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鯢幼苗養殖水處理及增氧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大鯢幼苗養殖水處理及增氧系統。包括上游水處理控制區域和下游養殖池區域,所述的上游水處理控制區域包括水泵/電磁閥、壓力傳感器、過濾器、活性炭過濾池、儲水池、鍋爐電磁閥、鍋爐循環熱水管、散熱片、鍋爐循環冷水管、輔助電加熱裝置、水位傳感器、水溫傳感器、儲水池底增氧管、空氣泄壓閥、空氣加熱棒、增氧機、電氣控制箱及控制線路;所述的下游養殖池區域包括儲水池出水管、幼苗養殖池、幼苗養殖框、主增氧管;該系統適用于地下黑暗、陰冷環境的娃娃魚養殖,能夠促進系統內水循環,養殖框內可通過對微流水管內的水加溫和對空氣加溫能形成獨立溫區,同時,通過增氧機對養殖池底部提供氧氣,使幼苗養殖框內的水達到充足溶解氧。
【專利說明】大鯢幼苗養殖水處理及增氧系統
[0001]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產品養殖系統,具體的是涉及一種大鯢幼苗養殖水處理及增氧系統。
[0002]
【背景技術】
在娃娃魚養殖領域,幼苗從魚卵孵化成魚苗到生長質15cm的這段時間(大概8-12個月),對水質要求,水溫,溶解氧,飼料等都有較高要求,每個環節都嚴重影響幼苗的成活率和終身的生長效率;普通的幼苗養殖系統無法很好的滿足其上述條件,水溫變化過大和溶氧不足會造成幼苗較大的應激反應,嚴重影響幼苗的體質和生長效率。
【發明內容】
[0003]鑒于上述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大鯢幼苗養殖水處理及增氧系統,該系統能夠促進系統內水循環,養殖框內可通過對微流水管內的水加溫和對空氣加溫能形成獨立溫區,同時,通過增氧機對養殖池底部提供氧氣,使幼苗養殖框內的水達到充足溶解氧。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大鯢幼苗養殖水處理及增氧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游水處理控制區域和下游養殖池區域,所述的上游水處理控制區域包括水泵/電磁閥、壓力傳感器、過濾器、活性炭過濾池、儲水池、鍋爐電磁閥、鍋爐循環熱水管、散熱片、鍋爐循環冷水管、輔助電加熱裝置、水位傳感器、水溫傳感器、儲水池底增氧管、空氣泄壓閥、連接水管、空氣加熱棒、增氧機、電氣控制箱及控制線路;所述的下游養殖池區域包括儲水池出水管、幼苗養殖池、幼苗養殖框、養殖池溫度傳感器及主增氧管;上游水處理控制區域軸向方向設有水源連接水管,水源連接水管與水泵/電磁閥連接,水泵/電磁閥另一端通過水管與壓力傳感器相連,壓力傳感器另一端連接于過濾器,穿過過濾器通過水管與兩個活性炭過濾池連接,兩個活性炭過濾池下端、上端分別設有水管,并在兩個活性炭過濾池之間上端和下端各自水管上均設有閥門,水通過活性炭過濾池流入到儲水池中,活性炭過濾池上端通過水管連接于儲水池一側的上端,在儲水池中下端位置設有散熱片,散熱片一側由鍋爐循環熱水管連接,另一側連接鍋爐循環冷水管,鍋爐循環熱水管上設有鍋爐電磁閥,在儲水池內散熱片兩側分別各設置一個輔助電加熱裝置,所述的兩個輔助電加熱裝置之間通過水管相連,在鍋爐循環熱水管一側的儲水池內設有水位傳感器,所述的水位傳感器與儲水池底部設有空隙,并分為上端傳感器和下端傳感器,在鍋爐循環冷水管一側的儲水池內設有水溫傳感器,在儲水池最底部還設有儲水池底增氧管,儲水池底增氧管引出儲水池外部與主增氧管連接,主增氧管上部與空氣加熱棒相連,空氣加熱棒另一端連接于增氧機上,主增氧管下端延伸至下游養殖池區域內的幼苗養殖框,所述的幼苗養殖框設置于幼苗養殖池內,在養殖框內設有養殖池溫度傳感器,在兩個輔助電加熱裝置底部之間的水管上設有儲水池出水管,在儲水池出水管引出水管連接至幼苗養殖框,在上游水處理控制區域還設有電氣控制箱,所述的水泵/電磁閥、壓力傳感器、養殖池溫度傳感器、輔助電加熱裝置、水位傳感器、水溫傳感器、空氣加熱棒、增氧機、鍋爐電磁閥分別由控制線路連接于電氣控制箱。
