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陶瓷原料研磨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陶瓷原料研磨系統,包括有送料裝置、升高皮帶、立式研磨機、篩選機和球磨機,所述的送料裝置經初級運輸線與位于立式研磨機一側的升高皮帶相連接,通過所述升高皮帶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對立式研磨機的入料口;所述去鐵篩設置于所述立式研磨機的旋轉出料倉口處,所述次級運輸線的一端連接所述去鐵篩的出料口,另一端與所述篩選機相連同;所述篩選機的一端連接重磨運輸線的一端,另一端連接球磨運輸線,所述重磨運輸線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升高皮帶的一端,所述球磨運輸線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球磨機。
【專利說明】一種陶瓷原料研磨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陶瓷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陶瓷原料研磨系統。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陶瓷生產裝備中,主要是采用球磨機進行原料的研磨處理,球磨機主要是利用下落的研磨體(如鋼球、鵝卵石等)的沖擊作用以及研磨體與球磨內壁的研磨作用而將物料粉碎并混合,球磨時間長、工作效率低、能耗大。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研磨時間短,工作效率高的陶瓷原料研磨系統。
[0004]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陶瓷原料研磨系統,包括有送料裝置、升高皮帶、立式研磨機、篩選機和球磨機,所述的送料裝置經初級運輸線與位于立式研磨機一側的升高皮帶相連接,通過所述升高皮帶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對立式研磨機的入料口 ;所述去鐵篩設置于所述立式研磨機的旋轉出料倉口處,所述次級運輸線的一端連接所述去鐵篩的出料口,另一端與所述篩選機相連同;所述篩選機的一端連接重磨運輸線的一端,另一端連接球磨運輸線,所述重磨運輸線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升高皮帶的一端,所述球磨運輸線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球磨機;
[0006]所述立式研磨機包括研磨腔體、磨輥、磨盤、料罐和重量測量裝置,所述磨輥和磨盤設置在所述研磨罐體內,所述磨輥設置在磨盤的上方,并與磨盤保持有3-8cm的間隔,所述磨輥采用從動設計,由磨盤帶動;所述料罐設置在所述磨盤的上方,且與所述磨盤相配合,落料于所述磨盤上;所述重量測量裝置設置在所述立式研磨機的出料口處,并電連接所述送料裝置;所述磨盤的轉速為39.8r/min,所述磨棍的直徑為1700_ ;
[0007]所述篩選機包括有入料斗、出料斗、輸送皮帶、檔邊、防塵罩以及置于所述防塵罩內的雙層篩,所述輸送皮帶、防塵罩、雙層篩和擋邊均以相同的傾斜方式安裝,所述雙層篩的入口端高于其出口端,所述擋邊對應設在雙層篩的下方,且位于防塵罩外,并與所述防塵罩的底部落料口相對接,所述輸送皮帶對應設在擋邊的下方,且與所述擋邊的一端相連接,;所述重磨運輸線設置在輸送皮帶較高的一端的下方;所述雙層篩由密度為5目的粗濾內網筒和密度為20目的細濾外網筒相套而成,通過電機驅動旋轉,所述雙層篩以15r/min的速度轉動,所述粗濾內網筒和細濾外網筒保持有15cm的間隔,所述細濾外網筒的直徑為1350mm;所述防塵罩的一側設有與雙層篩的入口端相配合的入料斗,且所述入料斗的出料端伸進粗濾內網筒的進料筒口內,所述防塵罩的另一側設有與雙層篩的出口端設置有出料斗,所述出料斗的一端設置于所述細濾外網筒的下方,另一端設置于所述球磨運輸線的上方。
