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利用商品熱水克服大棚連作障礙的種植模式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為一種利用商品熱水克服大棚連作障礙的種植模式。具體工藝:一在耕層下鋪PV波紋管降漬;二是撤稻殼(或稻麥秸稈等)+淺旋耕攪拌疏松耕層;三灌熱水+悶棚短期薰蒸消毒;四寄種水浮蓮(水稻苗),結合波紋管降漬排鹽拔除富余營養;五在定植前底施沼液或生物菌肥。本發明為一種大棚蔬菜克服連作障礙的種植模式,旨在采取工程措施克服連作障礙致病因子,并顯著快速提高防治效率和效益,確保園地連續生產出優質、高產、安全的農產品。
【專利說明】一種利用商品熱水克服大棚連作障礙的種植模式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大棚果蔬的種植技術模式,特別是一種能克服連作障礙的沿海地區蔬菜蔬菜的設施栽培模式。
【背景技術】
[0002]近年,利用大棚生產早熟瓜果蔬菜的技術在一定范圍得到一定的應用。但設施栽培一般高投入高產出,生產強度高,位置及模式相對固定,容易誘發連作障礙。長期連作將表現反季節栽培蔬菜生長不良,瓜果產量低品質次,病蟲害控制藥本高,防治效果差,產品產量、質量和效益難以得到保證。受連作障礙影響一般大棚蔬菜每年都要減產1-2成,以至大棚需連年換茬方能維持正常生產,否則,將嚴重減產降質,甚至失收。大棚蔬菜連作障礙的形成機理,主要有五個方面,一是土傳病害的傳染和病原物的累積;二是土壤的次生鹽潰化,三是蔬菜的根莖葉汁液和分泌物的同質化感作用;四是根結線蟲等危害;五是土壤養分失衡。傳統防治主要依靠輪作換茬,雖最為有效,但這不僅要增加土壤改良和培肥成本,也帶來設施安裝和拆除的負擔。現行研究表明,目前大棚蔬菜克服連作障礙治理措施手段雖多但防效均不甚理想。其中大棚蔬菜-水稻輪作模式,單位面積園地綜合效益較低,有水源條件限制。太陽能+秸桿發酵+石灰氮高溫處理,消毒持續時間長(悶棚需30天以上),用工多,受茬口和氣候條件所限(需盛夏持續高溫,此時沿海多雨難已保證)、處理條件苛刻(石灰氮只限用于偏酸性土壤,和水源條件好的地方),作用效果有限(對土瑯鹽分及自毒物質等的降解不明顯);另有藥劑(浸潰)處理(對土瑯鹽分及自毒物質等的降解不明顯且對土瑯微環境有傷害或土瑯有藥殘),專用鍋爐高溫蒸氣薰蒸處理(專用鍋爐一次性投入較大)、短脈沖高電壓電處理(一次性投入較大,作用有限,且對土瑯微環境有傷害),嫁接換根(對連作障礙土瑯無降解且品質可能有劣變)等,以上這些方法不是有(破壞生態環境、減產降質)副作用,就是操作煩瑣,持續時間長,成本偏高,作用單一,因此大面積推廣應用不甚理想。
【發明內容】
[0003]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發明提供一種簡單、主動、環保、增產、高效的適度克服連作障礙的栽培模式。
