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豺皮樟的扦插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豺皮樟的扦插方法,該扦插方法選用當年生的豺皮樟幼嫩枝條作為插穗,長度為4-6cm,剪去多余葉片,保留兩葉一芽,每葉剪去1/2,扦插前用0.1%的高錳酸鉀浸泡1min,流水沖洗干凈,放入萘乙酸+吲哚丁酸的混合液,濃度為400-800mg/L,扦插直接插入營養袋基質中,采用本發明方法扦插的豺皮樟生根率高,生根時間早,易于豺皮樟大規模種植、開發及利用。
【專利說明】一種財皮樟的扦插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豺皮樟的扦插培養,屬于植物【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財皮樟,樟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Zitseavar.0blongifolia,又名:大灰木、百葉仔、白柴、香葉子分布于廣東、廣西、江西、湖南、貴州。生于山下灌木叢或疏林中。種子含脂肪油;果葉含芳香油;根含生物堿、酚類、氨基酸;葉含黃酮甙、酚類、氨基酸、糖類等。是一種中藥材,以根入藥,祛風除濕,行氣止痛,活血通經。用于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跌打損傷,痛經,胃痛,腹瀉,水腫。目前豺皮樟的采集多采用野外采收,采收困難,扦插方法操作簡單,遺傳穩定性好,為豺皮樟的開發利用提供良好依據。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豺皮樟的扦插方法,由該方法所制備得到的豺皮樟扦插生根率高,操作簡單,可以防止扦插過程中產生的病害和疾病。
[0004]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方案來實現的:
選用當年生的豺皮樟幼嫩枝條作為插穗,長度為4-6cm,剪去多余葉片,保留兩葉一芽,每葉剪去1/2,扦插前用0.1%的高錳酸鉀浸泡lmin,流水沖洗干凈,放入萘乙酸+吲哚丁酸的混合液,濃度為400-800mg/L,直接插入營養袋基質中,扦插后基質用水燒透,每隔一周用0.1%的高錳酸鉀和800倍的多菌靈交替消毒,扦插后覆蓋70%的遮陽網,溫度控制在22-29°C,濕度80%以上,保持通風透氣。
[0005]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發明可以獲得大量扦插生根率高的豺皮樟幼苗,并有效防止扦插過程中病害和疾病的發生。
【具體實施方式】
[0006]本實驗分為發明組和對照組,每組處理30株。扦插后的管理均采用溫度控制在22-29°C,濕度80%以上,70%的遮陽網遮光。
[0007]發明組:
例1:選用當年生的豺皮樟幼嫩枝條作為插穗,長度為4-6cm,剪去多余葉片,保留兩葉一芽,每葉剪去1/2,扦插前用0.1%的高錳酸鉀浸泡lmin,流水沖洗干凈,放入萘乙酸+吲哚丁酸的混合液,濃度為400mg/L,直接插入營養袋基質中,扦插后基質用水燒透,每隔一周用0.1%的高錳酸鉀和800倍的多菌靈交替消毒,生根率達89%。
[0008]例2:選用當年生的豺皮樟幼嫩枝條作為插穗,長度為4_6cm,剪去多余葉片,保留兩葉一芽,每葉剪去1/2,扦插前用0.1%的高錳酸鉀浸泡lmin,流水沖洗干凈,放入萘乙酸+ 11引哚丁酸的混合液,濃度為600mg/L,直接插入營養袋基質中,扦插后基質用水燒透,每隔一周用0.1%的高錳酸鉀和800倍的多菌靈交替消毒,生根率達92%。
[0009]例3:選用當年生的豺皮樟幼嫩枝條作為插穗,長度為4_6cm,剪去多余葉片,保留兩葉一芽,每葉剪去1/2,扦插前用0.1%的高錳酸鉀浸泡lmin,流水沖洗干凈,放入萘乙酸+吲哚丁酸的混合液,濃度為800mg/L,直接插入營養袋基質中,扦插后基質用水澆透,每隔一周用0.1%的高錳酸鉀和800倍的多菌靈交替消毒,生根率達88%。
[0010]對照組:
選用當年生的豺皮樟幼嫩枝條作為插穗,長度為4_6cm,剪去多余葉片,保留兩葉一芽,每葉剪去1/2,扦插前用0.1%的高錳酸鉀浸泡lmin,流水沖洗干凈,直接插入營養袋基質中,扦插后基質用水澆透,每隔一周用0.1%的高錳酸鉀和800倍的多菌靈交替消毒,生根率65%。
【權利要求】
1.一種豺皮樟的扦插方法,其特征是選用當年生的豺皮樟幼嫩枝條作為插穗,長度為4-6cm,剪去多余葉片,保留兩葉一芽,每葉剪去1/2,扦插前用0.1%的高錳酸鉀浸泡lmin,流水沖洗干凈,放入萘乙酸+吲哚丁酸的混合液,濃度為400-800mg/L,扦插直接插入營養袋基質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豺皮樟的扦插方法,其特征是扦插后基質用水澆透,每隔一周用0.1%的高錳酸鉀和800倍的多菌靈交替消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豺皮樟的扦插方法,其特征是扦插后覆蓋70%的遮陽網,溫度控制在22-29°C,濕度80%以上,保持通風透氣。
【文檔編號】A01G31/00GK104365456SQ201410463233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2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2日
【發明者】楊存 申請人:南京通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