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人工集魚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人工集魚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現代金槍魚圍網漁業中便于絞收的人工集魚裝置,屬于漁業捕撈【技術領域】。其結構包括浮子、與浮子相連的定位浮標以及安設在浮子下方的網片,所述網片與一伸縮架相連。本實用新型通過把伸縮架固定在網片上,控制網片在海洋里的形狀,易于對網片的折疊,使之便于對人工集魚裝置的絞收及再次利用,提高人工集魚裝置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一種人工集魚裝置【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人工集魚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現代金槍魚圍網漁業中便于絞收的人工集魚裝置,屬于漁業捕撈【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由于金槍魚類具有聚集在流木等漂浮物體周圍的特性,以此可形成可捕性較高的魚群。基于此特性,漁民在金槍魚圍網漁業中研制并投放了人工集魚裝置(FishAggregation Device),簡稱FAD。大規模的人工集魚裝置可以明顯提高金槍魚的捕撈量,降低能源消耗,因此在現代金槍魚圍網漁業中仍被廣泛使用。
[0003]目前,人工集魚裝置主要由電子浮標、浮子和網片三部分組成,其中網片與浮子相連,以自然狀態懸掛在海水里。但是此種結構在圍網捕撈集群金槍魚過程中,由于人工集魚裝置經過數周或者數月水流沖擊之后打撈上來的網片會全部纏繞在一起,當再次投放此人工集魚裝置時,因網片纏繞,使網片有效面積減少,利用率降低,致使其集群效果明顯降低。因此,如何改善人工集魚裝置上網片結構對于提高人工集魚裝置的使用壽命以及提高多次使用后人工集魚裝置的集群效果具有關鍵作用。
【發明內容】
[0004]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人工集魚裝置,該人工集魚裝置便于網片的絞收和再次利用,提高再次使用時集群效果,有效延長人工集魚裝置的使用壽命。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人工集魚裝置,包括浮子、與浮子相連的定位浮標以及安設在浮子下方的網片,所述網片與一伸縮架相連。
[0006]進一步地,在網片上、下兩端分別安設有上、下橫桿,所述伸縮架上、下兩端分別通過掛鉤與上、下橫桿相連,所述掛鉤通過固定銷在上、下橫桿上固定,且松開固定銷后掛鉤在上、下橫桿上移動。
[0007]進一步地,所述人工集魚裝置還包括一收縮裝置,所述收縮裝置由外罩、卷軸、彈簧鋼片、制動按鈕、卷槽及彈簧構成,所述外罩設置在上橫桿上,卷軸安裝在外罩內且可轉動,所述卷槽固定在卷軸上,所述彈簧鋼片環繞在卷槽上,且彈簧鋼片一端與下橫桿相連,所述彈簧設置在外罩內,該彈簧一端與卷軸相連,其另一端固定在外罩內側頂部,所述制動按鈕穿過外罩與彈簧鋼片相對應、并控制彈簧鋼片的轉動。
[0008]進一步地,所述外罩下部設有凹槽,該凹槽卡接在上橫桿上,并通過緊固件把外罩固定在上橫桿上。
[0009]進一步地,所述伸縮架展開時與網片高度相匹配。
[0010]進一步地,所述伸縮架展開時覆蓋一側網片。
[0011 ] 進一步地,所述伸縮架由鋁合金材料制成,其上設有藍色涂層。
[0012]進一步地,所述伸縮架由多個X交叉桿組組合而成。[0013]進一步地,所述每個X交叉桿組是由兩個支桿相互交叉而成,在中間支點處通過銷軸連接到網片上,且兩個支桿之間可轉動。
[0014]進一步地,所述相鄰X交叉桿組之間在兩端部通過銷軸相連,且相鄰X交叉桿組之間的支桿之間可轉動,銷軸連接到網片上。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伸縮架固定在網片上,控制網片在海洋里的形狀,易于對網片的折疊,便于對人工集魚裝置的絞收及再次利用,提高人工集魚裝置使用壽命。
[0016]由于采用伸縮架材料為鋁合金,使得伸縮架輕便,既可減小人工集魚裝置重量,又使材料不易被海水腐蝕,可以重復利用,進而提高使用壽命。伸縮架表面的藍色涂層,有利于吸引魚群。
[0017]利用收縮裝置,在絞收折疊網片過程中,啟動制動按鈕則拉動伸縮架自動折疊,減少人力資源,有效降低人工成本。由于收縮裝置使用彈簧鋼片,韌性強,環繞在卷軸上使收縮裝置體積小,便于攜帶。
