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海水養殖池水回流處理中的控溫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海水養殖池水回流處理中的控溫裝置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海水養殖回流利用機構,特別是海水養殖池水回流處理中的控溫裝置。
技術背景:海水養殖一般是從海中用水泵抽取海水經過濾后注入養殖池進行魚類養殖,養殖過程由于魚類排放污物影響魚類養殖環境,所以需要不斷排放污水再補充泵取海水注入。這種不斷抽取海水的操作使水泵耗能大,同時不斷向海中排放污水不利于環保。因此現在養殖者將養殖池排放的污水進行養殖水回流處理后,再回流到養殖池中進行養殖,既節省能源,又降低成本,還保護環境。養殖水回流處理操作是首先將養殖池排放的污水先流經網篩式過濾池濾渣物理處理,過濾池有履帶式、過濾網式、弧形篩式。而后泵入池沫分離器,泡沫分離器是利用射流泵產生負壓將臭氧發生器的臭氧送入泡沫分離器,使污水中污物冒頂產生分離效果。而后從泡沫分離器流出的處理水經滴流槽增氧作業以去除臭氧,其原理則是在滴流槽中,污水細流化加大與氧化接觸面積產生增氧作用。污水從滴流槽中出來后則進入生物池,所謂生物池為在池中放置諸 如細陶粒、細塑球組成層粒,使污水流經時,污水中微小的污物被層粒阻擋,從而實現細過濾作業。從生物池中排出的處理水先進入回流水箱經蒸氣加熱后進入回流總排出管流經串接的各回流支電磁閥,各回流支電磁閥再經各自對應的換熱泵分別泵入與各養殖池回流口連通的回流支管進入各養殖池中回用形成系統循環。回流總排出管或回流支管輸入養殖池的過程中還進行了紫外線消毒、氧氣椎增氧處理、在線監測。由于各養殖池魚類各異,生長階段也不同,以及自然氣候的變化引發池溫變化,所以要求回流水不同的溫度,按各養殖魚池不同的溫控要求回流進入魚池。尤其在冬天池溫低的狀態下,魚池控溫要求更高。所以用鍋爐蒸氣管通入回流水箱以蒸氣直接對回流水加熱,以各回流支管上串接的回流支電磁閥開度、啟閉時間不同對各養殖池控溫。回流處理各臺設備由PLC中央處理器控制,控溫裝置同樣由PLC中央處理器控制。在回流水箱、各養殖池皆安裝有溫度傳感器,各溫度傳感器、各回流支電磁閥、紫外線消毒、氧化椎增氧分別通過信息、調控電路與PLC實施線路連接,PLC按預先設定的各種參數與輸入參數進行比較運算,實施調控。由于海水會腐蝕鍋爐,鍋爐加熱只能用淡水,又以淡水蒸氣對回流水箱直接對沖加熱,使回流海水淡化,回流淡化的海水逐次循環補入各養殖池,則養殖池鹽度逐漸淡化,不利于海水養殖。其次回流水箱等高溫水以各回流支管的回流支電磁閥開度、啟閉時間不同對各養殖池控溫,以高溫水摻入養殖池,則溫差要求大的養殖池回流口處溫度過高,養殖池水溫不勻。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海水養殖池水回流處理中的控溫>J-U ρ α裝直。本實用新型的方案是:包括回流水箱、回流總排出管、各回流支電磁閥、各換熱泵、各回流支管、各養殖池、PLC中央處理器,其特征在于:增設一個儲熱水箱及若干個熱交換器;儲熱水箱的一個出水口通過一個水泵與太陽能熱水器進水口管路連通,太陽能熱水器出水口與儲熱水箱的一個進水口管路連通,儲熱水箱另一個進水口與水源補充管管路連通,儲熱水箱的另一個出水口通過水源熱泵與一個熱源總管管路連通,熱源總管與若干個熱源支電磁閥管路連通;熱交換器為一個箱形體內設有若干個并列連通的板式散熱片,板式散熱片的進液口、排液口分別伸出箱形體,箱形體外壁上設置有進水口、排水口 ;每個回流支管與各自對應的熱交換器進液口管路連通,熱交換器的排液口與對應的養殖池回流口管路連通;每個熱源支電磁閥通過一個熱源支管與對應的熱交換器進水口管路連通,熱交換器出水口通過回水支管與回水總管管路連通,回水總管與儲熱水箱回水口管路連通;太陽能熱水器上設置有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信息輸出端與PLC中央處理器信息輸入端線路連接;水源熱泵、各熱源支電磁閥、各換熱泵控制線路分別與PLC中央處理器線路連接。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通過熱交換器對回流水進行間接換熱,對回流水不存在海水淡化現象,保證海水養殖效果。同時熱源以太陽能熱水器與水源熱泵互補供熱形式節約能源。