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畜禽的養殖模式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畜禽的“+3-1”養殖模式:通過飼喂乳酸菌發酵液、微生態發酵飼料,噴灑生物消毒劑,不添加抗生素的養殖模式對畜禽進行規模化飼養,養殖方法如下:養殖場采用生物消毒劑消毒;所述乳酸菌發酵液的飼喂方式為:每天飼喂5~250ml;所述微生態發酵飼料的飼喂方式為:每天飼喂微生態發酵飼料或混合飼料,混合飼料是由微生態發酵飼料和全價料配制而成,其中,微生態發酵飼料占混合飼料總重量的0~30%。所述畜禽為豬或雞,豬包括母豬、仔豬、保育仔豬、肥豬,雞包括肉雞、蛋雞。本發明通過“+3-1”養殖模式對畜禽進行養殖,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顯著,可以推廣應用。
【專利說明】一種畜禽的養殖模式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畜禽的“+3-1”養殖模式,即:通過添加乳酸菌發酵液,飼喂微生態發酵飼料,噴灑生物消毒劑,不添加抗生素的養殖模式對畜禽進行規模化飼養。
【背景技術】
[0002]抗生素作為飼料添加劑使用已有50年的歷史,日糧中添加抗生素用以調節胃腸道菌群,從而提高動物生產性能和增強抗病力。近年來的研究發現,抗生素的長期濫用嚴重破壞了動物腸道內的菌群平衡,使腸道內的微生物總量急劇減少,同時腸道粘膜變薄,造成腸道潰瘍,使自身免疫功能下降。許多國家的學者證實,長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會使動物食品中存在耐藥菌,如烹調不當,這些耐藥菌將會通過食物鏈傳遞給人,從而加速了“超級細菌”的產生。國際組織和發達國家對抗生素在動物飼料中使用的限制越來越嚴格,特別是不準將人用抗生素用于動物。一些發達國家對進口動物性食品中抗生素殘留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抗生素殘留的檢測已經成為動物性食品貿易中安全衛生的重要技術指標和不斷加高的技術壁壘。抗生素的濫用和殘留已嚴重威脅著食品的質量安全和人類的健康,在食用動物中禁用、限用抗生素飼料添加劑已成為世界共識,是大勢所趨。
[0003]抗生素的替代產品必須能夠促進動物生長,提高飼料轉化利用率,提高機體免疫力,有效的預防疾病。乳酸菌發酵液和微生態發酵飼料,可有效提高動物的生長性能,并可增強動物抵抗力。薛恒平等(1994)先后對4個豬場,共計600頭仔豬進行6次試驗,復合菌制劑(乳酸菌K、P和需氧芽孢桿菌N42)作為仔豬飼料添加劑,可顯著提高仔豬的平均日增重和預防仔豬下痢。金樁 等(2010)研究發現添加乳酸菌發酵飼料的基礎日糧,與對照組相比可顯著提高豬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而料肉比和發病率均有所降低,規模化豬場的利潤得以提高。張健(2012)研究發現飼喂乳酸菌的豬肉蛋白質、氨基酸含量高于對照組,膽固醇含量、菌落總數低于對照組。陳鳳梅等(2008)報道,乳酸菌制劑可治療雞的大腸桿菌病,還可提高飼料轉化率,對雞只增重也有一定作用。徐基利等(2011)研究發現,飼糧添加同源乳酸菌均可不同程度改善肉仔雞生長性能、免疫機能及腸道形態結構,且同一菌種添加1.0%的作用效果優于0.2%。
[0004]傳統畜禽場消毒要根據病原微生物的種類、消毒對象的種類、消毒藥的特性和場內衛生狀況以及消毒效果與消毒成本等選擇相適應的消毒劑。而使用的大多是化學消毒劑,具有毒性、腐蝕性、刺激性、穩定性差和易燃燒等特性。如福爾馬林(甲醛的水溶液)具有腐蝕性,揮發性很強,開瓶后一下子就會散發出強烈的刺鼻味道。而甲醛則是一種高刺激性有毒氣體,具有易燃性及腐蝕性。碘酸對眼、粘膜、皮膚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且助燃,與易燃物硫、磷、有機物、還原劑接觸,能發生化學反應,甚至燃燒。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二氧化氯等對金屬制品有較大的腐蝕性,對織物有漂白作用,消毒后應用水漂洗或用清水擦試,以減輕對物品的損壞。有些含氯消毒劑穩定性差,有效期僅為數月,而過氧乙酸、過氧化氫、二氧化氯等消毒液,稀釋后不能放置過長時間。過氧乙酸有較大的刺激性。碘酒的刺激性也較大。配制和使用消毒劑時應注意個人防護,如用過氧乙酸等消毒劑進行噴霧消毒時應戴防護眼鏡、口罩和手套。傳統消毒劑的安全性差且有殘留,使用時注意事項繁瑣,有的消毒劑使用后要用大量清水沖刷浪費水資源。
