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料量低的鯽魚養殖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揭示了一種耗料量低的鯽魚養殖方法,所述耗料量低的鯽魚養殖方法的步驟包括:(1)池塘選擇,(2)魚種放養,(3)飼養管理,(4)日常管理,(5)疾病防治,(6)收獲。本發明的耗料量低的鯽魚養殖方法具有產量高、耗料量低、有營養價值等優點。
【專利說明】耗料量低的鯽魚養殖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一種耗料量低的鯽魚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鯽魚屬鯉形目、鯉科、鯽屬。鯽魚肉質細嫩、味鮮美,營養豐富,是產婦的催乳補品。鯽魚對生態環境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能耐低氧耐寒,不論淺水、深水、流水、靜水、清水、濁水甚至污水都能適應生長。從水溫10°c?32°C左右,都能正常攝食和消化食物。即使在PH9的強堿性水域中也仍然能生長繁殖,含氧量低到0.1毫克/升時才開始死亡。鯽魚的唯一缺點是生長緩慢。鯽魚是雜食性和廣食性魚類,動物性餌料有輪蟲、苔蘚蟲、橈足類、枝角類、蝦類等;植物性餌料有硅藻類、水綿、高等植物的葉和種子等。鯽魚在不同的生長階段,食性略有差異。體長I厘米-5厘米時,食物種類增加,除了浮游生物以外,還有高等植物的幼芽嫩葉碎片;長到10厘米?15厘米時,高等植物的數量明顯增加,到15厘米以上時則多食底棲動物。鯽魚可以自然繁殖也可人工繁殖。近幾年,幾種優質鯽魚已在生產上大規模養殖,現分別介紹如下:
一、銀鯽體形比普通鯽魚顯著地高而寬,其生長速度較普通鯽魚快,個體大,最大可達3千克。銀鯽不僅個體大,而且肉質厚,味鮮美,起捕率高,疾病少,適宜池塘和湖泊中飼養。銀鯽是一種中下層魚類,喜棲息于淤泥底質的靜水處,喜食植物性的腐殖質餌料,其食性和對環境的適應性與普通鯽魚相似。銀鯽體較高,體長為體高的3倍,頭短小,尾鰭短而分叉小,體色稍呈青灰色,腹部呈銀白色。
二、彭澤鯽彭澤鯽肉味鮮美,含肉率高,營養豐富(肌肉含蛋白質18.3%、脂肪1.3%),體形豐滿,易運輸,易暫養,易上鉤,利于活魚上市,也是一種生產和游釣兼可發展的魚類。彭澤鯽具有鯽魚的特征,也有與鯽魚不同之處,尤其在外部形態上,差異明顯。彭澤鯽的體形呈紡錘形,色素為星光形,背部體色灰黑,腹部灰白。彭澤鯽雄性胸鰭長可達腹鰭基部,雌性胸鰭達不到胸鰭基部。彭澤鯽為低背形,銀鯽和異育銀鯽是高背形,這是三者區別的依據。彭澤鯽適應性強,耐高溫,耐嚴寒,耐肥水,耐低氧。彭澤鯽食性較雜,食譜廣,飼料容易解決。彭澤鯽的性成熟年齡為I齡,繁殖期為每年4月初,水溫升至17°C以上時,即可產卵。彭澤鯽生長迅速,個體大。I齡魚可達200克以上,最大個體可達650克,平均生長速度是普通鯽魚的3.5倍。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產量高、耗料量低、有營養價值等優點的一種耗料量低的鯽魚養殖方法。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耗料量低的鯽魚養殖方法,所述耗料量低的鯽魚養殖方法的步驟包括:(I)池塘選擇:池塘面積為5-20畝,水深1.5-3.5米,池塘底質平坦、較硬,淤泥厚度為20厘米,池埂堅實不漏水;
(2)魚種放養:魚種入池前15天左右,用生石灰清塘,水溫達到6°C _8°C時,投放魚苗,魚種下塘前用10毫克/公斤的高錳霞鉀溶液,洗浴3-5分鐘;或3% -5%的鹽水洗浴5-10分鐘;
(3)飼養管理:用顆粒飼料準時投喂,當水溫20°C以下時,每天投喂I一 2次,水溫20°C以上時,每天投喂3—4次,投喂時間均安排在8:00-18:00時;
(4)日常管理:魚種投放后,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清除池內雜物,保持池內清潔衛生,每天中午開增氧機2小時,保持池水溶解氧3mg/L,保持池水透明度25-30cm, pH值7.5-8.3 ;
(5)疾病防治:每15天用I毫克/公斤漂白粉化水全池潑灑;寄生蟲性魚病,每月進行I次,每次用0.5毫克/公斤硫酸銅+0.2亳克/公斤硫酸亞鐵合劑溶水潑灑;
(6)收獲:每20天捕撈一次,共七次捕撈。
[0005]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顆粒飼料包括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
[0006]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顆粒飼料各成分重量的配比為蛋白質占36%-51%,脂肪占12%-25%,維生素占17%_34%和礦物質占18%_20%。
[0007]本發明的一種耗料量低的鯽魚養殖方法,具有產量高、耗料量低、有營養價值等優點。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下面結合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0009]在一實施例中,一種耗料量低的鯽魚養殖方法,所述耗料量低的鯽魚養殖方法的步驟包括:(I)池塘選擇:池塘面積為5-20畝,水深1.5-3.5米,池塘底質平坦、較硬,淤泥厚度為20厘米,池埂堅實不漏水;