[0004]本發明“一種利用商品熱水克服大棚連作障礙的種植模式”,其本質是針對致病主導因子,主動采取熱水快速加溫消毒辦法,通過充分利用土壤溫濕度等微環境因子的調節,排除積淀鹽分和富余養分,降低有害生物群體總量,修復設施栽培土壤供肥能力,進而克服連作障礙,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選擇遠污染源的的土地作為綠色食品蔬菜產地,其環境質量(大氣、土壤和灌溉水)須符合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制訂的標準。建園前,在擬建大棚地塊耕層下鋪設直徑在1cm以上有孔設PV波紋工程管,兩頭引出至排水溝,然后施足基肥,整地作畦建設大棚;早熟蔬菜從上年10月上中旬至當年2月上中旬開始育苗,分別在春節前或2月中旬至3月中下旬移栽。在定植行下底施生物菌肥或沼液,再按常規施足基肥做畦,上水提墑后定植,定植后注意灌水保濕促早發,大田生長期間抓好常規管理,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開始采收上市,至6月底7月初清茬;在前茬收獲的同時,通過在實施室內檢測棚內土壤養分含量、土傳病蟲害基數等指標,確認其系連作障礙致病類型,然后抓緊清潔田園,隨即每畝用酵素菌10公斤,拌和稻殼(稻麥秸桿顆粒或菜籽殼或麥麩皮)200公斤,均勻撤施畦面,挖翻或微耕機旋耕后上水增濕平蓋黑色地膜,堵塞上PV波紋降潰工程管出水口,通過稻殼等發酵疏松土瑯,擴大土瑯孔隙,為熱水快速向下穿透創造條件。一周后選晴好天氣,在封閉大棚灌熱水并保持60°c高溫三小時以上浸潰消毒。熱水來源由就近的熱電廠配送,或由綠化灑水車或環衛抽糞車向就近的小浴室等有鍋爐單位采購,或購置專用鍋爐在田間現燒現用。注意大棚持續保持密閉,直到次日。以后一旦有陰雨,或畦中積水較多,趁有積水揭地膜接水放養水浮蓮種根,如偏旱或畦中積水較少,則最遲在熱水消毒一周后造墑直播商品水稻(如檢測鹽分仍重亦可散播商品玉米),其間通過接雨水自然種植水浮蓮(直播稻苗)以拔除過剩營養調節耕層土壤環境,同時利用積水下滲,經PV波紋工程管向外導出水分進而排除鹽分及自毒物質,水浮蓮(水稻苗或玉米苗)寄生種植一個月;后茬定植前半個月拔塞(PV波紋工程管出水口封塞)放水降潰爽田,定植前三天鏟掉(拔除)水浮蓮(直播稻苗或玉米苗),如檢測水浮蓮(水稻苗或玉米苗)富集養分無重金屬或無土傳蔬菜病蟲害也可就地打碎還田,棚內干田后再用大棚耕整機淺旋耕做畦;大棚蔬菜前作騰茬處理后即可進行大田定植。
[0006]后茬蔬菜7月中旬左右育苗,注意選用抗病耐高溫高濕的品種,8月中下旬定植,苗齡30天左右。在定植行下底施生物菌肥,再按常規施足基肥做畦,灌水提墑后定植,定植后注意遮陽降溫和灌水抗旱,優先采取一網一膜大棚覆蓋遮陽擋雨,并加強防災減災管理,11月底12月上旬采收上市。本案其效果是通過“熱水殺菌+工程調水+稻麥秸桿腐解與寄作水浮蓮或水稻調劑營養+底施菌肥修復根際土瑯環境”程序化處理,較傳統方法既能快速高效克服連作障礙的影響,又能改善土壤環境,提高園地綜合效益,節能環保可控,便于操作。
[0007]上述大棚蔬菜克服連作障礙的種植模式應選擇土質以排水良好、松軟肥沃但土層不太深的偏粘的沙壤土上生長為宜。蔬菜優先選用抗病耐重茬品種。
