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葡萄棚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葡萄棚架,包括支撐柱、弧形棚頂、攀爬網,所述的弧形棚頂包括兩個底邊和由透光材料制成的弧面;所述的攀爬網包括橫拉線和高位直拉線;所述的橫拉線分別位于葡萄棚架的兩側,其兩端分別與弧形棚頂的兩個底邊相連接,兩條橫拉線的中間設置有高位直拉線;在支撐柱之間設置有低位直拉線,所述攀爬網距地面的高度為1.60~1.90m。本實用新型的葡萄棚,可增強通風、使葡萄掛果位的濕度降低、溫度增加,減少葡萄轉色時間、提高糖度,改善品相和品質,控制病害的發生與發展。
【專利說明】一種葡萄棚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葡萄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葡萄棚架。
【背景技術】
[0002]隨著葡萄栽培技術的推廣,人們對葡萄種植更加精益求精,通過精確的定植、精準的管理和高效的水肥利用,獲得品質、產量很高的葡萄。傳統的小棚架的根柱地面以上高度一般為130-150cm,柱稍地面以上高度一般為140-160cm,木櫞作為橫梁。棚架的高度不足導致濕度較高,同時葡萄的通風受到影響,進一步促進濕度的升高,從而病菌孢子萌發,導致病菌生長,大大提聞病害特別是灰霉病的發病與傳播的概率?,F有技術葡萄棚架大多引導葡萄藤豎直生長,容易出現頂端優勢現象,過多的葉片會影響果實的生長發育,增加了摘頂的工作量,影響了果實的品質;同時上端的枝葉也對下部枝葉進行遮擋,導致下部枝條、葉片光合作用受到限制,影響葡萄的生長。在目前的滴灌起壟種植方法中,很難避免葉片和果實接觸到濕潤和帶有化肥的泥土,避免因潮濕和化肥燒灼損失葡萄,影響葡萄的生產發育。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葡萄棚架,該葡萄棚架提高葡萄掛果高度,使得葡萄獲得更好的通風,使葡萄掛果位的濕度降低、溫度增加,減少葡萄轉色時間、提高糖度,改善品相和品質,控制病害的發生與發展。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葡萄棚架,包括支撐柱、弧形棚頂、攀爬網,所述的弧形棚頂包括兩個底邊和由透光材料制成的弧面;所述的攀爬網包括橫拉線和高位直拉線;所述的橫拉線分別位于葡萄棚架的兩側,其兩端分別與弧形棚頂的兩個底邊相連接,兩條橫拉線的中間設置有高位直拉線;在支撐柱之間設置有低位直拉線,所述攀爬網距地面的高度為1.60~1.90m。
[0005]所述高位直拉線設置有4~7條。
[0006]所述的橫拉線、直拉線和斜拉線為鐵絲、鋼絲或尼龍繩。
[0007]所述的低位直拉線在支撐柱上的連接點距地面距離為1.37~1.57m。
[0008]所述弧形棚頂的弧面由透明塑料薄膜構成。
[0009]所述弧型棚頂的高度為30~40cm。
[0010]所述弧形棚頂的寬度與葡萄的壟寬一致,其寬度為1.30~1.40m。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攀爬網距地面距離為1.6^1.9m,使得攀爬網下方的葡萄葉也能夠獲得更好的陽光照射,使葡萄掛果位升高,避免了葡萄果實與壟上濕潤泥土的接觸,避免葡萄因為接觸點濕度高,甚至接觸點含有的化肥成分,而損傷葡萄果實的缺陷,減少葡萄轉色時間、提高糖度,改善品相和品質,同時抑制病菌孢子萌發,減緩病菌生長,控制病害特別是灰霉病的發生與發展;[0013]2、攀爬網優選為寬度為1.3?1.4m,同時通過對斜拉線的設置可以使得位于攀爬網上的葡萄藤長度為0.8?lm,即葡萄藤結果位以上三分之二的枝條都呈水平走向,使枝條接受更多陽光照射,消除了枝條的項端優勢,減少打頂的工作量,有利于枝葉所制造的營養向葡萄果實的傳導、增加葡萄果實的營養,同時減少強烈太陽光對葡萄果實的照曬;
[0014]3、斜拉線的設置可以為葡萄藤提供較低的攀爬點,方便葡萄藤順利攀爬至攀爬網上,同時葡萄藤的結果位正好位于斜拉線上,獲得了足夠的重量支持。
[0015]4、整體的棚架結構和尺寸設計,并結合該棚架結構和尺寸控制葡萄藤的最終生長高度和葉片數量,能夠保證葡萄藤的葉片數量正好達到最佳標準,既能夠提供足夠的光合作用,也不會造成葉片太多,分薄太多果實的營養,保證結出最甜美的果實。
[0016]5、弧形棚頂的寬度與葡萄的壟寬一致,使得雨水從弧形棚頂兩端流至行間過道,避免了葡萄葉與葡萄根部被雨水沖刷,保證葡萄根部的肥料與水的供應不受天氣影響,實現水肥供應可控;
[0017]6、弧形棚頂的透光性設計為葡萄提供更好的光照條件,提高葡萄的產量與糖份含量。
[0018]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葡萄棚,可增強通風、使葡萄掛果位的濕度降低、溫度增力口,減少葡萄轉色時間、提高糖度,改善品相和品質,控制病害的發生與發展。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葡萄棚架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葡萄棚架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中各部分序號及名稱如下:
