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核桃烘干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核桃烘干機,屬于烘烤【技術領域】。所述的核桃烘干機,包括底板、電動機、電熱管、兩個支柱、烘干機外桶、接料槽、轉軸、內桶;支柱分別設置有相同高度的轉軸;烘干機外桶側面上設置有進料口蓋,進料口蓋一側通過連接板連接在烘干機外桶表面上,并通過鎖盤固定在烘干機外桶表面;烘干機外桶下方設置有接料槽;轉軸設置在烘干機外桶的兩端,且轉軸的兩端通過支柱上的轉軸孔,轉軸一端設置有凹槽;內同設置在烘干機外桶內,且內同兩端通過轉軸固定。本實用新型能在短時間內烘干大批量的核桃,為廠家節約了大部分的時間,也為廠家的核桃提前上市提供可能從而贏得更多的經濟效益,本裝置設置簡單、操作方便。
【專利說明】一種核桃拱干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烘烤【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核桃烘干機。
【背景技術】
[0002]由于核桃在剛從樹上采摘下來,核桃生皮的水分較多,而廠家都要通過大型機器對其進行去皮處理,再處理的過程中,都要涉及清洗和晾干的步驟,而面對大批量的清洗過的核桃,不及時晾干會給經濟帶來極大的損失。
【發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夠大批量的將清洗過的核桃及時的晾干。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核桃烘干機,包括底板1、電動機3、電熱管I 8、電熱管II 17、電熱管III 18;還包支柱I 2、支柱II 7、烘干機外桶4、接料槽5、轉軸6、內桶23 ;支柱I 2、支柱II 7分別豎直的固定在底板I兩端,且支柱I 2、支柱II 7頂端分別設置有相同高度的轉軸孔II 19、轉軸孔I 16;烘干機外桶4側面上設置有進料口蓋14,進料口蓋14一側通過連接板I 9、連接板II 13連接在烘干機外桶4表面上,進料口蓋14另一側設置有上鎖盤10,在上鎖盤10下方的烘干機外桶4表面上設置有下鎖盤12 ;接料槽5設置在烘干機外桶4下方;轉軸6設置在烘干機外桶4的兩端,且轉軸6的兩端分別通過支柱I 2、支柱II 7上的轉軸孔II 19、轉軸孔I 16,轉軸6 —端設置有凹槽20;內同23設置在烘干機外桶4內,且內同23兩端通過轉軸6固定。
[0005]所述接料槽5的接料口 22設置成左邊底右邊高。所述凹槽20下方設置有電動機3,電動機3通過皮帶21帶動轉軸6轉動。所述進料口蓋14通過螺栓11分別穿過上鎖盤
10、下鎖盤12鎖住。所述烘干機外桶4與內桶23之間設置有電熱管I 8、電熱管II 17、電熱管III 18。所述烘干機外桶4與內桶23之間的電熱管至少為I根。所述內桶優選為網狀結構。所述烘干機外桶4 一端設置有把手15。
[0006]本發明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在短時間內烘干大批量的核桃,為廠家節約了大部分的時間,也為廠家的核桃提前上市提供可能從而贏得更多的經濟效益,本裝置設置簡單、操作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核桃烘干機立體結構示意圖;
[0008]圖中:1_底板,2-支柱I,3-電動機,4-烘干機外桶,5-接料槽,6-轉軸,7-支柱II,8-電熱管I,9-連接板I,10-上鎖盤,11-螺栓,12-下鎖盤,13-連接板II,14-進料口蓋,15-把手,16-轉軸孔I,17-電熱管II,18-電熱管III,19-轉軸孔II,20-凹槽,21-皮帶,22-接料口,23-內桶。【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0]實施方式一:一種核桃烘干機,包括底板1、電動機3、電熱管I 8、電熱管II 17、電熱管III18 ;還包支柱I 2、支柱II 7、烘干機外桶4、接料槽5、轉軸6、內桶23;支柱I 2、支柱II 7分別豎直的固定在底板I兩端,且支柱I 2、支柱II 7頂端分別設置有相同高度的轉軸孔II 19、轉軸孔I 16 ;烘干機外桶4側面上設置有進料口蓋14,進料口蓋14 一側通過連接板I 9、連接板II 13連接在烘干機外桶4表面上,進料口蓋14另一側設置有上鎖盤10,在上鎖盤10下方的烘干機外桶4表面上設置有下鎖盤12 ;接料槽5設置在烘干機外桶4下方;轉軸6設置在烘干機外桶4的兩端,且轉軸6的兩端分別通過支柱I 2、支柱II 7上的轉軸孔II 19、轉軸孔I 16,轉軸6 —端設置有凹槽20;內同23設置在烘干機外桶4內,且內同23兩端通過轉軸6固定。
[0011]實施方式二:一種核桃烘干機,包括底板1、電動機3、電熱管I 8、電熱管II 17、電熱管III18 ;還包支柱I 2、支柱II 7、烘干機外桶4、接料槽5、轉軸6、內桶23;支柱I 2、支柱II 7分別豎直的固定在底板I兩端,且支柱I 2、支柱II 7頂端分別設置有相同高度的轉軸孔II 19、轉軸孔I 16 ;烘干機外桶4側面上設置有進料口蓋14,進料口蓋14 一側通過連接板I 9、連接板II 13連接在烘干機外桶4表面上,進料口蓋14另一側設置有上鎖盤10,在上鎖盤10下方的烘干機外桶4表面上設置有下鎖盤12 ;接料槽5設置在烘干機外桶4下方;轉軸6設置在烘干機外桶4的兩端,且轉軸6的兩端分別通過支柱I 2、支柱II 7上的轉軸孔II 19、轉軸孔I 16,轉軸6 —端設置有凹槽20;內同23設置在烘干機外桶4內,且內同23兩端通過轉軸6固定。