[0008]上述園地準備,是在冬季深耕凍垡,要求耕深30厘米左右,以便土壤熟化;11月中旬以后,按擬建設大棚規劃放樣,在擬建設棚中間埋設直徑在10厘米以上有孔PV波紋工程管,PV波紋工程管上打孔間距為50厘米-100厘米視土壤質地,粘土宜密,沙土宜稀),孔眼直徑0.5?I厘米(粘土宜大沙土宜小),埋深50cm左右,要高腰高兩頭低帶有5以上坡度,管兩頭引出伸至排水溝,并配置封塞;埋設好后復土耕翻耙平,建設大棚。棚內土壤要求達到整細,整平,上松下實;大田以有機肥為主,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經消毒的優質廄肥2000-3000公斤(或消過毒的腐熟雞糞1000-20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硫酸鉀15-20公斤、腐熟餅肥100公斤,爸愛我50公斤或底肥動力王50公斤或沼液4噸。底肥(與生物菌肥爸愛我或底肥動力王拌和)在耕翻時做畦時施入一半,定植溝內施另一半。預留寬幅6米左右的大棚畦面,同時構建膜微滴灌系統。有孔PV波紋工程管一次埋設多次使用不必拆除。
[0009]上述大棚蔬菜育苗,一般采用塑料穴盤輕基質育苗,大小拱棚多層覆蓋,早熟蔬菜從上年10月上中旬至當年2月上中旬開始育苗,早播的視天氣好則在春節前后(元旦至2月初)二葉一心定植,2月上中旬育苗則在2月下旬至4月初定植;如早播苗元旦至春節前無法騰茬定植,或預知冬春季過于寒冷,春節將有長期連陰雨(雪)的情況下,則延遲育苗,或采用二段育苗,至春節后元霄節間選晴天定植,定植葉齡掌握在(一段育苗春節前栽)二葉一心或(二段育苗春節后栽)四至五葉一心。后茬蔬菜7月中旬左右育苗,越夏連秋蔬菜育苗一網一膜小拱棚育苗,育苗后期注意通風煉苗,8月中下旬定植,苗齡30天左右。
[0010]上述大棚蔬菜越冬或早春栽培定植后5-7天內,要注意密閉大棚和大棚內小拱棚,不要通風換氣,保持地溫在18°C以上,以此促進緩苗。若遇強寒流,應在大棚內小拱棚上增加覆蓋,注意防風災、雪災、凍害,使地溫最低不低于12°C。緩苗后,應及時通風散濕,前期上午棚內氣溫上升到25°C時開始放風,下午降到25°C時閉棚,白天棚內氣溫掌握在25-30°C,夜間不低于14°C。立春后氣溫回升,要求白天最高溫度不超過35°C,夜晚不低于15°C ;3月底至4月初撤去小棚,5月上旬撤去內層大棚。棚外界氣溫穩定在18°C以上時,保留頂膜,打開裙膜,晝夜通風。越夏連秋栽培定植后5-7天內,要注意用遮陽網覆蓋提高降溫保濕,并早晚見旱澆水保墑。遇夏秋暴雨天氣還要擋雨排澇降潰,防止倒伏。晚秋接冬(一般10月底11月初)則要早上大棚,保持白天棚內氣溫掌握在25-30°C,夜間不低于14。。。
[0011]上述大棚蔬菜在前茬收獲的同時,通過在實施室內檢測棚內土壤養分含量等常規指標,確認其系連作障礙致病類型,然后抓緊清潔田園,并每畝用酵素菌10公斤,拌和稻殼(稻麥秸桿顆粒或菜籽殼或麥麩皮)200公斤,均勻撤施畦面,挖翻或微耕機旋耕后上水增濕平蓋黑色地膜,堵塞上PV波紋降潰工程管出水口,讓其發酵疏松土瑯。一周后選擇持續晴好天氣,在封閉大棚灌熱水并保持60°c高溫三小時以上浸潰消毒。熱水來源由就近的熱電廠配送,或由綠化灑水車或環衛抽糞車向就近的小浴室等有鍋爐單位采購,或購置專用鍋爐在田間現燒現用。注意大棚持續保持密閉,直到次日。一旦有陰雨,或畦中積水較多,趁有積水揭地膜接水放養水浮蓮種根,如偏旱或畦中積水較少,則最遲在熱水消毒一周后造墑直播商品水稻(如檢測鹽分仍重亦可散播商品玉米),其間通過接雨水自然種植水浮蓮(直播稻苗)以拔除過剩營養調節耕層土壤環境,水浮蓮(水稻苗或玉米苗)寄生種植一個月;后茬定植前半個月拔塞(PV波紋工程管出水口封塞)放水降潰爽田,定植前三天鏟掉(拔除)水浮蓮(直播稻苗或玉米苗),如檢測水浮蓮(水稻苗或玉米苗)富集養分無重金屬或無土傳蔬菜病蟲害也可就地打碎還田,棚內干田后再用大棚耕整機淺旋耕做畦;前作騰茬處理后即可進行大田定植。
