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在葡萄樹底同時栽培秀珍菇和金福菇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食用菌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在葡萄樹底同時栽培秀珍菇和金福菇的方法。具體包括:通過布局安排秀珍菇是在兩畦葡萄樹株之間進行立體栽培,而在葡萄樹株周圍挖坑覆土栽培金福菇。生產栽培時則是秀珍菇在3月份制作出菇菌筒,4月份管理出菇;金福菇在2月份制作生產栽培菌筒,3月份先按常規方法對葡萄樹株進行追施水肥過后再將金福菇菌筒進行覆土栽培管理出菇。通過實施本發明,是實現立體農業生產的最佳模式,創造出幾乎或高出葡萄相等的效益,可明顯的提高產業增收增效。
【專利說明】一種在葡萄樹底同時栽培秀珍菇和金福菇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食用菌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在葡萄樹底同時栽培秀珍菇和金福菇的方法。
技術背景
[0002]葡萄適應的地域范圍十分廣泛。所以,在我國葡萄的產地就遍布大江南北,而且所種植的葡萄面積都十分廣闊。葡萄屬于藤本植物,其枝、芽、葉都長勢十分迅猛,所以葡萄樹株在種植時一般都是通過布局進行栽植使兩畦葡萄樹株之間的間距大約有2米寬,所以形成了葡萄樹底下面積空曠而寬大,每年春天都來之后,葡萄樹就開始抽芽長葉,很快就可以將葡萄樹底下營造一個具有遮陰、保濕等效果很好的小氣候環境。通過合理的布局安排,利用這樣的小氣候環境,適宜的安排栽培食用菌,可以充分利用土地空間,不僅使土地得以循環種植利用,更是增加了土地的產出效益和經濟效益的一種有效途徑。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全新的一種在葡萄樹底同時栽培秀珍菇和金福菇的方法。具體包括:通過布局安排秀珍菇是在兩畦葡萄樹株之間進行立體栽培,而在葡萄樹株周圍挖坑覆土栽培金福菇。生產栽培時則是秀珍菇在3月份制作出菇菌筒,4月份管理出菇;金福菇在2月份制作生產栽培菌筒,3月份先按常規方法對葡萄樹株進行追施水肥過后再將金福菇菌筒進行覆土栽培管理出菇。
[0004]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0005]1、一種在葡萄樹底同時栽培秀珍菇和金福菇的方法,技術方案中包括以下步驟:
[0006](I)栽培方法:在葡萄樹株周圍挖坑覆土栽培金福菇,在兩畦葡萄樹株之間立體栽培秀珍菇;
[0007](2)生產栽培安排:秀珍菇在3月份制作出菇菌筒,4月份管理出菇;金福菇在2月份制作生產栽培菌筒,3月份先按常規方法對葡萄樹株進行追施水肥過后再將金福菇菌筒進行覆土栽培管理出菇。
[0008]2、技術方案中金福菇的栽培及出菇管理方法如下:
[0009](I)場地整理:先將葡萄樹底下整理干凈,然后沿著葡萄樹株左右兩邊挖深15?20cm、寬30?35cm、長度與葡萄樹畦行相符的栽培畦床;
[0010](2)菌筒栽培:首先將栽培畦床內按常規方法進行消毒防蟲防處理,然后把按常規方法制備好的金福菇菌筒將其外套全部脫掉后依次擺入畦床內,菌筒之間距離I?2cm,然后往畦床內覆蓋干凈的泥土,將菌筒覆蓋的土層厚度約3?4cm,覆土后再覆蓋一層稻草或樹葉并將整個畦床淋濕透;
[0011](3)出菇管理:覆土后,保持土壤濕度在55?60%,促進原基扭結形成子實體,子實體形成后,加強空間濕度管理;
[0012](4)適時采收:當菌蓋肥厚緊實,菌膜尚未破傘時采收;
[0013](5)后期管理:采收后,清理料面剔除老化菌絲和殘留菌柄,并停水至菌絲扭形成第二批原基,然后仍然按照上述管理方法管理,并做好病蟲害防治,直至子實體采收結束。
[0014]3、技術方案中秀珍菇的栽培及出菇管理方法如下:
[0015](I)場地整理:先將葡萄樹底下的兩畦葡萄樹株之間整理干凈,并將凹凸不平之地整理平整,然后按常規方法進行消毒;
