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聯合收割機專用刀片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農用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聯合收割機專用刀片。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稻麥聯合收割機的脫粒滾筒部件和秸桿切碎分別設置。現有技術中,秸桿切碎的效果不理想,剪切后的秸桿的尺寸過長(達30cm以上)、過重導致拋灑不均勻,在耕地中的分布過于集中,容易滋生致病菌等。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新的聯合收割機專用刀片,包括刀片本體、刀刃和刀片裝配結構;所述刀片本體的形狀為梯形,刀刃在梯形的斜邊的上部,刀片裝配結構在梯形的下部;所述梯形的斜邊上,刀刃所在部分長度與非刀刃所在部分長度比例為7:1 12:1 ;刀刃上設有鋸齒。(該技術手段的原理是,采用合適比例長度的刀刃部分,在刀片旋轉一周時,切割的秸桿盡可能多,而且,又不至于太多,造成秸桿纏繞在刀盤軸上。鋸齒,除了提高切割效果外,還能帶著切割后的秸桿到達拋灑的效果。)所述鋸齒在刀刃的上半部分,且所述梯形的斜邊上,刀刃上設有鋸齒部分的長度與刀刃上沒有鋸齒部分的長度比例為1:2 3:1。(該技術手段的原理是,充分考慮到拋灑的時間和單位時間內秸桿數量的要求,做到拋得動、拋得勻。)刀片本體的形狀為等腰梯形。(該技術手段的原理是,使得刀盤轉動正反轉均可使用,且效果相同。)沿刀片的剖 面線所得的剖面為等腰梯形,該剖面線與刀片本體的梯形的上、下底平行。(該技術手段的原理是,使得刀盤轉動正反轉均可使用,且效果相同。)刀片裝配結構為通孔。(該技術手段的原理是,可以便捷地把刀片裝配在刀盤上。)有益效果:把本實用新型的刀片加裝到聯合收割機的秸桿切碎刀盤后上,刀盤切割得到的秸桿長度可以控制在IOcm以內,且秸桿被切割得很碎,有利于拋散。
圖1是本實用新型刀片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刀片的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如圖1,一種新的聯合收割機專用刀片,包括刀片本體1、刀刃2和刀片裝配結構;所述刀片本體I的形狀為梯形,刀刃2在梯形的斜邊的上部,刀片裝配結構在梯形的下部;所述梯形的斜邊上,刀刃2所在部分長度與非刀刃所在部分長度比例為7:1 12:1 ;刀刃2上設有鋸齒3。[0013]所述鋸齒3在刀刃的上半部分,且所述梯形的斜邊上,刀刃2上設有鋸齒部分的長度與刀刃2上沒有鋸齒部分的長度比例為1:2 3:1。刀片本體I的形狀為等腰梯形。如圖2,沿刀片的剖面線所得的剖面為等腰梯形, 該剖面線與刀片本體的梯形的上、下底平行。刀片裝配結構為通孔4。
權利要求1.一種聯合收割機專用刀片,包括刀片本體、刀刃和刀片裝配結構;所述刀片本體的形狀為梯形,刀刃在梯形的斜邊的上部,刀片裝配結構在梯形的下部;所述梯形的斜邊上,刀刃所在部分長度與非刀刃所在部分長度比例為7:1 12:1 ;刀刃上設有鋸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聯合收割機專用刀片,其特征是所述鋸齒在刀刃的上半部分,且所述梯形的斜邊上,刀刃上設有鋸齒部分的長度與刀刃上沒有鋸齒部分的長度比例為:1:2 3: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聯合收割機專用刀片,其特征是刀片本體的形狀為等腰梯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聯合收割機專用刀片,其特征是沿刀片的剖面線所得的剖面為等腰梯形,該剖面線與刀片本體的梯形的上、下底平行。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聯合收 割機專用刀片,其特征是刀片裝配結構為通孔。
專利摘要一種新的聯合收割機專用刀片,包括刀片本體、刀刃和刀片裝配結構;所述刀片本體的形狀為梯形,刀刃在梯形的斜邊的上部,刀片裝配結構在梯形的下部;所述梯形的斜邊上,刀刃所在部分長度與非刀刃所在部分長度比例為71~121;刀刃上設有鋸齒。該技術手段的原理是,采用合適比例長度的刀刃部分,在刀片旋轉一周時,切割的秸稈盡可能多,而且,又不至于太多,造成秸稈纏繞在刀盤軸上。鋸齒,除了提高切割效果外,還能帶著切割后的秸稈達到拋灑的效果。
文檔編號A01F29/09GK203105157SQ2013200695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6日
發明者趙衛青, 朱鳳年 申請人:興化市利源農業裝備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