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式小爬行類害蟲捕集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漏斗式小爬行類害蟲捕集器,包括桶體,所述桶體呈圓桶狀,其上端有開口下端有封底,在桶體的上端有開口處設有凸緣,在桶體(1)的底部開設有若干透水孔,在桶體的正上方設有頂罩,在桶體(1)內活設有一漏斗,漏斗的大口與桶體的上端開口重合;所述頂罩的面積大于桶體上端開口的面積;所述漏斗的側壁呈拋物線狀。本實用新型的捕集器能有效的避免誘捕到的害蟲逃逸出去,從而提高誘捕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易于加工,使用中不需專人看管,定期清理即可長期重復使用,可廣泛地應用于捕集小爬行類害蟲的過程中。
【專利說明】漏斗式小爬行類害蟲捕集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害蟲誘捕裝置,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漏斗式小爬行類害蟲捕集器。
【背景技術】
[0002]爬行類害蟲是國內外公認的一類重要的農林害蟲,種類多、分布廣、危害重,防治難度大。對于這類害蟲,目前大都是采用化學藥劑處理土壤的方法防治,但采用化學藥劑處理,會存在藥劑殘留、環境污染及影響空氣質量的問題,對人類健康及生態系統形成嚴重威脅。大多數土棲昆蟲成蟲都有夜間出來活動、交配、產卵的習性,利用這種習性有人用挖土坑設陷阱的方法對爬行類害蟲進行防治,但該方法存在害蟲爬出逃逸、落入土坑后仍產卵入土、清除蟲體困難等方面的不足,使誘集工作操作困難、誘集效率低、防治效果差。市場上出售的誘捕器僅為一個圓桶結構,既無擋雨的裝置,又使昆蟲不能順利爬入誘捕器內,影響最終的誘捕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漏斗式小爬行類害蟲捕集器,該捕集器能有效的避免誘捕到的害蟲逃逸出去,從而提高誘捕效果。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漏斗式小爬行類害蟲捕集器,包括桶體,所述桶體呈圓桶狀,其上端有開口下端有封底,在桶體的上端有開口處設有凸緣,在桶體I的底部開設有若干透水孔,在桶體的正上方設有頂罩,在桶體I內活設有一漏斗,漏斗的大口與桶體的上端開口重合;所述頂罩的面積大于桶體上端開口的面積;所述漏斗的側壁呈拋物線狀。
[0005]優選的,所述頂罩的下端面上固定設有誘餌鉤。
[0006]進一步,所述漏斗的高度不大于桶體深度的三分之二。
[0007]采用本技術方案的實用新型,其優點及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捕集器能有效的避免誘捕到的害蟲逃逸出去,從而提高誘捕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易于加工,使用中不需專人看管,定期清理即可長期重復使用,可廣泛地應用于捕集小爬行類害蟲的過程中。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中標號:1、桶體;2、頂罩;3、漏斗;11、凸緣;12、透水孔;21、誘餌鉤。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1]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的漏斗式小爬行類害蟲捕集器,包括桶體1,所述桶體I呈圓桶狀,其上端有開口下端有封底,在桶體I的上端有開口處設有凸緣11,在桶體I的底部開設有若干透水孔12,在桶體I的正上方設有頂罩2,在桶體I內活設有一漏斗3,漏斗3的大口與桶體I的上端開口重合;所述頂罩2的面積大于桶體I上端開口的面積;所述漏斗3的側壁呈拋物線狀。所述頂罩2的下端面上固定設有誘餌鉤21。所述漏斗3的高度為桶體I深度的三分之二。
[0012]使用時,先在頂罩2上的誘餌鉤21上掛誘餌,再將安裝好的捕集器埋入土層,并使桶體I的凸緣11與地面齊平即可。小爬行類害蟲受到誘餌的吸引,通過凸緣11及漏斗3爬行進入桶體I底部無法逃出。本捕集器不使用有毒化學農藥或粘膠材料,對人體及環保都有益,在使用中不需專人看管,定期清理即可長期重復使用。當然,捕集器在實際使用時也可將誘餌直接投放到桶體I內,其桶體I上端的凸緣11也可制作的大一點,或將凸緣11制成可分置的物件,具體在此就不一一贅述。
[0013]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上述結構作各種變化和改進,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漏斗式小爬行類害蟲捕集器,包括桶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桶體呈圓桶狀,其上端有開口下端有封底,在桶體的上端有開口處設有凸緣,在桶體的底部開設有若干透水孔,在桶體的正上方設有頂罩,在桶體內活設有一漏斗,漏斗的大口與桶體的上端開口重合;所述頂罩的面積大于桶體上端開口的面積;所述漏斗的側壁呈拋物線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式小爬行類害蟲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頂罩的下端面上固定設有誘餌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式小爬行類害蟲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的高度不大于桶體深度的三分之二。
【文檔編號】A01M1/10GK203661854SQ201320737710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1日
【發明者】黃洪云 申請人:重慶壽祿養蜂股份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