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囊式授粉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氣囊式授粉器,其包括儲粉管、氣流控制閥、氣囊、第一單向閥及第二單向閥,儲粉管呈中空結構,中空結構形成儲粉腔,儲粉管的前端形成網狀的出粉口,儲粉管的后端向外延伸形成導氣管,導氣管與所述氣囊的出氣口連通,氣流控制閥及第一單向閥依次安裝于所述導氣管上,且第一單向閥位于氣流控制閥與氣囊之間,第二單向閥安裝于氣囊的進氣口處,籍由氣流控制閥控制氣囊向所述儲粉腔供氣的氣流流量,氣囊向所述儲粉腔供氣,第一單向閥打開且所述第二單向閥關閉;由于本實用新型由儲粉管、氣流控制閥、氣囊、第一單向閥及第二單向閥組成,因此其結構簡單且攜帶方便,并且重量輕使得授粉均勻及授粉準確率高。
【專利說明】氣囊式授粉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作物授粉工具,尤其涉及一種結構簡單且攜帶方便的氣囊式授粉器。
【背景技術】
[0002]農作物授粉主要有昆蟲傳粉、人工點授、噴霧器噴花粉水懸液、機械噴粉法。昆蟲傳粉主要是配植好授粉樹,然后借助風力、昆蟲和鳥類等媒介傳播,雖然省工省力,但傳粉過程極易遭遇不良環境如低溫、降雨、大風等影響而被迫終止,造成授粉不良而減產并影響品質,給農業生產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關于人工授粉技術的研究已經很久,傳統的人工點授方法包括雞毛撣子點授、泡沫點授、鉛筆頭點授、毛筆點授等。人工點授的方式雖然選擇性強,準確率高,花粉用量小,坐果率高,果實品質好,但其授粉效率低,如鉛筆頭人工點授需30小時/人/畝,花粉用量為5.1g ;泡沫點授需18小時/人/畝,花粉用量6.4g ;雞毛撣子需8小時/人/畝,花粉用量16.Sg ;每個工人工資為20元/小時。因此,采用人工點授投入成本太高,并且由于大部分農作物可授粉期大都為一周左右,對于大面積的農作物如果采用人工點授不僅耗工耗時,而且影響授粉進度。液體授粉技術雖然授粉效率高但存在花粉溶脹死亡、分散不均勻等問題,容易導致授粉坐果率低。機械噴粉主要有電機帶動的授粉槍,各種授粉槍也是各具特色,優劣不等,有的授粉槍其授粉準確度高,可選擇性強,花粉用量少,但是其授粉效率非常低(28小時/人/畝),不適宜在大面積的農作物基地使用;有的授粉槍授粉效率高,需4小時/人/畝,但是其花粉用量大,每畝223.5g混合花粉(石松子:純花粉=20:1),折合成純花粉為10.6g,而且花粉浪費多,成本高。上述這些授粉方式均需要雙手來操作,工人勞動強度較大,易產生疲勞從而影響授粉效率;而授粉效率較高的授粉器又一般采用較復雜的結構設計,從而增加了授粉器的重量和維護的困難程度,并且還受到使用環境的限制。
[0003]因此,亟需一種結構簡單、攜帶方便、授粉均勻且授粉準確率高的氣囊式授粉器。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攜帶方便、授粉均勻且授粉準確率高的氣囊式授粉器。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氣囊式授粉器,其包括儲粉管、氣流控制閥、氣囊、第一單向閥及第二單向閥,所述儲粉管呈中空結構,所述中空結構形成儲粉腔,所述儲粉管的前端形成網狀的出粉口,所述儲粉管的后端向外延伸形成導氣管,所述導氣管與所述氣囊的出氣口連通,所述氣流控制閥及第一單向閥依次安裝于所述導氣管上,且所述第一單向閥位于所述氣流控制閥與氣囊之間,所述第二單向閥安裝于所述氣囊的進氣口處,籍由所述氣流控制閥控制所述氣囊向所述儲粉腔供氣的氣流流量,所述氣囊向所述儲粉腔供氣,所述第一單向閥打開且所述第二單向閥關閉。
[0006]較佳地,所述儲粉管的后端向外延伸并收縮口徑形成所述導氣管;所述導氣管由所述儲粉管的后端收縮口徑向外延伸形成,因此所述導氣管的口徑小于所述儲粉管的口徑,使得氣囊提供的氣流通過狹小的導氣管內時,使得氣流較集中,具有較大的沖擊力,從而能強有力的對儲粉管內的花粉進行沖擊,使得花粉能輕易的從出粉口內噴射出。
