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樹木復合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樹木復合肥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豆餅120-130、紅薯藤55-60、米糠40-45、褐煤40-45、磷石膏12-15、尿素23-25、碳酸氫銨34-38、硫酸鉀12-14、氯化鉀13-16、硫酸亞鐵3-4、鉬酸銨2-3、檸檬酸1-2、甲殼素1-2、茶皂素1-2、黃腐酸鉀2-4、EM菌劑6-9、土壤調理劑10-15、水適量;本發明的肥料,采用豆餅作為主原料,豆餅中含有大量的能量與粗蛋白質,并且蛋白質的生物學價值極高。本發明的肥料可以有效的活化板結土壤、促進樹木的生理代謝、提高樹木對營養的吸收、促進植物發芽生長、促進根系發達、莖葉繁茂等。另外本發明肥料還可以加速土壤的沉淀分解、改善土壤結構等。
【專利說明】一種樹木復合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涉及一種肥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樹木復合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0003]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肥料是植物的糧食,是基礎的基礎。肥料成為制約植物生產量的大部分因素。一切優質、高產的農作物都必須建立在安全、肥沃的土壤之上,而決定土壤性質的需要肥料的參與。但是縱觀目前肥料的利用率不是很高,大量肥料殘留在地上,不僅造成土壤質量的嚴重下降,也會對水體造成污染,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以及人類的生存環境造成威脅。農業的解決不僅僅是經濟問題,還帶動著一定的政治與環境問題。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肥料目的是提供一種樹木復合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0005]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肥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豆餅120-130、紅薯藤55-60、米糠40-45、褐煤40-45、磷石膏12-15、尿素23-25、碳酸氫銨34-38、硫酸鉀12-14、氯化鉀13-16、硫酸亞鐵3_4、鑰酸銨2-3、檸檬酸1-2、甲殼素1-2、茶皂素1-2、黃腐酸鉀2-4、EM菌劑6_9、土壤調理劑10-15、水適量;
所述土壤調理劑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硅藻土 120-140、竹炭30-40、納米碳粉
1-2、偏硅酸鈉4-5、亞硒酸鈉3-4、硫酸鋅4-5、聚丙烯酸鈉3_4、檸檬酸鈰0.1-0.14、硫酸錳
2-3、殼聚糖6-8、桉樹油1-2、納米玉石粉2-3、過硫酸銨1_2、植酸2_3、水適量;制備方法是將除過硫酸銨外的各原料加入適量水中,混合,研磨制成漿料,加熱至80-90°C,再加入過硫酸銨,攪拌反應40-60分鐘,加熱濃縮至泥狀,制成顆粒,烘干即得。
[0006]肥料的制備的具體步驟如下:
(1)將紅薯藤烘干后,研成細粉,加入適量水,中火加熱30-40分鐘,停止加熱,加入硫酸亞鐵、鑰酸銨、檸檬酸,攪拌至完全溶解后,加入褐煤、磷石膏,研磨成漿,備用;
(2)將豆餅粉碎成渣后,放入炒鍋中炒制10-15分鐘,將磷石膏、尿素、碳酸氫銨、硫酸鉀、氯化鉀加熱至完全融化,放入到豆餅渣,攪拌均勻后,備用;
(3)將步驟I的混合漿料、步驟2的豆餅碎渣與米糠、甲殼素、茶皂素、黃腐酸鉀、EM菌劑混合,攪拌均勻后,常溫下進行無氧發酵30-40天,期間每隔2-3天翻堆一次;
(4)將發酵完成的物料放入烘干機中烘干,造粒,與土壤調理劑混合均勻即可。
[000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肥料,采用豆餅作為主原料,豆餅中含有大量的能量與粗蛋白質,并且蛋白質的生物學價值極高。本發明的肥料可以有效的活化板結土壤、促進樹木的生理代謝、提高樹木對營養的吸收、促進植物發芽生長、促進根系發達、莖葉繁茂等。另外本發明肥料還可以加速土壤的沉淀分解、改善土壤結構等。
具體實施方案
