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筑埂機筑埂部件的轉向與鎖定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水田筑埂機筑埂部件的轉向與鎖定機構屬于農業機械;包括筑埂部件轉向機構和筑埂部件鎖定機構,所述筑埂部件轉向機構由軸套、支座、手搖絲杠、驅動軸、絲母撥叉、主動牙嵌、從動牙嵌、齒輪傳動箱及托板裝配構成,所述筑埂部件鎖定機構由鎖定副梁、旋轉圓盤、Π型彈性棘爪、鎖定桿及鎖定銷組成,在旋轉圓盤上設置銷槽、定位卡槽和第一、二鎖定卡槽;本機構實現了水田田埂的雙邊筑埂作業使用,具有結構設計新穎合理、轉向調節簡單方便、轉向鎖定可靠、作業效率高、筑埂勞動強度低、作業成本低廉的特點。
【專利說明】水田筑埂機筑埂部件的轉向與鎖定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創造屬于農業機械,主要涉及一種水田筑埂機上的作業調節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筑埂是水稻生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目前,我國的大部份水田田埂的修筑仍以傳統的人工完成為主,作業效率低、作業質量差、勞動強度大、生產作業成本高是急需解決地問題。近年來,水田筑埂機已有研發,但是,由于結構設計上的不足,該類機型只能完成單邊筑埂,即作業時,單邊筑埂機在拖拉機牽引下行駛到地頭時,由于機組在水田田間占據很大空間,單邊筑埂機受到前側的拖拉機隔擋,無法在地頭轉彎處構筑田埂,仍需人力手工修筑,無法真正實現水田耕整地機械化作業,因此研發一種水田筑埂機筑埂部件可轉向180°以完成雙邊筑埂作業且能可靠鎖定其筑埂部件的機構非常必要。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創造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結合水田田埂筑埂作業的實際需要,設計提供一種新結構的水田筑埂機筑埂部件的轉向與鎖定機構,達到提高水田田埂筑埂作業效率、保證作業質量、降低勞動強度和作業成本的目的。
[0004]本發明創造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水田筑埂機筑埂部件的轉向與鎖定機構包括機架及配裝在機架上的三點懸掛架,在機架上從上至下依次固裝軸套和托板,驅動軸可轉動地插配在軸套上,在驅動軸后側部上周向、徑向定位、軸向可移動地安裝主動牙嵌,在軸套上通過支座配裝手搖絲杠,所述手搖絲杠在支座上呈軸向和徑向定位、周向可轉動配合,在手搖絲杠上配裝絲母撥叉,所述絲母撥叉與主動牙嵌卡接配合;在托板上可轉動地安裝齒輪傳動箱,在齒輪傳動箱的動 力輸入軸前、后端部上分別固裝從動牙嵌,所述前和后端部的從動牙嵌分別與主動牙嵌呈接觸配合或脫離配合,動力輸出軸設置在齒輪傳動箱一側部上,至此構成筑埂部件的轉向機構;在機架上、位于軸套左、右側部位處分別對稱固裝鎖定副梁,在每根鎖定副梁后端部上分別可轉動且相互對稱地安裝旋轉圓盤,在所述旋轉圓盤上設置銷槽、定位卡槽、第一鎖定卡槽和第二鎖定卡槽,沿圓周順時針方向,所述銷槽與定位卡槽、第一鎖定卡槽的夾角α、β分別為85°和135°,沿圓周逆時針方向,所述銷槽與第二定位卡槽的夾角T為120°,在左、右側的鎖定副梁后端部上、位于旋轉圓盤外側部位處分別配裝Π型彈性棘爪,所述Π型彈性棘爪的兩個爪齒同時分別與第一鎖定卡槽和第二鎖定卡槽卡入鎖定配合,或所述Π型彈性棘爪的一個爪齒與定位卡槽卡入定位配合,在齒輪傳動箱一側外部上固裝鎖定桿,在鎖定桿的兩端部上分別配裝鎖定銷,所述兩端部上的鎖定銷分別與左、右側的旋轉圓盤上的銷槽依次呈卡入配合或脫離配合,至此構成筑埂部件的鎖定機構。
[0005]本發明創造實現了水田田埂的雙邊筑埂作業使用,具有結構設計新穎合理、轉向調節簡易方便、轉向鎖定可靠、作業效率高、降低筑埂人員勞動強度、作業成本低廉的特點。【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I是水田筑埂機筑埂部件的轉向與鎖定機構總體結構主視圖;
圖2是圖I的俯向視圖;
圖3是圖2中A— A向剖視圖;
圖4是旋轉圓盤結構示意圖。
[0007]圖中件號說明:
I、三點懸掛架、2、機架、3、軸套、4、支座、5、手搖絲杠、6、驅動軸、7、絲母撥叉、8、主動牙嵌、9、從動牙嵌、10、動力輸入軸、11、齒輪傳動箱、12、托板、13、動力輸出軸、14、鎖定副梁、
