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活魚的包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活魚的包裝,它包括盒體(1),盒體(1)分為左右半盒(2),盒體(1)一端左右半盒(2)的連接處設有用于夾住活魚頭部的弧形缺口(3),弧形缺口(3)對應的左右半盒(2)的內壁上均設有第一夾持墊(4),第一夾持墊(4)上設有若干個通孔或沉孔(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在夾持魚頭部時,通孔或沉孔可以增加與魚接觸面的變形量,使得夾持墊在保持夾持力的同時又有較好的變形量,故在長時間的運輸或存放過程中,夾持墊不易破壞魚的表皮或在魚的夾持部位出現壓痕,使得魚不易感染細菌而死,活魚的成活率較高,進而大幅降低運輸或存儲的成本,且也不影響魚的賣相,使得商戶出售時可達到預期的盈利,而提高商戶的積極性。
【專利說明】用于活魚的包裝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在活魚運輸時增加活魚運輸時長及成活率的用于活魚的包裝。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現有技術的水產品-活魚運輸時均是將數量較多的活魚集中在一個大容器中,但是在運輸過程中密度較大的活魚在容器中,一方面水中的溶氧量消耗較大,則需要不停的對水進行充氧以滿足水里溶氧量的消耗;另一方面水中活魚的排泄物較多,這些排泄物來自魚鱗與魚鱗之間的結合處及肛門處,而主要是來自魚鱗與魚鱗之間的結合處產生的分泌物,因為在氣泵的刺激下,魚腸道內的糞便在較短的時間內就能排空,故在運輸時魚很少會有排泄物從肛門處排出,過多的排泄物在較短的時間內能使得容器內的水質惡變,導致水中含氧量劇減,使得容器內的魚不是缺氧死亡,就是因活魚吸入的排泄物過多而中毒死亡,因為活魚吸入排泄物后就會出現脫黏液的現象,吸入過多后不管水中含氧量有多充足均會出現死亡現象,最終使得活魚的成活率較低;同時大量的活魚在同一容器中容易發生互相攻擊的情況發生,從而使得魚的表皮出現破皮,甚至出現表皮腐爛的現象,最終導致魚賣不出去,而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當然現有技術也有小部分對活魚進行單體包裝,但這些包裝夾持魚頭部或身體的軟墊變形量較小,則在夾持時容易破壞魚的表皮或在魚的夾持部位出現壓痕,而一旦魚的表皮破損,就容易被細菌感染而致死,導致運輸過程中魚的成活率仍然相對較低,運輸成本降低的有限;而魚的夾持部位出現壓痕后,就會影響魚的賣相,進而導致魚在出售時,價格上無法賣到理想的價格,商戶無法達到預期的盈利,而影響商戶的積極性。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一種軟墊變形量較好,不易造成魚破皮及不易出現壓痕的用于活魚的包裝。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以上問題所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具有以下結構的用于活魚的包裝,它包括盒體,所述的盒體分為左右半盒,所述的盒體一端左右半盒的連接處設有用于夾住活魚頭部的弧形缺口,所述的弧形缺口對應的左右半盒的內壁上均設有第一夾持墊,所述的第一夾持墊上設有若干個通孔或沉孔。
[0005]采用以上結構后,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由于第一夾持墊上設有若干個通孔或沉孔,則在夾持魚頭部時,通孔或沉孔可以增加與魚接觸面的變形量,使得夾持墊在保持夾持力的同時又有較好的變形量,故在長時間的運輸或存放過程中,夾持墊不易破壞魚的表皮或在魚的夾持部位出現壓痕,使得魚不易感染細菌而死,活魚的成活率較高,進而大幅降低運輸或存儲的成本,且也不影響魚的賣相,使得商戶出售時可達到預期的盈利,而提高商戶的積極性。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軟墊變形量較好,不易造成魚破皮及不易出現壓痕的特點。[0006]作為改進,所述的第一夾持墊分為基層和表層,所述的表層與基層連接,所述的若干個通孔或沉孔位于表層遠離基層的表面,則基層可用相對較硬的材料制成,降低夾持墊的生產成本,進而本實用新型的生產成本。
[0007]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左右半盒內壁上設有至少一個第二夾持墊,所述的第二夾持墊的長度方向沿盒體的長度方向延伸,且第二夾持墊的長度小于等于盒體內腔的長度,所述的第二夾持墊上也設有若干個通孔或沉孔,則第二夾持墊設置后,即使魚的頭部大小略小于頭部夾持處的大小,也可通過第二夾持墊的作用,將整條魚身體限位,而使得魚的頭部也不易活動,且即使是魚的頭部與盒體頭部夾持處有間隙,而不影響運輸或存儲時的保活率,進而增加本實用新型的適用性,降低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成本。
[0008]作為再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左右半盒的內壁上均設有至少一個過濾孔,所述的過濾孔連通盒體的內外側,所述的過濾孔上設有過濾片,則過濾孔設置后,使得盒體內水與盒體外側的水可以流通,且在過濾片的作用下,盒體內魚的排泄物又不會進入到盒體外側的水體中,進而使得在較長時間的運輸或存儲過程中,盒體內水體不會因排泄物的增多而導致水體鹽分的增加,防止魚的身體出現色斑的情況,進而使得魚的賣相更好,進而使得本實用新型使用穩定性更好。
[0009]作為優選,所述的第二夾持墊為三個。
