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果樹病害防治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病害防治裝置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果樹病害防治機。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果樹種類主要有:蘋果樹、獼猴桃樹、梨樹、山楂樹、桃樹、棗樹、櫻桃樹、
橘樹、葡萄樹、檸檬樹、香蕉樹等果樹種類。隨著果樹種植業的發展,果樹的病蟲經多年傳入、繁殖、種類繁多、成災頻率高。蘋果和梨樹主要是腐爛病、早期落葉病、黑星病、炭疽病、輪紋病、銹病、白粉病、銹果病。山楂生產上主要是銹病、白粉病、葉斑病等危害嚴重。葡萄病害有30余種,其中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霜霉病、褐斑病等危害較重,細菌性根癌并是療寧省檢疫性病害。桃樹病害不下50中,其中縮葉病、細菌性穿孔病、褐腐病、流膠病、炭疽病等危害比較嚴重。其他果樹病害如:李子紅點病、杏疔病、棗瘋病等歷年均有不同程度發生,給果樹生產帶來損失。現階段,廣大果農在果樹病蟲害防治方面方法單一,幾乎完全依賴農藥防治,施用化學農藥防治果樹病蟲害快速、高效、經濟,但長期廣泛使用,會對水果和環境造成嚴重污染。而在農藥使用的許多環節上又存在不規范、不科學的問題,這不僅造成了果品污染,制約了果品的市場競爭力,而且對植物、大氣、土壤、人畜造成了危害。以蘋果樹腐爛病為例,目前常用的藥劑有腐爛敵、腐必清、福美砷等,這些藥劑一是防治效果不佳,病部第二年繼續擴散。二是有的防治效果對樹體傷害較大,造成樹體正常組織大面積壞死,且這種藥物往往具有很聞的毒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果樹病害防治機,解決了農業技術領域果樹病害防治不徹底、易復發且長期使用農藥防治,致使果品農殘超標,影響果品質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所米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果樹病害防治機,包括由上機殼和下機殼構成的中空的殼體,殼體一端安裝有前面板,殼體另一端安裝有后面板,前面板上安裝有控制盒,控制盒上設置有數碼顯示管和控制按鈕,前面板上還安裝有電源開關和電源插座,后面板上安裝有出氣嘴,殼體內設置有上下放置的2塊絕緣板,2塊絕緣板之間通過ABS立柱連接,下方的絕緣板上表面安裝有氣泵裝置和加壓模塊,上方的絕緣板上表面安裝有臭氧發生裝置,所述控制盒與加壓模塊和臭氧發生裝置通過線路導線連接,氣泵裝置、臭氧發生裝置和出氣嘴依次通過導氣管連接。本實用新型的特點還在于,其中出氣嘴設置有2路。其中上機殼外側上表面安裝有提手。其中下機殼外側下表面設置有海綿墊腳。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低溫等離子技術產生的臭氧氣體的特性,有效抑制細菌和微生物的滋生蔓延,具有治愈率高、滲透性強、耐雨水沖刷的優點,并且能夠降解農藥殘留,達到安全無毒的使用效果。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果樹病害防治機整機結構側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果樹病害防治機整機中前面板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果樹病害防治機整機中后面板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電源插座,2.前面板,3.控制盒,4.提手,5.上機殼,6.線路導線,7.臭氧發生裝置,8.導氣管,9.出氣嘴,10.氣泵裝置,11.加壓模塊,12.絕緣板,13.ABS立柱,14.后面板,15.海綿墊腳,16.下機殼,17.數碼顯示管,18.控制按鈕,19.電源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果樹病害防治機,如圖1至圖3所示,包括由上機殼5和下機殼16構成的中空的殼體,上機殼5外側上表面安裝有提手4,下機殼16外側下表面設置有海綿墊腳15,殼體一端安裝有前面板2,殼體另一端安裝有后面板14,前面板2上安裝有控制盒3,控制盒3上設置有數碼顯示管17和控制按鈕18,前面板2上還安裝有電源開關19和電源插座1,后面板14上安裝有2路出氣嘴9,其中殼體內設置有上下放置的2塊絕緣板12,2塊絕緣板12之間通過ABS立柱13連接,下方的絕緣板12上表面安裝有氣泵裝置10和加壓模塊11,上方的絕緣板12上表面安裝有臭氧發生 裝置7,所述控制盒3與加壓模塊11和臭氧發生裝置7通過線路導線6連接,氣泵裝置10、臭氧發生裝置7和出氣嘴9依次通過導氣管8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果樹病害防治機,為長方體便攜式結構,產品整機外殼為全塑ABS材質,整機可拆分為上機殼5、下機殼16、前面板2和后面板14四部分。上機殼5安裝有提手4,以便于操作者使用;下機殼16安裝2塊絕緣板12,兩塊絕緣板12之間用ABS立柱13連接固定,下方的絕緣板12上表面安裝有氣泵裝置10和加壓模塊11,上方的絕緣板12安裝有臭氧發生裝置7 ;前面板2上部安裝有控制盒3,下部安裝有電源插座I和電源開關19 ;后面板僅安裝2路出氣嘴9。氣泵裝置10、臭氧發生裝置7和出氣嘴9之間通過導氣管8連接,為輸氣管道。