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溫圓錐制砂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從根據解決圓錐制砂機中主軸內銅套過熱所導致的主軸內銅套成形材料中所含錫、鉛溢出,所導致的主軸內銅套破裂現象的恒溫圓錐制砂機,它括圓錐制砂機,所述圓錐制砂機中的主軸內銅套軸向內壁半圓面開有軸向凹弧形凹槽且軸向凹弧形凹槽壁開有進油孔;所述圓錐制砂機中的下機殼下部的主軸裝配軸孔內開有環形凸臺,水冷圓形套外圓面開有多圈環形凹槽,水冷圓形套外圓面與主軸裝配軸孔內壁相吻合構成多圈水冷卻腔,多圈水冷卻腔相互連通且多圈水冷卻腔上部水冷卻腔與安裝在下機殼上的進水管連通,多圈水冷卻腔下部水冷卻腔與出水管連通。
【專利說明】恒溫圓錐制砂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從根據解決圓錐制砂機中主軸內銅套過熱所導致的主軸內銅套成形材料中所含錫、鉛溢出,所導致的主軸內銅套破裂現象的恒溫圓錐制砂機,屬圓錐制砂機專用主軸內銅套制造領域。
[0002]【背景技術】
[0003]本申請在在先持有專利CN101816967B、名稱“圓錐式制砂機及制砂方法”,大錐齒輪套在偏心軸套上,偏心軸套通過銅外套套在下機殼中心的軸孔內,主軸通過內銅套位于偏心軸套內且由偏心軸套推動主軸擺動,球面座位于下機殼中的定位軸孔的殼體支撐圈上,動錐通過球面銅瓦套在主軸上且由主軸推動動錐擺動,動套襯套套在動錐的錐面上,抗磨動套套在動套襯套的錐面上,嵌緊器套在主軸上且采用鎖緊螺母將嵌緊器鎖緊,上機殼與下機殼配合且上機殼外翻邊與下機殼外翻邊間設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的調整油缸,上機殼內壁呈環形鋸齒螺旋狀且與調整螺套外壁的環形螺旋鋸齒相嚙合,調整螺套呈雙喇叭形結構,其下喇叭壁通過定套襯套與抗磨定套連接、上喇叭壁用于支撐料斗總成。其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是:一是由于主軸與內銅套(主軸內銅套)相觸面呈油膜面動態支撐,而主軸回轉轉動的過程中與主軸內銅套的受力面(主軸內銅套內壁的一半)始終處于重力碾壓過程,造成主軸、主軸內銅套始終處于高溫狀態,導致油膜失效;二是由于主軸內銅套由銅、錫、鉛構成,當主軸、主軸內銅套處于高溫狀態時,構成主軸內銅套的錫(或錫和鉛)熔化從主軸內銅套壁溢出,造成主軸內銅套成蜂窩狀結構,強度盡失,主軸內銅套斷裂、破碎,導制制砂機無法工作。
[0004]實用新型內容
[0005]設計目的:避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設計一種從根據解決圓錐制砂機中主軸內銅套過熱所導致的主軸內銅套成形材料中所含錫、鉛溢出,所導致的主軸內銅套呈蜂窩孔結構所帶來的軸套破裂現象的恒溫圓錐制砂機。
[0006]設計方案:為了實現上述設計目的。1、主軸內銅套軸向內壁半圓面開有凹弧形凹槽且凹弧形凹槽壁開有進油孔的設計,是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之一。這樣做的目的在于:由于圓錐制砂機中主軸受偏心套的導向作偏心轉動時,其主軸作用力的面始終與主軸內銅套(銅套)軸向內壁一半發生擠推,而另一半軸向內壁不發生擠推,為此本申請將不與主軸面發生擠推面的主軸內銅套內壁面開弧形凹槽和進油孔,該進油孔由位于制砂機外部的供油系統將帶壓潤滑冷卻油注入由主軸和主軸內銅套內壁面凹槽構成的潤滑冷卻腔,該冷卻腔中的潤滑冷卻油由于處于流動狀態,不僅能夠起到冷卻主軸內銅套和主軸的作用,而且能夠確保主軸與主軸內銅套間的油膜不會由于高溫而失效,確保主軸與主軸內銅套之間的良好潤滑狀態,更重要的是從根本上解決了構成主軸內銅套的材料由于高溫所導致的主軸內銅套材料中錫或錫和鉛和溢出所形成的主軸內銅套呈蜂窩狀情形的發生,避免了由此所導致的主軸內銅套強度盡失、斷裂現象的發生。