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位自適應防堵塞進水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領域,尤其涉及水位自適應防堵塞進水裝置。包含管道,所述管道上連接有浮力裝置,所述管道和浮力裝置安放于水源內。所述管道管口朝上。所述管道為可伸縮管道。有益效果:自適應伸縮裝置設計簡易、靈活,巧妙利用浮力原理,無外動力自動的控制伸縮管道升降,始終引入池中上層清水降低黃灌區微灌過程中泥沙進入管道引起淤積堵塞問題。設計水位自適應升降管道,使得引水順暢,水頭損失小,大大降低管網堵塞,達到簡化過濾工程配置(如多級沉砂池、濾網),適用于已建好的各型式引水渠道和蓄水池。裝置設計針對農田灌溉基本問題,充分利用浮力原理,無需外部動力實現水位自適應調節,凸顯了環保、經濟現代農業的特點。
【專利說明】水位自適應防堵塞進水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領域,尤其涉及水位自適應防堵塞進水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微灌技術在現代農業中的運用,它為農業帶來了突出的貢獻,但其自身的缺點也日益地暴露出來,其中堵塞是微灌的致命缺點,也是最難解決的難題,微灌堵塞的原因是由于灌水器流道尺寸小,致使灌溉中雜質顆粒無法順利通過而產生的,其中顆粒直徑大小的不確定性和灌水器流道內沉積使流道不斷變窄和縮小是兩個關鍵要素。同時水中雜質顆粒在運動過程中不斷發生物理、化學和生物反應使其尺寸逐漸在增大,這也是微灌堵塞的要害點和難點。
[0003]近十年來微灌在我國得到迅猛發展,各地積累了豐富的解決堵塞問題的經驗和教訓,但是堵塞問題仍然是威脅微灌技術發展的最大障礙之一,隨著劣質水源在微灌上的應剛,對微灌堵塞和過濾技術的研究與開發的顯得越來越重要。
[0004]現今解決微灌堵塞問題的研究開發多注重于過濾器的研究,如:砂過濾器、疊片式過濾器、白清洗過濾器、懸沙水砂分離器等一系列新型過濾器的研究開發,但是其中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問題就是過濾器不能除掉水中與水比重相近或比水輕的有機質雜質,在水泵起動或停機瞬間,水砂分離效果會下降,仍會有砂粒進入微灌系統。
[0005]不僅是我國同時國外的許多國家也對微灌技術也做了許多相關的研究及實用新型,如,以色列的滴灌是靠土壤傳送水分,受土壤質地影響較大。一般不適用于砂質土壤上,因為水分向土壤深層的運動多于橫向擴散。因此就要求滴頭的問距要小,且灌水周期短,這樣會增加物資的耗費。所以滴灌一般都適用于中細等顆粒的土壤。此外還有許多地區使用微噴,但微噴要受風速的限制,當風速超過2m/s以上時就會出現水珠漂移,高溫和強蒸發條件下損失水量較多,因此只能選擇適宜的時間進行噴灑,以免降低其水的利用率。
[0006]泥沙堵塞毛管和灌水器是目前微灌應用中最為常見、對微灌系統使用性能和壽命影響最大的因素之一,目前的解決方法通常需增加額外的多級沉沙、過濾等設施,耗資巨大。
[0007]針對黃灌區現狀分析:
[0008]目前引黃灌溉是我國最大的灌溉工程,而其在不同流域基本多利用黃灌區渠道比降,通過擴建和改造渠道縱坡比降達到1/2500以上,就可達到提高渠道輸沙能力的效果,從而減輕渠道淤積程度。在對于引黃灌溉文獻的現狀分析過程中,大多是采取對于黃灌區渠道設計的改良,減緩輸沙能力,但仍會造成大量淤積,使引黃灌區的水資源利用效率較低,尤其是自流灌區,由于節水意識不強,節水技術落后,渠道輸水損失大,大水漫灌,灌溉水利用率只有0.42%左右,水資源浪費嚴重。
實用新型內容
[0009]實用新型的目的:為了提供一種不阻塞,結構簡單方便的水位自適應防堵塞進水>J-U ρ?α裝直。
[0010]為了達到如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0011]水位自適應防堵塞進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管道,所述管道上連接有浮力裝置,所述管道和浮力裝置安放于水源內所述管道為可伸縮管道,所述可伸縮管道為一個以上的套裝管彼此套接而成。
[0012]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所述管道管口朝上。
[0013]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所述浮力裝置為充氣部件。
[0014]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所述水源為蓄水池且管道下方穿出該池。
[0015]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所述充氣部件有一個以上且圍繞管子均勻分布。
[0016]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所述管道管口部位還有過濾網。
[0017]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所述管道外部連接水泵。
[0018]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所述套裝管由上往下直徑逐漸變小。
[0019]采用如上技術方案的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伸縮管道由PVC管道設計加工疊裝完成,由浮力材料吊起,保持管口深度自動調節始終不變使管道浮于水面,引入上層清水;1、自適應伸縮裝置設計簡易、靈活,巧妙利用浮力原理,無外動力自動的控制伸縮管道升降,始終引入池中上層清水降低黃灌區微灌過程中泥沙進入管道引起淤積堵塞問題。2、設計水位自適應升降管道,使得引水順暢,水頭損失小,大大降低管網堵塞,達到簡化過濾工程配置(如多級沉砂池、濾網),適用于已建好的各型式引水渠道和蓄水池。3、裝置設計針對農田灌溉基本問題,充分利用浮力原理,無需外部動力實現水位自適應調節,凸顯了環保、經濟現代農業的特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為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進行說明:
