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缽毯狀苗精準送秧裝置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246598閱讀:248來源:國知局
缽毯狀苗精準送秧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缽毯狀苗精準送秧裝置。由撥叉組件、四桿機構和棘輪機構組成的帶驅動機構設置在送秧臺的背面下部,支撐在送秧臺上的撥叉軸上固定有左、右撥叉臂,左、右撥叉臂相向的一側通過銷軸裝有滾子,撥叉軸固裝有主動擺桿,主動擺桿通過連桿帶動固裝在主動帶輪軸上的從動擺桿,連接連桿和從動擺桿的銷軸上固裝驅動棘爪,帶動與從動擺桿同軸安裝的驅動棘輪,由此帶動通過軸套固裝在主動帶輪軸上的主動帶輪,鎖止棘爪與左、右撥叉臂同軸安裝在撥叉軸上,鎖止棘輪與主動帶輪同軸固裝在主動帶輪軸上。驅動棘輪機構和鎖死棘輪機構鎖住了帶輪的雙向轉動,使秧苗在被插取狀態時不能發生向下移動,確保秧苗縱向位置的穩定,提高取苗的精準性。
【專利說明】缽毯狀苗精準送秧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插秧機的送秧裝置,尤其是涉及插秧機的一種缽毯狀苗精準送秧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水稻種植機械種類繁多,但大部分都使用兩種秧苗:缽苗和毯狀苗。其中毯狀苗較為常見,使用插秧機進行移植。工作時,插秧機的送秧機構將毯狀苗送至秧門處,取秧機構的秧針從整塊的毯狀苗上撕下一塊矩形的區域,通過調整秧針與秧門的相對位置來改變撕下矩形的面積,從而改變每次栽植秧苗的數量,一般為3~5株。缽苗則通常使用移栽機和擺栽機進行移植,通過機械結構的拔出或頂出動作將秧苗從穴盤中取出并栽植到土里,機械結構工作精度要求較高,結構也相對復雜,但可實現I~2株的精量稀植,栽植過程中不撕扯秧苗根部故不傷害秧苗。
[0003]缽毯狀苗兼有缽苗和毯狀苗的特點,其下部是相互獨立的缽體,上部則連在一起像毯狀苗。因此,缽毯狀苗兼有缽苗和毯狀苗的優點,既可像缽苗一樣擁有精量稀植的優勢,又能像毯狀 苗一樣使用插秧機進行移植。
[0004]但目前現有插秧機的縱向送秧裝置大多是由棘輪機構或單向軸承驅動,沒有帶逆向鎖死機構,缽毯狀苗在秧苗輸送帶上被送進時,會出現由于機器振動以及其自身重力造成秧苗輸送帶主動下滑的現象,導致送秧量不準確。因此,無法滿足缽毯狀苗的送秧精度要求。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插秧機的一種缽毯狀苗精準送秧裝置,分別在主動帶輪軸和撥叉軸上設置鎖止棘輪、鎖止棘爪,形成帶鎖死機構,確保了缽毯狀苗的縱向送秧精準度。
[0006]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包括4~8秧箱面板并列組成的送秧臺、秧苗輸送帶和帶驅動機構;還包括帶鎖死機構;其中:
帶驅動機構:包括撥叉軸、左撥叉臂、右撥叉臂、撥叉滾子、主動擺桿、從動擺桿、連桿、驅動棘爪和驅動棘輪;撥叉軸通過支架支撐在整個送秧臺上,撥叉軸的一端固定有左撥叉臂,與左撥叉臂相距一塊缽毯狀苗寬度的位置安裝有右撥叉臂,左撥叉臂和右撥叉臂相向的一側通過銷軸裝有撥叉滾子,靠近送秧臺外側一端的撥叉軸上固裝有主動擺桿,主動擺桿通過連桿帶動固裝在主動帶輪軸上的從動擺桿擺動,連接連桿和從動擺桿的銷軸上固裝驅動棘爪,驅動與從動擺桿同軸安裝的驅動棘輪,由此帶動固裝在主動帶輪軸上的主動帶輪轉動,帶動秧苗輸送帶向下輸送,通過主動帶輪傳動的秧苗輸送帶設置在秧箱面板的下部空缺處;
帶鎖死機構:包括鎖止棘爪和鎖止棘輪:鎖止棘爪與左撥叉臂和右撥叉臂同軸安裝在撥叉軸上,鎖止棘輪與主動帶輪同軸固裝在主動帶輪軸上。