2、制砂機用潤滑油冷卻循環供油系統的設計,是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之二。這樣做的目的在于:由于潤滑冷卻循環供油系統既具有帶壓供油裝置,又具有油冷卻系統,它既能夠將冷卻后的潤油冷卻油強制注入主軸內銅套和主軸軸面構成的潤滑油冷卻腔內,又能夠將冷卻主軸、主軸內銅套及潤滑后的帶溫潤滑油進行冷卻、過濾后循環使用,從而達到冷卻、潤滑、環保的目的。3、下機殼下部的主軸裝配軸孔內開有環形凸臺,水冷圓形套外圓面開有多圈環形凹槽的設計,是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之三。這樣做的目的在于:由于水冷圓形套的外圓面與主軸裝配軸孔內壁相吻合構成多圈水冷卻腔,該多圈水冷卻腔所對應的主軸裝配軸孔壁上分別開有進水孔和出水孔且進水孔和出水孔分別呈豎直排列,該豎直排列的進水孔和出水孔分別采用豎直凹槽連通,其進水凹槽通過進水管及連管與水冷卻循環裝置出水口連通,出水凹槽通過出水管及連管與水冷卻循環裝置進水口連通,在水冷卻循環裝置作用下冷卻后的水由進水凹槽的進水管注入進水凹槽,再由進水凹槽通過主軸裝配軸孔壁上的進水孔注入多圈水冷卻腔內且通過水冷圓形套將水冷能量傳遞至主軸外銅套且對主軸外銅套進行連續冷卻,冷卻的主軸外銅套又對主軸內銅套進行冷卻,從而達到對主軸內外銅套冷卻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從根本上解決了構成主軸銅套的材料由于高溫所導致的主軸銅套材料中錫或錫和鉛和溢出所形成的主軸銅套呈蜂窩狀情形的發生,避免了由此所導致的主軸銅套強度盡失、斷裂現象的發生。4、水冷卻循環裝置的設計,是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之四。這樣做的目的在于:由于水冷卻循環裝置既具有帶壓注水裝置,又具有水冷卻系統,它既能夠將冷卻后的水強制注入多圈水冷卻腔內,又能夠通過水冷圓形套連續不斷地對主軸內外銅套、主軸進行傳導冷卻,從而分別與使達到降低主軸內外銅套及主軸的工作溫度,確保主軸內外銅套的溫升不會超出其錫的熔點,避免主軸內外銅套蜂窩結構的產生。
[0007]技術方案:一種恒溫圓錐制砂機,它括圓錐制砂機本體,所述圓錐制砂機本體中的主軸內銅套軸向內壁半圓面開有軸向凹弧形凹槽且軸向凹弧形凹槽壁開有進油孔;所述圓錐制砂機本體中的下機殼下部的主軸裝配軸孔內開有環形凸臺,水冷圓形套外圓面開有多圈環形凹槽,水冷圓形套外圓面與主軸裝配軸孔內壁相吻合構成多圈水冷卻腔,多圈水冷卻腔相互連通且多圈水冷卻腔上部水冷卻腔與安裝在下機殼上的進水管連通,多圈水冷卻腔下部水冷卻腔與出水管連通。
[0008]本實用新型與【背景技術】相比,一是解決了由于主軸與主軸內銅套相觸面呈油膜面動態支撐,而主軸回轉轉動的過程中與主軸內銅套的受力面(主軸內銅套內壁的一半)始終處于重力碾壓過程,造成主軸、主軸內銅套始終處于高溫狀態,導致油膜失效的致命缺陷;二是解決了由于主軸內銅套由銅、錫、鉛構成,當主軸、主軸內銅套處于高溫狀態時,構成主軸內銅套的錫(或錫和鉛)熔化從主軸內銅套壁溢出,造成主軸內銅套成蜂窩狀結構,強度盡失,主軸內銅套斷裂、破碎,導致制砂機無法工作的缺陷;三是由于水冷圓形套外圓面開有多圈環形凹槽,水冷圓形套外圓面與主軸裝配軸孔內壁相吻合構成多圈水冷卻腔,既實現了水冷圓形套連續不斷地對主軸內外銅套、主軸的傳導冷卻,降低了主軸內外銅套及主軸的工作溫度,確保構成主軸內外銅套材料中錫的溫升不會超出錫的熔點,避免主軸內外銅套蜂窩結構的產生,進而避免了由于主軸銅套的錫(或錫和鉛)熔化從主軸銅套壁溢出,導致主軸內外銅套斷裂、破碎,制砂機無法工作現象的發生。