[0005]所述的兩個活性炭過濾池上部敞口,底部設有鍍鋅鐵絲框架,無紡布裝袋的活性炭包放置于鍍鋅鐵絲框架上。
[0006]所述的鍍鋅鐵絲框架為30公分的空腔結構。
[0007]所述的下游養殖池區域有至少一個由養殖框構成的養殖池單元。
[0008]所述的大鯢幼苗養殖水處理及增氧系統采用具有雙重性的輔助電加熱裝置,在不使用鍋爐熱水加溫或鍋爐熱水加溫達不到設定要求時經過輔助加熱裝置加熱后的水直接流入幼苗養殖池。
[0009]工作過程及作用原理:
水從水泵泵入到水管中,水泵由電氣控制箱中的水泵或電磁閥控制線路控制開啟,水流在水管內,經過壓力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經過電氣控制箱的信號線控制,如水流量減小,壓力傳感器給出信號,調整壓力后進入到過濾器進行過濾,過濾后的水進入到活性炭過濾池,在活性炭過濾池內經過鍍鋅鐵絲框架上的活性炭包的過濾,經過兩次過濾池過濾后流入到儲水池中,儲水池中的水位由水位傳感器控制,水位傳感器分為兩路,上端傳感器負責100%至80%水位,低于80%水位時打開水泵或電磁閥,底端傳感器為水位保險,低于30%水位時發出警告及所有加熱裝置停止工作,儲水池中的水溫通過鍋爐循環系統供給,控制電氣控制箱中的鍋爐循環熱水電磁閥控制線路控制鍋爐中的,熱水從鍋爐循環熱水管流入散熱片,熱水流過散熱片對儲水池內的水進行加熱,釋放熱量后,將散熱片內的冷水從鍋爐循環冷水管中排出,以此構成鍋爐水循環,同時儲水池內的水溫通過水溫傳感器控制,根據水溫需要控制鍋爐循環熱水電磁閥;如果鍋爐熱水循環出現故障不使用或鍋爐熱水加溫達不到設定要求時,開啟輔助電加熱裝置,通過電氣控制箱內輔助電加熱控制線路進行控制,力口溫后水從輔助加熱裝置底部的儲水管流出,流入到下游養殖區域內的養殖框內;在上游水處理控制區域還對空氣進行加溫,電氣控制箱增氧控制線路控制增氧機,在增氧機內增氧,增氧機中吹出的氧氣進入到空氣加熱棒中,電氣控制箱控制空氣加熱棒進行加熱,經過加熱的空氣進入主增氧管中,熱空氣通過主增氧管分別進入到幼苗養殖框中,同時,增氧機產生多余的空氣通過泄壓管引入到儲水池增氧管為儲水池底部增氧,在幼苗養殖池的養殖框內設有養殖池溫度傳感器及備用傳感器,以起保險作用,當溫度超過設定值,則停止所有加熱設備工作,并發出警示。
[0010]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該系統是適用于地下黑暗、陰冷環境的娃娃魚養殖,能夠促進系統內水循環,養殖框內可通過對微流水管內的水加溫和對空氣加溫能形成獨立溫區,同時,通過增氧機對養殖池底部提供氧氣,使幼苗養殖框內的水達到充足溶解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發明的水處理及增氧系統結構示意圖。
[0012]圖中,1、水泵/電磁閥、2、壓力傳感器、3、過濾器、4、活性炭過濾池、5、儲水池、6、鍋爐電磁閥、7、鍋爐循環熱水管、8、散熱片、9、鍋爐循環冷水管、10、輔助電加熱裝置、11、水位傳感器、12、水溫傳感器、13、儲水池底增氧管、14、空氣泄壓閥、15、連接水管、16、空氣加熱棒、17、增氧機、18、電氣控制箱、19、控制線路、20、儲水池出水管、21、幼苗養殖池、22、幼苗養殖框、23、養殖池溫度傳感器、24、主增氧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系統進行詳細說明。