[0012]上述大棚蔬菜后茬定植前注意施基肥時在定植行下溝加施爸愛我(每畝50公斤)或底肥動力王(每畝50公斤)等生物菌肥,造墑定植,定植后注意浮面加蓋遮陽網,通過日覆夜揭(覆網時間為上午10點至下午3點后)適當控制光照以促進蔬菜正常生長。注意擋雨排水降潰和膜下淋水降溫,11月底12月上旬采收上市。
[0013]本發明由于采用“熱水殺菌+工程調水+稻麥秸桿腐解與寄作水浮蓮或水稻調劑營養+底施菌肥修復根際土瑯環境”程序化處理,方法簡便,主動快捷、節能環保,且從產地選擇、儀器檢測確認、灌溉排水與耕整施肥、生物修復等環節進行控制,較傳統方式,既可明顯克服連作障礙影響,又能改善環境,修復土壤,提高種植效益,同時易于統一規劃和管理,減少施肥量和農藥使用量,瓜菜產量高、成本低、效益好,所產蔬菜符合無公害農產品標準。
[0014]
【具體實施方式】
[0015]1、時間安排:春大棚蔬菜上年10月上中旬至當年2月上中旬開始育苗,早播的視天氣好則在春節前后(元旦左右至2月初)二葉一心定植,2月上中旬育苗則在3月上旬至4月初定植;3月初或4月下旬開始采收上市,6月底7月初清茬騰田;后茬蔬菜7月中旬育苗,8月中下旬定植,11月底12月上中旬采收上市。
[0016]2、品種選用:蔬菜選用8424(早佳)西瓜;津春四號黃瓜、京棚番茄等豐產優質抗逆性強耐重茬等品種。
[0017]3、栽培要點:
[0018]選擇遠污染源的土地作為綠色食品蔬菜產地,按擬建設大棚規劃放樣,在擬建設棚中間埋設直徑在10厘米以上有孔PV波紋工程管,PV波紋工程管上打孔間距為50厘米-100厘米視土壤質地,粘土宜密,沙土宜稀),孔眼直徑0.5?I厘米(粘土宜大沙土宜小),埋深50cm左右,要高腰高兩頭低帶有5以上坡度,管兩頭引出伸至排水溝,并配置封塞;埋設好后復土耕翻耙平,建設大棚。有孔PV波紋工程管一次埋設多次使用不必拆除。
[0019]春大棚蔬菜上年10月上中旬或當年2月上中旬開始育苗。越冬育苗一般采用塑料穴盤輕基質育苗,大小拱棚多層覆蓋,天氣好則春節前后(元旦左右至2月初)二葉一心定植;有苗如春節前無法定植,或預知栽后過于寒冷,預報將有長期連陰雨(雪),提早栽培也可采用二段育苗,即先采取塑料穴盤輕基質育苗或小拱棚直播育苗,二葉一心再在雙大棚中移植至塑料缽,然后裝滿營養土,實施第二次育苗用的營養土配置,要求選用肥沃疏松營養全面,保水保肥,無病菌蟲卵和雜草種子,沒有石塊等硬物熟土。營養土最好在使用前3個月堆制腐熟,拌勻,其每I立方米床土加尿素0.25公斤,過磷酸鈣I公斤,硫酸鉀0.5公斤,或氮磷鉀三元復合肥1.5公斤,濕度配置要求至手握成團落地即散的程度。將定植有蔬菜苗的營養土塑料方便袋排列在電熱線加溫缽床,育苗棚采取四棚五層覆蓋(雙大棚加中棚加小棚加無紡布),定植葉齡掌握在五至六葉一心;如2月上中旬育苗則在3月上旬至4月初定植。
