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美洲鰻魚黑仔養殖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美洲鰻魚的養殖領域,更具體的說涉及美洲鰻魚黑仔的養殖方法。一種美洲鰻魚黑仔養殖方法,美洲鰻魚經過初期的環境適應的白仔養殖過程后,進入到黑仔養殖過程,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一下步驟,(1)準備養殖池,(2)黑仔養殖:①黑仔投放,②養殖池升溫,③黑仔喂食。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這種養殖方法可以確保非本地美洲鰻魚,特別是美洲鰻魚在中國境內,特備是大別山境內的養殖成功,黑仔在經過白仔的養殖后,到黑仔養殖池,可保證存活率達百分之百,黑仔的成長速度較快。
【專利說明】一種美洲鰻魚黑仔養殖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美洲鰻魚的養殖領域,更具體的說涉及美洲鰻魚黑仔的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美洲鰻魚由幼魚(即白仔)到半成魚(即黑仔)的養殖過程,由于養殖環境的改變,在養殖過程中,對環境中養殖池內的水的水位、水溫度等許多水質理化指標的控制成為美洲鰻魚黑仔養殖的成功率的重要依托。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非本地美洲鰻魚半成魚黑仔階段的養殖方法。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美洲鰻魚黑仔養殖方法,美洲鰻魚經過初期的環境適應的白仔養殖過程后,進入到黑仔養殖過程,主要包括一下步驟,
(1)準備養殖池:
選擇水泥地面的養殖池,在養殖池底鋪上三合土,在養殖池頂部采用不透光的薄膜覆蓋形成保溫棚,在養殖池面積為100-120 m2范圍內即要安裝一臺0.75千瓦的增氧機,在養殖池安裝水尺和排污箱網片,給養殖池整體及其上內的設備進行消毒清洗,最后向養殖池內注水,備用;
(2)黑仔養殖:
①黑仔投放,將在白仔養殖池內的白仔經過人工捕撈轉運的方法投放到黑仔養殖池內,靜養12小時;
②養殖池升溫,在美洲鰻魚投放靜養12小時后,開始逐步升溫,保持每日升溫1_2°C,直至28 C后保持穩定;
③黑仔喂食,在美洲鰻魚投放后第二天傍晚開始喂食,需用制作的成品餌料,將餌料攪拌均勻,按照100尾/kg的標準將餌料投放在餌料臺上。
[0005]優選的,(I)中向養殖池內注入水,需要保持水水位、水溫、鹽度水質理化指標與白仔養殖池用水質理化指標相近。
[0006]優選的,(I)中向養殖池內注入水水位60cm—80cm。
[0007]在美洲鰻魚投放初期養殖水位一般按白仔培育的后期水位或略高5cm左右,以讓黑仔更好地適應水環境,在養殖的過程中再依據美洲鰻魚的生長變化逐步調高水位;每日換水1-2次,日換水量達30%-50%,每日下池洗池排污1-2次,一般安排在早晚餐喂食2~2.5小時后,同時每日可根據需要安排每隔1-2小時拔臭一次。
[0008]黑仔養殖階段每日投喂2次,投喂時間:5:00和7:00,為了是大多數的美洲鰻魚都可一同上臺攝食,餌料臺的面積為0.8 Hf,投喂飼料前,將飼料攪拌均勻,依據美洲鰻魚的規格大小、飼料品種及水溫來確定攪拌時間、加水比例與軟硬程度,黑仔養殖階段的飼料攪拌加水比例為1:1.5^1:1.4,攪拌用水水溫偏高時,加水比例在1:1.4^1:1.3左右。[0009]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這種養殖方法可以確保非本地美洲鰻魚,特別是美洲鰻魚在中國境內,特別是大別山境內的養殖成功,本發明主要是針對美洲鰻魚引進后在我國大別山地區采用本地原生態水進行養殖的方法,黑仔在經過白仔的養殖后,到黑仔養殖池,可保證存活率達百分之百,黑仔的成長速度較快。
【具體實施方式】[0010]下面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說明,以便于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理解。
[0011]一種美洲鰻魚黑仔養殖方法,美洲鰻魚經過初期的環境適應的白仔養殖過程后,進入到黑仔養殖過程,主要包括一下步驟,
(1)準備養殖池:
選擇水泥地面的養殖池,在養殖池底鋪上三合土,在養殖池頂部采用不透光的薄膜覆蓋形成保溫棚,在養殖池面積為100-120 m2范圍內即要安裝一臺0.75千瓦的增氧機,在養殖池安裝水尺和排污箱網片,給養殖池整體及其上內的設備進行消毒清洗,最后向養殖池內注水,備用;
(2)黑仔養殖:
①黑仔投放,將在白仔養殖池內的白仔經過人工捕撈轉運的方法投放到黑仔養殖池內,靜養12小時;
②養殖池升溫,在美洲鰻魚投放靜養12小時后,開始逐步升溫,保持每日升溫1_2°C,直至28 C后保持穩定;
③黑仔喂食,在美洲鰻魚投放后第二天傍晚開始喂食,需用制作的成品餌料,將餌料攪拌均勻,按照100尾/kg的標準將餌料投放在餌料臺上。
[0012](I)中向養殖池內注入水,需要保持水水位、水溫、鹽度水質理化指標與白仔養殖池用水質理化指標相近,向養殖池內注入水水位60cm—80cm。
[0013]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這種養殖方法可以確保非本地美洲鰻魚,特別是美洲鰻魚在中國境內,特備是大別山境內的養殖成功,黑仔在經過白仔的養殖后,到黑仔養殖池,可保證存活率達百分之百,黑仔的成長速度較快。
[0014]上述對發明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發明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發明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這種非實質改進,或未經改進將發明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他場合的,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美洲鰻魚黑仔養殖方法,美洲鰻魚經過初期的環境適應的白仔養殖過程后,進入到黑仔養殖過程,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一下步驟, (1)準備養殖池: 選擇水泥地面的養殖池,在養殖池底鋪上三合土,在養殖池頂部采用不透光的薄膜覆蓋形成保溫棚,在養殖池面積為100-120 m2范圍內即要安裝一臺0.75千瓦的增氧機,在養殖池安裝水尺和排污箱網片,給養殖池整體及其上內的設備進行消毒清洗,最后向養殖池內注水,備用; (2)黑仔養殖: ①黑仔投放,將在白仔養殖池內的白仔經過人工捕撈轉運的方法投放到黑仔養殖池內,靜養12小時; ②養殖池升溫,在美洲鰻魚投放靜養12小時后,開始逐步升溫,保持每日升溫1_2°C,直至28 C后保持穩定; ③黑仔喂食,在美洲鰻魚投放后第二天傍晚開始喂食,需用制作的成品餌料,將餌料攪拌均勻,按照100尾/kg的標準將餌料投放在餌料臺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美洲鰻魚黑仔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中向養殖池內注入水,需要保持水水位、水溫、鹽度水質理化指標與白仔養殖池用水質理化指標相近。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美洲鰻魚黑仔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中向養殖池內注入水水位60cm—80cm。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3461236SQ201310361121
【公開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9日
【發明者】班偉, 盧賢, 董水亮, 曹紅軍 申請人:安徽華凌生態農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