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圓錐制砂機專用主軸內銅套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0]圖2是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0011]圖3是圖1構成的圓錐制砂機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4是圓錐制砂機下機殼裝配水冷圓形套后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5是圖4中水冷圓形套裝配后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4]圖6是圓錐制砂機下機殼裝配水冷圓形套前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7是水冷圓形套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6]圖8是本申請實施例3其中圖示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實施例1:參照附圖1-7。一種恒溫圓錐制砂機,它括圓錐制砂機本體,所述圓錐制砂機本體中的主軸內銅套101軸向內壁半圓面開有軸向凹弧形凹槽102且軸向凹弧形凹槽壁開有進油孔。軸向凹弧形凹槽102的深度大于2毫米、小于或等于軸套壁厚的一半。軸向凹弧形凹槽102的上部和下部非凹弧形凹槽面103的寬度分別為軸向凹弧形凹槽長度的八分之一至八分之二。軸向凹弧形凹槽102的小面大于主軸內銅套內壁面積的三分之一,小于二分之一。所述圓錐制砂機本體下機殼I下部的主軸裝配軸孔12內開有環形凸臺11,水冷圓形套3外圓面開有多圈環形凹槽2,水冷圓形套3外圓面與主軸裝配軸孔12內壁相吻合構成多圈水冷卻腔,多圈水冷卻腔相互連通且多圈水冷卻腔上部水冷卻腔與安裝在下機殼I上的進水管連通,多圈水冷卻腔下部水冷卻腔與出水管連通。水冷圓形套3上端面頂在主軸裝配軸孔12的環形凸臺11面上。多圈水冷卻腔上部進水管和多圈水冷卻腔下部水管間裝有水冷卻循環裝置。水冷圓形套3上部和下部與主軸裝配軸孔12內壁間分別置有密封圈7和8,密封圈及水冷卻循環裝置設計、安裝系現有技術在此不作敘述。
[0018]實施例2: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一種恒溫圓錐制砂機的恒溫方法,主軸內銅套101套在主軸104上,外部的供油系統將潤滑冷卻油通過主軸內銅套101上的進油孔進入由主軸104和主軸內銅套內壁凹弧形凹槽102構成的潤滑冷卻油腔內,位于潤滑冷卻油腔內的潤滑油在圓錐制砂機主軸工作的過程中對主軸104及主軸內銅套101進行冷卻,由于主軸104呈偏心碾壓轉動,其主軸104對主軸內銅套102的作用力面始終作用在主軸內銅套102中的非凹弧形槽的受力面。主軸104和主軸內銅套102內壁凹弧形凹槽102構成的潤滑冷卻腔與主軸104壁上的進油道進口連通。