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良水蛭育苗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改良水蛭育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從孵化池將剛挖出的水蛭卵繭一排一排整齊的放入鋪好3cm厚基質的孵化箱中孵化;2)每天觀察基質保證基質的濕度;3)每天觀察孵化箱的溫度,溫度保持在25℃-28℃;4)待水蛭卵繭上出現幼蛭時,將孵化箱漂浮于育苗網箱內的池水上,以基質為水平線除去多余泡沫;再用泡沫板覆蓋,為卵繭提供一個適宜的孵化環境;5)每天堅持觀察,待到幼蛭爬滿泡沫板時,將泡沫板反扣于水葫蘆群里,迫使還在卵繭內的幼蛭爬出卵繭,游到最近的水葫蘆上棲息生長。本發明操作簡便,成本低廉,可反復使用。孵化率可達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水蛭幼苗成活率高,適于春季大規模生產;經濟效益能顯著提高。
【專利說明】—種改良水蛭育苗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水蛭的育苗方法,更具體地說是一種改良水蛭育苗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水蛭,俗名螞蟥、馬鱉,屬環節動物門,蛭綱,顎蛭目,水蛭科,在內陸淡水水域內生長繁殖,是我國傳統的特種藥用水生動物,其干制品炮制后中醫入藥,具有治療中風、高血壓、清瘀、閉經、跌打損傷等功效。新發現的水蛭制劑在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它在歷史上以自然捕撈為主,近年,因環境污染加劇,野生自然資源銳減。隨著水蛭藥用價值的深度開發,其市場需求潛力巨大,水蛭養殖前景良好,而水蛭的養殖的一大難題就是幼蛭的飼養。根據有關資料介紹,幼蛭的成活率在20%以下,死亡率高達80%。
【發明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操作簡便,成本低廉,能提高水蛭幼苗成活率的改良水蛭育苗的方法。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改良水蛭育苗的方法, 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孵化:從孵化池將剛挖出的水蛭卵繭一排一排整齊的放入鋪好3cm厚基質的孵化箱中孵化,孵化箱由泡沫箱及泡沫箱內鋪設的孵化基質組成;
2)每天觀察基質保證基質的濕度,使用噴壺使濕度保持在30%-40%,一般手握成團,手松即散;
3)每天觀察孵化箱的溫度,溫度保持在25°C-28°C ;
4)出苗:待水蛭卵繭上出現幼蛭時,將孵化箱漂浮于育苗網箱內的池水上,以基質為水平線除去多余泡沫;再用另一塊泡沫板覆蓋卵繭,為卵繭提供一個適宜的孵化環境;
`5)每天堅持觀察,待到幼蛭爬滿泡沫板(約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幼蛭出繭)時,將泡沫板反扣于水葫蘆群里,迫使還在卵繭內的幼蛭爬出卵繭,游到最近的水葫蘆上棲息生長。
[000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操作簡便,成本低廉,孵化工具可反復使用。孵化率可達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水蛭幼苗成活率比未改良方法的成活率高出10%,適于大規模生產。經濟效益可以顯著提高。
【具體實施方式】
[0006]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07]實施例1:一種改良水蛭育苗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I)孵化:從孵化池將剛挖出的水蛭卵繭一排一排整齊的放入鋪好3cm厚基質的孵化箱中孵化,孵化箱由泡沫箱及泡沫箱內鋪設的孵化基質組成;其中,所述孵化基質是疏松的沙質土壤,孵化的要求溫度控制在25°C -28°C。
[0008]2)每天觀察基質保證基質的濕度,使用噴壺使濕度保持在30%_40%,一般手握成團,手松即散;
3)每天觀察孵化箱的溫度,溫度保持在25°C-28°C ;
4)出苗:待水蛭卵繭上出現幼蛭時,將孵化箱漂浮于育苗網箱內的池水上,以基質為水平線除去多余泡沫;再用另一塊泡沫板覆蓋卵繭,為卵繭提供一個適宜的孵化環境
5)每天堅持觀察,待到幼蛭爬滿泡沫板時(即約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幼蛭出繭時),將泡沫板反扣于水葫蘆群里,迫使還在卵繭內的幼蛭爬出卵繭,游到最近的水葫蘆上棲息生長。
[0009]下面是未采用本發明前、采用本發明后二者之間的比較:
1、未采用本發明前:使用吸水布料能夠保濕,為水蛭提供一個相對陰暗的環境,但是吸水布料有針織孔隙,許多小水蛭鉆進去在里面生長,最終因為個體生長太快而被卡在縫隙里死亡。
[0010]采用本發明后:直接用泡沫板覆蓋就避免了這種情況。
[0011]2、未采用本發明前:卵繭出苗時是一個一個的挑出即將出繭的卵繭,這樣做費時費工,不適用于大規模的生產。
[0012]采用本發明后:直接以基質為水平線除去多余泡沫,置于育苗網箱內,在保證孵化基質適宜的溫、濕、光度的前提下,自然出繭。
[0013]3、未采用本發明前:不限制時間的讓小水蛭自然出繭,孵化過程長。
[0014]采用本發明后:在泡沫板密密麻麻爬滿幼蛭(約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幼蛭出繭)時, 將泡沫板反扣于水葫蘆群里,迫使還在卵繭內的幼蛭爬出卵繭,游到最`近的水葫蘆上棲息生長。加快孵化進度,出苗整齊,便于統一管理。
【權利要求】
1.一種改良水蛭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孵化:從孵化池將剛挖出的水蛭卵繭一排一排整齊的放入鋪好3cm厚基質的孵化箱中孵化,孵化箱由泡沫箱及泡沫箱內鋪設的孵化基質組成;2)每天觀察基質保證基質的濕度;3)每天觀察孵化箱的溫度,溫度保持在25°C-28°C ;4)出苗:待水蛭卵繭上出現幼蛭時,將孵化箱漂浮于育苗網箱內的池水上,以基質為水平線除去多余泡沫;再用另一塊泡沫板覆蓋卵繭,為卵繭提供一個適宜的孵化環境;5)每天堅持觀察,待到幼蛭爬滿泡沫板時,將泡沫板反扣于水葫蘆群里,迫使還在卵繭內的幼蛭爬出卵繭,游到最近的水葫蘆上棲息生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水蛭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I)中,所述孵化基質是疏松的沙質土壤,孵化的要求溫度控制在25°C -28°C。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水蛭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使用噴壺使濕度保持在30%-40%,一般手握成團,手松即散。
【文檔編號】A01K67/033GK103493786SQ201310408727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0日
【發明者】葛國君, 何彬, 楊蕾, 趙楠, 朱麗芳, 徐馮, 何超, 張超 申請人: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