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桑樹復混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桑樹復混肥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20-23、過磷酸鈣24-28、腐殖酸12-15、硅藻土13-16、茶殼粉8-10、苦楝皮粉3-4、大蒜粉2-3、羧甲基淀粉4-5、碳酸氫鈣4-5、鉬酸銨3-4、硫酸亞鐵5-6、硫酸銅2-3、瓜爾豆膠1-2、氧化鋯1-2、甲基纖維素1-2、EM菌劑3-4、包膜劑4-6、水適量;本發明的肥料,兼有無機、有機肥料的效果外,合理配置桑樹生長發育過程中所需的營養元素,滿足桑樹的生長需要,提高桑樹的產量與質量,制成的肥料不僅見效快,還可以使肥料中各元素緩慢釋放,添加的菌劑可以有效的改善土壤的性質,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專利說明】一種桑樹復混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涉及一種肥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桑樹復混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3]目前,我國肥料主要由N、P、K三大無機元素組成的化學肥料,這種化學肥料可在短時間內滿足農作物的生長需要。但長期使用會使土壤團粒結構遭到破壞,易造成土壤板結、土質變硬,從而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品質的下降,造成惡性循環。同時有機肥雖富含有機質,但養分釋放緩慢,致使農作物吸收慢、肥效低,各種有效養分之間達不到有效平衡,由于農作物的肥料配方不科學,導致農作物的產量不高,質量也得不到提高。本發明的肥料,采用有機肥料與無機肥料的有效結合,科學配比,可以最大限度的滿足農作物的生長需求。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肥料目的是,提供一種桑樹復混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0005]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肥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20-23、過磷酸鈣24-28、腐殖酸12-15、硅藻土13-16、茶殼粉8-10、苦楝皮粉3-4、大蒜粉2_3、羧甲基淀粉4_5、碳酸氫鈣4_5、鑰酸銨3_4、硫酸亞鐵5-6、硫酸銅2-3、瓜爾豆膠1-2、氧化鋯1-2、甲基纖維素1_2、EM菌劑3_4、包膜劑4_6、水適量;
所述包膜劑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雙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10-12、硅烷偶聯劑KH-570 2-3、納米碳0.1-0.2、麥飯石粉1_2 ;其制備方法是將各原料混合,研磨分散均勻即得。
[0006]肥料的制備的具體步驟如下:
(I)將茶殼粉、苦楝皮粉、大蒜粉加入適量水浸泡10-12小時,加熱煎煮20-30分鐘,加入羧甲基淀粉攪拌均勻后再與腐殖酸、硅藻土混合后研磨成漿,得混合漿,備用;
(2 )將EM菌劑加入步驟I的混合漿中,攪拌均勻,密封,常溫條件下進行無氧發酵15-25天,期間每隔4-5天攪拌一次;
(3)將碳酸氫鈣、鑰酸銨、硫酸亞鐵、硫酸銅、瓜爾豆膠、氧化鋯、甲基纖維素混合后加入步驟2的發酵物料中,攪拌均勻,繼續發酵5-10天,取出烘干,制成顆粒,即可。
[0007](4)將步驟3所得的顆粒與尿素、過磷酸鈣以及其它剩余成分混合均勻,即可。
[0008]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肥料,兼有無機、有機肥料的效果外,合理配置桑樹生長發育過程中所需的營養元素,滿足桑樹的生長需要,提高桑樹的產量與質量,制成的肥料不僅見效快,還可以使肥料中各元素緩慢釋放,添加的菌劑可以有效的改善土壤的性質,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具體實施方案
[0009]下面結合以下【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稱取下列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尿素22、過磷酸鈣26、腐殖酸13、硅藻土 15、茶殼粉9、苦楝皮粉3、大蒜粉2、羧甲基淀粉5、碳酸氫鈣4、鑰酸銨3、硫酸亞鐵6、硫酸銅3、瓜爾豆膠1、氧化鋯1、甲基纖維素2、EM菌劑3、包膜劑5、水適量;
所述包膜劑由下列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雙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11、硅烷偶聯劑KH-570 2、納米碳0.2、麥飯石粉I ;其制備方法是將各原料混合,研磨分散均勻即得。
[0010]肥料的制備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1)將茶殼粉、苦楝皮粉、大蒜粉加入適量水浸泡11小時,加熱煎煮25分鐘,加入羧甲基淀粉攪拌均勻后再與腐殖酸、硅藻土混合后研磨成漿,得混合漿,備用;
(2)將EM菌劑加入步驟I的混合漿中,攪拌均勻,密封,常溫條件下進行無氧發酵20天,期間每隔5天攪拌一次; (3)將碳酸氫鈣、鑰酸銨、硫酸亞鐵、硫酸銅、瓜爾豆膠、氧化鋯、甲基纖維素混合后加入步驟2的發酵物料中,攪拌均勻,繼續發酵7天,取出烘干,制成顆粒,即可。
[0011](4)將步驟3所得的顆粒與尿素、過磷酸鈣以及其它剩余成分混合均勻,即可。
[0012]為了更好的說明本發明肥料的應用價值,將200棵品種、樹齡都相同的相鄰兩行的桑樹平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將本發明的肥料與普通肥料作為底肥分別施加于實驗組與對照組,每顆施肥18公斤,施肥的時間選在秋天,到次年秋天為試驗期,實驗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果樹的開花率提高19%、果實變大、產量提高18%。
【權利要求】
1.一種桑樹復混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20-23、過磷酸鈣24-28、腐殖酸12-15、硅藻土 13-16、茶殼粉8_10、苦楝皮粉3_4、大蒜粉2_3、羧甲基淀粉4-5、碳酸氫鈣4-5、鑰酸銨3-4、硫酸亞鐵5-6、硫酸銅2_3、瓜爾豆膠1_2、氧化鋯1_2、甲基纖維素1-2、EM菌劑3-4、包膜劑4-6、水適量; 所述包膜劑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雙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10-12、硅烷偶聯劑KH-570 2-3、納米碳0.1-0.2、麥飯石粉1_2 ;其制備方法是將各原料混合,研磨分散均勻即得。
2.根據權利要求書I所述的桑樹復混肥料,其特征在于,制備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I)將茶殼粉、苦楝皮粉、大蒜粉加入適量水浸泡10-12小時,加熱煎煮20-30分鐘,加入羧甲基淀粉攪拌均勻后再與腐殖酸、硅藻土混合后研磨成漿,得混合漿,備用; (2 )將EM菌劑加入步驟I的混合漿中,攪拌均勻,密封,常溫條件下進行無氧發酵15-25天,期間每隔4-5天攪拌一次; (3)將碳酸氫鈣、鑰 酸銨、硫酸亞鐵、硫酸銅、瓜爾豆膠、氧化鋯、甲基纖維素混合后加入步驟2的發酵物料中,攪拌均勻,繼續發酵5-10天,取出烘干,制成顆粒,即可; (4)將步驟3所得的顆粒與尿素、過磷酸鈣以及其它剩余成分混合均勻,即可。
【文檔編號】C05G3/00GK103724118SQ201310707047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0日
【發明者】董良清 申請人:當涂縣科輝商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