30kg, 1.5歲的公羊體重不小于50kg, 1.5歲的母羊體重不小于42kg,2.5歲的公羊體重不小于65kg,2.5歲的母羊體重不小于50kg ;二級選育群中羊體重最低標準為:8月齡的公羊體重小于35kg,但不小于30kg,8月齡的母羊體重小于30kg,但不小于25kg, 1.5歲的公羊體重小于50kg,但不小于40kg, 1.5歲的母羊體重小于42kg,但不小于32kg, 2.5歲的公羊體重小于65kg,但不小于50kg, 2.5歲的母羊體重小于50kg,但不小于40kg ;三級選育群中羊體重最低標準為:8月齡的公羊體重小于30kg,但不小于27kg,8月齡的母羊體重小于25kg,但不小于20kg, 1.5歲的公羊體重小于40kg,但不小于32kg, 1.5歲的母羊體重小于32kg,但不小于25kg, 2.5歲的公羊體重小于50kg,但不小于38kg, 2.5歲的母羊體重小于40kg,但不小于30kg。進一步,在步驟二中,盤羊的投放通過下列步驟實現:(I)盤羊的馴化:首先對·捕捉的盤羊注射羊用三聯苗一次,同時服驅蟲藥,再放入長2.2米、寬I米、高1.7米的木籠中,嚴禁嘈雜、人穿艷色衣物出現,此時飼養員應常接觸,細觀察,培養人與羊之間的感情;(2)飼養管理:每天早中晚要定時定量投食,禁喂發霉、變質和有毒飼草,飼料中添加適量的食鹽、維生素及消炎藥,并供給足夠的飲水,禁喂帶露水的青草和豆科牧草;(3)投群配種:在配種季節到來之前,補喂營養豐富、適口性好的精料,當發現母羊食減、鳴叫不安、外陰部潮紅腫脹、頻頻搖尾時,公母比例按1: 30合群飼養。本發明提供的歐拉羊復壯的方法,根據歐拉羊的牧戶生產水平,制定遴選進入選育群的歐拉羊初步標準,以此指導組建選育群,包括一、二、三級選育群;對組建的一級選育群投放野生的盤羊進行雜交,并對雜交后代進行測定和選留;根據個體本身表型和后裔鑒定成績進行選種,同時采用個體選配;一級選育群培育的優良后代推廣到二、三級選育群進行擴繁,優良的后代采取滾動投放發展模式復壯歐拉羊;本發明從遺傳育種角度選擇藏羊的合適的近緣野生種盤羊個體并注意保持特有的遺傳特性,通過合理的雜交育種技術復壯歐拉羊,盤羊與歐拉羊良種雜交后代,具有耐粗飼、適應性強、抗逆性強、抗病力強、遺傳性穩定,產肉率高、肉脂肪含量少,膽固醇含量低,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理想的綠色佳品,同時后代羊毛纖維長、有光澤、顏色美、手感柔軟、拉力強,并富有彈性,產量高;皮質厚而軟,可利用面積大,角不但有藏藥功效,而且是稀少珍貴的工藝品,盤羊與歐拉羊良種雜交后代初生、3月齡、6月齡、12月齡體重比歐拉羊群體平均提高10 15%,產肉性提高10%以上,有效地推動了歐拉羊的健康發展,具有較強的推廣與應用價值。
圖1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歐拉羊復壯的方法的實現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發明。圖1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歐拉羊復壯的方法的實現流程。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101,根據歐拉羊的牧戶生產水平,制定遴選進入選育群的歐拉羊初步標準,以此指導組建選育群,包括一、二、三級選育群;步驟S102,對步驟SlOl組建的一級選育群投放野生的盤羊進行雜交,并對雜交后代進行測定和選留;步驟S103,根據個體本身表型和后裔鑒定成績進行選種,同時采用個體選配;步驟S104,一級選育群培育的優良后代推廣到二、三級選育群進行擴繁,優良的后代采取滾動投放發展模式復壯歐拉羊。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在步驟S103中,根據個體本身表型和后裔鑒定成績進行選種,同時采用個體選配時,堅持種公羊的個體綜合評分或育種值高于母羊個體,不允許等級低的公羊與等級高的母羊交配,要以優配優或以優配中。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在步驟SlOl中,一級選育群中羊體重最低標準為:8月齡的公羊體重不小于35kg,8月齡的母羊體重不小于30kg,1.5歲的公羊體重不小于50kg,1.5歲的母羊體重不小于42kg, 2.5歲的公羊體重不小于65kg, 2.5歲的母羊體重不小于50kg ;二級選育群中羊體重 最低標準為:8月齡的公羊體重小于35kg,但不小于30kg,8月齡的母羊體重小于30kg,但不小于25kg, 1.5歲的公羊體重小于50kg,但不小于40kg, 1.5歲的母羊體重小于42kg,但不小于32kg, 2.5歲的公羊體重小于65kg,但不小于50kg, 2.5歲的母羊體重小于50kg,但不小于40kg ;三級選育群中羊體重最低標準為:8月齡的公羊體重小于30kg,但不小于27kg,8月齡的母羊體重小于25kg,但不小于20kg, 1.5歲的公羊體重小于40kg,但不小于32kg, 1.5歲的母羊體重小于32kg,但不小于25kg, 2.5歲的公羊體重小于50kg,但不小于38kg, 2.5歲的母羊體重小于40kg,但不小于30kg。