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牛樟芝培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牛樟芝培養裝置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牛樟芝培養裝置,特別是一種可提供專門培養牛樟芝的同 時,兼具有可利用牛樟木的香氣來結合培養所需的霧氣,進而能產生天然、無化學成份、無 害且有芳香空氣的牛樟芝培養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一般坊間的牛樟芝培養,不外乎將牛樟木放置在一個底部具有水的箱體內, 以便利用水的自然蒸發所產生的濕度的環境,而來達到培養牛樟木可生長出牛樟芝的結構 和技術及方法。[0003]但如何設計一個可較快速并可縮短牛樟芝的生長結構外,還可同時兼顧具有可達 到芳香空氣的特點,此乃申請人所欲創新的課題。實用新型內容[0004]本案發明人從事相關領域的研究多年,對于現有如何培養牛樟芝的優缺點具有相 當程度的了解,本案發明人遂本著多年從事相關領域的研發經驗,針對前述的缺失深入探 討,并依前述的需求積極尋求解決之道,在經過長期努力的研究與測試后,終于完成本實用 新型,是以解決現有的缺點并增進其所未有的進步性與實用性。[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牛樟芝培養裝置,使得在培養的結構環境內,主動 提供已霧化的霧氣,經由吹風裝置強制性的驅動,而將該霧氣傳送并經由噴霧裝置,而可在 牛樟木的上方呈現自然灑落霧氣的技術特征。[0006]本實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牛樟芝培養裝置,使產生培養環境所需的霧氣 在達到生長所需的環境下,還可將融合有牛樟木香氣排放于空氣中,進而達到空氣中具有 天然、芳香、無化學成分的芳香空氣。[0007]本實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牛樟芝培養裝置,使培養者在培養的同時兼可 當作一種空氣芳香機使用。[0008]為達到前述創作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運用的技術內容包含:[0009]一種牛樟芝培養裝置,其包含:一個基座,具有一個水槽,該水槽中設有至少一個 用以將水轉換成霧氣狀的造霧器;一個承接座,結合于該基座,該承接座具有一個凹槽;一 個呈中空狀的蓋體,結合于該承接座的凹槽,該蓋體具有數個排氣孔;一個噴霧裝置,連通 該水槽及該蓋體的內部;及一個吹風裝置,結合于該基座且能夠對該水槽吹風。[0010]其中,該吹風裝置包含一個呈中空狀的固定殼座、一個風扇及一個斜板,該固定殼 座具有一個開口,該風扇設于該開口,該斜板設于該固定殼座中,該斜板設有一個穿孔及一 個阻隔薄片,該阻隔薄片可翻掀地蓋覆于該穿孔。[0011]其中,該水槽的側壁設有至少一個連接孔,該固定殼座的外側壁設有對應數量的 結合管,該結合管連通至該固定殼座的內部,該結合管結合于該連接孔。[0012]其中,該水槽的側壁設有一個第一接頭,該第一接頭的兩端分別位于該基座的內、外部;該蓋體設有一個第二接頭,該第二接頭的兩端分別位于該蓋體的內、外部;該噴霧裝置包含一個連接管及一個排霧框管,該連接管的一端連接該第一接頭位于該基座外部的一端,該連接管的另一端連接該第二接頭位于該蓋體外部的一端,該排霧框管的一端連接該第二接頭位于該蓋體內部的一端,該排霧框管具有數個排霧孔。[0013]其中,該排霧框管是由數個轉接管、數個直管及一個T型管串接組成的方形體,該排霧框管由該T型管連接該第二接頭位于該蓋體內部的一端,該數個排霧孔設于該數個直管。[0014]其中,該承接座的凹槽的側壁設有一個排水管。[0015]其中,一個承接架放置于該承接座的凹槽中,該承接架呈井字型的中空狀。[0016]其中,該承接座的凹槽的側壁設有數個嵌固塊,該數個嵌固塊與該凹槽的側壁切齊,該數個嵌固塊分別嵌固在該基座的水槽的對應側壁。[0017]其中,該蓋體設有一個孔洞,一個溫濕度偵測器由一端穿過該孔洞而伸入該蓋體中,一個燈嵌固于該孔洞。[0018]其中,一個加熱棒設于該水槽中,該水槽的側壁設有至少一個嵌固孔,該加熱棒的電源線穿過該嵌固孔而與一個加熱控制器電連接。[0019]該牛樟芝培養裝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主要是其可提供專有的霧氣,并經由吹風裝置的動作而可將霧氣傳送至裝置于蓋體內的噴霧裝置中,再借助噴霧裝置的排霧框管上的排霧孔,進而形成可于牛樟木的上方形成灑落霧氣的特點,以及再利用吹風裝置的持續動作,而可將融合有牛樟木香味的霧氣,經由蓋體上的數排氣孔而排放于空氣中,進而還兼具有芳香空氣的作用。