(2)魚種放養:魚種入池前15天左右,用生石灰清塘,水溫達到6°C_8°C時,投放魚苗,魚種下塘前用10毫克/公斤的高錳霞鉀溶液,洗浴3-5分鐘;或3% -5%的鹽水洗浴5-10分鐘;
(3)飼養管理:用顆粒飼料準時投喂,當水溫20°C以下時,每天投喂I— 2次,水溫20°C以上時,每天投喂3—4次,投喂時間均安排在8:00-18:00時;
(4)日常管理:魚種投放后,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清除池內雜物,保持池內清潔衛生,每天中午開增氧機2小時,保持池水溶解氧3mg/L,保持池水透明度25-30cm, pH值
7.5-8.3 ;
(5)疾病防治:每15天用I毫克/公斤漂白粉化水全池潑灑;寄生蟲性魚病,每月進行I次,每次用0.5毫克/公斤硫酸銅+0.2亳克/公斤硫酸亞鐵合劑溶水潑灑;
(6)收獲:每20天捕撈一次,共七次捕撈。
[0010]進一步說明,所述顆粒飼料包括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所述顆粒飼料各成分重量的配比為蛋白質占36%-51%,脂肪占12%-25%,維生素占17%_34%和礦物質占18%-20%。
[0011]在進一步說明,產卵期控制通常通過選擇成熟較晚、產卵少的鯽魚品種,比如白鯽來降低影響。飼養管理方面,也可采取多次拉網來加速其性腺退化,減少產卵的條件,抑制性腺成熟;在晴朗的天氣,不要往鯽魚養殖水體加注新水,以免刺激鯽魚產卵,縮短產卵時間。另外要減少孵化的可能,即不要將鯉魚與鯽魚放在同一水體,因為鯉魚的精子可促使受精卵形成,并在20°C以上5-7天孵化出魚苗。繁殖期間由于魚類攝食量少,可以少投飼料來減少飼料浪費。
定期抽樣為了了解魚體的生長狀況,及時調整養殖措施特別是調整投飼量和養殖密度,養殖過程中通常要進行抽樣。為了使抽樣具有代表性,抽樣率要盡量大。在池塘抽樣中,一般要求樣本含量至少占抽樣總體的5%。此外,抽樣點還要分布均勻,并要合理分析、利用抽樣結果。
高密度放養必然帶來養殖后期密度過高,特別是8月,水溫高、溶氧低、養殖風險增大,及時解決這一難題非常重要。在畝產100kg的密度下,可在8月份采用提大留小方法,稀疏總量的20-40%,這不僅能充分利用該時期鯽魚價格高的優勢,而且使鯽魚在養殖后期快速生長,增大出池規格,提高鯽魚的商品價格,增加單位面積收入。在畝產4000kg的養殖模式下,一般要從6月底開始每20天進行一次,共七次捕撈,直到11月份全部收獲。本發明提供一種耗料量低的鯽魚養殖方法,具有產量高、耗料量低、有營養價值等優點。
[0012]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所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耗料量低的鯽魚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耗料量低的鯽魚養殖方法的步驟包括:(I)池塘選擇:池塘面積為5-20畝,水深1.5-3.5米,池塘底質平坦、較硬,淤泥厚度為20厘米,池埂堅實不漏水; (2)魚種放養:魚種入池前15天左右,用生石灰清塘,水溫達到6°C_8°C時,投放魚苗,魚種下塘前用10毫克/公斤的高錳霞鉀溶液,洗浴3-5分鐘;或3% -5%的鹽水洗浴5-10分鐘; (3)飼養管理:用顆粒飼料準時投喂,當水溫20°C以下時,每天投喂I一 2次,水溫20°C以上時,每天投喂3— 4次,投喂時間均安排在8:00-18:00時; (4)日常管理:魚種投放后,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清除池內雜物,保持池內清潔衛生,每天中午開增氧機2小時,保持池水溶解氧3mg/L,保持池水透明度25-30cm, pH值7.5-8.3 ; (5)疾病防治:每15天用I毫克/公斤漂白粉化水全池潑灑;寄生蟲性魚病,每月進行I次,每次用0.5毫克/公斤硫酸銅+0.2亳克/公斤硫酸亞鐵合劑溶水潑灑; (6)收獲:每20天捕撈一次,共七次捕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耗料量低的鯽魚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顆粒飼料包括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耗料量低的鯽魚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顆粒飼料各成分重量的配比為蛋白質占36%-51%,脂肪占12%-25%,維生素占17%_34%和礦物質占18%-20%。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4221967SQ201410488906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3日
【發明者】杜偉林 申請人:蘇州市相城區新時代特種水產養殖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