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循環水養殖系統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循環水養殖系統沉淀池,用于水產養殖水體凈化處理。該沉淀池為長方形混凝土池,沉淀池一側設有進水管,與進水管相對一側設為出水堰,其特點是沉淀池的池底由進水管至出水堰方向為坡降池底;在沉淀池中進水管側設置進水擋板,進水擋板的下面設有通向沉淀池中的擋板下進水口,在沉淀池中以進水擋板背側的底邊向上,沿進水擋板及池壁水平安裝支架,在支架上安裝聚乙烯網,在聚乙烯網上水平鋪裝覆蓋至出水端池壁的生物包,并構成紊流沉淀區;在沉淀池的底部出水堰側設有排污管;具有良好的層流條件和沉淀效果,兼具初級生物凈化的功能,顯著提高了水質凈化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循環水養殖系統沉淀池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循環水養殖水質凈化技術,具體涉及到一種沉淀池的構建技術。【背景技術】
[0002]水質凈化單元是循環水養殖系統的關鍵環節,其構成方式包括凈化設施與設備,其中凈化設施具有投資小、運行能耗低和單位處理量大等優點,適于國內現階段循環水養殖的普及與推廣。凈化設施通常由沉淀池、氣浮池及曝氣生物濾池等構成,沉淀池是利用重力沉降性質進行固液分離的一種設施,按水流方向不同分為平流式、豎流式和輻流式。在應用較廣的平流式沉淀池中,通常分為斜流沉淀區、污泥區和清水區,斜流沉淀區由斜板構成,實際應用中一定程度上存在施工難度較大,構建成本較高等不足,有待于改進。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改進平流式沉淀池的構建技術,降低其施工難度與建設成本,同時提高水質凈化效率,使該項技術更加易于推廣應用。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循環水養殖系統沉淀池,該沉淀池為長方形混凝土池,沉淀池一側設有進水管,與進水管相對一側設為出水堰,其特征在于:沉淀池的池底由進水管至出水堰方向為坡降池底;在沉淀池中進水管側設置進水擋板,進水擋板的下面設有通向沉淀池中的擋板下進水口,在沉淀池中以進水擋板背側的底邊向上20?40cm的高度,沿進水擋板及池壁水平安裝支架,在支架上安裝聚乙烯網,在聚乙烯網上水平鋪裝覆蓋至出水端池壁的生物包,并構成紊流沉淀區;在沉淀池的底部出水堰側設有排污管;
[0006]所述的沉淀池的內徑尺寸為:長為20?30m,寬為I?1.5m,進水管一側池深為
1.5?2m,所述的沉淀池的池底的坡降度為1%?3%。
[0007]所述的生物包由以聚乙烯為原料制成帶網孔的網孔管組合而成。
[0008]所述的網孔管的管徑為60?70mm,管上網孔為等邊四邊形,網孔的邊長為10?15mm。
[0009]所述的生物包組合為正方體。
[0010]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生物包本身的自支撐結構和較大的比表面積,具有占地較少、池型較淺、施工簡便、成本較低的特點;由生物包構成的紊流沉淀區,具有較大的接觸面積,可滿足足夠的沉降面積和沉降時間,有效提高了沉淀效率;同時,生物包上附著的生物膜還起到初級生物凈化的作用,進一步提高了水質凈化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0012]圖2是圖1的俯視圖。
[0013]圖3是生物包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案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0015]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循環水養殖系統沉淀池。該沉淀池I為長方形混凝土池,池壁厚度30cm,池底厚15cm,內徑長25m,寬1.2m,進水管2 —側池深1.8m,沉淀池I 一側設有進水管2,與進水管2相對一側設為出水堰3,沉淀池I的池底由進水管2至出水堰3方向為坡降池底;坡降度為2% ;在沉淀池I中進水管2側設置進水擋板4,進水擋板4的下面設有通向沉淀池中的擋板下進水口,在沉淀池中以進水擋板4背側的底邊向上30cm的高度,沿進水擋板4及池壁水平安裝支架,在支架上安裝聚乙烯網,在聚乙烯網上水平鋪裝覆蓋至出水端池壁的生物包5,并構成紊流沉淀區6,深度為60cm。
[0016]本實用新型一種循環水養殖系統沉淀池,從進水管放水,水流經進水擋板改變方向,水流向下并經擋板下進水口依次流經緩沖區、污泥區,然后向上流經紊流沉淀區進入清水區;清水由出水堰溢出,清水區的水位由出水堰的高程控制,在出水堰前豎向設置生物包,以攔截浮渣;沉淀物匯集至污泥區,通過插拔式排污管排出。
[0017]所述的進水管2為PVC材質,直徑160mm ;所述的出水堰3開口寬50cm,深20cm ;所述的進水擋板4為混凝土結構,距離進水管管口 50cm,底邊距離池底30cm,形成擋板下進水口 ;所述的排污管10為PVC材質,直徑200mm。
[0018]如圖3所示,所述的生物包5以聚乙烯為原料加工成帶網孔的管,網孔為等邊四邊形,邊長12mm,網孔也為橢圓,六方等形狀,管徑為65mm,可將管焊接組成為正方體,其規格為 60cmX60cmX60cm。
[0019]本實用新型一種循環水養殖系統沉淀池為淺池型,結構簡單,占地較少,施工難度小。由生物包構成的紊流沉淀區具備良好的層流條件和沉淀效率,同時兼具初級生物凈化的功能,使沉淀池和一級生物濾池合二為一,在顯著提高水質凈化效率的同時,有效降低了水質凈化單元的建設與運行成本。
【權利要求】
1.一種循環水養殖系統沉淀池,該沉淀池(I)為長方形混凝土池,沉淀池(I)一側設有進水管(2),與進水管(2)相對一側設為出水堰(3),其特征在于:沉淀池(I)的池底由進水管(2)至出水堰(3)方向為坡降池底;在沉淀池(I)中進水管(2)側設置進水擋板(4),進水擋板(4)的下面設有通向沉淀池中的擋板下進水口,在沉淀池中以進水擋板(4)背側的底邊向上20?40cm的高度,沿進水擋板(4)及池壁水平安裝支架,在支架上安裝聚乙烯網,在聚乙烯網上水平鋪裝覆蓋至出水端池壁的生物包(5),并構成紊流沉淀區(6);在沉淀池Cl)的底部出水堰(3)側設有排污管(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循環水養殖系統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I)的內徑尺寸為:長為20?30m,寬為I?1.5m,進水管(2)—側池深為1.5?2m,所述的沉淀池的池底的坡降度為1%?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循環水養殖系統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生物包(5 )由以聚乙烯為原料制成帶網孔的網孔管組合而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循環水養殖系統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網孔管的管徑為60?70mm,管上網孔為等邊四邊形,網孔的邊長為10?15mm。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循環水養殖系統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包(5)組合為正方體。
【文檔編號】A01K63/04GK203675878SQ201320874175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7日
【發明者】原輝, 郝麗峰, 柴美清, 韓鵬遠, 李毅 申請人: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試驗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