[002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0021]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組合示意圖。[0022]圖3 A: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動作示意圖(一)。[0023]圖3 B: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動作示意圖(二)。[0024]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霧氣流動不意圖。[0025]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承接座和基座間的嵌扣不意圖。[0026]圖6 A:為本實用新型風扇動作示意圖(一)。[0027]圖6 B:為本實用新型風扇動作示意圖(二)。[0028]主要組件符號說明[0029]I基座101水槽[0030]102加水管1021蓋子[0031]103連接孔104第一接頭[0032]2承接座201嵌固塊[0033]2021蓋子202排水管[0034]3蓋體301第二接頭[0035]303孔洞4造霧器401電源線105嵌固孔203凹槽 302排氣孔[0037]5加熱控制器501電源線[0038]6加熱棒[0039]7風扇[0040]8固定殼座801結合管8011通孔[0041]802斜板8021穿孔803 開口[0042]804阻隔薄片[0043]9承接架[0044]10排霧框管1001轉接管[0045]1002 T型管1003排霧孔1004直管[0046]11連接管12燈13溫濕度偵測器[0047]14牛樟木15噴霧裝置16吹風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48]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0049]請參閱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牛樟芝培養裝置主要由蓋體3、噴霧裝置15、承接架9、承接座2、基座1、吹風裝置16以及燈12、溫濕度偵測器13、數個造霧器4、加熱棒6所構成。其中該蓋體3呈方形中空狀,其一側邊具有一第二接頭301,而該第二接頭 301的相對側邊上,則具有數個排氣孔302,蓋體3的頂端一側邊,則具有一孔洞303 ;噴霧裝置15,主要由連接管11、排霧框管10所構成,該連接管11呈中空管狀,而排霧框管10呈方形體,并由四個轉接管1001和四個直管1004以及一 T型管1002所串接組成;承接架9呈井字型中空狀;承接座2呈方形狀,其中央處則具有一凹槽203,而凹槽203的側壁適當處則具有一排水管202,該排水管202上可套蓋一蓋子2021,另在凹槽203四側壁的中央處, 則各具有一個和各側壁切齊的嵌固塊201 ;基座I呈方形體,其中央具有一水槽101,而水槽 101的側壁則分別具有兩個連接孔103、第一接頭104、三個嵌固孔105、加水管102,而加水管102上可套蓋一蓋子1021 ;吹風裝置16,主要是由風扇7、固定殼座8、斜板802、結合管 801所構成,其中固定殼座8呈長方形狀,一端具有一開口 803,固定殼座8內的斜板802中央適當處則具有一穿孔8021,該固定殼座8的外側壁則具有兩個結合管801,該結合管801 連通至該固定殼座8的內部。組裝時請參閱圖1、圖3 A和圖3 B,先將數個造霧器4分別放置于基座I的水槽101內,并將數個造霧器4的電源線401分別套上一塞子 (圖中未示), 再將該塞子嵌固在嵌固孔105,即可完成電源線401固定在基座I側壁上,且因塞子的作用, 而可使水槽101內的水不會漏出基座I外,接著同樣將加熱棒6置于水槽101內,而該加熱棒6的電源線501同樣套上一塞子(圖中未不),如此即可將加熱棒6的電源線501固定在基座I側壁上,且因塞子的作用,而可使水槽101內的水不會漏出基座I外,接著再將風扇 7嵌固于固定殼座8的一側具開口狀內適當處(如圖6 