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池水過濾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養魚池水過濾桶,包括設有進、出水口的桶體和過濾網袋,其特征是桶體為密封結構,具有柱形桶身、漏斗桶底和桶蓋;所述進水口設在漏斗桶底上,出水口設在桶蓋上;所述桶身上部設有隔板,隔板上設有水孔;所述過濾網袋由骨架撐開,過濾網袋袋口套固在所述的水孔上,進水口注入的池水從過濾網袋外向內流動,并依次通過隔板上水孔、出水口排出;所述漏斗桶底的底部設有排污口。本實用新型過濾網袋采用外過濾法,過濾的排泄物和殘渣既可沉積在漏斗桶底部,再者,清潔過濾網袋時,只需關閉進水口、打開排污口后,往出水口處注入水流,既是排渣也是清潔過濾網袋,一舉兩得。
【專利說明】養魚池水過濾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水產養殖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過濾養殖水體,實現循環利用的水產養魚池水過濾桶。
【背景技術】:
[0002]現有工廠化水產養殖池,尤其是魚類養殖池,每天均需對水體進行更新,以提高水體的含氧量,并排放魚類排泄物和餌料殘渣,以免污染水體,引起魚病發生。為了達到節約水資源,減少排放的目標,提出了養殖池水循環利用的方案,為此,需對池水進行必要的物理和化學過濾,以滿足魚類生產之要求。物理過濾可有效地解決了魚類物和餌料殘渣問題,避免在池中發酵,消耗氧氣和產生有害的物質。如何達到既可過濾池水,排放殘渣,又能自動清潔過濾網的方案,即成為本實用新型研究的對象。
【發明內容】
: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利用內置縱向過濾網袋正向過濾池水,反向可清潔過濾網袋的養魚池水過濾桶。
[0004]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養魚池水過濾桶,包括設有進、出水口的桶體和過濾網袋,其特征是桶體為密封結構,具有柱形桶身、漏斗桶底和桶蓋;所述進水口設在漏斗桶底上,出水口設在桶蓋上;所述桶身上部設有隔板,隔板上設有水孔;所述過濾網袋由骨架撐開,過濾網袋袋口套固在所述的水孔上,進水口注入的池水從過濾網袋外向內流動,并依次通過隔板上水孔、出水口排出;所述漏斗桶底的底部設有排污口。
[0005]所述隔板上開設有復數個水孔,每個水孔套固有一過濾網袋。
[0006]所述進水口橫向設置在漏斗桶底上。
[0007]本實用新型過濾網袋采用外過濾法,過濾的排泄物和殘渣既可沉積在漏斗桶底部,再者,清潔過濾網袋時,只需關閉進水口、打開排污口后,往出水口處注入水流,既是排渣也是清潔過濾網袋,一舉兩得。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下面結合具體圖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0009]圖1過濾桶示意圖
[0010]其中
[0011]I 一桶體11 一桶身 12—漏斗桶底 13—桶蓋
[0012]14 一觀察窗 15—隔板 16—水孔 2—過濾網袋
[0013]21—骨架3—進水口 4 一出水口 5—排污口
[0014]6一壓力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0015]參照圖1,養魚池水過濾桶,包括密封的桶體I和內置的過濾網袋2,桶體I具有柱形桶身11、漏斗桶底12和桶蓋13 ;漏斗桶底12橫向設有進水口 3,且底部設有排污口 5,桶蓋13上設有出水口 4和壓力傳感器6,利用該壓力傳感器6判斷過渡網袋2的潔凈度,提供清潔過濾網袋和排渣的依據;所述桶身11上分別設有上、下兩個觀察窗14,以便人工觀察桶內情況;在桶身11上部設有隔板15,隔板15上設有復數個水孔16,每個水孔16套固有一過濾網袋2 ;過濾網袋2由骨架21撐開,進水口 3注入的池水從過濾網袋2外向內流動,并依次通過隔板上水孔16、出水口 4排出,排泄固型物和餌料殘渣被擋在過濾網袋2的外側,部分沉積到漏斗桶底12。
[0016]需要排污時,關閉進水口 3,打開排污口 5,將池水從或潔凈的水從出水口 4處注入,水流從過濾網袋2內往外流動,沖刷附著在過濾網袋2外表面上的污物,并從排污口 5排放,達到自潔過濾網袋的目的。
【權利要求】
1.一種養魚池水過濾桶,包括設有進、出水口的桶體和過濾網袋,其特征是桶體為密封結構,具有柱形桶身、漏斗桶底和桶蓋;所述進水口設在漏斗桶底上,出水口設在桶蓋上;所述桶身上部設有隔板,隔板上設有水孔;所述過濾網袋由骨架撐開,過濾網袋袋口套固在所述的水孔上,進水口注入的池水從過濾網袋外向內流動,并依次通過隔板上水孔、出水口排出;所述漏斗桶底的底部設有排污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養魚池水過濾桶,其特征是隔板上開設有復數個水孔,每個水孔套固有一過濾網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養魚池水過濾桶,其特征是進水口橫向設置在漏斗桶底上。
【文檔編號】A01K63/04GK203590855SQ201320797611
【公開日】2014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5日
【發明者】林經師 申請人:南國風(福建)水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