[0008]本發明通過立式研磨機與球磨機的配合,使其各自發揮優勢,從而達到了節約時間、能耗等目的。【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發明其中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
[0010]圖2是本發明其中一個實施例的立式研磨機的示意圖;
[0011]圖3是本發明其中一個實施例的篩選機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0013]一種陶瓷原料研磨系統,包括有送料裝置1、升高皮帶2、立式研磨機3、篩選機4和球磨機6,所述的送料裝置I經初級運輸線7與位于立式研磨機3 —側的升高皮帶2相連接,通過所述升高皮帶2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對立式研磨機3的入料口 ;所述立式研磨機3的出料口連接旋轉出料倉口的一端,所述去鐵篩設置于旋轉出料倉口的另一端,所述次級運輸線8的一端連接所述去鐵篩的出料口,另一端與所述篩選機4相連同;所述篩選機4的一端連接重磨運輸線9的一端,另一端連接球磨運輸線10,所述重磨運輸線9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升高皮帶2的一端,所述球磨運輸線10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球磨機6。由于陶瓷原料中會帶有一些金屬雜質,特別是鐵,所以設置去鐵篩使得在立磨后對原料進行去鐵工作。
[0014]本發明針對陶瓷原料的物理組成和陶瓷生產加工工藝的特點,物料在進入球磨機6之前,先采用立式研磨機3對砂石料進行粗破碎。對于砂石料,采用本項目研制的適用于陶瓷原料的立式研磨機3進行破碎,使物料破碎成粒子細度均勻、粒子細度小的顆粒。因在初破碎過程中受到了擠壓,部分細小的顆粒是以片條狀存在,這些顆粒內部產生了裂紋,進入球磨機6后也更加容易研磨。砂石料經過以上處理后,再送入球磨機6進行研磨,使物料直接進入球磨機6的研磨階段,避開了球磨機6在初破碎階段的大能耗,極大地縮短了物料的球磨時長,大大降低了球磨機6的能耗。
[0015]所述立式研磨機3包括研磨腔體31、磨輥32、磨盤33、料罐34和重量測量裝置,所述磨輥32和磨盤33設置在所述研磨罐體31內,所述磨輥32設置在磨盤33的上方,并與磨盤33保持有3-8cm的間隔,所述磨輥32采用從動設計,由磨盤33帶動;所述料罐34設置在所述磨盤33的上方,且與所述磨盤33相配合,落料于所述磨盤33上;所述重量測量裝置設置在所述立式研磨機的出料口處,并電連接所述送料裝置I,當重量測量裝置測出的重量少于一定數值時,便會發送信號至送料裝置1,使其加快送料;所述磨盤的轉速為39.Sr/min,所述磨輥32的直徑為1700mm。設置重量測量裝置與送料裝置I的聯系是為了保證立式研磨機3保持在最佳的工作負荷,以及輸出量為預設的范圍并保證研磨質量。磨盤的轉速不能過快或過慢,過快的話會使得各個研磨的部件損耗快,而且發熱嚴重,經過實踐得出磨盤的轉速為39.8r/min是最合理的方案。
[0016]所述篩選機4包括有入料斗41、出料斗42、輸送皮帶43、檔邊48、防塵罩46以及置于所述防塵罩46內的雙層篩47,所述輸送皮帶43、防塵罩46、雙層篩47和擋邊48均以相同的傾斜方式安裝,所述雙層篩47的入口端高于其出口端,所述擋邊48對應設在雙層篩47的下方,且位于防塵罩46外,并與所述防塵罩46的底部落料口相對接,所述輸送皮帶43對應設在擋邊48的下方,且與所述擋邊48的一端相連接,設置防塵罩46可以有效隔檔雙層篩47運作時揚起的粉料;所述重磨運輸線9設置在輸送皮帶43較高的一端的下方;所述雙層篩47由密度為5目的粗濾內網筒49和密度為20目的細濾外網筒410相套而成,通過電機驅動旋轉,所述雙層篩47以15r/min的速度轉動,所述粗濾內網筒49和細濾外網筒410保持有15cm的間隔,所述細濾外網筒410的直徑為1350mm ;所述防塵罩46的一側設有與雙層篩47的入口端相配合的入料斗41,且所述入料斗41的出料端伸進粗濾內網筒49的進料筒口內,所述防塵罩46的另一側設有與雙層篩47的出口端設置有出料斗42,所述出料斗42的一端設置于所述細濾外網筒410的下方,另一端設置于所述球磨運輸線10的上方。運作時,經過立式研磨機3研磨過后的粉料通過入料斗41進入雙層篩47的內部,雙層篩47轉動使得少于20目的粉料落下至輸送皮帶43,輸送皮帶43將其輸送至磨運輸線10 ;而大于20目的粉料則滾落至出料斗42并輸送至重磨運輸線9,再次送至立式研磨機3處研磨。設置粗濾內網筒49和細濾外網筒410的雙層篩47,可以避免細濾外網筒410過快損壞,一些大的顆粒可以直接由粗濾內網筒49隔出,減少了細濾外網筒410的工作負荷。篩選機4通過與重磨運輸線9的配合,使得不符合要求的粉料通過重磨運輸線9從新送至式研磨機3處研磨。