A所示),且將一阻隔薄片804—端粘貼于斜板802的上方處,即可完成吹風裝置16的組裝,接著再將組裝好的吹風裝置16,利用結合管801嵌插入基座I的連接孔103,如此即可完成吹風裝置16固定在基座I的一側邊上(如圖3 A所示),此時再把承接座2放置在基座I的上方處,又可輕易完成承接座2接合在基座I上(如圖3 B所示),由于承接座2的四側邊靠中央下方處各具有一嵌固塊201,所以當承接座2接合在基座I上,該承接座2會因嵌固塊201的作用而牢固地固定在基座 I上,而不會任意移動(如圖5所示),再來先把承接架9置于承接座2的凹槽203中央處(如 圖3 B所示),并緊接著將牛樟木14放置于承接架9上,再把連接管11 一端先行嵌插入基 座I上的第一接頭104 (如圖3 B所示),連接好后,把蓋體3蓋于承接座2的的凹槽203, 并同時使蓋體3上的第二接頭301和連接管11 一端串聯起來,即完成本實用新型主要結構 體的組裝(如圖2所示),此時只要將燈12嵌插入蓋體3頂端的孔洞303內并固定之,即完 成燈12和蓋體3的結合,同樣地,若需要掌控本實用新型的溫濕狀況時,只要將溫濕度偵測 器13的一端,通過置于蓋體3頂端的孔洞303,即可裝置于蓋體3內。[0050]工作時,請參閱圖1、圖2、圖6 A和圖6 B所示,先將加水管102上的蓋子1021打 開,再將水由加水管102處加入后,即可蓋上,此時加入水的水面需高于造霧器4,由于造霧 器4的電源線401分別和風扇7的電源線(圖中未示)串聯在一起,所以當將開關開啟時,造 霧器4旋即動作而可將水變換成霧氣狀,并充斥于基座I內,而在造霧器4造霧氣的同時, 風扇7即由圖6 A所示的狀態變成如圖6 B所示的狀態,亦即風扇7所產生的風壓,即會將 阻隔薄片804經由斜板802上的穿孔8021吹起,進而使風扇7所產生的風壓接著強制性地 經由通孔8011而進入基座I內,此時原充斥于基座I內的霧氣,即會通過連接在基座I上 的第一接頭104、連接管11、第二接頭301,而將霧氣強制地導入噴霧裝置15中的排霧框管 10內,由于排霧框管10上的直管1004布滿有數個排霧孔1003,所以造霧器4所產生的霧 氣,即由經由排霧框管10由上而下,自然地灑落于放置在蓋體3內的牛樟木14上,進而形 成一適宜的溫濕度的培養環境(如圖4所示)。當霧氣和牛樟木14結合后,不僅可為牛樟木 14帶來適合自然生長牛樟芝的生長環境,還可因風扇7持續的動作,而可使已和牛樟木14 香味融合的霧氣,并由蓋體3內經由數個排氣孔302向外排出于空氣中,進而達到最天然、 無化學成分的芳香霧氣充斥于室內,如此即可在完成牛樟木培養牛樟芝的過程中,附帶產 生一可清香空氣的芳香空氣,讓人彷佛置身于森林浴中。當蓋體3內的霧氣太多而凝結成 水滴而順著壁面向下滑落后,則該水滴則會自動聚集在承接座2的凹槽203內,當水量太多 時,只要打開蓋子2021即可使水順著排水管202排出裝置外。[0051]當設定風扇7停止轉動時,則原先呈翹起狀的阻隔薄片804(如圖6 B所示),會自 動復位而貼附在斜板802上(如圖6 A所示),如此即可使阻隔薄片804封閉斜板802上的 穿孔8021,就可使風扇7未動作時,基座I內的霧氣,不會回流入風扇7內,造成風扇7的損 壞及霧氣的流失。[0052]當基座I水槽101內的水的溫度低而無法提供所設定溫度的霧氣給牛樟木14時, 只要將加熱棒6的電源線501插入電源并將開關打開后,只要轉動加熱控制器5來設定溫 度,即可將水加溫。[0053]同樣地(請參閱圖4所示),當需要打開燈源作照明時,此時只要將燈12的電源開 關(圖中未示)打開即可。[0054]綜上所陳,本實用新型的《牛樟芝培養裝置》,乃是本案發明人精心運用腦力設計 而成,其不僅具有實用功效、且具結構簡單化、使用簡單化、安全性高之特性。[0055]只是以上所述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 型實施范圍;因此,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及實用新型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 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牛樟芝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個基座,具有一個水槽,該水槽中設有至少一個用以將水轉換成霧氣狀的造霧器;一個承接座,結合于該基座,該承接座具有一個凹槽;一個呈中空狀的蓋體,結合于該承接座的凹槽,該蓋體具有數個排氣孔;一個噴霧裝置,該噴霧裝置連通該水槽及該蓋體的內部 '及一個能夠對該水槽吹風的吹風裝置,該吹風裝置結合于該基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牛樟芝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吹風裝置包含一個呈中空狀 的固定殼座、一個風扇及一個斜板,該固定殼座具有一個開口,該風扇設于該開口,該斜板 設于該固定殼座中,該斜板設有一個穿孔及一個阻隔薄片,該阻隔薄片可翻掀地蓋覆于該 穿孔。