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利用條形狀玉米秸稈栽培香菇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一種食用菌栽培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利用條形狀玉米秸稈栽培香菇的方法。其中包括:選用無需破碎的純長條形玉米秸稈作為原料,使用時,將玉米秸稈切斷為長25~30cm的節段;用雜鋸末、麥麩、玉米粉、生石灰作為輔料,然后把玉米秸稈節段和輔料裝袋后通過滅菌、接種、培菌制備出菇菌包,最后按常規方法將生理性成熟的出菇菌包進行栽培管理直至香菇可以采收乃至成個采收過程結束。通過實施本發明,所用的主要原料——玉米秸稈應用時不需要破碎,而是整條的使用,不但減少了平時玉米秸稈破碎時需要的專用設施設備、勞力等投入,而且菌絲在轉化玉米秸稈時速度周期長,所以生物轉化率高,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專利說明】一種利用條形狀玉米秸稈栽培香菇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一種食用菌栽培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利用條形狀玉米秸桿栽培香菇的方法。
技術背景
[0002]我國生產玉米在世界排第二,全國各地都栽培有玉米。每一年,農民在將玉米顆粒歸倉的同時,同時產生了大量的副產物——玉米秸桿及玉米芯,而當前,人們大多是將堆積如山、資源富集的玉米秸桿作為燃料加以利用。每到秋冬之交,玉米秸桿焚燒污染空氣往往成為眾矢之的。“秸桿焚燒”所造成的污染,已經困擾全國大氣環境的污染問題。
[0003]有關化驗結果表明,玉米秸桿含有30%以上的碳水化合物、2%?4%的蛋白質和
0.5% — I %的脂肪,2kg的玉米秸桿增重凈能相當于Ikg的玉米籽粒。對玉米秸桿進行精細加工處理,制作成高營養牲畜飼料,不僅有利于發展畜牧業,而且通過秸桿過腹還田,更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粉碎后可栽培食用菌,使秸桿物再利用、可增值,提高農民收入提供一條很好的渠道。
[0004]用資源豐富的玉米秸桿作為原料栽培香菇,原料可謂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使資源富集的玉米秸桿更好地開發和利用,提升其自身價值意義十分重大。
[0005]夏敏、余明玉、杜瑞卿等發表“配方均勻設計對玉米秸桿代料栽培香菇的配方優化” 一文中,以玉米秸桿粉為主料,櫟木屑和麥麩為輔料,采用有限制的配方均勻設計對玉米秸桿代料栽培香菇的配方進行了優化研究,以80%櫟木屑和20%麥麩的組合為對照組、 測定了香菇產量和絕對生物學效率2個指標。結果表明:玉米秸桿粉質量分數與香菇產量和絕對生物學效率存在顯著負向線性回歸關系;櫟木屑質量分數與香菇產量和絕對生物學效在顯率存著正向線性回歸關系;麥麩的質量分數變化雖沒有直接表現出與香菇產量和絕對生物學效率變化的規律性關系,但與玉米秸桿粉、櫟木屑共同作用時,與玉米秸桿粉的交互作用表現出與香菇產量和絕對生物學效率的負向線性回歸關系。
[0006]孫麗梅、柴林山、李莉等發表了“壓縮玉米秸桿顆粒替代部分木屑栽培香菇試驗” 一文中,以不同配比的壓縮玉米秸桿顆粒替代部分木屑栽 培香菇試驗,通過菌絲長速,長勢,滿袋時間,鮮菇產量,菇形菇質及單菇重等指標觀察,選擇最佳秸桿替代量。綜合試驗各項數據加入30%壓縮玉米秸桿替代常規配方中木屑效果最好。
[0007]上述兩個技術方案所應用的玉米秸桿都是需要將玉米秸桿通過粉碎后才加以利用,將玉米秸桿粉碎時費時又費力,而且需要專用的設施設備,玉米秸桿的應用成本也由此提聞。
【發明內容】
[0008]本發明的目的就是克服以上技術的不足而提供全新的一種利用條形狀玉米秸桿栽培香菇的方法。具體包括:選用無需破碎的純長條形玉米秸桿作為原料,使用時,將玉米秸桿切斷為長25?30cm的節段;用雜鋸末、麥麩、玉米粉、生石灰作為輔料,然后把玉米秸桿節段和輔料裝袋后通過滅菌、接種、培菌制備出菇菌包,最后按常規方法將生理性成熟的出菇菌包進行栽培管理直至香菇可以采收乃至成個采收過程結束。通過實施本發明,所用的主要原料一玉米秸桿應用時不需要破碎,而是整條的使用,不但減少了平時玉米秸桿破碎時需要的專用設施設備、勞力等投入,而且菌絲在轉化玉米秸桿時速度周期長,所以生物轉化率高,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0009]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0010]1、一種利用條形狀玉米秸桿栽培香菇的方法,技術方案中包括以下步驟:
[0011](I)選用玉米秸桿為主要原料;
[0012](2)選擇雜鋸末、麥麩、玉米粉、生石灰作為輔料;
[0013](3)制備生產出菇菌包;
[0014](4)菌包管理出菇。
[0015]所述的玉米秸桿是干·透、無霉變、色澤正常的純長條形玉米秸桿,使用時,先玉米秸桿切斷為長25?30cm的節段,然后將玉米秸桿節段浸沒于水中浸泡20?24個小時,最后將玉米秸桿節段撈起來并浙干面上的水分備用。
[0016]所述的輔料及其制備方法如下:
[0017](I)組成的原料及配比:鋸末75?78%、麥麩14?17%、玉米粉7%、生石灰1%;
[0018](2)混料:將上述各種原料混合攪拌均勻成為混合物料,然后拌入適量的將混合物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0?65%而成為輔料。
[0019]所述的出菇菌包及其制備方法如下:
[0020](I)裝袋:選擇規格是30X40?45cm、兩邊開口的塑料筒作為制備出菇菌包的栽培袋,先用繩子將塑料筒的一邊袋口扎緊而形成一個栽培袋,然后往栽培袋底部均勻地施輔一層厚是2?3cm的料鋪,接著裝入玉米秸桿節段,直至將整個栽培袋裝實,再用2?3cm 厚的鋪料封蓋過玉米秸桿節段表面,最后用繩子將栽培袋另一邊的袋口扎緊;
[0021](2)滅菌:把裝好料后的栽培袋料按常規方法進行滅菌;
[0022](3)接種:將經過滅菌的栽培袋料移到接種室,在干凈的環境下把栽培袋料的兩頭都接入菌種質量好、無污染的香菇菌種,接種量按每一袋香菇菌種種可接20?25個的栽培袋料;
[0023](4)培菌管理:把接種后的栽培袋料移到培養室里進行培菌管理;培菌期間,保持培養環境黑暗,室內溫度在15?30°C、相對空氣濕度在60?70%左右,同時要保持培養室內通風透氣及空氣新鮮;
[0024](5)形成出菇菌包:當菌絲長滿料袋時再培養至菌絲達到生理成熟才能轉入轉色出菇,此時亦成為達到生理性成熟的出菇菌包。
[0025]所述的菌包管理出菇方法是:按常規方法將生理性成熟的出菇菌包進行栽培管理直至香菇可以采收乃至成個采收過程結束。
[0026]本發明既有如下優點:
[0027]1、本發明所提出的香菇栽培時原料應用措施獨特,而且工藝實施簡單,容易實施。
[0028]2、通過實施本發明,所用的主要原料——玉米秸桿,其所含的營養物質較為全面, 而且資源十分豐富,原料容易組織,使用成本低。
[0029]3、通過實施本發明,所用的主要原料-玉米秸桿,應用時不需要破碎,而是整條的使用,不但減少了平時玉米秸桿破碎時需要的專用設施設備、勞力等投入,而且菌絲在轉化玉米秸桿時速度周期長,所以生物轉化率高。
[0030]4、通過實施本發明,既可大量轉化平時無用武之地、堆積如山、資源富集的玉米秸桿,延長產業鏈,使農業資源多級增值,增加產業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
[0031]5、目前,香菇栽培主要是采用木屑為原料,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材。通過實施本發明,用資源豐富的玉米秸桿作為原料栽培香菇,原料可謂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但可以使資源富集的玉米秸桿更好地開發和利用,提升其自身價值而且可以使森林資源及環境得到保護,意義十分重大。
[0032]6、通過實施本發明,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十分顯著;利用I公斤干玉米秸桿可以生產出I公斤的鮮香菇,按每公斤鮮銷售價12元計,目前玉米秸桿的使用成本僅為0.5元左右/公斤,可獲利10?11元,利用玉米秸桿生產香菇,利潤十分豐厚。
[0033]7、通過實施本發明,更適合香菇工廠化、規模化、集約化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0034]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方法進一步說明。
