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增效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增效肥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80-100、氯化鉀60-75、硫酸鋅20-35、硫酸錳15-25、硫酸亞鐵25-35、硼砂10-15、膨潤土80-100、腐植酸鈉9-12、沸石30-35、坡縷石50-60、海綠石30-40、納米碳10-25、鬧魚藤100-150、苦楝子80-90、金剛鉆30-50、土壤改良劑8-10;本發明土壤改良劑中含有玉石成分,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且含有吸附成分,能有效吸附土壤中有毒重金屬元素,能提高作物產量。本發明其能夠大量的吸附空氣和土壤中的游離氮,提高肥料效能,且具有緩釋作用,減少了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追肥和環節。
【專利說明】一種增效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肥料及其制備方法,特別是一種增效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肥料是農業的重要生產資料,對于保障糧食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與此同時,肥料也是高能耗、資源緊缺的戰略物資。目前,肥料損失率高,經濟損失巨大。肥料的肥效期短,很難滿足作物整個生育期的需肥特性,并且肥料的損失率很高。而且,大量施肥造成還會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由于過量施肥造成地表水富營養化、湖泊污染、地下水污染等問題,蔬菜中硝酸鹽含量嚴重超標等社會健康問題愈來愈引起人們的關注。提高肥料利用率成為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
[0003]現有的肥料增效劑技術,存在制作工藝復雜、效果單一、帶來二次污染、成本高等不足,而且緩釋增效作用不佳,無環境保護和土壤改良功能。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增效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0005]為了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方案實施:
一種增效肥料及其制備方法,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80-100、氯化鉀60-75、硫酸鋅20-35、硫酸錳15-25、硫酸亞鐵25-35、硼砂10_15、膨潤土 80-100、腐植酸鈉9_12、沸石30-35、坡縷石50-60、 海綠石30-40、納米碳10-25、鬧魚藤100-150、苦楝子80-90、金剛鉆30-50、土壤改良劑8-10 ;
所述土壤改良劑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沸石90-100、醇酯十二 2-3、納米玉石粉3-4、油腳4_5、抗壞血酸2_3、草酸1_2、2_氨基-2-甲基-1-丙醇3-4、陽起石5-6、硫酸鎂2-3、亞硒酸鈉4-5、烏賊骨粉5-6、水適量;制備方法是將沸石、陽起石加適量水研磨成漿料,加熱至75-80°C,再加入納米玉石粉、油腳、抗壞血酸、草酸繼續研磨1-2小時,濃縮干燥,再加入硫酸鎂、亞硒酸鈉、烏賊骨粉攪拌均勻,最后,加入其它剩余成分,造粒,即得。
[0006]本發明所述增效肥料,由以下具體步驟制成:
(1)先將鬧魚藤、苦楝子、金剛鉆混合并攪拌均勻,在陽光照射下進行覆膜發酵;
(2)在發酵過程中每隔1-2天進行翻堆,7-8天停止翻堆,得到發酵的產物;
(3)向膨潤土、沸石、坡縷石、海綠石、納米碳中加入腐植酸鈉、適量的水研磨,調節pH為3-6,得到漿料;
(4)將發酵的產物、研磨的漿料與尿素、氯化鉀、硫酸鋅、硫酸錳、硫酸亞鐵、硼砂混合均勻,干燥、粉碎、造粒;
(5)向上述顆粒中加入土壤改良劑,混合均勻,即得。
[0007]本發明土壤改良劑中含有玉石成分,其中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大量微量元素,通過作物吸收,經過食物鏈轉化,對人體有益;同時,其中含有吸附成分,能有效吸附、固化土壤中有毒重金屬元素,減少重金屬元素被作物吸收,能提高作物產量。