[0016](2)立體栽培:將按常規制備好的秀珍菇菌筒分兩排碼成高約I?1.2米、長度與葡萄樹畦行相符的菌墻;
[0017](3)常規出菇:菌墻碼好過后3?5天,將菌墻左右兩邊的每個菌筒袋口張開,當菇蕾形成后將空氣濕度提高;菇蕾產生后,為防止出菇太多,影響菇體形狀、大小,要對出菇叢進行疏雷,每叢留6?8片燕葉;
[0018](4)采收:當菇蕾長到7?8成熟時,便可采收,采收時用手輕按住菇叢基部,輕輕旋扭將子實體采下;
[0019](5)中后期管理:第一潮菇采收后,應及時的再按上述管理方法進行第二、三潮菇的管理乃至管理到出菇過整結束。
[0020]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0021]1、本發明所提出來的在葡萄樹底下同時套種兩種食用菌的方法措施獨特,而且容易實施。
[0022]2、通過實施本發明,將金福菇安排在2月上旬即開始制作金福菇生產栽培菌筒,在3月上旬先對葡萄樹按常規方法進行追施水肥過后再將金福菇菌筒安排在在葡萄樹株周圍挖坑覆土栽培出菇,5月底采收結束后繼續對葡萄樹株進行追施肥等管理,通過這樣的生產安排,金福菇種植和葡萄生產管理兩不誤。
[0023]3、通過實施本發明,將秀珍菇安置于兩畦葡萄樹株之間進行立體栽培出菇,在對秀珍菇日常管理時需要提高栽培環境濕度而對秀珍菇菌墻周圍噴水,所營造的濕度環境不但對秀珍菇有利,同樣對葡萄樹株有利,有效的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
[0024]4、通過實施本發明,在葡萄樹株周圍采挖的金福菇的栽培溝也可當做葡萄的施肥溝,金福菇采收結束后,即可將其當做施肥溝進行追施肥料;而培養基質轉化為金福菇子實體過后所遺留下來的廢棄又可直接作為葡萄的一種有機肥料。
[0025]5、通過實施本發明,將采收完的秀珍菇菌所筒剩余的菌渣也可直接進行還田作為葡萄的一種有機肥料,整個過程不產生廢棄物。
[0026]6、通過實施本發明,形成了生物間互助互利的群體關系,食用菌呼吸所釋放的二氧化碳,正是葡萄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促進葡萄增產增收。
[0027]7、通過實施本發明,是實現立體農業生產的最佳模式,創造出幾乎或高出葡萄相等的效益,可明顯的提高產業增收增效。
[0028]8、通過實施本發明,為葡萄產業挖掘出一個容易實施、效益明顯的生產新模式。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方法進一步說明。
[0030]—種在葡萄樹底同時栽培秀珍燕和金福燕的方法,【具體實施方式】如下:
[0031]1、制定生產栽培計劃:在2月下旬開始制作秀珍菇的出菇菌筒,3月份進行培菌,到3月底、4月初安置于兩畦葡萄樹株之間進行立體栽培出菇;而金福菇則在2月上旬即開始制作金福菇生產栽培菌筒,經過一個月的培菌,菌筒長滿袋后在3月上旬先對葡萄樹按常規方法進行追施水肥過后再將金福菇菌筒安排在葡萄樹株周圍挖坑覆土栽培出菇,5月底采收結束后既可繼續對葡萄樹株進行追施肥等管理。
[0032]2、金福菇的栽培及出菇管理。
[0033](I)場地整理:栽培前先將葡萄樹底下整理干凈,然后沿著葡萄樹株左右兩邊挖深15?20cm、寬30?35cm、長度與葡萄樹畦行相符的栽培畦床;
[0034](2)菌筒栽培:首先將栽培畦床內按常規方法進行消毒防蟲防處理,然后把按常規方法制備好的金福菇菌筒將其外套全部脫掉后依次擺入畦床內,菌筒之間距離I?2cm,然后往畦床內覆蓋干凈的泥土,將菌筒覆蓋的土層厚度約3?4cm,覆土后再覆蓋一層稻草或樹葉并將整個畦床淋濕透;
[0035](3)出菇管理:一般覆土后3天內可大量噴水使覆土含水量達到飽和狀態,經8?12天后白色菌絲爬上土面,待土層表面土粒間布滿濃白菌絲后,去掉床面所覆蓋的稻草或樹葉,使土面菌絲倒狀。此階段要提高空氣濕度,盡量控制在85 %?90 %,刺激土層內菌絲分化,促進原基扭結形成子實體。
