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可調式開溝起壟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領域,具體說是一種可調式開溝起壟機。
背景技術:
在果蔬的種植管理中,經常需要在田間開挖排灌溝、施肥溝,以利于果樹、蔬菜的正常生長,但是開溝起壟是一種繁重的體力勞動,一個強勞力在粘重土壤上開溝,一天只能挖一百多米,還不包括取土、碎土和覆土的勞動量,因此農民普遍希望能有一種有效減輕人畜力開溝勞動強度、對田間適應性好、質量高的開溝起壟機具。目前雖然有一些廠家研制并生產了開溝起壟機,但是現有機具均無法實現開溝鏟在機架上的調整從而滿足不同開溝間距的需求,不能適應不同種植行距的要求。因此設計一種開溝性能好且經濟實用的可調式開溝機械,解決農民當前開溝難的問題,提高種植效率和勞動生產率,快速實現果蔬種植機械化,具有重要意義。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開溝性能好且經濟實用的一種可調式開溝起壟機。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可調式開溝起壟機,包括機架、限深輪,所述機架前端中部連接一所述的限深輪,所述機架后部下方設有至少兩個開溝起壟鏟,所述開溝起壟鏟之間設有壟面整形板。所述開溝起壟纟產上端設一開溝起壟伊連接座,開溝起壟纟產連接座連接一調節板,所述調節板固定在機架后梁上。所述調節板上還連接有犁鏟臂,所述犁鏟臂下部連接一犁托板,所述犁托板下端設有犁側板。所述限深輪上部套裝一限深輪調節套,所述的限深輪調節套固定在機架前梁中部。所述機架前端設有三點懸掛架。本實用新型在兩開溝起壟鏟之間安裝弧形壟面整形板,使開溝起壟后的壟面平整結實,兩開溝起壟鏟的間距可以通過調節板調節,限深輪在機架前方中部,從而調節開溝深度。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加工方便、起壟規范,集耕整、開溝、起壟、修壟于一體,能夠高質量的完成果蔬種植開溝起壟作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后左45°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可調式開溝起壟機,包括機架1、限深輪3,機架I前端中部連接一所述的限深輪3,所述機架I后部下方設有兩個開溝起壟鏟6,開溝起壟鏟之間連接有壟面整形板5。機架I前方裝有三點懸掛架4,機架I前方中間裝有限深輪調節套2,限深輪3套裝在限深輪調節套2中。機架I后梁左右兩邊通過調節板螺栓10和壟面整形板螺栓12裝有兩個調節板9,調節板9上各焊有一個開溝起壟鏟連接座8,開溝起壟鏟連接座8通過固定螺栓11裝有開溝起壟鏟6。調節板9上還連接有犁鏟臂7,犁鏟臂7下部連接一犁托板16,犁托板16下端設有犁側板15。機架I前后梁之間裝有數根加強支撐架13。機架I前端安裝有三點懸掛架4,拖拉機與機具三點懸掛架4掛接,當拖拉機向前行駛工作,左右兩開溝起壟鏟6入土作業,開起的土沿犁體兩邊上升,流向中間的土壤形成壟面,通過壟面整形板5壓實整形,從而完成開溝起壟作業。壟面整形板5的高度可通過壟面整形板螺栓12調節,開溝深度可通過調節限深輪3在限深輪調節套2中的位置來調節,所開溝的間距通過移動調節板9與機架I后梁上的調節孔14的相對位置來調節。
權利要求1.一種可調式開溝起壟機,包括機架、限深輪,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I)前端中部連接一所述的限深輪(3),所述機架(I)后部下方設有至少兩個開溝起壟鏟(6),所述開溝起壟鏟(6 )之間設有壟面整形板(5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調式開溝起壟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開溝起壟鏟(6)上端設一開溝起壟鏟連接座(8),開溝起壟鏟連接座(8)連接一調節板(9),所述調節板(9)固定在機架(I)后梁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可調式開溝起壟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板(9)上還連接有犁鏟臂(7 ),所述犁鏟臂(7 )下部連接一犁托板(16 ),所述犁托板(16 )下端設有犁側板(1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調式開溝起壟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深輪(3)上部套裝一限深輪調節套(2 ),所述的限深輪調節套(2 )固定在機架(I)前梁中部。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可調式開溝起壟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I)前端設有三點懸掛架(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領域,是一種可調式開溝起壟機,包括機架、限深輪,所述機架前端中部連接一所述的限深輪,所述機架后部下方設有開溝起壟鏟,所述開溝起壟鏟之間設一壟面整形板。所述開溝起壟鏟上端設一開溝起壟鏟連接座,開溝起壟鏟連接座連接一調節板,所述調節板固定在機架后梁上。本實用新型在兩開溝起壟鏟之間安裝弧形壟面整形板,使開溝起壟后的壟面平整結實,兩開溝起壟鏟的間距可以通過調節板調節,限深輪在機架前方中部,從而調節開溝深度。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加工方便、起壟規范,集耕整、開溝、起壟、修壟于一體,能夠高質量的完成果蔬種植開溝起壟作業。
文檔編號A01B35/14GK203040125SQ201320051319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30日
發明者馬德鋒, 朱會文, 耿進賢, 耿生國, 史金明, 李生祿, 吳佰學, 張曉娟 申請人:古浪縣興隴農業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