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牛樟芝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水槽的側壁設有至少一個連 接孔,該固定殼座的外側壁設有對應數量的結合管,該結合管連通至該固定殼座的內部,該 結合管結合于該連接孔。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牛樟芝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水槽的側壁設有一個第一接 頭,該第一接頭的兩端分別位于該基座的內、外部;該蓋體設有一個第二接頭,該第二接頭 的兩端分別位于該蓋體的內、外部;該噴霧裝置包含一個連接管及一個排霧框管,該連接管 的一端連接該第一接頭位于該基座外部的一端,該連接管的另一端連接該第二接頭位于該 蓋體外部的一端,該排霧框管的一端連接該第二接頭位于該蓋體內部的一端,該排霧框管 具有數個排霧孔。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牛樟芝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排霧框管是由數個轉接管、數 個直管及一個T型管串接組成的方形體,該排霧框管由該T型管連接該第二接頭位于該蓋 體內部的一端,該數個排霧孔設于該數個直管。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牛樟芝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承接座的凹槽的側壁設有一 個排水管。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牛樟芝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一個承接架放置于該承接座的 凹槽中,該承接架呈井字型的中空狀。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牛樟芝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承接座的凹槽的側壁設有數 個嵌固塊,該數個嵌固塊與該凹槽的側壁切齊,該數個嵌固塊分別嵌固在該基座的水槽的 對應側壁。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牛樟芝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蓋體設有一個孔洞,一個溫濕 度偵測器由一端穿過該孔洞而伸入該蓋體中,一個燈嵌固于該孔洞。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牛樟芝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一個加熱棒設于該水槽中,該 水槽的側壁設有至少一個嵌固孔,該加熱棒的電源線是穿過該嵌固孔而與一個加熱控制器 電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牛樟芝培養裝置,包含一個基座,具有一個水槽,該水槽中設有至少一個用以將水轉換成霧氣狀的造霧器;一個承接座,結合于該基座,該承接座具有一個凹槽;一個呈中空狀的蓋體,結合于該承接座的凹槽,該蓋體具有數個排氣孔;一個噴霧裝置,連通該水槽及該蓋體的內部;及一個吹風裝置,結合于該基座且能夠對該水槽吹風。本實用新型不僅具有實用功效、且具有結構簡單化、使用簡單化、安全性高的特性。
文檔編號A01G1/04GK203152069SQ20132003144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1日
發明者邱郁方 申請人:陳啟榮, 邱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