[0005]環境消毒用的生物消毒劑,由有益微生物乳酸菌及代謝產物組成,富含有機酸、小分子生物肽、生物活性因子等。可有效抑制殺滅病原微生物,減少畜禽舍內空氣致病微生物數量與致病力,降低有害氣體的污染程度,有利于養殖環境的健康。優化養殖環境,從養殖源頭控制污染,保證食品安全。
【發明內容】
[0006]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為了在飼料添加劑中不使用抗生素,并防止傳統化學消毒方法給人畜帶來危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畜禽的養殖模式(“+3-1”養殖模式),即通過添加乳酸菌發酵液,飼喂微生態發酵飼料,噴灑生物消毒劑,不添加抗生素的養殖模式對畜禽進行規模化飼養。
[0007]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8]一種畜禽的“+3-1”養殖模式,通過飼喂乳酸菌發酵液、微生態發酵飼料,噴灑生物消毒劑,不添加抗生素的養殖模式對畜禽進行規模化飼養,所述畜禽為豬或雞,豬包括母豬、仔豬、保育仔豬、肥豬,雞包括肉雞和蛋雞;養殖方法如下:
[0009]養殖場采用生物消毒劑消毒,消毒時間為:動物進欄前消毒一次,動物進欄后,每周消毒2~4次,如有傳染病發生時可適當增加消毒次數。
[0010]所述乳酸菌發酵液的飼喂方式為:每天飼喂5~250ml,具體如下:母豬:產前I月至產后I月250ml/d,其他階段150ml/d ;仔豬:教槽至斷奶后2周50ml/d,保育仔豬100ml/d ;肥豬:100ml/d ;肉雞:5ml/d ;蛋雞:5ml/d。
[0011]所述微生態發酵飼料的飼喂方式為:按照畜禽常規的飼喂時間和飼喂量飼喂微生態發酵飼料或混合飼料,混合飼料是由微生態發酵飼料和全價料(該全價料因飼喂的目標畜禽不同而不同,但都是本領域的常規飼料,試驗例中將會給出飼喂具體畜禽時的具體基礎日糧的購買來源和配方)配制而成,其中,微生態發酵飼料占混合飼料總重量的O~30%。
[0012]所述生物消毒劑是由95.2%乳酸菌制劑和4.8%冰乙酸混合組成,各組分按重量百分數計,其中,乳酸菌制劑的制備方法為:將乳酸菌投入發酵罐中進行厭氧發酵,溫度37°C,檢測溶液pH值,pH≤4.5時終止發酵;發酵培養基的組份組成為:2%葡萄糖,0.2%檸檬酸銨,0.5%乙酸納,0.5%磷酸氫二鉀,0.05%硫酸錳,1.0%蛋白胨,1.0%牛肉膏,0.5%酵母膏,0.1%吐溫-80,余量為水,各組分按重量百分數計。
[0013]所述乳酸菌發酵液是通過以下制備方法制備得到的:將乳酸菌和發酵培養基與水按照重量比1:9的比例(該比例是指發酵培養基與水的質量比,乳酸菌的接種量為常規接種量,0.5%,v/v)投入乳酸菌發酵罐中進行厭氧發酵,發酵至發酵液中乳酸菌活菌數≥109cfu/mL即得(夏天18~24小時);發酵培養基的組份組成為:2%葡萄糖,0.2%檸檬酸銨,0.5%乙酸納,0.5%磷酸氫二鉀,0.05%硫酸錳,1.0%蛋白胨,1.0%牛肉膏,0.5%酵母膏,
0.1%吐溫-80,余量為水,各組分按重量百分數計。
[0014]所述微生態發酵飼料是通過以下制備方法制備得到的:將IOOkg乳酸菌發酵液(上述方法制備得到)、200kg水和700kg全價料(該全價料因飼喂的目標畜禽不同而不同,但都是本領域的常規飼料,試驗例中將會給出飼喂具體畜禽時的具體基礎日糧的購買來源和配方)混合均勻,然后厭氧發酵I~3天(常溫下夏天24小時,冬天2~3天發酵完成),直觀判斷手握成團、手松散開時,即可終止發酵,該發酵飼料中乳酸菌活菌數> 109cfu/g。
[0015]所述乳酸菌為本領域的常規通用菌種,可從市場上常規購買到,本發明所用的菌種由山東寶來利來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商品號:61305,商品名稱:乳酸菌發酵劑)。另外,生物消毒劑所用的乳酸菌,與飼喂時所用的乳酸菌,是相同的菌種。