[0020]定植前一周,建設雙大棚,外層采用625型標準鋼架大棚坐北面南偏東5-10°建造,棚內耕整做畦,棚內土壤要求達到整細,整平,上松下實;基肥以有機肥為主,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經消毒的優質廄肥2000-3000公斤(或消過毒的腐熟雞糞1000-20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硫酸鉀15-20公斤、腐熟餅肥100公斤,爸愛我50公斤或底肥動力王50公斤或沼液4噸。在耕翻時做畦時施入一半,定植溝內施另一半。預留寬幅6米左右的大棚畦面,同時構建膜微滴灌系統。預留寬幅6米左右的大棚畦面,畦面用黑地膜全覆蓋,每667平方米選用96%金都爾40-50毫升對水40公斤噴灑畦面,防除雜草;膜下輔設滴灌管道,定植后澆足底水,封好定植孔,并在畦面搭建小拱棚,閉棚增溫,促促進緩苗。
[0021]定植后一是注意溫度調節:定植后5-7天內,地溫要保持在18°C以上,以此促進緩苗。若白天溫度高于35°C,則應設法遮光降溫。若遇強寒流,應在大棚內小拱棚上增加覆蓋,注意防風災、雪災、凍害,使地溫最低不低于12°C。緩苗后,應及時通風散濕,前期上午棚內氣溫上升到25°C時開始放風,下午降到25°C時閉棚,白天棚內氣溫掌握在25-30°C,夜間不低于14°C。二是及時整枝和株型調整:如西瓜采用地爬栽培,一般采用雙蔓整枝,主蔓向棚的中心延伸,留一側蔓向棚邊的方向延伸,在主蔓上結果,側蔓只作輔助營養枝。搭架栽培蔬菜采用每株插一根桿子,將莖蔓引向桿子,綁好第一道綁條后,使菜蔓呈小彎曲形向上引蔓綁蔓,并使各蔓彎曲方向一致。三是肥水管理:前期要控制肥水,防止植株徒長。開花座果后,每667平方米每次滴灌沖施肥尿素5公斤或花無缺等優質商品高水溶性肥料2-3公斤,或新宏揚滴灌專用商品復合肥(18-9-18)5公斤。根據中后生長情況,噴施2次?3次高效葉面肥,促進生長。四是人工輔助授粉:根據大棚蔬菜的開花習性,應在上午8-10時進行授粉,陰天雄花散粉晚,可適當延后。五是病蟲防治:炭疽病、蔓枯病可用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40%杜邦——福星乳油8000倍液等噴霧防治,霧點要細、勻,葉面、葉背噴透。也可選用15%腐霉利煙劑250-300克/667平方米于傍晚閉棚熏蒸(注意小棚內不能使用,否則易產生藥害)。或在雨后轉晴時及時噴藥預防病害發生。病毒病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噴霧防治。蚜蟲可用可以選用70%寶貴水分散性粒劑(吡蟲啉)5000倍+0.5%蟲螨立克(阿維菌素)1000倍液,均勻噴霧防治,也可用異丙威煙劑250克/667平方米熏蒸防治。每667平方米可產蔬菜3000公斤?4000公斤,畝平收入8000元以上。
[0022]在前茬收獲的同時,通過在實施室內檢測棚內土壤養分含量等常規指標,確認其系連作障礙致病類型,然后抓緊清潔田園,并每畝用酵素菌10公斤,拌和稻殼(稻麥秸桿顆粒或菜籽殼或麥麩皮)200公斤,均勻撤施畦面,挖翻或微耕機旋耕后上水增濕平蓋黑色地膜,堵塞上PV波紋降潰工程管出水口,讓其發酵疏松土瑯。一周后選擇持續晴好天氣,在封閉大棚灌熱水并保持60°C高溫三小時以上浸潰消毒。熱水來源由就近的熱電廠配送,或由綠化灑水車或環衛抽糞車向就近的小浴室等有鍋爐單位采購,或購置專用鍋爐在田間現燒現用。注意大棚持續保持密閉,直到次日。