[0022]圖1為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2為伸縮管結構示意圖;
[0024]其中:1.浮力裝置;2.管道;3.水源;4.滴灌管道。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說明,實施例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26]水位自適應防堵塞進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管道,所述管道上連接有浮力裝置1,所述管道和浮力裝置I安放于水源3內。因此能夠將管道一直置于高位,防止沉淀的物質影響管道內所抽取的水。
[0027]所述管道管口朝上。本處優選朝上,在管口位于水中上方的時候,管口還可以朝四周任何方向。
[0028]所述管道為可伸縮管道。本處的伸縮管道可以是波紋管。同樣可以是如下技術方案:所述可伸縮管道為一個以上的套裝管彼此套接而成。
[0029]所述浮力裝置I為充氣部件。所述水源3為蓄水池且管道下方穿出該池。所述充氣部件有一個以上且圍繞管子均勻分布。因此浮力均勻。
[0030]所述管道管口部位還有過濾網。因此不會有大型顆粒進入管中將其阻塞。
[0031]所述管道外部連接水泵。水泵也能夠進行抽水。
[0032]所述套裝管由上往下直徑逐漸變小。本處的一個以上的套裝管之間還可以有間隙,因此水可以從間隙中漏進去,因為漏口都是從下往上,因此沉積物不會阻塞在漏口,因此還可以防止阻塞;當然也可以是無縫隙的。
[0033]利用浮力材控制伸縮管道的升降,使得管口在蓄水池中的深度始終保持不變,弓丨入的上層清液大大降低多沙區微灌過程中管口泥沙被卷入壓力管道致使管網泥沙淤積、堵塞管道,毛管報廢的問題,同時降低引水效率,水資源浪費嚴重。水位自適應防堵塞進水裝置系統通過對伸縮進水管道裝置的設計和浮力材料的研究及使用,以期實現管道進水口始終浮于上層水面,裝置創新思路打破以往引水防沙過程中單一的阻沙而不考慮防沙的問題。裝置管道材質為PVC,加工費用低,安裝靈活簡易,總體造價低,適用范圍廣,實用性強,解決多沙區微灌過程中長期困擾的管網泥沙淤積問題。裝置設計針對農田灌溉基本問題,充分利用浮力原理,無需外部動力和耗能電子設備實現水位自適應調節,減少了蓄水池引水過程中后期排污和過濾裝置檢修等投資,充分的表現了節能減排的目的,凸顯了環保、經濟現代農業的特點。裝置對于微灌技術在多沙區的推廣經濟效應明顯,改變現行中灌區因地而設的多級沉沙池的建設耗資,只需簡易蓄水池配合裝置使用,即可達到微灌水質均勻含沙量低的技術標準。
[0034]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水位自適應防堵塞進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管道,所述管道上連接有浮力裝置(I),所述管道和浮力裝置(I)安放于水源(3)內,所述管道為可伸縮管道,所述可伸縮管道為一個以上的套裝管彼此套接而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位自適應防堵塞進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管口朝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位自適應防堵塞進水裝置,其特征在于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位自適應防堵塞進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裝置(I)為充氣部件。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位自適應防堵塞進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源(3)為蓄水池且管道下方穿出該池。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位自適應防堵塞進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氣部件有一個以上且圍繞管子均勻分布。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位自適應防堵塞進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管口部位還有過濾網。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位自適應防堵塞進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外部連接水泵。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位自適應防堵塞進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裝管由上往下直徑逐漸變小。
【文檔編號】A01G25/00GK203523458SQ201320576311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0日
【發明者】吳守軍, 吳思遠 申請人:吳守軍, 吳思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