位于潤滑冷卻腔內的潤滑冷卻油在外部的供油系統的作用下,一部分進入主軸104中的輸油道、一部分被主軸偏心碾壓轉動時的主軸軸面帶走、另一分部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順主軸軸面流到主軸底部平面軸承且對平面軸承潤滑后由回流道流回供油系統系統冷卻、過濾后循環使用。水冷卻循環裝置將冷卻后的水強制注入由水冷圓形套3外圓面與主軸裝配軸孔12內壁相吻合構成多圈水冷卻腔,由于多圈水冷卻腔內壁與主軸外銅套4的外壁相觸,多圈水冷卻腔產生的冷量傳遞至主軸外銅套4且對主軸外銅4連續進行冷卻,連續冷卻后的主軸外銅套4對位于其內的主軸內銅套進行冷卻,內銅套則對主軸進行冷卻,冷卻主軸外銅套所產生的熱水由出水管排出進入水冷卻循環裝置進行強制冷卻,冷卻后的水再由水冷卻循環裝置的出水口進入進水管,由進水管注入由水冷圓形套3外圓面與主軸裝配軸孔12內壁相吻合構成多圈水冷卻腔內,如此循環,直至圓錐制砂機停止工作。
[0019]實施例3:參照附圖8。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一種水冷式圓錐制砂機下機殼,包括圓錐制砂機下機殼1,所述下機殼I下部的主軸裝配軸孔12內開有環形凸臺11,水冷圓形套3外圓面開有多圈環形凹槽2,水冷圓形套3外圓面與主軸裝配軸孔12內壁相吻合構成多圈水冷卻腔,主軸裝配軸孔12內壁豎立開有進水和出水兩條凹槽13且進水和出水兩條凹槽13分別將多圈水冷卻腔相互連通,進水凹槽13上部開有進水孔且與進水管連通,出水凹槽13的下部開有出水孔且與出水管連通。水冷圓形套3上端面頂在主軸裝配軸孔12的環形凸臺11面上。進水管和出水管分別與水冷卻循環裝置出水口和進水口連通。水冷圓形套3上部和下部與主軸裝配軸孔12內壁間分別置有密封圈7和8。
[0020]由于水冷圓形套的外圓面與主軸裝配軸孔內壁相吻合構成多圈水冷卻腔,該多圈水冷卻腔所對應的主軸裝配軸孔壁上分別豎立開有進水和出水兩條凹槽,該進水和出水兩條凹槽分別將多圈水冷卻腔相互連通,其進水凹槽上部開有進水孔且與進水管連通,出水凹槽的下部開有出水孔且與出水管連通,而進水管通過連管與水冷卻循環裝置出水口連通,出水管通過連管與水冷卻循環裝置進水口連通,在水冷卻循環裝置作用下冷卻后的水由進水管注入多圈水冷卻腔內且通過水冷圓形套將水冷能量傳遞至主軸外銅套且對主軸外銅套進行連續冷卻,冷卻的主軸外銅套又對主軸內銅套進行冷卻,從而達到對主軸內外銅套冷卻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從根本上解決了構成主軸銅套的材料由于高溫所導致的主軸銅套材料中錫或錫和鉛和溢出所形成的主軸銅套呈蜂窩狀情形的發生,避免了由此所導致的主軸銅套強度盡失、斷裂現象的發生,冷卻主軸外銅套所產生的熱水由出水管排出進入水冷卻循環裝置進行強制冷卻,冷卻后的水再由水冷卻循環裝置的出水口進入進水管,由進水管注入由水冷圓形套外圓面與主軸裝配軸孔內壁相吻合構成多圈水冷卻腔內,如此循環,直至圓錐制砂機停止工作。其次,由于水冷卻循環裝置既具有帶壓注水裝置,又具有水冷卻系統,它既能夠將冷卻后的水強制注入多圈水冷卻腔內,又能夠通過水冷圓形套連續不斷地對主軸內外銅套、主軸進行傳導冷卻,從而分別與使達到降低主軸內外銅套及主軸的工作溫度,確保主軸內外銅套的溫升不會超出其錫的熔點,避免主軸內外銅套蜂窩結構的產生。
[0021]實施例4:在實施例3的基礎上,一種水冷式圓錐制砂機下機殼強制水冷方法,水冷卻循環裝置通過進水管將冷卻后的水強制注入由水冷圓形套3外圓面與主軸裝配軸孔12內壁相吻合構成多圈水冷卻腔,由于多圈水冷卻腔內壁與主軸外銅套4的外壁相觸,多圈水冷卻腔產生的冷量傳遞至主軸外銅套4且對主軸外銅4連續進行冷卻,連續冷卻后的主軸外銅套4對位于其內的主軸內銅套進行冷卻,內銅套則對主軸進行冷卻,冷卻主軸外銅套所產生的熱水由出水管排出進入水冷卻循環裝置進行強制冷卻,冷卻后的水再由水冷卻循環裝置的出水口進入進水管,由進水管注入由水冷圓形套3外圓面與主軸裝配軸孔12內壁相吻合構成多圈水冷卻腔內,如此循環,直至圓錐制砂機停止工作。