[0036](4)適時采收:從覆土到出菇一般12?18天;出菇期嚴格按照子實體生長發育不同階段進行管理。幼菇生長期處在小氣候中生長,一般不噴水,干燥天宜噴霧狀水于空間;當菇體長至3厘米高時,每天噴水I?2次,空氣相對濕度85%?90%,但要注意當氣溫高于28°C時不噴水,一般選擇上午9點前下午六點后噴水,以防高溫時水溫或氣溫過高造成與燕床的溫度形成溫差過大而死燕,噴水時要掌握燕多燕大的地方重噴,燕小燕少的地方輕噴或不噴;子實體進入成熟期,停止噴水,避免爛菇;當菌蓋肥厚緊實,菌膜尚未破傘時采收,品質最好,采收過遲,成熟過度,品質下降,過早又影響產量。
[0037](5)后期管理:采收后,清理料面剔除老化菌絲和殘留菌柄,并停水至菌絲扭形成第二批原基,然后仍然按照上述管理方法管理,并做好病蟲害防治,直至子實體采收結束。
[0038]3、秀珍菇的栽培及出菇管理。
[0039](I)場地整理:先將葡萄樹底下的兩畦葡萄樹株之間整理干凈,并將凹凸不平之地整理平整,然后按常規方法進行消毒;
[0040](2)立體栽培:將按常規制備好的秀珍菇菌筒分兩排碼成高約I?1.2米、長度與葡萄樹畦行相符的菌墻;
[0041](3)常規出菇:菌墻碼好過后3?5天,將菌墻左右兩邊的每個菌筒袋口張開,當菇蕾形成后將空氣濕度提高;菇蕾產生后,為防止出菇太多,影響菇體形狀、大小,要對出菇叢進行疏雷,每叢留6?8片燕葉;
[0042](4)采收:當菇蓋略要展開,但并沒有平展,此時菇體最重,質量最好,菌蓋邊緣韌性好,易運輸,菌蓋破損率低,菌肉厚,肥嫩,賣相好,商品外觀好,并且平菇孢子散出少,此時菇蕾已經長到7?8成熟時,便可采收;采收時用手輕按住菇叢基部,輕輕旋扭將子實體米下;
[0043](5)中后期管理:第一潮菇采收后,應及時的再按上述管理方法進行第二、三潮菇的管理乃至管理到出菇過整結束。
【權利要求】
1.一種在葡萄樹底同時栽培秀珍菇和金福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栽培方法:在葡萄樹株周圍挖坑覆土栽培金福菇,在兩畦葡萄樹株之間立體栽培秀珍菇; (2)生產栽培安排:秀珍菇在3月份制作出菇菌筒,4月份管理出菇;金福菇在2月份制作生產栽培菌筒,3月份先按常規方法對葡萄樹株進行追施水肥過后再將金福菇菌筒進行覆土栽培管理出菇; 所述的金福菇的栽培及出菇管理方法如下: (1)場地整理:先將葡萄樹底下整理干凈,然后沿著葡萄樹株左右兩邊挖深15?20cm、寬30?35cm、長度與葡萄樹畦行相符的栽培畦床; (2)菌筒栽培:首先將栽培畦床內按常規方法進行消毒防蟲防處理,然后把按常規方法制備好的金福菇菌筒將其外套全部脫掉后依次擺入畦床內,菌筒之間距離I?2cm,接著往畦床內覆蓋干凈的泥土,將菌筒覆蓋的土層厚度約3?4cm,覆土后再覆蓋一層稻草或樹葉并將整個畦床淋濕透; (3)出菇管理:覆土后,保持土壤濕度在55?60%,以促進原基扭結形成子實體,子實體形成后,加強空間濕度管理; (4)適時采收:當菌蓋肥厚緊實,菌膜尚未破傘時采收; (5)后期管理:采收后,清理剔除料面上老化菌絲和殘留菌柄,并停止水份管理至菌絲扭形成第二批原基,然后仍然按照上述管理方法管理,并做好病蟲害防治,直至子實體采收結束; 所述的秀珍菇的栽培及出菇管理方法如下: (1)場地整理:先將葡萄樹底下的兩畦葡萄樹株之間整理干凈,并將凹凸不平之地整理平整,然后按常規方法進行消毒; (2)立體栽培:將按常規制備好的秀珍菇菌筒分兩排碼成高約I?1.2米、長度與葡萄樹畦行相符的菌墻; (3)常規出菇:菌墻碼好過后3?5天,將菌墻左右兩邊的每個菌筒袋口張開,當菇蕾形成后將空氣濕度提高;菇蕾產生后,為防止出菇太多,影響菇體形狀、大小,要對出菇叢進行疏雷,每叢留6?8片燕葉; (4)采收:當菇蕾長到7?8成熟時,便可采收,采收時用手輕按住菇叢基部,輕輕旋扭將子實體采下; (5)中后期管理:第一潮菇采收后,應及時的再按上述管理方法進行第二、三潮菇的管理乃至管理到出菇過整結束。
【文檔編號】A01G1/04GK104412883SQ201310406864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0日
【發明者】黃金利 申請人:黃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