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小型菌類種植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菌類種植設備,尤其是一種小型菌類種植棚。
背景技術:
目前,菌類品種繁多,味道鮮美,深受人們的喜愛,幾乎每家每戶都會用菌類來做菜,因此也可以算是每個家庭中的必備美食。菌類的種植比較困難,要經過很多道工序,包括滅菌、接種等幾道比較困難的工序,而且還有在大棚中種植培養,因此一般家庭無法種植菌類,均是去菜場購買,相對自己種植來說,增加了開銷。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小型菌類種植棚,可以將接種好的菌棒放入棚中種植菌類,該種植鵬結構簡單,符合菌類培養條件。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這種小型菌類種植棚,包括多層結構的置放架,置放架外罩有遮蔽套袋。置放架用于放置菌種好的菌棒,遮蔽套袋采用遮光防雨而且具有隔溫效果的尼龍布做成,并將整個置放架套住,并形成一個小型種植棚,適合菌類種植,人們只需將其放在陽臺或者室外即可,簡單方便。其中置放架包括一對側邊支撐架、設于兩側邊支撐架之間的支桿、固定在兩側邊支撐架頂端的頂蓋。結構簡單,該結構類似與鞋架,在去掉遮蔽套袋和頂蓋后可以當作鞋架使用。其中側邊支撐架為空心套管組成,其中頂蓋通過支柱插接在側邊支撐架的頂部。采用空心套管具有節省材料的作用,頂蓋安裝方便,組裝容易,便于拆裝。其中支柱包括前支柱和后支柱,前支柱長于后支柱。這樣可以使安裝后的頂蓋呈斜面結構,在下雨的時候將雨水滑落下去。其中側邊支撐架上設有安裝孔,其中支桿的兩端分別插接在安裝孔內,并通過緊固件穿過支桿固定側邊支撐架上。這樣使置放架呈拆卸結構,便于運輸,拆卸后體積小,便于存放。本實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而且簡單,拆裝方便,將其放置陽臺或室外,形成一個小型種植棚,適用于家庭種植菌類,減小了費用開銷,有利于廣泛使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置放架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支桿與側邊支撐架的連接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置放架1,側邊支撐架1-1,支桿1-2,頂蓋1-3,前支柱1_31,后支柱1-32,遮蔽套袋2,緊固件3。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參照附圖:這種小型菌類種植棚,包括多層結構的置放架1,置放架I外罩有遮蔽套袋2。其中置放架I包括一對側邊支撐架1-1、設于兩側邊支撐架1-1之間的支桿1-2、固定在兩側邊支撐架1-1頂端的頂蓋1-3。其中側邊支撐架1-1為空心套管組成,其中頂蓋1-3通過支柱1-31,1-32插接在側邊支撐架1-1的頂部。其中支柱1-31,1-32包括前支柱1_31和后支柱1_32,前支柱1_31長于后支柱1-32。其中側邊支撐1-1上設有安裝孔1-11,其中支桿1-2的兩端分別插接在安裝孔1-11內,并通過緊固件3穿過支桿1-2固定側邊支撐架1-1上。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而且簡單,拆裝方便,將其放置陽臺或室外,形成一個小型種植棚,適用于家庭種植菌類,減小了費用開銷,有利于廣泛使用。在自家陽臺上就可以享受農事之樂趣,香菇縱然味美,但是舌尖的享受怎及得上體驗和收獲的喜悅。雖然本實用新型已通過參考優選的實施例進行了圖示和描述,但是,本專業普通技術人員應當了解,在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可作形式和細節上的各種各樣變化。
權利要求1.一種小型菌類種植棚,其特征是:它包括多層結構的置放架(1),置放架(I)外罩有遮蔽套袋(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菌類種植棚,其特征是:所述置放架(I)包括一對側邊支撐架(1-1)、設于兩側邊支撐架(1-1)之間的支桿(1-2)、固定在兩側邊支撐架(1-1)頂端的頂蓋(1_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菌類種植棚,其特征是:所述側邊支撐架(1-1)為空心套管組成,所述頂蓋(1-3)通過支柱(1-31,1-32)插接在側邊支撐架(1-1)的頂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菌類種植棚,其特征是:所述支柱(1-31,1-32)包括前支柱(1-31)和后支柱(1-32),前支柱(1-31)長于后支柱(1-32)。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菌類種植棚,其特征是:所述側邊支撐(1-1)上設有安裝孔(1-11),所述支桿(1-2 )的兩端分別插接在安裝孔(1-11)內,并通過緊固件(3 )穿過支桿(1-2)固定側邊支撐架(1-1)上。
專利摘要一種小型菌類種植棚,包括多層結構的置放架,置放架外罩有遮蔽套袋。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而且簡單,拆裝方便,將其放置陽臺或室外,形成一個小型種植棚,適用于家庭種植菌類,減小了費用開銷,有利于廣泛使用。
文檔編號A01G9/16GK203027825SQ201320060250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4日
發明者石余鳳, 石余福 申請人:云和縣興農食用菌專業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