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熱交換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 本實用新型包括包括回流水箱、回流總排出管2、各回流支電磁閥3、各換熱泵14、各回流支管15、各養殖池1、PLC中央處理器,其特征在于:增設一個儲熱水箱12及若干個熱交換器4 ;儲熱水箱12的一個出水口通過一個水泵11與太陽能熱水器8進水口管路連通,太陽能熱水器8出水口與儲熱水箱12的一個進水口管路連通,儲熱水箱12另一個進水口與水源補充管10管路連通,儲熱水箱12的另一個出水口通過水源熱泵13與一個熱源總管7管路連通,熱源總管7與若干個熱源支電磁閥5管路連通;熱交換器4為一個箱形體內設有若干個并列連通的板式散熱片,板式散熱片的進液口、排液口分別伸出箱形體,箱形體外壁上設置有進水口、排水口 ;每個回流支管15與各自對應的熱交換器4進液口管路連通,熱交換器4的排液口與對應的養殖池I回流口管路連通;每個熱源支電磁閥5通過一個熱源支管與對應的熱交換器4進水口管路連通,熱交換器4出水口通過回水支管與回水總管2管路連通,回水總管2與儲熱水箱12回水口管路連通;太陽能熱水器8上設置有溫度傳感器9,所述溫度傳感器9信息輸出端與PLC中央處理器信息輸入端線路連接;水源熱泵13、各熱源支電磁閥5、各換熱泵14控制線路分別與PLC中央處理器線路連接。原回流支管15直接進入養殖池1,改為進入熱交換器4間接換熱后才進入養殖池
1PLC中央處理器可依據溫度傳感器9的受熱信息指令太陽能熱水器8與水源熱泵13實施互補供熱,同時根據各養殖池I需求狀態啟閉回流支電磁閥3、熱源支電磁閥5、換熱泵14。換熱泵14為普通水泵,太陽能熱水器8、電熱的水源熱泵13皆為現有常規產品。儲熱水箱12中使用淡水,使流通淡水的各設備不會產生鹽腐蝕,使用壽命長、成本低。各換熱泵14按指令將回流水箱回流水泵入熱交換器4間接換熱后進入養殖池I。每個養殖池I由一個熱交換器4控溫,各熱交換器4可實施排液口不同溫度要求的熱交換,以適應各養殖·池I不同溫度要求,縮小養殖池I回流口處與內池溫差。
權利要求1.海水養殖池水回流處理中的控溫裝置,包括回流水箱、回流總排出管(2)、各回流支電磁閥(3)、各換熱泵(14)、各回流支管(15)、各養殖池(1)、PLC中央處理器,其特征在于:增設一個儲熱水箱(12)及若干個熱交換器(4);儲熱水箱(12)的一個出水口通過一個水泵(11)與太陽能熱水器⑶進水口管路連通,太陽能熱水器⑶出水口與儲熱水箱(12)的一個進水口管路連通,儲熱水箱(12)另一個進水口與水源補充管(10)管路連通,儲熱水箱(12)的另一個出水口通過水源熱泵(13)與一個熱源總管(7)管路連通,熱源總管(7)與若干個熱源支電磁閥(5)管路連通;熱交換器(4)為一個箱形體內設有若干個并列連通的板式散熱片,板式散熱片的進液口、排液口分別伸出箱形體,箱形體外壁上設置有進水口、排水口 ;每個回流支管(15)與各自對應的熱交換器(4)進液口管路連通,熱交換器(4)的排液口與對應的養殖池(I)回流口管路連通;每個熱源支電磁閥(5)通過一個熱源支管與對應的熱交換器(4)進水口管路連通,熱交換器(4)出水口通過回水支管與回水總管(2)管路連通,回水總管(2)與儲熱水箱(12)回水口管路連通;太陽能熱水器(8)上設置有溫度傳感器(9),所述溫度傳感器(9)信息輸出端與PLC中央處理器信息輸入端線路連接;水源熱泵(13)、各熱源 支電磁閥(5)、各換熱泵(14)控制線路分別與PLC中央處理器線路連接。
專利摘要海水養殖池水回流處理中的控溫裝置,包括回流水箱、養殖池、換熱泵,其特征在于增設一個儲熱水箱及若干個熱交換器;儲熱水箱出水口通過水泵與太陽能熱水器連通,太陽能熱水器出水口與儲熱水箱的一個進水口連通,儲熱水箱的另一個出水口通過水源熱泵與一個熱源總管管路連通,熱源總管與若干個熱源支電磁閥管路連通;每個回流支管與各自對應的熱交換器進液口連通,熱交換器的排液口與養殖池回流口連通;每個熱源支電磁閥通過一個熱源支管與對應的熱交換器進水口連通,熱交換器出水口通過回水支管與回水總管連通,回水總管與儲熱水箱回水口連通。優點在于回流水間接換熱不存在海水淡化現象,保證海水養殖效果。太陽能與水源熱泵互補。
文檔編號A01K63/06GK203120738SQ2013200423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5日
發明者陳妙祥 申請人:寧德市海洋技術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