[0018]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予以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I為本實用新型人工集魚裝置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人工集魚裝置收縮裝置結構示意圖。
[0021]圖3為本實用新型人工集魚裝置收縮裝置側面結構示意圖。
[0022]圖中標號說明:1、浮子;2、定位浮標;3、網片;4、伸縮架;5、收縮裝置;6、掛鉤;7、上橫桿;8、下橫桿;9、固定銷;41、交叉點;42、銷軸;43、銷軸;44、支桿;51、外罩;52、卷軸;53、彈簧鋼片;54、制動按鈕;55、卷槽;56、彈簧;57、凹槽;58、緊固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23]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人工集魚裝置【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0024]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人工集魚裝置,包括浮子I、定位浮標2、網片3、伸縮架4、收縮裝置5、掛鉤6、上橫桿7及下橫桿8。
[0025]所述浮子I與定位浮標2相連,網片3設在浮子I下方。所述浮子I由多個組成,通過繩子串聯在一起。所述上橫桿7和下橫桿8分別安設在網片3的上、下兩端。
[0026]所述伸縮架4由多個X交叉桿組組合而成,并通過伸縮架4支撐網片3。所述每個X交叉桿組均由兩個鋁合金材料制成的支桿44交叉而成,在鋁合金材料上設有藍色涂層,可以增加魚群聚集效果,還能使表面光滑,減少對網片3的摩擦,使網片3可以得到有效利用。
[0027]在兩個支桿44中間交叉點41通過銷軸42連接并固定在網片3上,且兩個支桿44之間可相互轉動,所述相鄰X交叉桿組之間在兩端部通過銷軸43相連,且相鄰X交叉桿組之間的支桿之間可轉動,銷軸43連接到網片3上。具體地說,伸縮架4的中間交叉點及兩端交叉處均可轉動,以便使伸縮架4折疊。
[0028]所述伸縮架4上端為兩個支桿的一端點,該兩個端點通過掛鉤6與上橫桿7相連,所述伸縮架4下端也為兩個支桿的一端點,該兩個端點通過掛鉤6與下橫桿8相連,所述掛鉤6通過固定銷9在上、下橫桿上固定,當固定銷9松開時掛鉤6可在上、下橫桿上移動。所述上、下橫桿表面采用光滑,這樣可以減少掛鉤6滑行的阻力。
[0029]所述伸縮架4伸展后與網片3的高度相匹配,使網片3隨伸縮架4在高度方向一起伸縮,使網片3在絞收時,不會纏繞在一起,也不會影響到下次使用。
[0030]所述伸縮架4也可以是在展開時覆蓋一側網片3的結構,這樣網片3隨伸縮架4一起伸縮,使網片3在絞收時,不會纏繞在一起,也不影響再次使用,增加人工集魚裝置的使用壽命。
[0031]如圖2所示,所述收縮裝置5由外罩51、卷軸52、彈簧鋼片53、制動按鈕54、卷槽55、彈簧56及緊固件58構成。
[0032]如圖3所示,所述外罩51為下部設有凹槽57的長方體,通過凹槽57卡在上橫桿7上,并通過緊固件58把外罩51固定在上橫桿7上,該緊固件58可以是螺絲、螺栓等。卷軸52設置在外罩51內的中間位置、且可轉動,所述卷槽55固定在卷軸52上,所述彈簧鋼片53環繞在卷槽55上,且彈簧鋼片53 —端與下橫桿8相連,彈簧56設置在外罩51內,該彈簧56 —端與卷軸52相連,其另一端固定在外罩51內側頂部,通過拉動彈簧鋼片53使得彈簧56產生彈力。制動按鈕54設置在外罩51外部,該制動按鈕54穿過外罩51、且與彈簧鋼片53相對應,以控制卷軸52轉動,具體地說,當按下制動按鈕54時,制動按鈕54阻止卷軸52轉動,從而使收縮裝置5停止工作。
[0033]當收縮裝置5帶動網片3張開時,上、下橫桿距離增加,拉動彈簧鋼片53,從而帶動彈簧鋼片53纏繞的卷槽55及固定卷槽55的卷軸52轉動,從而使網片3張開。同時使與卷軸52相連的彈簧56張開產生彈力。
[0034]待網片3完全張開時按下制動按鈕54,使制動按鈕54與彈簧鋼片53接觸,從而使彈簧鋼片53卡住不能移動。絞收人工集魚裝置時,啟動制動按鈕54,由于收縮裝置5中的彈簧56恢復形變產生的彈力作用使卷軸52反向轉動,從而使彈簧鋼片53產生向上拉力,有助于網片3的折疊絞收。