[0007]所述的秧苗輸送帶是雙面齒形帶,帶內齒與主動帶輪輪齒嚙合,條形外齒間距正好為缽毯狀苗行間距的整數倍,則正好卡進缽毯狀苗的行間凹槽里,在條形外齒之間設置有小錐狀凸起以增加秧苗輸送帶與秧苗底部土壤之間的摩擦力,阻止缽苗下滑。
[0008]本發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秧苗輸送帶由擺桿組件、四桿機構、棘輪機構組成的驅動機構驅動,撥叉臂相向的一側裝有滾子,通過改變四桿機構各桿件及滾子的尺寸,可以更方便、靈活地調整縱向送秧量;分別在主動帶輪軸和撥叉軸上設置鎖止棘輪、鎖止棘爪,形成帶鎖死機構,使秧苗輸送帶在被驅動棘輪機構驅動下移一個行距后,將主動帶輪的轉動方向鎖住,使秧苗輸送帶不會出現由于機器振動以及缽苗重力作用造成秧苗輸送帶主動下滑而導致送秧量不準確的現象,從而,確保了缽毯狀苗的縱向送秧精準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發明裝置的總體背面三維示意圖。
[0010]圖2是本發明裝置的總體正面三維示意圖。
[0011]圖3是本發明裝置的縱向送秧部分三維示意圖。
[0012]圖4是本發明裝置的傳動機構和鎖死機構部分三維示意圖。
[0013]圖5是本發明的縱向送秧傳動機構三維示意圖。
[0014]圖6是本發明的縱向送秧鎖死機構三維示意圖。
[0015]圖7是本發明的秧苗輸送帶三維示意圖。
[0016]圖中:1、送秧臺,2、秧苗輸送帶,3、主動帶輪,4、苗定位齒,5、凸頭,6、帶內齒,7、主動擺桿,8、連桿,9、從動擺桿,10、銷軸,11、驅動棘輪,12、驅動棘爪,13、復位彈簧,14、主動帶輪軸,15、鎖止棘爪,16、鎖止棘輪,17、撥叉滾子,18、撥叉軸,19、從動帶輪軸,20、從動帶輪,21、撥叉臂。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工作原理作進一步說明。
[0018]如圖1、圖2、圖3、圖4、圖5所示,本發明包括4~8秧箱面板(圖1中為4秧箱面板)并列組成的送秧臺1、秧苗輸送帶2和帶驅動機構。本發明還包括帶鎖死機構;其中:
帶驅動機構:包括撥叉軸18、左、右撥叉臂21、撥叉滾子17、主動擺桿7、從動擺桿9、連桿8、驅動棘爪12和驅動棘輪11 ;撥叉軸18通過支架支撐在整個送秧臺I上,撥叉軸18的一端固定有左撥叉臂,與左撥叉臂相距一塊缽毯狀苗寬度的位置安裝有右撥叉臂,左撥叉臂和右撥叉臂相向的一側通過銷軸裝有撥叉滾子17,靠近送秧臺I外側一端的撥叉軸18的上固裝有主動擺桿7,主動擺桿7通過連桿8帶動固裝在主動帶輪軸14上的從動擺桿9擺動,連接連桿8和從動擺桿9的銷軸10上固裝驅動棘爪12,驅動與從動擺桿9同軸安裝的驅動棘輪11,由此帶動固裝在主動帶輪軸14上的主動帶輪3轉動,帶動秧苗輸送帶2向下輸送,通過主動帶輪3傳動的秧苗輸送帶2設置在秧箱面板的下部空缺處;
如圖6所示,帶鎖死機構:包括鎖止棘爪15和鎖止棘輪16:鎖止棘爪15與左撥叉臂和右撥叉臂同軸安裝在撥叉軸18上,鎖止棘輪16與主動帶輪3同軸固裝在主動帶輪軸14上。[0019]如圖7所示,所述的秧苗輸送帶2是雙面齒形帶,帶內齒6與主動帶輪3和固裝在從動帶輪軸19上的從動帶輪20的輪齒嚙合,秧苗輸送帶2的外表面設置有條形的苗定位齒4和小錐狀凸頭5,苗定位齒4齒間距正好為缽毯狀苗行間距的整數倍,則正好卡進缽毯狀苗的行間凹槽里,設置在苗定位齒4之間的凸頭5用以增加秧苗輸送帶2與秧苗底部土壤之間的摩擦力,阻止秧苗下滑。
[0020]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
