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水稻育秧盤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36109閱讀:535來源:國知局
水稻育秧盤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水稻育秧盤,其包括:用于收容底土的若干排缽、圍繞若干排缽的圍欄,所述圍欄包括長度相同的前圍欄和后圍欄,及長度相同的左圍欄和右圍欄,所述水稻育秧盤還設有位于相鄰兩排缽之間的脊狀結構,所述底土用于承載水稻種子的生長,所述底土經過脊狀結構滑入到缽后,所述水稻種子也通過脊狀結構滑到底土之上,所述若干排脊狀結構之間形成有規則的條形排列,進而實現有序的條播。由于相鄰兩排缽之間設置有脊狀結構,脊狀結構能將兩排缽體內種子按條形間隔開來,因此脊狀結構的設置能在目前撒播條件下實現條形播種,在降低播量的同時,使種子適當集中。
【專利說明】水稻育秧盤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水稻育秧盤,尤其涉及ー種可以用于條播的水稻育秧盤。【背景技術】
[0002]目前水稻以盤式育苗方式為主。為了降低機插過程中的漏秧率,育苗用種量往往過度增加,導致水稻秧苗群體密度過大,秧苗素質低,嚴重影響了水稻產量和品質。降低播量是培育水稻壯苗的重要手段,然而水稻播量下降后會導致秧苗密度降低,引起水稻機械移栽過程中空穴率増加。條播方式通風性好,采光合理,為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有利于水稻秧苗的生長,是解決培育壯苗和降低空穴率的途徑之一。然而,條播的播種方法卻是實現條播栽培的技術難點。
[0003]現有技術請參看2012年5月16日公開的CN102640677A號中國專利申請,其公開了一種水稻育秧盤,這種水稻育秧盤由于相互之間的缽緊密的排列在一起,沒辦法實現條播。
[0004]鑒于上述缺陷,實有必要設計ー種水稻育秧盤的改進結構。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水稻育秧盤,所述水稻育秧盤能夠實現條形播種。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0007]—種水稻育秧盤,其包括:用于收容底土的若干排缽、圍繞若干排缽的圍欄,所述圍欄包括長度相同的前圍欄和后圍欄,及長度相同的左圍欄和右圍欄,所述水稻育秧盤還設有位于相鄰兩排缽之間的脊狀結構,所述底土用于承載水稻種子的生長,所述底土經過脊狀結構滑入到缽后,所述水稻種子也通過脊狀結構滑到底土之上,所述若干排脊狀結構之間形成有規則的條形排列,進而實現有序的條播。
[0008]進ー步地,每條所述脊狀結構包括若干個分開設置的脊狀橫梁,每個脊狀橫梁分別與其兩側的兩個缽相對應。
[0009]進ー步地,在脊狀橫梁排列方向上,每個脊狀橫梁均向內收縮,相鄰兩個脊狀橫梁之間形成中間縫,所述中間縫與缽的上平面處于同一平面上。
[0010]進ー步地,所述脊狀橫梁包括第一傾斜梁、第二傾斜梁、及由第一傾斜梁和第二傾斜梁頂部相交形成的頂脊,所述頂脊位于缽的上方。
[0011]進ー步地,所述脊狀結構的高度最多為圍欄高度的I / 3。
[0012]進ー步地,每個所述缽中設有若干水孔。
[0013]進ー步地,所述缽具有缽底、缽側壁、及由缽底和缽側壁圍成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從上到下的內徑逐漸減小。
[0014]進ー步地,所述缽的開ロ形狀為圓形或者橢圓形,當缽的開ロ為圓形時,所述缽的開ロ直徑不超過lcm。[0015]進ー步地,所述缽的直徑小于lcm。
[0016]進ー步地,所述前圍欄與后圍欄的長度介于58?60cm之間,所述左圍欄和右圍欄的長度介于28?30cm之間。
[0017]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為:由于相鄰兩排缽之間設置有脊狀結構,脊狀結構能將兩排缽體內種子按條形間隔開來,因此能在目前撒播條件下實現條形播種,在降低播量同時,使種子適當集中;播量降低和條形生長條件有利于健壯秧苗,健壯的秧苗有利于增加產量、改善水稻品質。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符合本實用新型水稻育秧盤的示意圖。
[0019]圖2是符合本實用新型水稻育秧盤ー實施例的俯視圖。
[0020]圖3是符合本實用新型水稻育秧盤另ー實施例的俯視圖。
[0021]圖4是圖2中所示水稻育秧盤的部分放大圖。
[0022]圖5是圖1所示水稻育秧盤的正視圖。
[0023]圖6是圖3所示水稻育秧盤的正視圖。
[0024]其中:1.缽,11.缽底,12.缽側壁,13.收容腔,14.水孔,21.前圍欄,22.后圍欄,
23.左圍欄,24.右圍欄,3.脊狀結構,30.脊狀橫梁,301.中間縫,31.第一傾斜梁,32.第二傾斜梁,33.頂脊。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ー步說明。
[0026]如圖1和圖5所示為符合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水稻育秧盤,其包括:用于收容底土的若干排缽1、圍繞若干排缽的圍欄、及位于相鄰兩排缽之間的脊狀結構3。
[0027]圍欄包括長度相同的前圍欄21和后圍欄22,及長度相同的左圍欄23和右圍欄
24。前圍欄21的長度大于左圍欄23的長度,前圍欄21、后圍欄22、左圍欄23、及右圍欄24圍成一矩形圍欄。目前秧盤規格主要為了適應插秧機械的需要,插秧機一般通用58?60cm長邊和28?30cm短邊的毯狀秧塊(也就是育完秧后,從秧盤中揭下來的那個帶著秧苗和土的片狀結構)。以后插秧機改進了,需要毯狀秧塊大小改變了,設計可以根據需要改變秧盤大小。
[0028]如圖1所示,缽I具有缽底11、缽側壁12、及由缽底11和缽側壁12圍成的收容腔13,收容腔13從上到下的內徑逐漸減小,收容腔13主要用于裝底土,內徑逐漸減小主要利于揭盤方便。
[0029]如圖2和圖3所示,每個缽I中設有若干水孔14。缽I的開ロ形狀為圓形或者橢圓形,當缽I的開ロ為圓形時(圖2),所述缽I的開ロ直徑不超過1cm,當然缽I的開ロ小于Icm成條效果會更好些。