[0016]本發明中,所述全價料,當飼喂的畜禽為保育仔豬時,為購于江西格力特實業有限公司的粒狀無抗料(商品號:贛飼審(2008)00063)。當飼喂的畜禽為育肥豬時,為表5所示的育肥豬飼料。當飼喂的畜禽為蛋雞時,為表8所示的蛋雞飼料。[0017]本發明為了在飼料添加劑中不使用抗生素,并防止傳統化學消毒方法給人畜帶來危害,發明了一種“+3-1 ”養殖模式,即通過添加乳酸菌發酵液,飼喂微生態發酵飼料,噴灑生物消毒劑,不添加抗生素的養殖模式進行規模化飼養。
[0018]本發明給畜禽添加乳酸菌發酵液,人類可通過飲用酸奶來調節胃腸功能,增強自身抵抗力,同理,畜禽也可通過飲用乳酸菌發酵液獲得以下效果:
[0019](I)促進飼料的消化吸收:乳酸菌能分解飼料中的蛋白質、糖類、合成維生素,對脂肪也有微弱的分解能力,能顯著提高飼料的消化吸收率和生物效價。
[0020](2)維持胃腸道微生態平衡:乳酸菌是胃腸道常在菌,畜禽服用乳酸菌后,乳酸菌可產生大量有機酸、雙氧水、酶、細菌酶等,抑制有害菌繁殖,促進胃腸蠕動,維持胃腸道菌群平衡和正常生理功能。
[0021](3)改善體內外環境:蛋白質的轉化產物氨、胺等對動物腸道黏膜細胞有明顯的毒害作用,乳酸菌在腸道內生長繁殖產生的有機酸,細菌素等物質,可抑制大腸桿菌等腐敗細菌的生長,降低脲酶的活性,減少上述物質的產生,使腸內氨的濃度降低,并減少向外界排泄,改善了畜禽的生活環境。
[0022](4)調節機體免疫力: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可明顯激活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能在腸道內定植,相當與天然自動免疫。它們還能刺激腹膜巨噬細胞、產生干擾素、促進細胞分裂、產生抗體及細胞免疫等,能增強機體的非特異性和特異性免疫反應,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本發明與乳酸菌發酵技術配套,將乳酸菌發酵車間搬進養殖場,供應畜禽群安全、高效、新鮮的乳酸菌發酵液。
[0023]本發明給畜禽飼喂微生態發酵飼料,針對地方品種的營養需求特點,重新優化飼料配方,注重粗纖維的攝入,去掉飼料中保健用藥,轉而添加根據不同生理階段而復配的不同微生態制劑組合。其特點和功效如下:
[0024](I)改善飼料的適口性,降低養殖成本:粗、青綠飼料經過微生物的發酵,會產生一定的酸香味,改善飼料適口性,使畜禽喜歡采食。而在飼料中增加粗、青綠飼料的比例,會大大節省精料,降低飼養成本,提高養畜禽的經濟效益。
[0025](2)提高飼料利用率,增加畜禽體重:微生物體內含有分解淀粉、蛋白質、脂肪等物質的酶類,可將飼料中一些難以被消化吸收的物質分解轉化為簡單的易于消化吸收的物質,極大提高了飼料的利用率。同時,飼料發酵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營養豐富的微生物菌體蛋白及有用的代謝產物,提高飼料的營養價值,使畜禽吃后增重加快。
[0026](3)增強機體免疫力:發酵飼料中含有機體正常生理機能所必需的蛋白質、維生素B族和酶類,可增進畜禽只健康,提高抗病力。發酵飼料中存在大量的有益活菌及其代謝產物,可促進腸道微生態平衡,抑制有害病菌的生長繁殖,提高免疫力。本發明與微生態發酵飼料的生產工藝配套。
[0027]本發明通過噴灑生物消毒劑對規模化畜禽場進行消毒,生物消毒劑的作用與用途如下:
[0028](I)含有經特異性篩選和馴化的乳酸菌,能有效抑制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害菌的生長繁殖,創建畜禽舍良好的生態環境,安全無污染。富含有機酸,稀釋100倍后pH值可達3.0左右,可降低畜禽舍內氨氣等有害氣體濃度,降低糞便臭味,改善畜禽舍空氣質量。
[0029](2)噴灑到畜禽舍時,懸浮于空氣中,能夠附著在粉塵及有害微生物的表面,有效抑制并降低空氣中有害微生物的數量。附著在畜禽舍地面、水槽、料槽等養殖設施、墻面、便表面時,能有效殺滅并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并且能夠抑制畜禽糞便上有害微生物的生長,減少糞便二次污染的危害。