[0007]較佳地,所述氣囊式授粉器還包括紗布,所述紗布可拆卸的罩設于所述儲粉管的前端開口處,形成所述網狀的出粉口 ;通過所述紗布自身所具有的網狀結構來形成網狀的出粉口,取材方便且實用,更換、清洗簡單輕松,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0008]較佳地,所述氣囊式授粉器還包括彈性圈,所述紗布罩設于所述儲粉管的前端開口處并用所述彈性圈固定;通過所述彈性圈能快速有效的將紗布罩于儲粉管前端開口處并固定,簡單實用且快捷方便。
[0009]較佳地,所述儲粉管呈透明結構;呈透明狀的儲粉管能隨時觀察到其內花粉的余量并能使用情況,并且為長期授粉提供了直觀的數據統計。
[0010]較佳地,所述儲粉管為塑料管。
[0011]較佳地,所述儲粉管的外側還具有供掛繩的兩端連接的兩扣環;使用時,通過將掛繩套于使用者脖子上,能有效的防止本實用新型氣囊式授粉器掉落;并且由于本實用新型氣囊式授粉器重量輕,在作業地內臨時不使用時,可隨時掛在脖子上,以備使用,攜帶方便且輕巧;閑置時,通過所述掛繩可將本實用新型氣囊式授粉器掛于墻壁等掛鉤上,有效的節省了空間。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本實用新型氣囊式授粉器包括儲粉管、氣流控制閥、氣囊、第一單向閥及第二單向閥,所述儲粉管呈中空結構,所述中空結構形成儲粉腔,所述儲粉管的前端形成網狀的出粉口,所述儲粉管的后端向外延伸形成導氣管,所述導氣管與所述氣囊的出氣口連通,所述氣流控制閥及第一單向閥依次安裝于所述導氣管上,且所述第一單向閥位于所述氣流控制閥與氣囊之間,所述第二單向閥安裝于所述氣囊的進氣口處,籍由所述氣流控制閥控制所述氣囊向所述儲粉腔供氣的氣流流量,所述氣囊向所述儲粉腔供氣,所述第一單向閥打開且所述第二單向閥關閉;使用時,氣囊內已充滿空氣,將出粉口對準需要授粉的農作物的授粉部位,用手擠壓氣囊,氣囊的氣流使得第一單向閥打開及第二單向閥關閉,并通過處于打開狀態的氣流控制閥,最后氣流進入儲粉管,從而沖擊儲粉管內的花粉,花粉在氣流的沖擊下從網狀的出粉口內被均勻的噴射出,從而完成對外界農作物的人工授粉,在對農作物人工授粉的過程中,可通過旋轉氣流控制閥的旋轉手柄來調節導氣管的孔徑大小,從而控制氣囊向所述儲粉腔供氣的氣流流量,實現出粉量的任意控制;擠壓完氣囊后,此時的氣囊處于收縮狀,不在對氣囊進行擠壓時,由于外界大氣壓的壓力大于氣囊內的壓力,外界大氣壓使得第二單向閥打開,從而外界空氣通過氣囊的進氣口進入氣囊內,與此同時第一單向閥被關閉,進入氣囊內的空氣逐步使氣囊從收縮狀恢復至原有的充氣狀,當氣囊內的壓力與外界大氣壓相同時,外界的空氣不在進入氣囊內,此時的氣囊完全恢復至原狀,使用者可再次擠壓氣囊進行人工授粉,如此反復循環,完成對整個農作物的人工授粉;結構簡單且整個人工授粉階段操作快捷方便,由于其結構的簡單,使得本實用新型氣囊式授粉器重量輕,使得攜帶方便且能單手進行操作,可空出另一手用來調節農作物的姿態等,如:空的一只手可提農作物的雌花袋并迅速帶上,防止花粉授雜,從而大大提高了授粉的準確率,與此同時,由于本實用新型氣囊式授粉器攜帶方便且重量輕,出粉口可近距離精準的對準授粉的農作物部位,也大大的提高了授粉的準確率;另,由于出粉口為網狀結構,使得噴射的花粉均勻性好,使得授粉均勻可靠,實用性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氣囊式授粉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現在參考附圖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附圖中類似的元件標號代表類似的元件。