[0030]如圖4、圖6和圖7所示,每條所述脊狀結構3包括若干個分開設置的脊狀橫梁30,每個脊狀橫梁30分別與其兩側的兩個缽I相對應。在脊狀橫梁30排列方向上,每個脊狀橫梁30均向內收縮,相鄰兩個脊狀橫梁30之間形成中間縫301,所述中間縫301與缽I的上平面處于同一平面上。[0031]如圖1所示,脊狀橫梁30的橫截面大致呈三角形,其頂部也可以略有弧度。脊狀橫梁30包括第一傾斜梁31、第二傾斜梁32、及由第一傾斜梁31和第二傾斜梁32頂部相交形成的頂脊33。頂脊33位于缽I的上方,第一傾斜梁31和第二傾斜梁32的傾斜方向相互交錯。脊狀橫梁30的高度絕對不可以超過圍欄高度,一般應該小于圍欄高度的I / 3,否則過高,秧苗之間分隔,形成不了ー張完整的毯狀秧塊。
[0032]育秧時,通過機械在秧盤中撒入底土,底土經過秧盤中的脊狀結構3滑入每個缽I底部,底土厚度一般與缽I深持平,澆透水后,通過撒播機械播種,水稻種子亦通過脊狀結構3滑入每條底土之上,使種子按秧盤結構形成有規則的條狀擺放,最后將覆土蓋在整個盤體上。在秧苗生長過程中,下部的根分條分塊聚在一起,上部分根在頂部中生長使整盤苗連成一片,滿足機械插秧的要求。
[0033]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相鄰兩排缽I之間設置有脊狀結構3,脊狀結構3能將兩排缽I內種子間隔開來,因此脊狀結構3的設置能在目前撒播條件下實現條形播種,在降低播量同時,使種子適當集中;播量降低和條形生長條件有利于健壯秧苗,健壯的秧苗有利于增加產量、改善水稻品質。
[0034]目前插秧機一般橫向取秧次數為17次或18次,要想真正實現降低播量,還需要改進插秧機械。通過改變插秧機械的橫向取秧次數,可以設計14、15、16、17、18等不同條數。
[0035]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創造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創造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創造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水稻育秧盤,其包括:用于收容底土的若干排缽、圍繞若干排缽的圍欄,所述圍欄包括長度相同的前圍欄和后圍欄,及長度相同的左圍欄和右圍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育秧盤還設有位于相鄰兩排缽之間的脊狀結構,所述底土用于承載水稻種子的生長,所述底土經過脊狀結構滑入到缽后,所述水稻種子也通過脊狀結構滑到底土之上,所述若干排脊狀結構之間形成有規則的條形排列,進而實現有序的條播。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育秧盤,其特征在于:每條所述脊狀結構包括若干個分開設置的脊狀橫梁,每個脊狀橫梁分別與其兩側的兩個缽相對應。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育秧盤,其特征在于:在脊狀橫梁排列方向上,每個脊狀橫梁均向內收縮,相鄰兩個脊狀橫梁之間形成中間縫,所述中間縫與缽的上平面處于同一平面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育秧盤,其特征在于:所述脊狀橫梁包括第一傾斜梁、第二傾斜梁、及由第一傾斜梁和第二傾斜梁頂部相交形成的頂脊,所述頂脊位于缽的上方。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水稻育秧盤,其特征在于:所述脊狀結構的高度最多為圍欄高度的I / 3。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育秧盤,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缽中設有若干水孔。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水稻育秧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缽具有缽底、缽側壁、及由缽底和缽側壁圍成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從上到下的內徑逐漸減小。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水稻育秧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缽的開ロ形狀為圓形或者橢圓形,當缽的開ロ為圓形時,所述缽的開ロ直徑不超過lcm。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水稻育秧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缽的直徑小于lcm。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育秧盤,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圍欄的長度大于左圍欄的長度,前圍欄、后圍欄、左圍欄、及右圍欄圍成一矩形圍欄。
【文檔編號】A01G9/10GK203446282SQ201320586488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3日
【發明者】蕭長亮, 趙姝, 沈巧梅, 孫桂芳, 王安東, 李春光, 王士強, 余秋竹, 王賀, 孔宇, 趙黎明, 杜明, 解保勝, 那永光, 高中超, 黃文功, 邵彥賓, 陳秋雪, 孫剛 申請人: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新县| 新民市| 北宁市| 北碚区| 揭阳市| 石家庄市| 宜兰县| 阜平县| 西华县| 彭水| 舟山市| 九寨沟县| 汾阳市| 长垣县| 玉溪市| 玉龙| 黄浦区| 丹江口市| 城口县| 九江市| 上林县| 华宁县| 惠东县| 桂林市| 遵义市| 宜章县| 都江堰市| 汨罗市| 榕江县| 弥勒县| 克什克腾旗| 昌吉市| 关岭| 龙陵县| 镇平县| 濮阳县| 杭锦后旗| 辽源市| 交口县| 延川县| 合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