[0008]本發明其能夠大量的吸附空氣和土壤中的游離氮,使之緩慢釋放并減少蒸發和流失,提高肥料的施用效能。另外,該肥料具有緩釋效能,減少了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追肥和環節,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同時能夠保護生態環境,提高作物抗逆性,增強作物的抗病蟲害、抗倒伏能力。
具體實施方案
[0009]下面通過具體實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0010]一種增效肥料及其制備方法,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尿素80、氯化鉀60、硫酸鋅20、硫酸錳15、硫酸亞鐵25、硼砂10、膨潤土 80、腐植酸鈉9、沸石30、坡縷石50、海綠石30、納米碳10、鬧魚藤100、苦楝子80、金剛鉆30、土壤改良劑8 ;
所述土壤改良劑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
沸石90、醇酯十二 2、納米玉石粉3、油腳4、抗壞血酸2、草酸1、2_氨基-2-甲基-1-丙醇3、陽起石5、硫酸鎂2、亞硒酸鈉4、烏賊骨粉5、水適量;制備方法是將沸石、陽起石加適量水研磨成漿料,加熱至80°C,再加入納米玉石粉、油腳、抗壞血酸、草酸繼續研磨I小時,濃縮干燥,再加入硫酸鎂、亞硒酸鈉、烏賊骨粉攪拌均勻,最后,加入其它剩余成分,造粒,即得。
[0011]本發明所述增效肥料,由以下具體步驟制成:
(1)先將鬧魚藤、苦楝子、金剛鉆混合并攪拌均勻,在陽光照射下進行覆膜發酵;
(2)在發酵過程中每隔1-2天進行翻堆,7-8天停止翻堆,得到發酵的產物;
(3)向膨潤土、沸石、坡縷石、海綠石、納米碳中加入腐植酸鈉、適量的水研磨,調節pH為3-6,得到漿料;
(4)將發酵的產物、研磨的漿料與尿素、氯化鉀、硫酸鋅、硫酸錳、硫酸亞鐵、硼砂混合均勻,干燥、粉碎、造粒;
(5)向上述顆粒中加入土壤改良劑等其它剩余成分,混合均勻,即得。
[0012]通過在同等肥力的5畝農田中種植玉米進行施肥試驗,每畝使用本品359kg,畝產玉米539kg,同比等養分復混肥平均畝產463kg,同時減少了農藥的施用,提高了產品品質。應用效果見下表:
【權利要求】
1.一種增效肥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80-100、氯化鉀60-75、硫酸鋅20-35、硫酸錳15-25、硫酸亞鐵25-35、硼砂10-15、膨潤土 80-100、腐植酸鈉9-12、沸石30-35、坡縷石50-60、海綠石30-40、納米碳10-25、鬧魚藤100-150、苦楝子80-90、金剛鉆30-50、土壤改良劑8-10 ; 所述土壤改良劑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沸石90-100、醇酯十二 2-3、納米玉石粉3-4、油腳4_5、抗壞血酸2_3、草酸1_2、2_氨基-2-甲基-1-丙醇3-4、陽起石5-6、硫酸鎂2-3、亞硒酸鈉4-5、烏賊骨粉5-6、水適量;制備方法是將沸石、陽起石加適量水研磨成漿料,加熱至75-80°C,再加入納米玉石粉、油腳、抗壞血酸、草酸繼續研磨1-2小時,濃縮干燥,再加入硫酸鎂、亞硒酸鈉、烏賊骨粉攪拌均勻,最后,加入其它剩余成分,造粒,即得。
2.根據權利要求書I所述增效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具體步驟制成: (1)先將鬧魚藤、苦楝子、金剛鉆混合并攪拌均勻,在陽光照射下進行覆膜發酵; (2)在發酵過程中每隔1-2天進行翻堆,7-8天停止翻堆,得到發酵的產物; (3)向膨潤土、沸石、坡縷石、海綠石、納米碳中加入腐植酸鈉、適量的水研磨,調節pH為3-6,得到漿料; (4)將發酵的產物、研磨的漿料與尿素、氯化鉀、硫酸鋅、硫酸錳、硫酸亞鐵、硼砂混合均勻,干燥、粉碎、造粒; (5)向上述顆粒中加入土 壤改良劑,混合均勻,即得。
【文檔編號】C05G3/04GK103539585SQ201310505946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4日
【發明者】曹進 申請人:安徽環綠生態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