[0030](3)進入畜禽呼吸道后,對呼吸道粘膜無不良刺激作用,而且能夠抑制呼吸道內有害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降低畜禽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本發明噴灑的噴舒寶由山東寶來利來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0031]本發明通過“+3-1”養殖模式對畜禽進行養殖,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2](I)經濟效益:調節腸道菌群平衡,提高機體免疫機能;提高仔畜成活率和生長速度;提聞詞料轉化率,降低養殖成本,提聞養殖收益。
[0033](2)生態效益:生物消毒;微生物發酵,無臭、無味零污染、零排放,優化養殖環境;資源利用,還原農田,構建科學、有效的生態循環體系。
[0034](3)社會效益:“酸奶”保健;不打針、不喂藥;控制污染源頭,提高畜禽肉品質,保證食品安全;構建綠色、優質畜產品體系,向消費者提供無藥殘、無污染、健康安全的綠色畜禽肉。
【具體實施方式】
[0035]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0036]實施例1 一種畜禽的“+3-1”養殖模式
[0037]一種畜禽的“+3-1”養殖模式,通過飼喂乳酸菌發酵液、微生態發酵飼料,噴灑生物消毒劑,不添加抗生素的養殖模式對畜禽進行規模化飼養,所述畜禽為豬或雞,豬包括母豬、仔豬、保育仔豬、肥豬,雞包括肉雞和蛋雞;養殖方法如下:
[0038]養殖場采用生物消毒劑消毒,消毒時間為:動物進欄前消毒一次,動物進欄后,每周消毒2~4次,如有傳染病發生時可適當增加消毒次數。
[0039]所述乳酸菌發酵液的飼喂方式為:母豬:產前I月至產后I月250ml/d,其他階段150ml/d ;仔豬:教槽至斷奶后2周50ml/d,保育仔豬100ml/d ;肥豬:100ml/d ;肉雞:5ml/d ;蛋雞:5ml/d。
[0040]所述微生態發酵飼料的飼喂方式為:按照畜禽常規的飼喂時間和飼喂量飼喂微生態發酵飼料或混合飼料,混合飼料是由微生態發酵飼料和全價料(該全價料因飼喂的目標畜禽不同而不同,但都是本領域的常規飼料,在下述的具體試驗例中,都已經給出了具體基礎日糧的購買來源和配方)配制而成,其中,微生態發酵飼料占混合飼料總重量的O~30%。[0041]所述生物消毒劑是由95.2%乳酸菌制劑及4.8%冰乙酸混合組成,各組分按重量百分數計,其中,乳酸菌制劑的制備方法為:將乳酸菌投入發酵罐中進行厭氧發酵,溫度370C,檢測溶液PH值,pH ( 4.5時終止發酵;發酵培養基的組份組成為:2%葡萄糖,0.2%檸檬酸銨,0.5%乙酸納,0.5%磷酸氫二鉀,0.05%硫酸錳,1.0%蛋白胨,1.0%牛肉膏,0.5%酵母膏,0.1%吐溫-80,余量為水,各組分按重量百分數計。
[0042]所述乳酸菌發酵液是通過以下制備方法制備得到的:將乳酸菌和發酵培養基與水按照重量比1:9的比例投入乳酸菌發酵罐中進行厭氧發酵,發酵至發酵液中乳酸菌活菌數≥109cfu/mL即得(夏天18~24小時);發酵培養基的組份組成為:2%葡萄糖,0.2%檸檬酸銨,0.5%乙酸納,0.5%磷酸氫二鉀,0.05%硫酸錳,1.0%蛋白胨,1.0%牛肉膏,0.5%酵母膏,0.1%吐溫-80,余量為水,各組分按重量百分數計。
[0043]所述微生態發酵飼料是通過以下制備方法制備得到的:將IOOkg乳酸菌發酵液(上述方法制備得到)、200kg水和700kg全價料(該全價料因飼喂的目標畜禽不同而不同,但都是本領域的常規飼料,在下述的具體試驗例中,都已經給出了具體基礎日糧的購買來源和配方,該全價料與混合飼料中的全價料相同)混合均勻,然后厭氧發酵I~3天(常溫下夏天24小時,冬天2~3天發酵完成),直觀判斷手握成團、手松散開時,即可終止發酵,該發酵飼料中乳酸菌活菌數> 109cfu/g。
[0044]所述乳酸菌由山東寶來利來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0045]試驗例I “+3-1”養殖模式在保育仔豬上的應用試驗
[0046]1、試驗材料
[0047]試驗動物:取32日齡、體重相近的健康保育仔豬40頭,分為兩組,每組20頭,對照組飼喂原用仔豬保育料,由江西格力特實業有限公司提供。試驗組飼喂方式如下。試驗預試期6天,正試期31天。