一旦有陰雨,或畦中積水較多,趁有積水揭地膜接水放養水浮蓮種根,如偏旱或畦中積水較少,則最遲在熱水消毒一周后造墑直播商品水稻(如檢測鹽分仍重亦可散播商品玉米),其間通過接雨水自然種植水浮蓮(直播稻苗)以拔除過剩營養調節耕層土壤環境,水浮蓮(水稻苗或玉米苗)寄生種植一個月;后茬定植前半個月拔塞(PV波紋工程管出水口封塞)放水降潰爽田,定植前三天鏟掉(拔除)水浮蓮(直播稻苗或玉米苗),如檢測水浮蓮(水稻苗或玉米苗)富集養分無重金屬或無土傳蔬菜病蟲害也可就地打碎還田,棚內干田后再用大棚耕整機淺旋耕做畦;前作騰茬處理后即可進行大田定植。
[0023]后茬蔬菜可優先選擇種植晚水茭白等水生蔬菜,伏青蒜或香蔥等蔬菜,茄果類等常規蔬菜,可在7月中旬育苗,8月中下旬定植,后茬定植前注意施基肥時在定植行下溝加施爸愛我(每畝50公斤)或底肥動力王(每畝50公斤)等生物菌肥,造墑定植,定植后注意浮面加蓋遮陽網,通過日覆夜揭(覆網時間為上午10點至下午3點后)適當控制光照以促進蔬菜正常生長。注意擋雨排水降潰和膜下淋水降溫,11月底12月上中旬采收上市。畝產在2500-3000公斤,畝平收入4000元左右。
[0024]本模式治理過程約為40天(其中快速消毒為10天左右),畝用成本700元左右,防效達90%左右,較傳統的太陽能+秸桿發酵高溫悶棚等治理連作障礙傳統模式相比,方法簡單快捷易操作,效果明顯,節工省本環保無副作用,產品保持優質,畝效益提高1500至2000 元。
【權利要求】
1.一種利用商品熱水克服大棚連作障礙的種植模式。其特征是:選擇遠污染源的的土地作為綠色食品蔬菜產地,其環境質量(大氣、土壤和灌溉水)須符合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制訂的標準。建園前,在擬建大棚地塊耕層下鋪設直徑在1cm以上有孔設PV波紋工程管,兩頭引出至排水溝,然后施足基肥,整地作畦建設大棚;早熟蔬菜從上年10月上中旬至當年2月上中旬開始育苗,分別在春節前或2月中旬至3月中下旬移栽。在定植行下底施生物菌肥或沼液,再按常規施足基肥做畦,上水提墑后定植,定植后注意灌水保濕促早發,大田生長期間抓好常規管理,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開始采收上市,至6月底7月初清茬;在前茬收獲的同時,通過在實施室內檢測棚內土壤養分含量、土傳病蟲害基數等指標,確認其系連作障礙致病類型,然后抓緊清潔田園,隨即每畝用酵素菌10公斤,拌和稻殼(稻麥秸桿顆粒或菜籽殼或麥麩皮)200公斤,均勻撤施畦面,挖翻或微耕機旋耕后上水增濕平蓋黑色地膜,堵塞上PV波紋降潰工程管出水口,通過稻殼等發酵疏松土瑯,擴大土瑯孔隙,為熱水快速向下穿透創造條件。一周后選晴好天氣,在封閉大棚灌熱水并保持60°C高溫三小時以上浸潰消毒。熱水來源由就近的熱電廠配送,或由綠化灑水車或環衛抽糞車向就近的小浴室等有鍋爐單位采購,或購置專用鍋爐在田間現燒現用。注意大棚持續保持密閉,直到次日。