[0035]投放本實用新型人工集魚裝置時,通過擰松固定銷9使掛鉤6在上、下橫桿上滑行,以此控制伸縮架4和網片3的形狀,待伸縮架4展開時,擰緊固定銷9使掛鉤6固定在上、下橫桿上以維持伸縮架4和網片3的形狀。絞收人工集魚裝置時,將固定銷9松開使掛鉤6重新在上、下橫桿上滑行,待伸縮架4連同網片3折疊后,擰緊固定銷9,使伸縮架4保持折疊狀態。本實用新型人工集魚裝置在漁業作業過程中操作方便,可以達到方便絞收以便于再次利用的效果。
[0036]綜上所述,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上述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人工集魚裝置,包括浮子、與浮子相連的定位浮標以及安設在浮子下方的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網片與一伸縮架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人工集魚裝置,其特征在于:在網片上、下兩端分別安設有上、下橫桿,所述伸縮架上、下兩端分別通過掛鉤與上、下橫桿相連,所述掛鉤通過固定銷在上、下橫桿上固定,且松開固定銷后掛鉤在上、下橫桿上移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集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集魚裝置還包括一收縮裝置,所述收縮裝置由外罩、卷軸、彈簧鋼片、制動按鈕、卷槽及彈簧構成,所述外罩設置在上橫桿上,卷軸安裝在外罩內且可轉動,所述卷槽固定在卷軸上,所述彈簧鋼片環繞在卷槽上,且彈簧鋼片一 端與下橫桿相連,所述彈簧置于外罩內,該彈簧一端與卷軸相連,其另一端固定在外罩內側頂部,所述制動按鈕穿過外罩與彈簧鋼片相對應、并控制彈簧鋼片的轉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集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下部設有凹槽,該凹槽卡接在上橫桿上,并通過緊固件把外罩固定在上橫桿上。
5.根據權利要求I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人工集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架展開時與網片高度相匹配。
6. 根據權利要求I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人工集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架展開時覆蓋一側網片。
7.根據權利要求I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人工集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架由鋁合金材料制成,其上設有藍色涂層。
8.根據權利要求I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人工集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架由多個X交叉桿組組合而成。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人工集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X交叉桿組是由兩個支桿相互交叉而成,在中間支點處通過銷軸連接到網片上,且兩個支桿之間可轉動。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人工集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鄰X交叉桿組之間在兩端部通過銷軸相連,且相鄰X交叉桿組之間的支桿之間可轉動,銷軸連接到網片上。
【文檔編號】A01K73/02GK203575394SQ201320828824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6日
【發明者】王少琴, 許柳雄, 徐國強, 楊文杰, 唐浩, 周成, 王學昉, 胡桂森 申請人:上海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