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在步驟S102中,盤羊的投放通過下列步驟實現:(I)盤羊的馴化:首先對捕捉的盤羊注射羊用三聯苗一次,同時服驅蟲藥,再放入長2.2米、寬I米、高1.7米的木籠中,嚴禁嘈雜、人穿艷色衣物出現,此時飼養員應常接觸,細觀察,培養人與羊之間的感情;(2)飼養管理:每天早中晚要定時定量投食,禁喂發霉、變質和有毒飼草,飼料中添加適量的食鹽、維生素及消炎藥,并供給足夠的飲水,禁喂帶露水的青草和豆科牧草;(3)投群配種:在配種季節到來之前,補喂營養豐富、適口性好的精料,當發現母羊食減、鳴叫不安、外陰部潮紅腫脹、頻頻搖尾時,公母比例按1: 30合群飼養。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應用原理作進一步描述。一種歐拉羊復壯的方法,該復壯方法從遺傳育種角度選擇藏羊的合適的近緣野生種盤羊個體并注意保持特有的遺傳特性,通過合理的雜交育種技術復壯歐拉羊,該方法的具體步驟為:(I)根據歐拉羊的牧戶生產水平,制定遴選進入選育群的歐拉羊初步標準,以此指導組建選育群,包括一、二、三級選育群;(2)對步驟(I)組建的一級選育群投放野生的盤羊進行雜交,并對其后代進行測定和選留。(3)嚴格選種選配,選種根據個體本身表型和后裔鑒定成績進行選種,選配采用個體選配,堅持種公羊的個體綜合評分或育種值高于母羊個體,不允許等級低的公羊與等級高的母羊交配,要以優配優或以優配中。(4) 一級選育群培育的優良后代種公羊推廣到二、三級選育群進行擴繁,其優良的后代采取滾動投放發展模式復壯歐拉羊。步驟(I)中對一、二、三級選育群組建,其特征通過下列步驟實現:(I) 一級選育群:體重達到表I規定者為一級。表I歐拉羊選育群羊一級羊體重最低標準
權利要求
1.一種歐拉羊復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根據歐拉羊的牧戶生產水平,制定遴選進入選育群的歐拉羊初步標準,以此指導組建選育群,包括一、二、三級選育群; 步驟二,對步驟一組建的一級選育群投放野生的盤羊進行雜交,并對雜交后代進行測定和選留; 步驟三,根據個體本身表型和后裔鑒定成績進行選種,同時采用個體選配; 步驟四,一級選育群培育的優良后代推廣到二、三級選育群進行擴繁,后代采取滾動投放發展模式復壯歐拉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三中,根據個體本身表型和后裔鑒定成績進行選種,同時采用個體選配時,堅持種公羊的個體綜合評分或育種值高于母羊個體,不允許等級低的公羊與等級高的母羊交配,要以優配優或以優配中。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一中,一級選育群中羊體重最低標準為:8月齡的公羊體重不小于35kg,8月齡的母羊體重不小于30kg,1.5歲的公羊體重不小于50kg, 1.5歲的母羊體 重不小于42kg, 2.5歲的公羊體重不小于65kg, 2.5歲的母羊體重不小于50kg ; 二級選育群中羊體重最低標準為:8月齡的公羊體重小于35kg,但不小于30kg ;8月齡的母羊體重小于30kg,但不小于25kg ;1.5歲的公羊體重小于50kg,但不小于40kg ;1.5歲的母羊體重小于42kg,但不小于32kg ;2.5歲的公羊體重小于65kg,但不小于50kg ;2.5歲的母羊體重小于50kg,但不小于40kg ; 三級選育群中羊體重最低標準為:8月齡的公羊體重小于30kg,但不小于27kg ;8月齡的母羊體重小于25kg,但不小于20kg ;1.5歲的公羊體重小于40kg,但不小于32kg ;1.5歲的母羊體重小于32kg,但不小于25kg ;2.5歲的公羊體重小于50kg,但不小于38kg ;2.5歲的母羊體重小于40kg,但不小于30kg。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二中,盤羊的投放通過下列步驟實現: (1)盤羊的馴化:首先對捕捉的盤羊注射羊用三聯苗一次,同時服驅蟲藥,再放入長·2.2米、寬I米、高1.7米的木籠中,嚴禁嘈雜、人穿艷色衣物出現,此時飼養員應常接觸,細觀察,培養人與羊之間的感情; (2)飼養管理:每天早中晚要定時定量投食,禁喂發霉、變質和有毒飼草,飼料中添加適量的食鹽、維生素及消炎藥,并供給足夠的飲水,禁喂帶露水的青草和豆科牧草; (3)投群配種:在配種季節到來之前,補喂營養豐富、適口性好的精料,當發現母羊食減、鳴叫不安、外陰部潮紅腫脹、頻頻搖尾時,公母比例按1: 30合群飼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歐拉羊復壯的方法,根據歐拉羊的牧戶生產水平,制定遴選進入選育群的歐拉羊初步標準,以此指導組建選育群,包括一、二、三級選育群;對組建的一級選育群投放野生的盤羊進行雜交,并對雜交后代測定和選留;根據個體本身表型和后裔鑒定成績選種,同時采用個體選配;一級選育群培育的優良后代推廣到二、三級選育群進行擴繁,優良的后代采取滾動投放發展模式復壯歐拉羊;本發明從遺傳育種角度選擇藏羊的合適的近緣野生種盤羊個體并注意保持特有的遺傳特性,通過雜交育種技術復壯歐拉羊,盤羊與歐拉羊良種雜交后代初生、3月齡、6月齡、12月齡體重比歐拉羊群體平均提高10~15%,產肉性提高10%以上,推動了歐拉羊的健康發展。
文檔編號A01K67/02GK103155903SQ20131008473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8日
發明者梁春年, 楊勤, 郎俠, 閻萍, 王宏博, 孫勝祥, 楊樹猛 申請人: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