[0015]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氣囊式授粉器100,其包括儲粉管10、氣流控制閥20、氣囊30、第一單向閥40及第二單向閥50,所述儲粉管10呈中空結構,所述中空結構形成儲粉腔,所述儲粉管10的前端形成網狀的出粉口 11,所述儲粉管10的后端向外延伸形成導氣管12,所述導氣管12與所述氣囊30的出氣口 31連通,所述氣流控制閥20及第一單向閥40依次安裝于所述導氣管12上,且所述第一單向閥40位于所述氣流控制閥20與氣囊30之間,所述第二單向閥50安裝于所述氣囊30的進氣口 32處,籍由所述氣流控制閥20控制所述氣囊30向所述儲粉腔供氣的氣流流量,所述氣囊30向所述儲粉腔供氣時,所述第一單向閥40打開且所述第二單向閥50關閉。以下繼續結合圖1對本實用新型氣囊式授粉器100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6]較佳者,所述儲粉管10的后端向外延伸并收縮口徑形成所述導氣管12 ;所述導氣管12由所述儲粉管10的后端收縮口徑向外延伸形成,因此所述導氣管12的口徑小于所述儲粉管10的口徑,使得氣囊30提供的氣流通過狹小的導氣管12內時,使得氣流較集中,具有較大的沖擊力,從而能強有力的對儲粉管10內的花粉進行沖擊,使得花粉能輕易的從出粉口 11內噴射出。
[0017]較佳者,所述氣囊式授粉器100還包括紗布60,所述紗布60可拆卸的罩設于所述儲粉管10的前端開口處,形成所述網狀的出粉口 11;通過所述紗布60自身所具有的網狀結構來形成網狀的出粉口 11,取材方便且實用,更換、清洗簡單輕松,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具體地,所述氣囊式授粉器100還包括彈性圈70,所述紗布60罩設于所述儲粉管10的前端開口處并用所述彈性圈70固定;通過所述彈性圈70能快速有效的將紗布60罩于儲粉管10前端開口處并固定,簡單實用且快捷方便。
[0018]較佳者,所述儲粉管10呈透明結構;呈透明結構的儲粉管10能隨時觀察到其內花粉的余量并能使用情況,并且為長期授粉提供了直觀的數據統計;具體地,較佳者,所述儲粉管10為塑料管。
[0019]較佳者,所述儲粉管10的外側還具有供掛繩90的兩端連接的兩扣環80 ;使用時,通過將掛繩90套于使用者脖子上,能有效的防止本實用新型氣囊式授粉器100掉落;并且由于本實用新型氣囊式授粉器100重量輕,在作業地內臨時不使用時,可隨時掛在脖子上,以備使用,攜帶方便且輕巧;閑置時,通過所述掛繩90可將本實用新型氣囊式授粉器100掛于墻壁等掛鉤上,有效的節省了空間。
[0020]如圖1所示,由于本實用新型氣囊式授粉器100包括儲粉管10、氣流控制閥20、氣囊30、第一單向閥40及第二單向閥50,所述儲粉管10呈中空結構,所述中空結構形成儲粉腔,所述儲粉管10的前端形成網狀的出粉口 11,所述儲粉管的后端向外延伸形成導氣管12,所述導氣管12與所述氣囊30的出氣口 31連通,所述氣流控制閥20及第一單向閥40依次安裝于所述導氣管12上,且所述第一單向閥40位于所述氣流控制閥20與氣囊30之間,所述第二單向閥50安裝于所述氣囊30的進氣口 32處,籍由所述氣流控制閥20控制所述氣囊30向所述儲粉腔供氣的氣流流量,所述氣囊20向所述儲粉腔供氣時,所述第一單向閥40打開且所述第二單向閥50關閉;使用時,氣囊30內已充滿空氣,將出粉口 11對準需要授粉的農作物的授粉部位,用手擠壓氣囊30,氣囊30的氣流使得第一單向閥40打開及第二單向閥50關閉,并通過處于打開狀態的氣流控制閥20,最后氣流進入儲粉管10,從而沖擊儲粉管10內的花粉,花粉在氣流的沖擊下從網狀的出粉口 11內被均勻的噴射出,從而完成對外界農作物的人工授粉,在對農作物人工授粉的過程中,可通過旋轉氣流控制閥20的旋轉手柄21來調節導氣管12的孔徑大小,從而控制氣囊30向所述儲粉腔供氣的氣流流量,實現出粉量的任意控制;擠壓完氣囊30后,此時的氣囊30處于收縮狀,不在對氣囊30進行擠壓時,由于外界大氣壓的壓力大于氣囊30內的壓力,外界大氣壓使得第二單向閥50打開,從而外界空氣通過氣囊30的進氣口 32進入氣囊30內,與此同時第一單向閥40被關閉,進入氣囊30內的空氣逐步使氣囊30從收縮狀恢復至原有的充氣狀,當氣囊30內的壓力與外界大氣壓相同時,外界的空氣不在進入氣囊30內,此時的氣囊30完全恢復至原狀,使用者可再次擠壓氣囊30進行人工授粉,如此反復循環,完成對整個農作物的人工授粉;不使用本實用新型氣囊式授粉器100時,可通過旋轉氣流控制閥20的旋轉手柄21,使氣流控制閥20完全關閉導氣管12,此時無論如何擠壓氣囊30,氣流均無法到達儲粉管10內;由上述可知,本實用新型氣囊式授粉器100結構簡單且整個人工授粉階段操作快捷方便,由于其結構的簡單,使得本實用新型氣囊式授粉器100重量輕,使得攜帶方便且能單手進行操作,可空出另一手用來調節農作物的姿態等,如:空的一只手可提農作物的雌花袋并迅速帶上,防止花粉授雜,從而大大提高了授粉的準確率,與此同時,由于本實用新型氣囊式授粉器100攜帶方便且重量輕,出粉口 11可近距離精準的對準待授粉的農作物部位,也大大的提高了授粉的準確率;另,由于出粉口 11為網狀結構,使得噴射的花粉均勻性好,使得授粉均勻可靠,實用性強。
