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牛體雙面清潔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牛體清潔刷。
背景技術:
牛體清潔是保持牛的健康的重要一環,而目前,對于牛體的清潔采用的方法是:采用普通毛刷除垢,配合用水沖洗的方式,這種方式下,由于有些污垢的干涸并被牛毛裹藏,導致牛體的清潔效果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采用普通的毛刷對牛體清潔的清潔效果差的問題,從而提供一種牛體雙面清潔刷。牛體雙面清潔刷,它包括刷頭1、管狀手柄2和M列刷毛5, M為正整數;它還包括水量調節閥3和N列鋼刷毛4 ;N為正整數;所述刷頭I為下部開有進水孔的空腔結構;所述M列刷毛5的根部均固定在刷頭I的右側;管狀手柄2的一端固定在刷頭I的底部,且所述管狀手柄2的一端與刷頭I的進水孔連通;N列鋼刷毛4的根部均固定在刷頭I的左側;管狀手柄2上設置有水量調節閥3。它還包括連接管6,所述連接管6的一端套接在管狀手柄2的末端。刷頭I的一側開有M-1列出水孔7 ;所述M-1列出水孔7分別位于M列刷毛5中相鄰兩列之間。本實用新型為雙面刷體結構,在使用時,先用鋼刷毛面除去牛體上較大、較頑固的污垢,然后用毛刷面除去牛體上的其它污垢,配合水沖洗的方式,從而實現對牛體的清潔;本實用新型對牛體清潔的效果好。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
一、結合圖1和圖2說明本具體實施方式
,牛體雙面清潔刷,它包括刷頭1、管狀手柄2和M列刷毛5,M為正整數;它還包括水量調節閥3和N列鋼刷毛4 ;N為正整數;所述刷頭I為下部開有進水孔的空腔結構;所述M列刷毛5的根部均固定在刷頭I的右側;管狀手柄2的一端固定在刷頭I的底部,且所述管狀手柄2的一端與刷頭I的進水孔連通;N列鋼刷毛4的根部均固定在刷頭I的左側;管狀手柄2上設置有水量調節閥3。它還包括連接管6,所述連接管6的一端套接在管狀手柄2的末端。[0015]刷頭I的一側開有M-1列出水孔7 ;所述M-1列出水孔7分別位于M列刷毛5中相鄰兩列之間。本實用新型為雙面刷體結構,在使用時,先用鋼刷毛面除去牛體上較大、較頑固的污垢,然后用毛刷面除去牛體上的其它污垢,配合水沖洗的方式,從而實現對牛體的清潔;本實用新型對牛體清潔的效果好。并且能夠防止牛寄生蟲等疾病。
具體實施方式
二、本具體實施方式
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所述的牛體雙面清潔刷的區別在于,刷頭I的一側開有M-1列出水孔7 ;所述M-1列出水孔7分別位于M列刷毛5中相鄰兩列之間。本實施方式中,在毛刷面上設置多個出水孔,以便在使用毛刷除垢時同步進行沖洗,以達到更佳的除垢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三、本具體實施方式
與具體實施方式
二所述的牛體雙面清潔刷的區別在于,它還包括連接管6,所述連接管6的一端套接在管狀手柄2的末端。本實施方式采用連接管將管狀手柄2與外部水管進行連接。
具體實施方式
四、本具體實施方式
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二或三所述的牛體雙面清潔刷的區別在于,M = 3。
具體實施方式
五、本具體實施方式
與具體實施方式
四所述的牛體雙面清潔刷的區別在于,N = 3 ο
權利要求1.牛體雙面清潔刷,它包括刷頭(I)、管狀手柄(2)和M列刷毛(5),M為正整數;其特征是:它還包括水量調節閥(3)和N列鋼刷毛(4) ;N為正整數; 所述刷頭(I)為下部開有進水孔的空腔結構;所述M列刷毛(5)的根部均固定在刷頭(I)的右側;管狀手柄(2)的一端固定在刷頭(I)的底部,且所述管狀手柄(2)的一端與刷頭(I)的進水孔連通; N列鋼刷毛(4)的根部均固定在刷頭(I)的左側;管狀手柄(2)上設置有水量調節閥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牛體雙面清潔刷,其特征在于刷頭(I)的一側開有M-1列出水孔(7);所述11列出水孔(7)分別位于M列刷毛(5)中相鄰兩列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牛體雙面清潔刷,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連接管(6),所述連接管(6)的一端套接在管狀手柄(2)的末端。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牛體雙面清潔刷,其特征在于M= 3。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牛體雙面清潔刷,其特征在于N= 3。
專利摘要牛體雙面清潔刷,涉及一種牛體清潔刷。它是為了解決采用普通的毛刷對牛體清潔的清潔效果差的問題。它包括刷頭、管狀手柄和M列刷毛,M為正整數;它還包括水量調節閥和N列鋼刷毛;N為正整數;所述刷頭為下部開有進水孔的空腔結構;所述M列刷毛的根部均固定在刷頭的右側;管狀手柄的一端固定在刷頭的底部,且所述管狀手柄的一端與刷頭的進水孔連通;N列鋼刷毛的根部均固定在刷頭的左側;管狀手柄上設置有水量調節閥。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對牛體的清潔。
文檔編號A01K13/00GK203040389SQ201320071618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7日
發明者王洪寶, 崔婷婷, 王嘉厚, 李紅宇 申請人:黑龍江省畜牧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