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金針菇的培育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金針菇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培養基的制備:按重量份比例稱取苜蓿草顆粒50-60份、桃核顆粒10-20份、桃樹鋸末10-20份、麥麩15-20份、玉米芯10-20份、蔗糖1-3份、石膏粉1-3份;將苜蓿草粉碎成直徑為2-4mm的顆粒,桃核粉碎為1-3mm的顆粒,將苜蓿草顆粒、桃核顆粒和桃樹鋸末混合,再與其它組分混合,最后與水按重量比為1:1.5-1.7混合后裝袋,最后滅菌得培養基;(2)接種;(3)發菌;(4)出菇培養管理;(5)采收。本發明利用苜蓿草、桃核、桃樹鋸末為培養基的主要原料,充分利用苜蓿草的有效成分,取材便宜,節省生產成本,栽培的金針菇產量高、品質好、營養豐富。
【專利說明】一種金針菇的培育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食用菌種植【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金針菇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金針菇是一種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的食用菌,金針菇含有人體必需氨基酸成分較全,其中賴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尤其豐富,且含鋅量比較高,對增強智力尤其是對兒童的身高和智力發育有良好的作用,人稱“增智菇”。金針菇還具有明顯的醫療保健作用,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能預防和治療肝炎和胃、腸潰瘍。金針菇是腐生真菌,只能通過菌絲從現成的培養料中吸收營養物質。在栽培中,培養料的選擇對產量和質量有很大的影響。金針菇菌絲生長和子實體發育所需的營養包括氮素營養、糖類營養、礦質營養和少量的維生素類營養。目前金針燕栽培基質主要成分為木屑或棉籽殼,由于栽培量的大幅度上升,木材資源的連年砍伐,導致木屑的價格飛漲,成本過高造而虧損。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金針菇的培育方法,利用苜蓿草、桃核、桃樹鋸末為培養基的主要原料,降低金針菇的生產成本,栽培的金針菇不但產量高、品質好、營養豐富,而且具有保健功能和藥用價值。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金針菇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6](I)培養基的制備:培養基的配方按重量份比例如下:苜蓿草顆粒50-60份、桃核顆粒10-20份、桃樹鋸末10-20份、麥麩15-20份、玉米芯10-20份、蔗糖1_3份、石膏粉1_3份;將苜蓿草粉碎成直徑為2-4mm的顆粒,桃核粉碎為l_3mm的顆粒,將苜蓿草顆粒、桃核顆粒和桃樹鋸末混合,然后與麥麩、玉米芯、蔗糖、石膏粉混合,得混合物,再將混合物與水按重量比為1:1.5-1.7混合均勻后裝袋,最后將裝袋物質在120-130°C下滅菌2_3小時,得培養基;
[0007](2)接種:將培養基降溫冷卻至20°C以下接種金針菇;
[0008](3)發菌:將接種金針菇后的培養基置于溫度為18_22°C、空氣相對濕度65-70%條件下培育20-25天;
[0009](4)出菇培養管理:在溫度為10_12°C、空氣相對濕度90-95%條件下培育5_7天,為催蕾階段;再在溫度4-6°C、空氣相對濕度80-85%條件下培育4-5天,為抑制階段;最后再在溫度為8-10°C、空氣相對濕度80-85%條件下生長6-8天,進行出菇;
[0010](5)采收:當金針菇長到12-15厘米時采收。