[0021]另,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氣流控制閥20、第一單向閥40及第二單向閥50,的具體結構及工作原理,均為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在此不再作詳細的說明。
[0022]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本實用新型所涵蓋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氣囊式授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儲粉管、氣流控制閥、氣囊、第一單向閥及第二單向閥,所述儲粉管呈中空結構,所述中空結構形成儲粉腔,所述儲粉管的前端形成網狀的出粉口,所述儲粉管的后端向外延伸形成導氣管,所述導氣管與所述氣囊的出氣口連通,所述氣流控制閥及第一單向閥依次安裝于所述導氣管上,且所述第一單向閥位于所述氣流控制閥與氣囊之間,所述第二單向閥安裝于所述氣囊的進氣口處,籍由所述氣流控制閥控制所述氣囊向所述儲粉腔供氣的氣流流量,所述氣囊向所述儲粉腔供氣,所述第一單向閥打開且所述第二單向閥關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囊式授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儲粉管的后端向外延伸并收縮口徑形成所述導氣管。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囊式授粉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紗布,所述紗布可拆卸的罩設于所述儲粉管的前端開口處,形成所述網狀的出粉口。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氣囊式授粉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彈性圈,所述紗布罩設于所述儲粉管的前端開口處并用所述彈性圈固定。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囊式授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儲粉管呈透明結構。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囊式授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儲粉管為塑料管。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囊式授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儲粉管的外側還具有供掛繩的兩端連接的兩扣環。
【文檔編號】A01H1/02GK203505243SQ201320580920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8日
【發明者】蘭海, 鐘成, 林海建, 殷麗琴, 張志明, 潘光堂, 沈亞歐, 張永中, 周樹峰, 江舟, 向葵 申請人:四川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