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摘果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花生摘果機,包括機架、設在機架上的摘果裝置以及設在摘果裝置下方的分離裝置,所述的分離裝置包括振動篩以及振動篩下面的簸動機構。本實用新型的簸動機構由帶輪帶動撞桿作圓周運動,不斷撞擊振動篩下面的橡膠墊,使振動篩上下簸動,能有效地將粘在花生上的潮濕泥土分離。
【專利說明】花生摘果機【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收獲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南方鮮嫩花生的摘果機。
【背景技術】
[0002]花生摘果機是一種農業設備,用于花生帶秧收獲后將花生秧與花生果分離。現有的花生摘果機包括機架、設在機架上部的摘果裝置以及設在摘果裝置下方的分離裝置,但該分離裝置的振動篩一般是平行擺動,很難將粘在花生上的潮濕的土壤分離下來。由于南方花生以食用為主,收獲時花生比較鮮嫩,泥土也比較潮濕,因此用現有花生摘果機的摘果裝置很容易造成很高破損率。
【發明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花生摘果機,解決了很難將粘在花生上的潮濕的土壤分離下來的問題。
[0004]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花生摘果機,包括機架、設在機架上的摘果裝置以及設在摘果裝置下方的分離裝置,所述的分離裝置包括振動篩以及振動篩下面的簸動機構。
[0005]優選地,所述的振動篩通過前端的鏈子和后端的連桿懸掛在機架上;所述的簸動機構包括帶輪和撞桿,帶輪與撞桿連接并帶動撞桿作圓周運動,在撞桿的端部安裝滾動軸承,該滾動軸承與振動篩的底部相接觸。
[0006]優選地,所述振動篩的篩體與水平面成5°,其中篩條寬10mm,篩條間距為8mm。
[0007]優選地,所述滾動軸承與振動篩的底部之間通過一橡膠墊相接觸。
[0008]優選地,所述摘果裝置為滾筒,在該滾筒的側壁沿圓周方向等距安裝六塊木板,木板的外緣為倒圓柱面。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簸動機構由帶輪帶動撞桿作圓周運動,不斷撞擊振動篩下面的橡膠墊,使振動篩上下簸動,能有效地將粘在花生上的潮濕泥土分離。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滾筒結構示意圖。
[0013]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振動篩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撞桿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請參閱圖1至圖4,本實施例的花生摘果機包括機架1、滾筒2、振動篩3和振動篩下方的簸動機構。滾筒2通過帶輪4、5連接在電機6上,滾筒2由鐵筒7和木板8以及滾筒軸9組成,在鐵筒2的側壁沿圓周方向等距安裝六塊木板8,木板8的外緣為倒圓柱面,將鐵筒7焊接在滾筒軸9上,通過承軸座10安裝在機架I上。振動篩3的篩體與水平面成5°,其中篩條寬IOmm,篩條間距為8mm,其通過前端連桿11和后端鏈子12將其懸掛在機架I上,振動篩3下部安裝一塊橡膠墊13,避免撞桿與振動篩的硬碰撞。簸動機構包括撞桿14、軸承座15和帶輪16組成,將軸承17用小軸18和卡簧19安裝在撞桿的端部(撞桿的兩端具有相同結構).[0016]工作時,利用滾筒周圍的木板將花生撥下來,花生順著邊框掉入下面振動篩上,帶輪帶動撞桿作圓周運動,每旋轉一周,撞桿的端部撞擊振動篩下面的橡膠墊兩次,振動篩上下簸動,使粘在花生上的泥土破裂,將花生和泥土分離,花生順著振動篩滾動下來,泥土通過縫隙掉落下來。
【權利要求】
1.一種花生摘果機,包括機架、設在機架上的摘果裝置以及設在摘果裝置下方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離裝置包括振動篩以及振動篩下面的簸動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花生摘果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動篩通過前端的鏈子和后端的連桿懸掛在機架上;所述的簸動機構包括帶輪和撞桿,帶輪與撞桿連接并帶動撞桿作圓周運動,在撞桿的端部安裝滾動軸承,該滾動軸承與振動篩的底部相接觸。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花生摘果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動篩的篩體與水平面成5°,其中篩條寬IOmm,篩條間距為8mm。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花生摘果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滾動軸承與振動篩的底部之間通過一橡膠墊相接觸。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花生摘果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摘果裝置為滾筒,在該滾筒的側壁沿圓周方向等距安裝六塊木板,木板的外緣為倒圓柱面。
【文檔編號】A01F11/00GK203407248SQ201320170098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3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3日
【發明者】姚華平, 朱立學, 韋鴻鈺, 盧衛城, 李啟照, 林銳歡, 黎向明 申請人:仲愷農業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