插秧機工作時,縱向送秧為間歇運動,僅當送秧臺I移動至左、右極限位置時,插秧機機架上的凸輪作用于撥叉滾子17,使撥叉滾子17上升并帶動撥叉軸發生擺動,與撥叉軸固定的鎖止棘爪脫離鎖止棘輪,同時撥叉軸的轉動帶動主動擺桿7擺動,由此通過連桿8帶動從動擺桿9擺動,則驅動棘爪推動驅動棘輪11轉動,由此帶動主動帶輪3單向轉過指定角度,使位于秧苗輸送帶2上的缽毯狀苗下移一個行距,由此完成縱向送秧任務。此后,撥叉滾子17與插秧機機架上的凸輪脫離接觸不再被驅動,各桿件復位,鎖止棘爪鎖住鎖止棘輪,防止棘輪正向轉動,驅動棘爪在復位彈簧13的作用下復位并壓緊在驅動棘輪11的齒背,防止驅動棘輪逆向轉動,使主動帶輪軸、主動帶輪及秧苗輸送帶均不能發生運動,從而確保秧苗在被插秧機上的取苗機構插取時秧苗縱向位置的穩定,提高了取苗的精準性。
[0021]上述【具體實施方式】用來解釋說明本發明,而不是對本發明進行限制,在本發明的精神和權利要求 的保護范圍內,對本發明做出的任何修改和改變,都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缽毯狀苗精準送秧裝置,包括4~8秧箱面板并列組成的送秧臺(I )、秧苗輸送帶(2)和帶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帶鎖死機構;其中: 1)帶驅動機構,包括撥叉軸(18)、左撥叉臂、右撥叉臂、撥叉滾子(17)、主動擺桿(7)、從動擺桿(9)、連桿(8)、驅動棘爪(12)和驅動棘輪(11);撥叉軸(18)通過支架支撐在整個送秧臺(I)上,撥叉軸(18 )的一端固定有左撥叉臂,與左撥叉臂相距一塊缽毯狀苗寬度的位置安裝有右撥叉臂,左撥叉臂和右撥叉臂相向的一側通過銷軸裝有撥叉滾子(17),靠近送秧臺(I)外側一端的撥叉軸(18)上固裝有主動擺桿(7),主動擺桿(7)通過連桿(8)帶動固裝在主動帶輪軸(14)上的從動擺桿(9)擺動,連接連桿(8)和從動擺桿(9)的銷軸(10)上固裝驅動棘爪(12),驅動與從動擺桿(9)同軸安裝的驅動棘輪(11),由此帶動固裝在主動帶輪軸(14)上的主動帶輪(3)轉動,帶動秧苗輸送帶(2)向下輸送,通過主動帶輪(3)傳動的秧苗輸送帶(2)設置在秧箱面板的下部空缺處; 2)帶鎖死機構,包括鎖止棘爪(15)和鎖止棘輪(16):鎖止棘爪(15)與左撥叉臂和右撥叉臂同軸安裝在撥叉軸(18)上,鎖止棘輪(16)與主動帶輪(3)同軸固裝在主動帶輪軸(14)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缽毯狀苗精準送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秧苗輸送帶(2)是雙面齒形帶,帶內齒與主動帶輪輪齒嚙合,條形外齒間距正好為缽毯狀苗行間距的整數倍,則正好卡進缽毯狀苗的行間凹槽里,在條形外齒之間設置有小錐狀凸起以增加秧苗輸送帶(2 )與秧苗底部土·壤之間的摩擦力,阻止缽苗下滑。
【文檔編號】A01C11/02GK103843505SQ201410040882
【公開日】2014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8日
【發明者】張國鳳, 俞高紅, 杜立恒, 楚德勝 申請人:浙江理工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安县| 弥渡县| 嵩明县| 西吉县| 车致| 石狮市| 高淳县| 河北区| 彭州市| 咸宁市| 南部县| 响水县| 罗山县| 福海县| 邓州市| 泽库县| 石城县| 榆中县| 阿荣旗| 翁源县| 东乌珠穆沁旗| 诸暨市| 斗六市| 江山市| 平罗县| 东明县| 彩票| 桐柏县| 合山市| 康马县| 吐鲁番市| 秦皇岛市| 娄底市| 喜德县| 渭南市| 太原市| 西城区| 汽车| 鹿泉市| 武乡县| 荣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