[0010]作為優選,所述的過濾孔為四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用于活魚的包裝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用于活魚的包裝使用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3為圖2中A部分的放大圖。
[0014]如圖所示:1、盒體,2、左右半盒,3、弧形缺口,4、第一夾持墊,5、通孔或沉孔,6、第二夾持墊,7、過濾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0016]如圖1、圖2和圖3所示的一種用于活魚的包裝,它包括盒體I (當然還包括其它零部件,但由于未涉及本發明創造的發明點,故在此不再贅述),所述的盒體I分為左右半盒2,一般左半盒與右半盒對稱,當然也可以是不對稱的分為左右半盒,只是這樣的話模具和生產成本均較高,還有也可沿魚身體的軸線分為上下半盒,但這樣分后存在包裝時容易將魚鱗或魚表皮刮破的情況,且還不易將魚裝入內腔中,安裝角麻煩的問題;左半盒與右半盒之間設有密封圈(附圖中未畫出密封圈;且左半盒與右半盒可通過捆綁、層疊擠壓、搭扣或榫卯等方式連接限位),所述的盒體I 一端左右半盒2的連接處設有用于夾住活魚頭部的弧形缺口 3,所述的弧形缺口 3對應的左右半盒2的內壁上均設有第一夾持墊4,所述的第一夾持墊4上設有若干個通孔或沉孔5 (本例為通孔,當然也可為沉孔),第一夾持墊4和第二夾持墊6也可以使用發泡材料制備。
[0017]所述的第一夾持墊4分為基層和表層,所述的表層與基層連接,表層與基層粘合(表層與基層之間也可以是可拆式連接,如通過燕尾槽、或T型槽連接等),且表層分為上段、中段和下段,其中上段和下段的硬度要小于中段的硬度,相鄰兩段之間的端面貼合,當然表層也可以分為上下兩段或四段等等,一般中段上的通孔或沉孔5的密度小于上段和下段上的通孔或沉孔5的密度;所述的若干個通孔或沉孔5位于表層遠離基層的表面(本例為通孔,當然也可為沉孔)。
[0018]所述的左右半盒2內壁上設有至少一個第二夾持墊6 (本例為三個,也可為一個、二個、四個或五個等等),所述的第二夾持墊6的長度方向沿盒體I的長度方向延伸,且第二夾持墊6的長度小于等于盒體I內腔的長度(本例為小于,當然也可設置為等于),所述的第二夾持墊6上也設有若干個通孔或沉孔5 (本例為通孔,當然也可為沉孔)。
[0019]所述的左右半盒2的內壁上均設有至少一個過濾孔7 (本例為四個,也可為一個、二個、三個或五個等等),一般一個過濾孔7位于魚尾部附近對應的位置上,其余的三個過濾孔7位于魚身體對應的位置上且一般呈三角形分布,所述的過濾孔7連通盒體I的內外側,所述的過濾孔7上設有過濾片,過濾片可以為市售濾紙、密度布或是碳布等,且過濾片可以是粘接過濾孔7對應的盒體I內壁上,也可以是粘接在過濾孔7內,或是通過設有中心通孔的螺栓和螺母來對過濾片進行限位等等。
[0020]以上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本實用新型不僅限于以上實施例還允許有其它結構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獨立權要求范圍內變化的,均屬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活魚的包裝,它包括盒體(1),所述的盒體(I)分為左右半盒(2),所述的盒體(I) 一端左右半盒(2)的連接處設有用于夾住活魚頭部的弧形缺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缺口(3)對應的左右半盒(2)的內壁上均設有第一夾持墊(4),所述的第一夾持墊(4)上設有若干個通孔或沉孔(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活魚的包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夾持墊(4)分為基層和表層,所述的表層與基層連接,所述的若干個通孔或沉孔(5)位于表層遠離基層的表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活魚的包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半盒(2)內壁上設有至少一個第二夾持墊(6),所述的第二夾持墊(6)的長度方向沿盒體(I)的長度方向延伸,且第二夾持墊(6)的長度小于等于盒體(I)內腔的長度,所述的第二夾持墊(6)上也設有若干個通孔或沉孔(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活魚的包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夾持墊(6)為三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活魚的包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半盒(2)的內壁上均設有至少一個過濾孔(7),所述的過濾孔(7)連通盒體(I)的內外側,所述的過濾孔(7)上設有過濾片。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活魚的包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過濾孔(7)為四個。
【文檔編號】A01K63/04GK203633337SQ201320809416
【公開日】2014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0日
【發明者】裘臻雍 申請人:裘臻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