[0011]與已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發明的金針菇的培育方法,利用苜蓿草、桃核、桃樹鋸末為培養基的主要原料,充分利用苜蓿草的有效成分,苜蓿草含有豐富的粗蛋白質、粗纖維和豐富的鐵、硒、鈣、磷等元素,營養豐富,桃核、桃樹鋸末,取材便宜,節省生產成本,栽培的金針菇不但產量高、品質好、營養豐富,而且具有保健功能和藥用價值。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但本發明不僅限于這些實施例,在未脫離本發明宗旨的前提下,所作的任何改進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0014]實施例1:
[0015]一種金針菇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6](I)培養基的制備:培養基的配方按重量份比例如下:苜蓿草顆粒50份、桃核顆粒20份、桃樹鋸末20份、麥麩15份、玉米芯20份、蔗糖I份、石膏粉I份;將苜蓿草粉碎成直徑為2mm的顆粒,桃核粉碎為Imm的顆粒,將苜蓿草顆粒、桃核顆粒和桃樹鋸末混合,然后與麥麩、玉米芯、蔗糖、石膏粉混合,得混合物,再將混合物與水按重量比為1:1.5混合均勻后裝袋,最后將裝袋物質在120°C下滅菌3小時,得培養基;
[0017](2)接種:將培養基降溫冷卻至20°C以下接種金針菇;
[0018](3)發菌:將接種金針菇后的培養基置于溫度為18°C、空氣相對濕度65%條件下培育25天;
[0019](4)出菇培養管理:在溫度為10°C、空氣相對濕度90%條件下培育7天,為催蕾階段;再在溫度4°C、空氣相對濕度80%條件下培育5天,為抑制階段;最后再在溫度為8°C、空氣相對濕度80%條件下生長8天,進行出菇;
[0020](5)采收:當金針菇長到12厘米時采收。
[0021]實施例2:
[0022]一種金針菇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23](I)培養基的制備:培養基的配方按重量份比例如下:苜蓿草顆粒55份、桃核顆粒15份、桃樹鋸末15份、麥麩18份、玉米芯15份、蔗糖2份、石膏粉2份;將苜蓿草粉碎成直徑為3mm的顆粒,桃核粉碎為2mm的顆粒,將苜蓿草顆粒、桃核顆粒和桃樹鋸末混合,然后與麥麩、玉米芯、蔗糖、石膏粉混合,得混合物,再將混合物與水按重量比為1:1.6混合均勻后裝袋,最后將裝袋物質在125°C下滅菌3小時,得培養基;
[0024](2)接種:將培養基降溫冷卻至20°C以下接種金針菇;
[0025](3)發菌:將接種金針菇后的培養基置于溫度為20°C、空氣相對濕度68%條件下培育23天;
[0026](4)出菇培養管理:在溫度為12°C、空氣相對濕度95%條件下培育6天,為催蕾階段;再在溫度5°C、空氣相對濕度83%條件下培育5天,為抑制階段;最后再在溫度為9°C、空氣相對濕度85%條件下生長8天,進行出菇;
[0027](5)采收:當金針菇長到13厘米時采收。
【權利要求】
1.一種金針菇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培養基的制備:培養基的配方按重量份比例如下:苜蓿草顆粒50-60份、桃核顆粒10-20份、桃樹鋸末10-20份、麥麩15-20份、玉米芯10-20份、蔗糖1_3份、石膏粉1_3份;將苜蓿草粉碎成直徑為2-4mm的顆粒,桃核粉碎為l_3mm的顆粒,將苜蓿草顆粒、桃核顆粒和桃樹鋸末混合,然后與麥麩、玉米芯、蔗糖、石膏粉混合,得混合物,再將混合物與水按重量比為1:1.5-1.7混合均勻后裝袋,最后將裝袋物質在120-130°C下滅菌2_3小時,得培養基; (2)接種:將培養基降溫冷卻至20°C以下接種金針菇; (3)發菌:將接種金針菇后的培養基置于溫度為18-22°C、空氣相對濕度65-70%條件下培育20-25天; (4)出菇培養管理:在溫度為10-12°C、空氣相對濕度90-95%條件下培育5-7天,為催蕾階段;再在溫度4-6°C、空氣相對濕度80-85%條件下培育4-5天,為抑制階段;最后再在溫度為8-10°C、空氣相對濕度80-85%條件下生長6-8天,進行出菇; (5)采收:當金針菇長到12-15厘米時采收。
【文檔編號】A01G1/04GK104303834SQ201410508736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8日
【發明者】陳繼云 申請人:銅陵市香江食用菌種植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