以后一旦有陰雨,或畦中積水較多,趁有積水揭地膜接水放養水浮蓮種根,如偏旱或畦中積水較少,則最遲在熱水消毒一周后造墑直播商品水稻(如檢測鹽分仍重亦可散播商品玉米),其間通過接雨水自然種植水浮蓮(直播稻苗)以拔除過剩營養調節耕層土壤環境,同時利用積水下滲,經PV波紋工程管向外導出水分進而排除鹽分及自毒物質,水浮蓮(水稻苗或玉米苗)寄生種植一個月;后茬定植前半個月拔塞(PV波紋工程管出水口封塞)放水降潰爽田,定植前三天鏟掉(拔除)水浮蓮(直播稻苗或玉米苗),如檢測水浮蓮(水稻苗或玉米苗)富集養分無重金屬或無土傳蔬菜病蟲害也可就地打碎還田,棚內干田后再用大棚耕整機淺旋耕做畦;大棚蔬菜前作騰茬處理后即可進行大田定植。 后茬蔬菜7月中旬左右育苗,注意選用抗病耐高溫高濕的品種,8月中下旬定植,苗齡30天左右。在定植行下底施生物菌肥,再按常規施足基肥做畦,灌水提墑后定植,定植后注意遮陽降溫和灌水抗旱,優先采取一網一膜大棚覆蓋遮陽擋雨,并加強防災減災管理,11月底12月上旬采收上市。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商品熱水克服大棚連作障礙的種植模式,其特征在于:選擇遠污染源的的土地作為綠色食品蔬菜產地,其環境質量(大氣、土壤和灌溉水)須符合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制訂的標準,并進行跟蹤監測,冬前耕翻曬垡,熟化土壤,建園前,在擬建設棚中間埋設直徑在10厘米以上有孔PV波紋工程管,PV波紋工程管上打孔間距為50厘米-100厘米視土壤質地,粘土宜密,沙土宜稀),孔眼直徑0.5?I厘米(粘土宜大沙土宜小),埋深50cm左右,要高腰高兩頭低帶有5°以上坡度,管兩頭引出伸至排水溝,并配置封塞;注意對每條有孔PV波紋工程管調試,如堵塞,可用水泵自一頭灌水沖洗。波紋工程管埋設好后復土耕翻耙平,建設大棚。棚內土壤要求達到整細,整平,上松下實;大田以有機肥為主,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經消毒的優質廄肥2000-3000公斤(或消過毒的腐熟雞糞1000-20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硫酸鉀15-20公斤、腐熟餅肥100公斤,爸愛我50公斤或底肥動力王50公斤或沼液4噸。底肥中的有機肥在耕翻時做畦時施入一半,定植溝內施另一半(與生物菌肥爸愛我或底肥動力王拌和)。預留寬幅6米左右的大棚畦面,同時構建膜微滴灌系統。有孔PV波紋工程管一次埋設多次使用不必拆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商品熱水克服大棚連作障礙的種植模式,其特征在于:在實施室內檢測棚內土壤養分含量、土傳病蟲害基數等指標,確認其系連作障礙致病類型,確認其連作障礙致病類型后,前茬一清園,即在棚內面,每畝用酵素菌10公斤拌和稻殼(稻麥秸桿顆粒或菜籽殼或麥麩皮)200公斤,均勻撤施畦面,通過挖翻或微耕機旋耕整理成畦后平蓋黑色地膜上水造墑,并堵塞PV波紋降潰工程管出水口保濕,讓其適度發酵疏松土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商品熱水克服大棚連作障礙的種植模式,其特征在于:委托具有消防資質的專業公司;或自己采購商品或自制高溫(90°C左右)熱水,在密閉大棚內實施熱水浸潰消毒。具體做法是前作清茬后清潔田園,保持棚膜,堵塞上PV波紋降潰工程管出水口,在封閉大棚內先沿棚腳做上土堰,土堰底寬20?30厘米,高10?15厘米,堰上覆蓋舊農膜防止外溢熱水造成燙傷,堰內畦上保持平墊地膜,地膜按40X40打孔洞。