[0022]實施例5: —種螺旋式水冷圓錐制砂機下機殼,包括圓錐制砂機下機殼1,所述下機殼I下部的主軸裝配軸孔12內開有環形凸臺11,水冷圓形套3外圓面開有螺旋凹槽2,水冷圓形套3外圓面與主軸裝配軸孔12內壁相吻合構成螺旋水冷卻腔,主軸裝配軸孔12內壁豎立開有進水和出水兩條凹槽13且進水和出水兩條凹槽13分別將螺旋水冷卻腔相互連通,進水凹槽13上部開有進水孔且與進水管連通,出水凹槽13的下部開有出水孔且與出水管連通。水冷圓形套3上端面頂在主軸裝配軸孔12的環形凸臺11面上。進水管和出水管分別與水冷卻循環裝置出水口和進水口連通。水冷圓形套3上部和下部與主軸裝配軸孔12內壁間分別置有密封圈7和8。[0023]由于水冷圓形套的外圓面與主軸裝配軸孔內壁相吻合構成螺旋水冷卻腔,該螺旋水冷卻腔所對應的主軸裝配軸孔壁上分別豎立開有進水和出水兩條凹槽,該進水和出水兩條凹槽分別將螺旋水冷卻腔相互連通,其進水凹槽上部開有進水孔且與進水管連通,出水凹槽的下部開有出水孔且與出水管連通,而進水管通過連管與水冷卻循環裝置出水口連通,出水管通過連管與水冷卻循環裝置進水口連通,在水冷卻循環裝置作用下冷卻后的水由進水管注入螺旋水冷卻腔內且通過水冷圓形套將水冷能量傳遞至主軸外銅套且對主軸外銅套進行連續冷卻,冷卻的主軸外銅套又對主軸內銅套進行冷卻,從而達到對主軸內外銅套冷卻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從根本上解決了構成主軸銅套的材料由于高溫所導致的主軸銅套材料中錫或錫和鉛和溢出所形成的主軸銅套呈蜂窩狀情形的發生,避免了由此所導致的主軸銅套強度盡失、斷裂現象的發生,冷卻主軸外銅套所產生的熱水由出水管排出進入水冷卻循環裝置進行強制冷卻,冷卻后的水再由水冷卻循環裝置的出水口進入進水管,由進水管注入由水冷圓形套外圓面與主軸裝配軸孔內壁相吻合構成螺旋水冷卻腔內,如此循環,直至圓錐制砂機停止工作。其次,由于水冷卻循環裝置既具有帶壓注水裝置,又具有水冷卻系統,它既能夠將冷卻后的水強制注入螺旋水冷卻腔內,又能夠通過水冷圓形套連續不斷地對主軸內外銅套、主軸進行傳導冷卻,從而分別與使達到降低主軸內外銅套及主軸的工作溫度,確保主軸內外銅套的溫升不會超出其錫的熔點,避免主軸內外銅套蜂窩結構的產生。
[0024]實施例6:在實施例6的基礎上,一種螺旋式水冷圓錐制砂機下機殼強制水冷方法,水冷卻循環裝置通過進水管將冷卻后的水強制注入由水冷圓形套3外圓面與主軸裝配軸孔12內壁相吻合構成螺旋水冷卻腔,由于螺旋水冷卻腔內壁與主軸外銅套4的外壁相觸,螺旋水冷卻腔產生的冷量傳遞至主軸外銅套4且對主軸外銅4連續進行冷卻,連續冷卻后的主軸外銅套4對位于其內的主軸內銅套進行冷卻,內銅套則對主軸進行冷卻,冷卻主軸外銅套所產生的熱水由出水管排出進入水冷卻循環裝置進行強制冷卻,冷卻后的水再由水冷卻循環裝置的出水口進入進水管,由進水管注入由水冷圓形套3外圓面與主軸裝配軸孔12內壁相吻合構成螺旋水冷卻腔內,如此循環,直至圓錐制砂機停止工作。
