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回避香港牡蠣冬季大規模死亡的露空防御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回避香港牡蠣冬季大規模死亡的露空防御方法。它包括:a.前期預報:在每年春節前后,冬末春初時節,一旦天氣預報中出現連續大霧天氣,發現高鹽度區域≤10%數量的牡蠣異常死亡,即發送香港牡蠣大規模死亡前期預報;b.露空處理:在a步驟發送預報后,采收≥1齡香港牡蠣放置于浮排上或者岸邊暴露于空氣中,利用透氣編織布將其蓋住,防止太陽光直射,并將溫度保持在4-8℃;c.露空管理:每天澆水,保持牡蠣群體體表濕潤狀態,并維持溫度在4-8℃;d.二次吊養:當持續大霧天氣過后,將透氣編織布打開,通風3-5h,海水澆灌后,將其再次掛養于浮排或者沉排上進行養殖。
【專利說明】一種回避香港牡蠣冬季大規模死亡的露空防御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現代海洋農業中貝類養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回避香港牡蠣冬季大規模死亡的露空防御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香港牡販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是我國華南沿海養殖的主要經濟種,喜歡生活在近河口或附近有淡水注入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等地,年產量在130多萬噸,產值在80-100億元(中國漁業年鑒,2013)。香港牡蠣與其它牡蠣種類相比較,其價值主要體現在體大肉肥、味道鮮美,另外其市場價值遠高于其它種類牡蠣,深受廣東、廣西、港澳、東南亞一些國家消費者青睞(張躍環等,2014)。
[0003]香港牡蠣在我國廣東、廣西、福建、港澳等地區有近千年的養殖歷史。伴隨著工農業污染、全球氣候變暖等眾多因素影響,香港牡蠣養殖過程中經常會在冬季出現大規模死亡現象。這種大規模死亡發生在每年冬末春初的海面持續數日大霧籠罩期間,死亡群體主要為內臟團肥滿的I齡以上中大蠔。初步分析是由于大霧天氣海水中溶氧不足導致的,因為大霧天氣沒有光照,此時浮游植物在此階段也在不停的消耗海水中的溶氧,這種動植物雙重耗氧持續數日,自然會導致海水中溶氧嚴重不足。而且,這種死亡現象高鹽度區域先發病,之后逐漸向低鹽度區域蔓延,最終所有河口區域全面發病,發生大規模死亡現象,其死亡率在30-90%,甚至100%,時常導致蠔民們顆粒無收,經濟損失慘重。目前為止,學者們還沒有查清這種特殊環境下是細菌、真菌、病毒,還是蠔生理指標異常導致其大規模死亡的原因,因此尚未能形成任何有效的具體解決辦法。
【發明內容】
:
[0004]針對于目前沒有有效防治香港牡蠣冬季大規模死亡的解決方法,本發明結合香港牡蠣生物學特性(堅硬厚實的雙殼、極強的溫度、干露耐受力),開創了一種液氣分離< 30d,隔離死亡環境,避免交叉感染的回避香港牡蠣冬季大規模死亡的露空防御方法。
[0005]本發明的回避香港牡蠣冬季大規模死亡的露空防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0006]a、前期預報:在每年春節前后,冬末春初時節,一旦天氣預報中出現連續大霧天氣,發現高鹽度區域< 10%數量的牡蠣異常死亡,即發送香港牡蠣大規模死亡前期預報;
[0007]b、露空處理:在a步驟發送預報后,采收> I齡香港牡蠣放置于浮排上或者岸邊暴露于空氣中,利用透氣編織布將其蓋住,防止太陽光直射,并將溫度保持在4-8°C (為了減少牡蠣生理代謝消耗能量,可采用透氣塑料袋包裹的冰塊對露空牡蠣群體降溫,使其溫度保持在 4-8°C。)
[0008]C、露空管理:每天澆海水,保持牡蠣群體體表濕潤狀態,并維持溫度在4_8°C ;具體可以采取每天打開透氣編織布,對露空牡蠣澆水3-6次,保持其體表濕潤狀態;每隔5-7d,更換一次包裹好的冰塊,維持其低溫狀態。[0009]d、二次吊養:當持續大霧天氣結束3-5d后,將透氣編織布打開,通風3_5h,海水澆灌后,將其再次掛養于浮排或者沉排上進行養殖。經處理后,香港牡蠣的存活率> 90%,且不會再發病,之后香港牡蠣正常生長。
[0010]所述的a步驟前期預報中的連續大霧天氣經常發生在水溫15-18 °C、氣溫12-25。。。
[0011]所述的a步驟前期預報中的異常死亡,主要表現在將牡蠣打開雙殼后,外套膜收縮無力,收縮速度僅為正常蠔體1/3至1/10。
[0012]所述的b步驟露空處理中的香港牡蠣放置于浮排上或者岸邊暴露于空氣中,其堆積不宜過高,應≤ lm,以免導致相互擠壓及其產生發酵效應,出現露空狀態下的人為致死現象。
[0013]所述的c步驟露空管理中的處理時間≤30d,其存活率在95%以上。
[0014]所述的d步驟二次吊養中的香港牡蠣,待其蠔體恢復常溫后,再吊養,以免產生嚴重的應急反應。
[0015]本發明結合香港牡蠣生物學特性,具有堅硬厚實的貝殼、極強的溫度、干露耐受力,采取前期預報、露空處理、露空管理、二次吊養等技術手段將其從海水中隔離至空氣中(30d,實現了液氣相分離,隔離死亡環境,避免交叉感染,回避死亡期,有效的防止了香港牡蠣冬季大規模 死亡現象發生。本發明處理的香港牡蠣存活率在90%以上,比傳統養殖技術的存活率提高了 40-80% ;增加產量50-80萬噸,增收產值30-50億元,這為香港牡蠣養殖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實踐基礎。本發明具有實用性強、易于推廣等優點。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以下實施例是對本發明的進一步說明,而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