本實用新型的電路的連接關系為,AC220V市電通過電源線與本實用新型的電源插座I連接,利用電源開關19通斷特性實現供電和斷電功能。當電源開關19打開時,AC220V電源接通后首先進入控制盒3,由控制盒3對市電電源電壓調整后再對氣泵裝置10、加壓模塊11、臭氧發生裝置7分別供電。操作者根據需要,操作前面板2的控制盒3上的控制按鈕18,可選擇手動控制模式或自動控制模式,使本實用新型果樹病害防治機按照要求產生臭氧氣體。本實用新型能夠產生適宜濃度臭氧氣體,并將其產生的臭氧氣體通過輸氣管道通入水或植物油中,經過一定時間的制備后,使水中含有適量臭氧的臭氧水或臭氧油,然后將臭氧水噴施于果樹枝葉、土壤表面或用臭氧油涂抹于經刮治后的果樹枝干病患部位,利用臭氧高效抑菌的特性可對存在于空氣中、枝葉、土壤表面和枝干病患處的的致病細菌、病毒孢子有效抑制。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過低溫等離子體技術產生適宜濃度的臭氧氣體。利用臭氧氣體能夠瞬間殺菌消毒,無死角的特性,可以有效抑制細菌和微生物的滋生蔓延。另外由于臭氧可破壞有機農藥的化學鍵,使其失去藥性,從而可降低果品表面及土壤中殘留的農藥殘留。臭氧氣體由于穩定性差,很快會自行分解為氧氣或單個氧原子,而單個氧原子能自行結合成氧分子,氧氣是空氣的重要組成部分,故不會對環境和果品造成二次污染,故本實用新型為環保無毒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I)治愈率高:本實用新型果樹病害防治機采用低溫等離子體技術產生適宜濃度的臭氧氣體,該氣體對各類真菌、細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均具有很強的殺滅作用,對腐爛病病菌治愈率達99.8%。2)滲透性強:本實用新型果樹病害防治機產生的活性成分通入植物油中,可制備成一定濃度的臭氧化油,然后將臭氧化油涂抹于經果樹枝干的病斑部位,作用面積大,效果可以深達木質部,防治更徹底。3)耐雨水沖刷:臭氧化油涂抹于病斑表面后,會很快附著于病斑表面,即使有雨水沖刷,也不易脫掉,對植物新生組織形成保護性油膜,阻止細菌、真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入
侵。·4)降解農藥殘留:將本實用新型果樹病害防治機產生的活性成分通入水中,制備成臭氧水后,噴施于果樹葉面、果實表面等部位,可破壞有機農藥的化學鍵,使其失去藥性,降低果品表面及土壤中殘留的農藥殘留。5)安全無毒:本實用新型果樹病害防治機產生活性成分釋放后最終會分解為氧氣,氧氣是空氣的重要組成部分,故不會對空氣、果蔬造成二次污染,為環保無毒技術。
權利要求1.一種果樹病害防治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機殼(5)和下機殼(16)構成的中空的殼體,殼體一端安裝有前面板(2),殼體另一端安裝有后面板(14),前面板(2)上安裝有控制盒(3),控制盒(3)上設置有數碼顯示管(17)和控制按鈕(18),前面板(2)上還安裝有電源開關(19)和電源插座(1),后面板(14)上安裝有出氣嘴(9), 所述殼體內設置有上下放置的2塊絕緣板(12),2塊絕緣板(12)之間通過ABS立柱(13)連接,下方的絕緣板(12)上表面安裝有氣泵裝置(10)和加壓模塊(11),上方的絕緣板(12 )上表面安裝有臭氧發生裝置(7 ),所述控制盒(3 )與加壓模塊(11)和臭氧發生裝置(7)通過線路導線(6)連接,氣泵裝置(10)、臭氧發生裝置(7)和出氣嘴(9)依次通過導氣管(8)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病害防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氣嘴(9)設置有2路。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病害防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機殼(5)外側上表面安裝有提手(4)。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病害防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機殼(16)外側下表面設置有海綿墊腳(1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果樹病害防治機,包括由上機殼和下機殼構成的中空的殼體,殼體一端安裝有前面板,殼體另一端安裝有后面板,前面板上安裝有控制盒,控制盒上設置有數碼顯示管和控制按鈕,前面板上還安裝有電源開關和電源插座,后面板上安裝有出氣嘴,殼體內設置有上下放置的2塊絕緣板,2塊絕緣板之間通過ABS立柱連接,下方的絕緣板上表面安裝有氣泵裝置和加壓模塊,上方的絕緣板上表面安裝有臭氧發生裝置,控制盒與加壓模塊和臭氧發生裝置通過線路導線連接,氣泵裝置、臭氧發生裝置和出氣嘴依次通過導氣管連接。解決了農業技術領域果樹病害防治不徹底、易復發且長期使用農藥防治,致使果品農殘超標,影響果品品質的問題。
文檔編號A01G7/06GK203120590SQ201320126020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9日
發明者李毅, 曹克強, 韓明玉, 陳陵江, 羅劍馳, 陳志杰, 趙思孝, 李勃, 梁永立, 劉麗華, 呂金殿, 賀益清, 李委, 王曉萍, 褚苑苑 申請人:西安拓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