[0025]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實施例雖然對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思路作了比較詳細的文字描述,但是這些文字描述,只是對本實用新型設計思路的簡單文字描述,而不是對本實用新型設計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實用新型設計思路的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恒溫圓錐制砂機,它括圓錐制砂機本體,其特征是:所述圓錐制砂機本體中的主軸內銅套(101)軸向內壁半圓面開有軸向凹弧形凹槽(102)且軸向凹弧形凹槽壁開有進油孔;所述圓錐制砂機本體中的下機殼(I)下部的主軸裝配軸孔(12)內開有環形凸臺(11),水冷圓形套(3)外圓面開有多圈環形凹槽(2),水冷圓形套(3)外圓面與主軸裝配軸孔(12)內壁相吻合構成多圈水冷卻腔,多圈水冷卻腔相互連通且多圈水冷卻腔上部水冷卻腔與安裝在下機殼(I)上的進水管連通,多圈水冷卻腔下部水冷卻腔與出水管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恒溫圓錐制砂機,其特征是:軸向凹弧形凹槽(102)的深度大于2毫米、小于或等于軸套壁厚的一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恒溫圓錐制砂機,其特征是:軸向凹弧形凹槽(102)的上部和下部非凹弧形凹槽面(103)的寬度分別為軸向凹弧形凹槽長度的八分之一至八分之二。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恒溫圓錐制砂機,其特征是:軸向凹弧形凹槽(102)的小面大于主軸內銅套內壁面積的三分之一,小于二分之一。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恒溫圓錐制砂機,其特征是:水冷圓形套(3)上端面頂在主軸裝配軸孔(12)的環形凸臺(11)面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恒溫圓錐制砂機,其特征是:多圈水冷卻腔上部進水管和多圈水冷卻腔下部水管間裝有水冷卻循環裝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恒溫圓錐制砂機,其特征是:水冷圓形套(3)上部和下部與主軸裝配軸孔(12 )內壁間分別置有密封圈(7,8 )。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恒溫圓錐制砂機,其特征是:所述主軸裝配軸孔(12)內壁豎立開有進水和出水兩條凹槽(13)且進水和出水兩條凹槽(13)分別將多圈水冷卻腔相互連通,進水凹槽(13)上部開有進水孔且與進水管連通,出水凹槽(13)的下部開有出水孔且與出水管連通。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恒溫圓錐制砂機,其特征是:水冷圓形套(3)外圓面與主軸裝配軸孔(12)內壁相吻合構成螺旋水冷卻腔,主軸裝配軸孔(12)內壁豎立開有進水和出水兩條凹槽(13)且進水和出水兩條凹槽(13)分別將螺旋水冷卻腔相互連通,進水凹槽(13)上部開有進水孔且與進水管連通,出水凹槽(13)的下部開有出水孔且與出水管連通。
10.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恒溫圓錐制砂機,其特征是:進水管和出水管分別與水冷卻循環裝置出水口和進水口連通。
【文檔編號】B02C2/04GK203695108SQ201320528328
【公開日】2014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8日
【發明者】胡祖堯 申請人:浙江雙金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