浸潰消毒熱水來源由就近的熱電廠專用車配送,或借助綠化灑水車等向就近的小浴室等有鍋爐燒水單位采購,或購置專用鍋爐現燒現用。在6月底7月初選擇高溫干旱晴好天氣,打開大棚,將采購的熱水通過消防專用輸水管道輸送到時棚內圍堰內菜畦中,要求查看人員身著消防服裝(腳蹬消防專用消防靴,手戴消防專用手套),輸水管路布好后,開動輸水水泵,每畝凈大棚灌水10噸,一般分四至五個階段輸水,即開動水泵輸水2噸左右后停頓一下,讓其漫漫浸潰,待溫度回落時再開動水泵輸水2噸左右,灌水時間持續I小時,注意大棚持續保持密閉不得漏氣以借助太陽能增溫,確保浸潰消毒耕層土壤保持60°C以上高溫至少三小時,拖出輸水管后,大棚仍堅持密閉利用熱輻射后續效應,最后至少直到次日日出方可揭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商品熱水克服大棚連作障礙的種植模式,其特征在于:熱水浸潰處理一周后取土樣調查測試其效果,如鹽堿仍重,遇陰雨天降溫后,則可選擇直播商品玉米;如含氮磷偏高,趁有雨水揭地膜接水放養水浮蓮種根;如仍偏酸則旱直播商品水稻,并可加施石灰氮。每逢雨天則揭頂膜(天幕)接天水(雨水)自然栽培水浮蓮(直播稻苗或玉米苗),水浮蓮種根等各寄生種植一個月;后茬定植前半個月拔塞(PV波紋工程管出水口封塞)放水降潰爽田,定植前三天鏟掉(拔除)水浮蓮(直播稻苗),如檢測水浮蓮(水稻苗或玉米苗)富集養分無重金屬或無土傳蔬菜病蟲害也可就地打碎還田,干田后再用大棚耕整機淺旋耕做畦;大棚蔬菜騰茬處理后即可進行大田定植。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商品熱水克服大棚連作障礙的種植模式,其特征在于:春提前或秋延后(越夏連秋)栽培,定植時,在定植行下底施生物菌肥或沼液,具體在在定植行下溝加施爸愛我(每畝50公斤)或底肥動力王(每畝50公斤)等生物菌肥,或沼液4?6噸,再按常規施足基肥做畦,灌水提墑后定植,定植后注意灌水抗旱保持耕層濕潤。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商品熱水克服大棚連作障礙的種植模式,其特征在于:配套抗逆栽培,即春提早選用高產優質抗病耐低溫耐弱光的品種,秋延后(越夏連秋)栽培注意選用高產優質抗病耐高溫高濕的品種,采用工廠化育苗;配套膜下微滴灌和測土配方施肥,適度合理密植;注意合理通風散濕調溫,和采取高溫悶棚,冬春間隙揭膜降溫控制棚內病蟲害。收獲后及時干凈清潔田園,并將前茬蔬菜殘次蔬菜秸桿垃圾掃出田外或土埋于廢棄溝塘,或收貯于垃圾回收站統一處理,或另找僻地就地焚化。注意儉慎和選擇性使用高毒殺菌農藥、除草劑防治病蟲草害,注意儉慎和選擇性使用高溫蒸氣消毒、短脈沖高電壓電處理消毒和高毒藥物土壤浸潰處理消毒,保持友好大棚土壤耕層生態環境。
【文檔編號】A01G1/00GK104272942SQ201310291036
【公開日】2015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9日
【發明者】蘇生平, 王銀官, 陳愛國, 陳寶寬, 周桂官, 潘秀萍 申請人:東臺市蔬菜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