[0048]飼養方式:試驗組預試期間飼喂微生態發酵飼料與粒狀無抗料(購于江西格力特實業有限公司)組成的混合飼料,其中,混合飼料中,微生態發酵飼料的重量比例逐漸增加,直到增至30%,如表1所示。試驗組正試期間飼喂微生態發酵飼料與粒狀無抗料組成的混合飼料,混合飼料中,微生態發酵飼料占混合飼料總重量的30%。整個試驗期間試驗組添加乳酸菌發酵液100ml/d/頭。
[0049]表1預試期試驗組日糧組成變化(以風干重計)
[0050]
【權利要求】
1.一種畜禽的“+3-1”養殖模式,其特征在于:通過飼喂乳酸菌發酵液、微生態發酵飼料,噴灑生物消毒劑,不添加抗生素的養殖模式對畜禽進行規模化飼養,養殖方法如下: 養殖場采用生物消毒劑消毒,消毒時間為:動物進欄前消毒一次,動物進欄后,每周消毒2~4次; 所述乳酸菌發酵液的飼喂方式為:每天飼喂5~250ml ; 所述微生態發酵飼料的飼喂方式為:每天飼喂微生態發酵飼料或混合飼料,混合飼料是由微生態發酵飼料和全價料配制而成,其中,微生態發酵飼料占混合飼料總重量的O~3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畜禽的“+3-1”養殖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畜禽為豬或雞,豬包括母豬、仔豬、保育仔豬、肥豬,雞包括肉雞、蛋雞。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畜禽的“+3-1”養殖模式,其特征在于:根據飼喂的目標畜禽的不同,所述乳酸菌發酵液的飼喂方式為:母豬:產前I月至產后I月250ml/d,其他階段150ml/d ;仔豬:教槽至斷奶后2周50ml/d,保育仔豬100ml/d ;肥豬:100ml/d ;肉雞:5ml/d ;蛋雞:5ml/d。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畜禽的“+3-1”養殖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消毒劑是由95.2%乳酸菌制劑和4.8%冰乙酸混合組成,各組分按重量百分數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畜禽的“+3-1”養殖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酸菌制劑的制備方法為:將乳酸菌投入發酵罐中進 行厭氧發酵,溫度37°C,檢測溶液pH值,pH < 4.5時終止發酵;發酵培養基的組份組成為:2%葡萄糖,0.2%檸檬酸銨,0.5%乙酸納,0.5%磷酸氫二鉀,0.05%硫酸錳,1.0%蛋白胨,1.0%牛肉膏,0.5%酵母膏,0.1%吐溫-80,余量為水,各組分按重量百分數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畜禽的“+3-1”養殖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酸菌發酵液是通過以下制備方法制備得到的:將乳酸菌、發酵培養基、水投入乳酸菌發酵罐中進行厭氧發酵,發酵至發酵液中乳酸菌活菌數> 109cfu/mL即得;發酵培養基的組份組成為:2%葡萄糖,0.2%檸檬酸銨,0.5%乙酸納,0.5%磷酸氫二鉀,0.05%硫酸錳,1.0%蛋白胨,1.0%牛肉膏,0.5%酵母膏,0.1%吐溫-80,余量為水,各組分按重量百分數計。
7.根據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畜禽的“+3-1”養殖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態發酵飼料是通過以下制備方法制備得到的:將IOOkg乳酸菌發酵液、200kg水和700kg全價料混合均勻,然后厭氧發酵I~3天,直觀判斷手握成團、手松散開時,即可終止發酵。
【文檔編號】A01P1/00GK103535323SQ201310456710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9日
【發明者】胡著然, 汪官保, 張文娟, 劉騰, 于世浩, 劉麗 申請人:泰安巴夫巴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