扦插苗火龍果的栽種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扦插苗火龍果的栽種方法,所述的扦插苗火龍果的栽種方法包括如下步驟:育苗期、生長期以及成熟期。本發明可以有助于火龍果的迅速生長,生長周期短,果實產量豐富。
【專利說明】扦插苗火龍果的栽種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農業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扦插苗火龍果的栽種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火龍果營養豐富、功能獨特,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豐富的維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纖維。火龍果屬于涼性。在自然狀態下,果實于夏秋成熟,味甜,多汁。現有技術中,火龍果的生長周期相對較長,導致總體產量不高,生產效益低。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扦插苗火龍果的栽種方法,該扦插苗火龍果的栽種方法有助于火龍果的迅速生長,生長周期短,果實產量豐富。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扦插苗火龍果的栽種方法,所述的扦插苗火龍果的栽種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育苗期:插條選生長充實的莖節,截成長375px的小段,待傷口風干后插入沙床,約13-27天可生根,根長到3-lOOpx時移植苗床,育苗床宜選通風向陽、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塊,整細作畦,畦帶溝2250px,667平方米施腐熟雞糞或牛糞1500-2000kg,摻入谷殼灰1000kg,充分攪勻,在整地時施于畦面以下10-500px的表土層;其后再施100-150kg鈣鎂磷肥,用鋤頭充分攪拌,施于4 -125px深的表土層中,然后把小苗按株行距75px種于苗床,澆透水,并噴灑500倍多菌靈I次,每隔10-15天施5-7kg復合肥,等長出第一節莖肉飽滿的莖段,即可出圃;
生長期:出圃后的火龍果苗需要“薄肥勤施”,每周進行I次施肥,每次施肥后第二天進行適當的澆水,直至開花前期,對枝條的修剪,當枝條長到1.3-1.4m長時摘心,促進分枝,并讓枝條自然下垂;
成熟期:開花期間需要增加鉀肥和鎂肥,并且此階段的施肥習慣為每周進行2次,并在每次施肥后進行澆水,結果期間,施肥習慣更加頻繁至每周3次,并保持土地濕潤直至成熟,每年采果后剪除結過果的枝條,讓其重新發出新枝,以保證來年的產量。
[0005]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育苗期的插條選擇以春季最適宜。
[0006]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結果至成熟的時間為25-30天。
[000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可以有助于火龍果的迅速生長,生長周期短,果實產量豐富。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 圍。[0009]一種扦插苗火龍果的栽種方法,所述的扦插苗火龍果的栽種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育苗期:插條選生長充實的莖節,截成長375px的小段,待傷口風干后插入沙床,約
13-27天可生根,根長到3-lOOpx時移植苗床,育苗床宜選通風向陽、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塊,整細作畦,畦帶溝2250px,667平方米施腐熟雞糞或牛糞1500-2000kg,摻入谷殼灰1000kg,充分攪勻,在整地時施于畦面以下10-500px的表土層;其后再施100-150kg鈣鎂磷肥,用鋤頭充分攪拌,施于4-125px深的表土層中,然后把小苗按株行距75px種于苗床,澆透水,并噴灑500倍多菌靈I次,每隔10-15天施5-7kg復合肥,等長出第一節莖肉飽滿的莖段,即可出圃;
生長期:出圃后的火龍果苗需要“薄肥勤施”,每周進行I次施肥,每次施肥后第二天進行適當的澆水,直至開花前期,對枝條的修剪,當枝條長到1.3-1.4m長時摘心,促進分枝,并讓枝條自然下垂;
成熟期:開花期間需要增加鉀肥和鎂肥,并且此階段的施肥習慣為每周進行2次,并在每次施肥后進行澆水,結果期間,施肥習慣更加頻繁至每周3次,并保持土地濕潤直至成熟,每年采果后剪除結過果的枝條,讓其重新發出新枝,以保證來年的產量。
[0010]進一步地,所述育苗期的插條選擇以春季最適宜。
[0011]進一步地,所述結果至成熟的時間為25-30天。
[0012]本發明扦插苗火龍果的栽種方法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可以有助于火龍果的迅速生長,生長周期短,果實產量豐富。
[0013]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扦插苗火龍果的栽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扦插苗火龍果的栽種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育苗期:插條選生長充實的莖節,截成長375PX的小段,待傷口風干后插入沙床,約13-27天可生根,根長到3-lOOpx時移植苗床,育苗床宜選通風向陽、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塊,整細作畦,畦帶溝2250px,667平方米施腐熟雞糞或牛糞1500-2000kg,摻入谷殼灰1000kg,充分攪勻,在整地時施于畦面以下10-500px的表土層;其后再施100-150kg鈣鎂磷肥,用鋤頭充分攪拌,施于4-125px深的表土層中,然后把小苗按株行距75px種于苗床,澆透水,并噴灑500倍多菌靈I次,每隔10-15天施5-7kg復合肥,等長出第一節莖肉飽滿的莖段,即可出圃; 生長期:出圃后的火龍果苗需要“薄肥勤施”,每周進行I次施肥,每次施肥后第二天進行適當的澆水,直至開花前期,對枝條的修剪,當枝條長到1.3-1.4m長時摘心,促進分枝,并讓枝條自然下垂; 成熟期:開花期間需要增加鉀肥和鎂肥,并且此階段的施肥習慣為每周進行2次,并在每次施肥后進行澆水,結果期間,施肥習慣更加頻繁至每周3次,并保持土地濕潤直至成熟,每年采果后剪除結過果的枝條,讓其重新發出新枝,以保證來年的產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扦插苗火龍果的栽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期的插條選擇以春季最適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扦插苗火龍果的栽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結果至成熟的時間為25-30天。
【文檔編號】A01G1/00GK103858649SQ201410118006
【公開日】2014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7日
【發明者】陳惠強, 朱惠民 申請人:太倉市永發農場專業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