[0012]所述接料槽5的接料口 22設置成左邊底右邊高。所述凹槽20下方設置有電動機3,電動機3通過皮帶21帶動轉軸6轉動。
[0013]實施方式三:一種核桃烘干機,包括底板1、電動機3、電熱管I 8、電熱管II 17、電熱管III18 ;還包支柱I 2、支柱II 7、烘干機外桶4、接料槽5、轉軸6、內桶23;支柱I 2、支柱II 7分別豎直的固定在底板I兩端,且支柱I 2、支柱II 7頂端分別設置有相同高度的轉軸孔II 19、轉軸孔I 16 ;烘干機外桶4側面上設置有進料口蓋14,進料口蓋14 一側通過連接板I 9、連接板II 13連接在烘干機外桶4表面上,進料口蓋14另一側設置有上鎖盤10,在上鎖盤10下方的烘干機外桶4表面上設置有下鎖盤12 ;接料槽5設置在烘干機外桶4下方;轉軸6設置在烘干機外桶4的兩端,且轉軸6的兩端分別通過支柱I 2、支柱II 7上的轉軸孔II 19、轉軸孔I 16,轉軸6 —端設置有凹槽20;內同23設置在烘干機外桶4內,且內同23兩端通過轉軸6固定。
[0014]所述烘干機外桶4與內桶23之間設置有電熱管I 8、電熱管II 17、電熱管III 18。
[0015]上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權利要求】
1.一種核桃烘干機,包括底板(I)、電動機(3)、電熱管I (8)、電熱管II (17)、電熱管III(18);其特征在于:還包支柱I (2)、支柱II (7)、烘干機外桶(4)、接料槽(5)、轉軸(6)、內桶(23);支柱I (2)、支柱II (7)分別豎直的固定在底板(I)兩端,且支柱I (2)、支柱II (7)頂端分別設置有相同高度的轉軸孔II (19)、轉軸孔I (16);烘干機外桶(4)側面上設置有進料口蓋(14),進料口蓋(14) 一側通過連接板I (9)、連接板II (13)連接在烘干機外桶(4)表面上,進料口蓋(14)另一側設置有上鎖盤(10),在上鎖盤(10)下方的烘干機外桶(4)表面上設置有下鎖盤(12);接料槽(5)設置在烘干機外桶(4)下方;轉軸(6)設置在烘干機外桶(4)的兩端,且轉軸(6)的兩端分別通過支柱I (2)、支柱II (7)上的轉軸孔II (19)、轉軸孔I (16),轉軸(6) —端設置有凹槽(20);內同(23)設置在烘干機外桶(4)內,且內同(23)兩端通過轉軸(6)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核桃烘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槽(5)的接料口(22)設置成左邊底右邊高。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核桃烘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0)下方設置有電動機(3),電動機(3)通過皮帶(21)帶動轉軸(6)轉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核桃烘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口蓋(14)通過螺栓(11)分別穿過上鎖盤(10)、下鎖盤(12)鎖住。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核桃烘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機外桶(4)與內桶(23)之間設置有電熱管1(8)、電熱管II (17)、電熱管IIK18)。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核桃烘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機外桶(4)與內桶(23)之間的電熱管至少為I根。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核桃烘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桶優選為網狀結構。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核桃烘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機外桶(4)一端設置有把手(15)。
【文檔編號】A23N12/10GK203575613SQ201320730569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9日
【發明者】豐佩印, 宋旻英, 王景, 王鵬飛 申請人:昆明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