[0035]一種利用條形狀玉米秸桿栽培香菇的方法,【具體實施方式】如下:
[0036]1、選用干透、無霉變、色澤正常的純長條形玉米秸桿為原料,并將玉米秸桿切斷為長25?30cm的節段,然后將玉米秸桿節段浸沒于水中浸泡20?24個小時,最后將玉米秸桿節段撈起來并浙干面上的水分備用。
[0037]2、選擇雜鋸末、麥麩、玉米粉、生石灰作為輔料,輔料的制備方法如下:
[0038](I)組成的原料及配比:鋸末75?78%、麥麩14?17%、玉米粉7%、生石灰1%;
[0039](2)混料:將上述各種原料混合攪拌均勻成為混合物料,然后拌入適量的將混合物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0?65%而成為輔料。
.[0040]3、出菇菌包制備方法如下:
[0041](I)裝袋:選擇規格是30X40?45cm、兩邊開口的塑料筒作為制備出菇菌包的栽培袋,先用繩子將塑料筒的一邊袋口扎緊而形成一個栽培袋,然后往栽培袋底部均勻地施輔一層厚是2?3cm的料鋪,接著裝入玉米秸桿節段,直至將整個栽培袋裝實,再用2?3cm 厚的鋪料封蓋過玉米秸桿節段表面,最后用繩子將栽培袋另一邊的袋口扎緊;
[0042](2)滅菌:把裝好料后的栽培袋料按常規方法進行滅菌;
[0043](3)接種:將經過滅菌的栽培袋料移到接種室,在干凈的環境下把栽培袋料的兩頭都接入菌種質量好、無污染的香菇菌種,接種量按每一袋香菇菌種種可接20?25個的栽培袋料;
[0044](4)培菌管理:把接種后的栽培袋料移到培養室里進行培菌管理;培菌期間,保持培養環境黑暗,室內溫度在15?30°C、相對空氣濕度在60?70%左右,同時要保持培養室內通風透氣及空氣新鮮;
[0045](5)形成出菇菌包:當菌絲長滿料袋時再培養至菌絲達到生理成熟才能轉入轉色出菇,此時亦成為達到生理性成熟的出菇菌包。
[0046]4、菌包管理出菇方法是:按常規方法將生理性成熟的出菇菌包進行栽培管理直至香菇可以采收乃至成個采收過程結束。
【權利要求】
1.一種利用條形狀玉米秸桿栽培香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選用玉米秸桿為主要原料;(2)選擇雜鋸末、麥麩、玉米粉、生石灰作為輔料;(3)制備生產出菇菌包;(4)菌包管理出菇;所述的玉米秸桿是干透、無霉變、色澤正常的純長條形玉米秸桿,使用時,先玉米秸桿切斷為長25?30cm的節段,然后將玉米秸桿節段浸沒于水中浸泡20?24個小時,最后將玉米秸桿節段撈起來并浙干面上的水分備用;所述的輔料及其制備方法如下:(1)組成的原料及配比:鋸末75?78%、麥麩14?17%、玉米粉7%、生石灰I% ;(2)混料:將上述各種原料混合攪拌均勻成為混合物料,然后拌入適量的將混合物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0?65%而成為輔料;所述的出菇菌包及其制備方法如下:(1)裝袋:選擇規格是30X 40?45cm、兩邊開口的塑料筒作為制備出菇菌包的栽培袋, 先用繩子將塑料筒的一邊袋口扎緊而形成一個栽培袋,然后往栽培袋底部均勻地施輔一層厚是2?3cm的料鋪,接著裝入玉米秸桿節段,直至將整個栽培袋裝實,再用2?3cm厚的鋪料封蓋過玉米秸桿節段表面,最后用繩子將栽培袋另一邊的袋口扎緊;(2)滅菌:把裝好料后的栽培袋料按常規方法進行滅菌;(3)接種:將經過滅菌 的栽培袋料移到接種室,在干凈的環境下把栽培袋料的兩頭都接入菌種質量好、無污染的香菇菌種,接種量按每一袋香菇菌種種可接20?25個的栽培袋料;(4)培菌管理:把接種后的栽培袋料移到培養室里進行培菌管理;培菌期間,保持培養環境黑暗,室內溫度在15?30°C、相對空氣濕度在60?70%左右,同時要保持培養室內通風透氣及空氣新鮮;(5)形成出菇菌包:當菌絲長滿料袋時再培養至菌絲達到生理成熟才能轉入轉色出菇,此時亦成為達到生理性成熟的出菇菌包;所述的菌包管理出菇方法是:按常規方法將生理性成熟的出菇菌包進行栽培管理直至香菇可以采收乃至成個采收過程結束。
【文檔編號】A01G1/04GK103430769SQ201310347466
【公開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0日
【發明者】黃艷芳 申請人:黃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