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沙培育機插秧秧苗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青沙培育機插秧秧苗的方法,解決青沙壤機械化水稻種植過程中培育機插秧秧苗的技術難題,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1)營養土準備。適耕期時每畝施入25kg45%的氮磷鉀復合肥,并按1∶6的比例選擇苗床田兩側的青沙作營養土;2)苗床田準備。按苗床與大田比1∶80-100青沙田做苗床田;3)擱盤裝土。裝入至少80%的經過調酸的青沙營養土放置育秧盤內;4)播種。營養土充分濕潤后及時播種,播后撒蓋20%青沙營養土秧盤;5)苗床管理。苗床溫度控制在25℃-35℃,畝施2.5-3.5kg尿素肥,后噴施蕓苔素內脂助秧苗根系生長,使秧苗和營養青沙形成一個整體。本發明充分利用青沙土壤種植水稻,并推廣應用水稻全程機械化,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功效,提高糧食產量。
【專利說明】青沙培育機插秧秧苗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農業生產【技術領域】,涉及水稻育苗技術,具體地說是ー種青沙培育機插秧秧苗的方法。
[0002]
【背景技術】
[0003]當前,隨著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水稻種植機械化水平逐漸提高,明顯改善農田勞動強度及投入,因此,機栽培技術研究與推廣成為前沿課題之一,水稻機插秧秧苗培育技術日臻成熟,但在農村大力推廣水稻全程機械化過程中,由于土壤性質較復雜,有土壤沙性重,屬沖擊性青沙壤,而青沙壤保水保肥性差,秧苗盤根性差,培育健壯秧苗難度大,因此,對不同土壌有針對性地進行機插秧秧苗培育,特別對青沙培育機插秧秧苗成為新的技術難題。
[0004]雖然青沙育秧難度大,但可以充分利用青沙特質,青沙顆粒小,不易結塊,不需人エ碎土、篩土,大大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功效,節約農作成本,變害為利,同時,青沙壤田塊,以前只能種植大豆等粗放性作物,克服青沙培育機插秧秧苗技術難題,用青沙培育出理想健壯的機插秧秧苗,廣泛而大面積地推廣青沙壤水稻種植,可種植一季或兩季水稻,能大大提聞糧食廣量,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有著積極的意義。
【發明內容】
[0005]為了解決青沙壤機械化水稻種植過程中培育機插秧秧苗的技術難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青沙培育機插秧秧苗的方法,充分利用青沙土壤種植水稻,并推廣應用水稻全程機械化,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功效,提高糧食產量。
[0006]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青沙培育機插秧秧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1)營養土準備。按1:5-6的比例選擇苗床田兩側的青沙作營養土 ;留做營養土的青沙需經秋冬翻耕凍融,適耕期時每畝施入25kg45%的氮磷鉀復合肥,連續旋耕2-3次,旋耕深度以20cm為宜,堆制營養土時防雨水。
[0007](2)苗床田準備。選擇排灌方便、運秧便利的青沙田做苗床田,按苗床與大田比1:80-100留足苗床,播種前2-3天耕整苗床,開溝做廂;
(3)擱盤裝土。將育秧盤放置苗床廂上,裝入80%的經過調酸的青沙營養土,并抹平;播種前2-3小時灌水使營養土充分濕潤,且廂面不見明水。
[0008](4)播種。營養土充分濕潤后及時播種,播后撒蓋20%青沙營養土平整秧盤,1小時后觀察蓋籽土濕潤程度,若表面青沙呈現干燥及時灌水至秧盤底部濕潤,使蓋籽土充分濕潤后將水排干。
[0009](5)苗床管理。苗床溫度控制在25°C-35°C,谷種出苗后進行補水,補水至秧盤蓋籽土濕潤為標準;
秧苗長至一葉一心時灌水至秧盤淹平,畝施2.5-3.5kg尿素肥,24小時后將水排干,苗床保持濕潤;
秧苗長至ニ葉一心時噴施蕓苔素內脂助秧苗根系生長;
秧苗長至三葉一心吋,要求根系達到9-15條,且緊密盤結,使營養青沙結塊,秧苗和營養青沙形成ー個整體,既有彈性又不斷裂,達到機械插秧要求。
[0010]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進ー步的技術方案是:
所述苗床田準備中廂面寬130-150cm,廂溝寬20-30cm,深15-25cm ;四周圍溝寬20-40cm,深 20-40cm。[0011]所述擱盤裝土中營養土調酸方法:每100公斤青沙營養土拌入0.5-0.8kg壯秧劑。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點:
1、本發明機插秧秧苗培育方法,廣泛推廣應用于水稻全程機械化,充分利用青沙土壤進行大面積水稻種植,可種植一季或兩季水稻,能大大提高糧食產量。