15、旋轉圓盤、16、Π型彈性棘爪、17、鎖定桿、18、鎖定銷、19、銷槽、20、定位卡槽、21、第一鎖定卡槽、22、第二鎖定卡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創造實施方案進行詳細描述。一種水田筑埂機筑埂部件的轉向與鎖定機構包括機架2及配裝在機架2上的三點懸掛架1,在機架2上從上至下依次固裝軸套3和托板12,驅動軸6可轉動地插配在軸套3上,在驅動軸6后側部上周向、徑向定位、軸向可移動地安裝主動牙嵌8,在軸套3上通過支座4配裝手搖絲杠5,所述手搖絲杠5在支座4上呈軸向和徑向定位、周向可轉動配合,在手搖絲杠5上配裝絲母撥叉7,所述絲母撥叉7與主動牙嵌8卡接配合;在托板12上可轉動地安裝齒輪傳動箱11,在齒輪傳動箱11的動力輸入軸10前、后端部上分別固裝從動牙嵌9,所述前和后端部的從動牙嵌9分別與主動牙嵌8呈接觸配合或脫離配合,動力輸出軸13設置在齒輪傳動箱11 一側部上,至此構成筑埂部件的轉向機構;在機架2上、位于軸套3左、右側部位處分別對稱固裝鎖定副梁14,在每根鎖定副梁14后端部上分別可轉動且相互對稱地安裝旋轉圓盤15,在所述旋轉圓盤15上設置銷槽19、定位卡槽20、第一鎖定卡槽21和第二鎖定卡槽22,沿圓周順時針方向,所述銷槽19與定位卡槽20、第一鎖定卡槽21的夾角α、β分別為85°和135°,沿圓周逆時針方向,所述銷槽19與第二定位卡槽22的夾角T為120。,在左、右側的鎖定副梁14后端部上、位于旋轉圓盤15外側部位處分別配裝Π型彈性棘爪16,所述Π型彈性棘爪16的兩個爪齒同時分別與第一鎖定卡槽21和第二鎖定卡槽22卡入鎖定配合,或所述Π型彈性棘爪16的一個爪齒與定位卡槽20卡入定位配合,在齒輪傳動箱11 一側外部上固裝鎖定桿17,在鎖定桿17的兩端部上分別配裝鎖定銷18,所述兩端部上的鎖定銷18分別與左、右側的旋轉圓盤15上的銷槽19依次呈卡入配合或脫離配合,至此構成筑埂部件的鎖定機構。
[0009]作業使用時,將筑埂部件配裝在齒輪傳動箱11的動力輸出軸13上,通過三點懸掛架I將水田筑埂機與牽引驅動拖拉機連成一體。當筑埂機組行駛到地頭轉彎處時,操作人員首先轉動手搖絲杠5,經絲母撥叉7在驅動軸6上軸向移動主動牙嵌8,使其與動力輸入軸10上的從動牙嵌9脫離接觸配合,然后操作人員掰動Π型彈性棘爪16,使其兩個爪齒從旋轉圓盤15的第一、二鎖定卡槽21、22內脫出,脫離鎖定配合,用手在托板12上轉動齒輪傳動箱11,此時鎖定銷18從旋轉圓盤15的銷槽19內脫離,齒輪傳動箱11在進行180°旋轉后,帶動筑埂部件完成轉向調節,爾后一端的鎖定銷18卡入在相對一側的旋轉圓盤15的銷槽19內,Π型彈性棘爪16的兩個爪齒分別卡入在旋轉圓盤15的第一、二鎖定卡槽21、22內,完成鎖定。拖拉機調頭后牽后本機進行反向直線行駛運動,即可將拖拉機轉彎拐角處的一段修筑成完 整的水田田埂。
【權利要求】
1. 一種水田筑埂機筑埂部件的轉向與鎖定機構,包括機架(2)及配裝在機架(2)上的三點懸掛架(I ),其特征在于在機架(2)上從上至下依次固裝軸套(3)和托板(12),驅動軸(6)可轉動地插配在軸套(3)上,在驅動軸(6)后側部上周向、徑向定位、軸向可移動地安裝主動牙嵌(8),在軸套(3)上通過支座(4)配裝手搖絲杠(5),所述手搖絲杠(5)在支座(4)上呈軸向和徑向定位、周向可轉動配合,在手搖絲杠(5)上配裝絲母撥叉(7),所述絲母撥叉(7)與主動牙嵌(8)卡接配合;在托板(12)上可轉動地安裝齒輪傳動箱(11),在齒輪傳動箱(11)的動力輸入軸(10)前、后端部上分別固裝從動牙嵌(9),所述前和后端部的從動牙嵌(9)分別與主動牙嵌(8)呈接觸配合或脫離配合,動力輸出軸(13)設置在齒輪傳動箱(11)一側部上,至此構成筑埂部件的轉向機構;在機架(2 )上、位于軸套(3 )左、右側部位處分別對稱固裝鎖定副梁(14),在每根鎖定副梁(14)后端部上分別可轉動且相互對稱地安裝旋轉圓盤(15),在所述旋轉圓盤(15)上設置銷槽(19)、定位卡槽(20)、第一鎖定卡槽(21)和第二鎖定卡槽(22),沿圓周順時針方向,所述銷槽(19)與定位卡槽(20)、第一鎖定卡槽(21)的夾角α、β分別為85°和135°,沿圓周逆時針方向,所述銷槽(19)與第二定位卡槽(22)的夾角T為120°,在左、右側的鎖定副梁(14)后端部上、位于旋轉圓盤(15)外側部位處分別配裝Π型彈性棘爪(16),所述Π型彈性棘爪(16)的兩個爪齒同時分別與第一鎖定卡槽(21)和第二鎖定卡槽(22)卡入鎖定配合,或所述Π型彈性棘爪(16)的一個爪齒與定位卡槽(20)卡入定位配合,在齒輪傳動箱(11) 一側外部上固裝鎖定桿(17),在鎖定桿(17)的兩端部上分別配裝鎖定銷(18),所述兩端部上的鎖定銷(18)分別與左、右側的旋轉圓盤(15)上的銷槽(19 )依次呈卡入配合或脫離配合,至此構成筑埂部件的鎖定機構。
【文檔編號】A01B69/00GK103518435SQ201310527350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31日
【發明者】王金武, 趙藝, 王金峰, 王奇, 唐漢 申請人:東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