[0008]下面結合以下【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稱取下列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豆餅125、紅薯藤56、米糠42、褐煤43、磷石膏13、尿素24、碳酸氫銨37、硫酸鉀13、氯化鉀14、硫酸亞鐵3、鑰酸銨3、檸檬酸1、甲殼素1、茶皂素
2、黃腐酸鉀3、EM菌劑7、土壤調理劑12、水適量; 所述土壤調理劑由下列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硅藻土 120、竹炭30、納米碳粉1、偏硅酸鈉5、亞硒酸鈉3、硫酸鋅4、聚丙烯酸鈉3、檸檬酸鈰0.1、硫酸錳2、殼聚糖6、桉樹油2、納米玉石粉3、過硫酸銨1、植酸2、水適量;制備方法是將除過硫酸銨外的各原料加入適量水中,混合,研磨制成漿料,加熱至80-90°C,再加入過硫酸銨,攪拌反應40-60分鐘,加熱濃縮至泥狀,制成顆粒,烘干即得。
[0009]肥料的制備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1)將紅薯藤烘干后,研成細粉,加入適量水,中火加熱35分鐘,停止加熱,加入硫酸亞鐵、鑰酸銨、檸檬酸,攪拌至完全溶解后,加入褐煤、磷石膏,研磨成漿,備用;
(2)將豆餅粉碎成渣后,放入炒鍋中炒制12分鐘,將磷石膏、尿素、碳酸氫銨、硫酸鉀、氯化鉀加熱至完全融化,放入到豆餅渣,攪拌均勻后,備用;
(3)將步驟I的混合漿料、步驟2的豆餅碎渣與米糠、甲殼素、茶皂素、黃腐酸鉀、EM菌劑混合,攪拌均勻后,常溫下進行無氧發酵35天,期間每隔2天翻堆一次;
(4)將發酵完成的物料放入烘干機中烘干,造粒,與土壤調理劑混合均勻即可。
[0010]為了更好的說明本發明肥料的應用價值,將20棵品種、樹齡都相同的相鄰兩行的樹木平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將本發明的肥料與普通肥料作為底肥分別施加于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畝施肥150公斤,施肥的時間選在秋天,到次年秋天為試驗期,實驗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的樹木的葉片變大增厚、葉色變深、枝干加粗、樹木的新芽增加。
【權利要求】
1.一種樹木復合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豆餅120-130、紅薯藤55-60、米糠40-45、褐煤40-45、磷石膏12-15、尿素23-25、碳酸氫銨34-38、硫酸鉀12-14、氯化鉀13-16、硫酸亞鐵3-4、鑰酸銨2-3、檸檬酸1_2、甲殼素1_2、茶皂素1_2、黃腐酸鉀2-4、EM菌劑6-9、土壤調理劑10-15、水適量; 所述土壤調理劑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硅藻土 120-140、竹炭30-40、納米碳粉1-2、偏硅酸鈉4-5、亞硒酸鈉3-4、硫酸鋅4-5、聚丙烯酸鈉3_4、檸檬酸鈰0.1-0.14、硫酸錳2-3、殼聚糖6-8、桉樹油1-2、納米玉石粉2-3、過硫酸銨1_2、植酸2_3、水適量;制備方法是將除過硫酸銨外的各原料加入適量水中,混合,研磨制成漿料,加熱至80-90°C,再加入過硫酸銨,攪拌反應40-60分鐘,加熱濃縮至泥狀,制成顆粒,烘干即得。
2.根據權利要求書I所述的樹木復合肥料,其特征在于,制備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1)將紅薯藤烘干后,研成細粉,加入適量水,中火加熱30-40分鐘,停止加熱,加入硫酸亞鐵、鑰酸銨、檸檬酸,攪拌至完全溶解后,加入褐煤、磷石膏,研磨成漿,備用; (2)將豆餅粉碎成渣后,放入炒鍋中炒制10-15分鐘,將磷石膏、尿素、碳酸氫銨、硫酸鉀、氯化鉀加熱至完全融 化,放入到豆餅渣,攪拌均勻后,備用; (3)將步驟I的混合漿料、步驟2的豆餅碎渣與米糠、甲殼素、茶皂素、黃腐酸鉀、EM菌劑混合,攪拌均勻后,常溫下進行無氧發酵30-40天,期間每隔2-3天翻堆一次; (4)將發酵完成的物料放入烘干機中烘干,造粒,與土壤調理劑混合均勻即可。
【文檔編號】C05G3/04GK103524269SQ201310523631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30日
【發明者】李明 申請人:安徽萬利生態園林景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