[0022]I為支撐柱,2為弧形棚頂,3為底邊,4為橫拉線,5為高位直拉線,6為低位直拉線。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
[0024]實施例1
[0025]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葡萄棚架,包括支撐柱1、弧形棚頂2、攀爬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棚頂2包括兩個底邊3和由透光材料制成的弧面;所述的攀爬網包括橫拉線4和高位直拉線5 ;所述的橫拉線4分別位于葡萄棚架的兩側,其兩端分別與弧形棚頂2的兩個底邊3相連接,兩條橫拉線4的中間設置有高位直拉線5 ;在支撐柱I之間設置有2條低位直拉線6,所述攀爬網距地面的高度為1.60m ;
[0026]所述高位直拉線5設置有4條;
[0027]所述的橫拉線4、直拉線5和斜拉線6為鐵絲;
[0028]所述低位直拉線6在支撐柱I上的連接點距地面距離為1.37 m ;
[0029]所述弧形棚頂2的弧面由透明塑料薄膜構成;
[0030]所述弧型棚頂2的高度為30cm ;
[0031]所述弧形棚頂2的寬度與葡萄的壟寬一致,其寬度為1.30m。
[0032]利用本實施例葡萄棚架栽培葡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0033]A、將葡萄種植于支撐柱I附近的栽培基質中,待葡萄藤生長后,將葡萄藤引導至低位直拉線6上,讓葡萄藤沿著低位直拉線6攀爬生長;
[0034]B、當葡萄藤長出結果新梢或營養新梢時,將結果新梢或營養新梢引導至臨近的高位直拉線5上,讓結果新梢或營養新梢向底邊3的方向攀爬生長。
[0035]實施例2
[0036]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葡萄棚架,包括支撐柱1、弧形棚頂2、攀爬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棚頂2包括兩個底邊3和由透光材料制成的弧面;所述的攀爬網包括橫拉線4和高位直拉線5 ;所述的橫拉線4分別位于葡萄棚架的兩側,其兩端分別與弧形棚頂2的兩個底邊3相連接,兩條橫拉線4的中間設置有高位直拉線5 ;在支撐柱I之間設置有2條低位直拉線6,所述攀爬網距地面的高度為1.90m ;
[0037]所述高位直拉線5設置有6條;
[0038]所述的橫拉線4、直拉線5和斜拉線6為為鋼絲;
[0039]所述低位直拉線6在支撐柱I上的連接點距地面距離為1.57 m ;
[0040]所述弧形棚頂2的弧面由透明塑料薄膜構成;
[0041]所述弧型棚頂2的高度為40cm ;
[0042]所述弧形棚頂2的寬度與葡萄的壟寬一致,其寬度為1.40m。
[0043]利用本實施例葡萄棚架栽培葡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44]A、將葡萄種植于支撐柱I附近的栽培基質中,待葡萄藤生長后,將葡萄藤引導至低位直拉線6上,讓葡萄藤沿著低位直拉線6攀爬生長;
[0045]B、當葡萄藤長出結果新梢或營養新梢時,將結果新梢或營養新梢引導至臨近的高位直拉線5上,讓結果新梢或營養新梢向底邊3的方向攀爬生長。
【權利要求】
1.一種葡萄棚架,包括支撐柱(I)、弧形棚頂(2)、攀爬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棚頂(2)包括兩個底邊(3)和由透光材料制成的弧面;所述的攀爬網包括橫拉線(4)和高位直拉線(5);所述的橫拉線(4)分別位于葡萄棚架的兩側,其兩端分別與弧形棚頂(2)的兩個底邊(3)相連接,兩條橫拉線(4)的中間設置有高位直拉線(5);在支撐柱(I)之間設置有2條低位直拉線(6),所述攀爬網距地面的高度為1.60?1.90m。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直拉線(5)設置有4飛條。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橫拉線(4)、直拉線(5)和斜拉線(6)為鐵絲、鋼絲或尼龍繩。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位直拉線(6)在支撐柱(I)上的連接點距地面距離為1.37?1.57m。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棚頂(2)的弧面由透明塑料薄膜構成。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棚頂(2)的高度為30?40cm。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棚頂(2)的寬度與葡萄的壟寬一致,其寬度為1.30?1.40m。
【文檔編號】A01G17/06GK203708947SQ201320805561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0日
【發明者】丘宗明 申請人:丘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