[0017]實施例1
[0018]a、前期預報:2012年2月13日,湛江出現連續大霧天氣,發現湛江官渡蠔排出現了個別死亡牡蠣,而且解剖了一些其他牡蠣,發現大約有5%左右個體外套膜收縮速度慢,僅為正常蠔體1/3至1/10,為此發送香港牡蠣大規模死亡前期預報。此時的鹽度為20-30ppt、水溫 16-18°C、氣溫 13-21 °C。
[0019]b、露空處理:在60噸商品蠔(≥1齡)中,10噸繼續吊養在海水中,50噸放置于岸邊,使其暴露于空氣中;一堆堆放好,每堆堆積高度為0.5m。為了防止太陽光直射,利用透氣編織布將其蓋住;同時為了減少牡蠣生理代謝消耗能量,采用透氣塑料袋包裹的冰塊對露空牡蠣群體降溫,將其溫度保持在4-8°C。
[0020]C、露空管理:每天打開透氣編織布,對露空牡蠣澆海水5次,保持其體表濕潤狀態;每隔7d,更換一次包裹好的冰塊,維持其低溫狀態(4-8°C)。
[0021]d、二次吊養:經過15d露空處理,持續大霧天氣結束3d后;將透氣編織布打開,通風3h,海水澆灌后,待其蠔體恢復常溫后,將其再次掛養于浮排或者沉排上進行養殖。露空處理過的香港牡蠣長勢良好,其存活率≥ 90% ;至2013年春節前夕沒有發生大規模死亡現象,全部上市銷售。
[0022]經過以上環節,露空處理的50噸商品蠔幾乎沒有任何經濟損失,由于度過了大規模死亡時節,商品蠔數量較少,其單價上漲30-50%,由于蠔依然在生長,其蠔民收入提高了60-120%。與此對照的,繼續吊養在海水中15噸大蠔在2012年2月15-18日4天之內,全部死亡,造成慘重的經濟損失。
[0023]實施例2
[0024]a、前期預報:2012年2月8日,陽江出現連續大霧天氣,發現程村蠔排出現了個別死亡牡蠣,而且解剖了一些其他牡蠣,發現大約> 8%左右個體外套膜收縮速度慢,收縮速度僅為正常蠔體1/3至1/10。為此發送香港牡蠣大規模死亡前期預報。此時的鹽度為22-27ppt、水溫 15-18°C、氣溫 12_20°C。
[0025]b、露空處理:在1200噸商品蠔(≥I齡)中,50噸繼續吊養在海水中,1150噸放置于岸邊,使其暴露于空氣中;一堆堆放好,每堆堆積高度為0.6m。為了防止太陽光直射,利用透氣編織布將其蓋住;同時為了減少牡蠣生理代謝消耗能量,采用透氣塑料袋包裹的冰塊對露空牡蠣群體降溫,將其溫度保持在4-8°C。
[0026]C、露空管理:每天打開透氣編織布,對露空牡蠣澆海水6次,保持其體表濕潤狀態;每隔5d,更換一次包裹好的冰塊,維持其低溫狀態(4-8°C)。
[0027]d、二次吊養:經過24d露空處理,持續大霧天氣結束3d后;將透氣編織布打開,通風5h,海水澆灌后,待其蠔體恢復常溫后,再將其再次掛養于浮排或者沉排上進行養殖。露空處理過的香港牡蠣長勢良好,其存活率> 90% ;至2013年春節前夕沒有發生大規模死亡現象,全部上市銷售。
[0028]經過以上環節,露空處理的1150噸商品蠔幾乎沒有任何經濟損失,由于度過了大規模死亡時節,商品蠔數量較少,其單價上漲30-50%,由于蠔依然在生長,其蠔民收入提高了 60-100%。與此對照的,繼續吊養在海水中50噸大蠔在2012年2月8_14日7天之內,近乎100%死亡,幾乎顆粒無收,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0029]由此可見,本發明的露空防御方法是當前唯一一種無需探明死因便能有效該種大規模死亡的急救方法。
【權利要求】
1.一種回避香港牡蠣冬季大規模死亡的露空防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前期預報:在每年春節前后,冬末春初時節,一旦天氣預報中出現連續大霧天氣,發現高鹽度區域< 10%數量的牡蠣異常死亡,即發送香港牡蠣大規模死亡前期預報; b、露空處理:在a步驟發送預報后,采收>I齡香港牡蠣放置于浮排上或者岸邊暴露于空氣中,利用透氣編織布將其蓋住,防止太陽光直射,并將溫度保持在4-8°C ; C、露空管理:每天澆海水,保持牡蠣群體體表濕潤狀態,并維持溫度在4-8°C ; d、二次吊養:當持續大霧天氣結束3-5d后,將透氣編織布打開,通風3-5h,海水澆灌后,將其再次掛養于浮排或者沉排上進行養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露空防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步驟前期預報中的異常死亡,表現在將牡蠣打開雙殼后,外套膜收縮無力,收縮速度僅為正常蠔體1/3至1/1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露空防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步驟露空處理中的香港牡蠣放置于浮排上或者岸邊暴露于空氣中,其堆積高度< l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露空防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步驟二次吊養中的香港牡蠣,待其蠔體恢復 常溫后,再吊養。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3891649SQ201410118000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6日
【發明者】張躍環, 肖述, 李瓊珍, 張揚, 李軍, 喻子牛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