[0017]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發明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發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基于此處的解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聯想到本發明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陶瓷原料研磨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送料裝置(I)、升高皮帶(2)、立式研磨機(3)、篩選機(4)和球磨機(6),所述的送料裝置(I)經初級運輸線(7)與位于立式研磨機(3)一側的升高皮帶(2)相連接,通過所述升高皮帶(2)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對立式研磨機(3)的入料口 ;所述去鐵篩設置于所述立式研磨機(3)的旋轉出料倉口處,所述次級運輸線(8)的一端連接所述去鐵篩的出料口,另一端與所述篩選機(4)相連同;所述篩選機(4)的一端連接重磨運輸線(9)的一端,另一端連接球磨運輸線(10),所述重磨運輸線(9)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升高皮帶(2)的一端,所述球磨運輸線(10)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球磨機(6); 所述立式研磨機(3 )包括研磨腔體(31)、磨輥(32 )、磨盤(33 )、料罐(34 )和重量測量裝置,所述磨輥(32 )和磨盤(33 )設置在所述研磨罐體(31)內,所述磨輥(32 )設置在磨盤(33 )的上方,并與磨盤(33)保持有3-8cm的間隔,所述磨輥(32)采用從動設計,由磨盤(33)帶動;所述料罐(34)設置在所述磨盤(33)的上方,且與所述磨盤(33)相配合,落料于所述磨盤(33 )上;所述重量測量裝置設置在所述立式研磨機(3 )的出料口處,并電連接所述送料裝置(I);所述磨盤的轉速為39.8r/min,所述磨輥(32)的直徑為1700mm ; 所述篩選機(4)包括有入料斗(41)、出料斗(42)、輸送皮帶(43)、檔邊(48)、防塵罩(46)以及置于所述防塵罩(46)內的雙層篩(47),所述輸送皮帶(43)、防塵罩(46)、雙層篩(47)和擋邊(48)均以相同的傾斜方式安裝,所述雙層篩(47)的入口端高于其出口端,所述擋邊(48)對應設在雙層篩(47)的下方,且位于防塵罩(46)外,并與所述防塵罩(46)的底部落料口相對接,所述輸送皮帶(43 )對應設在擋邊(48 )的下方,且與所述擋邊(48 )的一端相連接,;所述重磨運輸線(9)設置在輸送皮帶(43)較高的一端的下方;所述雙層篩(47)由密度為5目的粗濾內網筒(49)和密度為20目的細濾外網筒(410)相套而成,通過電機驅動旋轉,所述雙層篩(47)以15r/min的速度轉動,所述粗濾內網筒(49)和細濾外網筒(410)保持有15cm的間隔,所述細濾外網筒(410)的直徑為1350mm;所述防塵罩(46)的一側設有與雙層篩(47)的入口端相配合的入料斗(41),且所述入料斗(41)的出料端伸進粗濾內網筒(49)的進料筒口內,所述防塵罩(46)的另一側設有與雙層篩(47)的出口端設置有出料斗(42),所述出料斗(42)的一端設置于所述細濾外網筒(410)的下方,另一端設置于所述球磨運輸線(10)的上方。
【文檔編號】B02C15/00GK103752374SQ201410027851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1日
【發明者】范新暉 申請人:范新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