[0012]2、本發明充分利用青沙土質特性,育秧省エ省時省成本。由于青沙顆粒小,不需過篩,就地使用,不需運輸,降低勞動強度,節約成本。
[0013]3、由于采用本發明青沙育秧培育方法,青沙土壤田大面積機械化種植水稻,比種植其他糧食作物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
[0014]4、本發明在擱盤裝土步驟中采用至少80%的經過調酸的青沙營養土,放置育秧盤內,通過調整青沙酸咸性比值,能滿足水稻生長、化控標準,更利于秧苗生長壯大。
[0015]5、本發明采用的苗床管理步驟中對秧苗噴施蕓苔素內脂助秧苗根系生長,且緊密盤結,使營養青沙結塊,秧苗和營養青沙形成ー個整體,既有彈性又不斷裂,達到機械插秧要求。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ー步詳細說明。
[0017]一種青沙培育機插秧秧苗的方法。按1:5-6的比例選擇苗床田兩側的青沙作營養土,便于田間作業。留做營養土的青沙需經秋冬翻耕凍融,適耕期時每畝施入25kg45%的氮磷鉀復合肥,連續旋耕2-3次,旋耕深度以20cm為宜,睛天進行青沙營養土堆制,雨天時覆膜遮雨。
[0018]選擇排灌方便、運秧便利的青沙田做苗床田,按苗床與大田比1:80-100留足苗床(常規稻1:80,雜交稻1:100),播種前2-3天耕整苗床,開溝做廂。廂面寬130-150cm,廂溝寬20-30cm,深15-25cm ;四周圍溝寬20_40cm,深20_40cm,可做成廂面寬140cm,廂溝寬25cm,深20cm;四周圍溝寬30cm,深30cm為宜。廂面達到實、平、凈、直,實即沉實不陷腳,平即平整,凈即無殘茬雜物,直即廂溝平直。
[0019]選擇睛天將育秧盤整齊擺放在苗床廂面上,裝入80%的經過調酸的青沙營養土,營養土調酸方法:每100公斤青沙營養土拌入0.5-0.8kg“壯秧劑”,將青沙營養土抹平。播種前2-3小時灌水使營養土充分濕潤,灌水時以廂面不見明水為宜。
[0020]營養土充分濕潤后及時播種,播后撒蓋20%青沙營養土平整秧盤(蓋籽土不調酸),1小時后觀察蓋籽土是否濕潤,若表面青沙呈現干燥要及時灌水至秧盤底部濕潤,使蓋籽土充分濕潤后將水排干。
[0021]苗床溫度控制在25°C _35°C,谷種出苗后進行補水,補水至秧盤蓋籽土濕潤為標準。秧苗長至一葉一心時灌水至秧盤淹平,畝施2.5-3.5kg尿素肥,24小時后將水排干,苗床濕潤管理;ニ葉一心時噴施蕓苔素內脂助秧苗根系生長;秧苗長至三葉一心時,要求根系達到11條左右,且緊密盤結,使營養青沙結塊,秧苗和營養青沙形成ー個整體,既有彈性又不斷裂,達到機械插秧標準要求,插`后返青快,活棵率高。
【權利要求】
1.一種青沙培育機插秧秧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1)營養土準備 按1:5-6的比例選擇苗床田兩側的青沙作營養土 ; 留做營養土的青沙需經秋冬翻耕凍融,適耕期時每畝施入25kg45%的氮磷鉀復合肥,連續旋耕2-3次,旋耕深度以20cm為宜,堆制營養土時防雨水; (2)苗床田準備 選擇排灌方便、運秧便利的青沙田做苗床田,按苗床與大田比1:80-100留足苗床,播種前2-3天耕整苗床,開溝做廂; (3)擱盤裝土 將育秧盤放置苗床廂上,裝入至少80%的經過調酸的青沙營養土,并抹平;播種前2-3小時灌水使營養土充分濕潤,且廂面不見明水; (4)播種 營養土充分濕潤后及時播種,播后撒蓋20%青沙營養土平整秧盤,1小時后觀察蓋籽土濕潤程度,若表面青沙呈現干燥及時灌水至秧盤底部濕潤,使蓋籽土充分濕潤后將水排干; (5)苗床管理 苗床溫度控制在25°C _35°C,谷種出苗后進行補水,補水至秧盤蓋籽土濕潤為標準; 秧苗長至一葉一心時灌水至秧盤淹平,畝施2.5-3.5kg尿素肥,24小時后將水排干,苗床保持濕潤; 秧苗長至ニ葉一心時噴施蕓苔素內脂助秧苗根系生長; 秧苗長至三葉一心吋,要求根系達到9-15條,且緊密盤結,使營養青沙結塊,秧苗和營養青沙形成ー個整體,既有彈性又不斷裂,達到機械插秧要求。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ー種青沙培育機插秧秧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苗床田準備中廂面寬130-150cm,廂溝寬20_30cm,深15_25cm ;四周圍溝寬20_40cm,深20_40c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ー種青沙培育機插秧秧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擱盤裝土中營養土調酸方法:每100公斤青沙營養土拌入0.5-0.8kg壯秧劑。
【文檔編號】A01G31/00GK103444500SQ201310362046
【公開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0日
【發明者】吳華平, 姚凡凡, 吳黎波, 沈體學 申請人:天門市華豐農業專業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