[0014]大鯢幼苗養殖水處理及增氧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游水處理控制區域和下游養殖池區域,所述的上游水處理控制區域包括水泵/電磁閥1、壓力傳感器2、過濾器3、活性炭過濾池4、儲水池5、鍋爐電磁閥6、鍋爐循環熱水管7、散熱片8、鍋爐循環冷水管9、輔助電加熱裝置10、水位傳感器11、水溫傳感器12、儲水池底增氧管13、空氣泄壓閥14、連接水管15、空氣加熱棒16、增氧機17、電氣控制箱18及控制線路19 ;所述的下游養殖池區域包括儲水池出水管20、幼苗養殖池21、幼苗養殖框22、養殖池溫度傳感器23及主增氧管24 ;
水從水泵I泵入到水管中,水泵I由電氣控制箱18中的水泵或電磁閥控制線路控制開啟,水源若高于現有水箱時此處為電磁閥,若水源低于現有水泵或進水流量不夠時使用水泵,水流在水管內,經過壓力傳感器2,壓力傳感器2經過電氣控制箱18的信號線控制,如水流量減小,壓力傳感器2給出信號,調整壓力后進入到過濾器3進行過濾,過濾后的水進入到活性炭過濾池4,在活性炭過濾池4內經過鍍鋅鐵絲框架上的活性炭包的過濾,經過兩次過濾池過濾后流入到儲水池5中,儲水池5中的水位由水位傳感器11控制,水位傳感器11分為兩路,上端傳感器負責100%至80%水位,低于80%水位時打開水泵或電磁閥1,底端傳感器為水位保險,低于30%水位時發出警告及所有加熱裝置停止工作,儲水池5中的水溫通過鍋爐循環系統供給,控制電氣控制箱18中的鍋爐循環熱水電磁閥控制線路控制鍋爐加熱,熱水從鍋爐循環熱水管7流入散熱片8,熱水流過散熱片8對儲水池5內的水進行加熱,釋放熱量后,將散熱片8內的冷水從鍋爐循環冷水管9中排出,以此構成鍋爐水循環,同時儲水池5內的水溫通過水溫傳感器12控制,根據水溫需要控制鍋爐循環熱水電磁閥6 ;如果鍋爐熱水循環出現故障不使用或鍋爐熱水加溫達不到設定要求時,開啟輔助電加熱裝置10,通過電氣控制箱內輔助電加熱控制線路進行控制,加溫后水從輔助加熱裝置10底部的出水管20流出,流入到下游養殖區域內的養殖框22內;在上游水處理控制區域還對空氣進行加溫,電氣控制箱增氧控制線路控制增氧機17,在增氧機17內增氧,增氧機17中吹出的氧氣進入到空氣加熱棒16中,電氣控制箱控制空氣加熱棒16進行加熱,經過加熱的空氣進入主增氧管24中,熱空氣通過主增氧管24分別進入到幼苗養殖框22中,同時,增氧機17產生多余的空氣通過空氣泄壓閥14泄壓引入到儲水池增氧管13為儲水池5底部增氧,在幼苗養殖池21的養殖框22內設有養殖池溫度傳感器23及備用傳感器,以起保險作用,當溫度超過設定值,則停止所有加熱設備工作,并發出警示。
【權利要求】
1.大鯢幼苗養殖水處理及增氧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游水處理控制區域和下游養殖池區域,所述的上游水處理控制區域包括水泵/電磁閥、壓力傳感器、過濾器、活性炭過濾池、儲水池、鍋爐電磁閥、鍋爐循環熱水管、散熱片、鍋爐循環冷水管、輔助電加熱裝置、水位傳感器、水溫傳感器、儲水池底增氧管、空氣泄壓閥、連接水管、空氣加熱棒、增氧機、電氣控制箱及控制線路;所述的下游養殖池區域包括儲水池出水管、幼苗養殖池、幼苗養殖框、養殖池溫度傳感器及主增氧管;上游水處理控制區域軸向方向設有水源連接水管,水源連接水管與水泵/電磁閥連接,水泵/電磁閥另一端通過水管與壓力傳感器相連,壓力傳感器另一端連接于過濾器,穿過過濾器通過水管與兩個活性炭過濾池連接,兩個活性炭過濾池下端、上端分別設有水管,并在兩個活性炭過濾池之間上端和下端各自水管上均設有閥門,水通過活性炭過濾池流入到儲水池中,活性炭過濾池上端通過水管連接于儲水池一側的上端,在儲水池中下端位置設有散熱片,散熱片一側由鍋爐循環熱水管連接,另一側連接鍋爐循環冷水管,鍋爐循環熱水管上設有鍋爐電磁閥,在儲水池內散熱片兩側分別各設置一個輔助電加熱裝置,所述的兩個輔助電加熱裝置之間通過水管相連,在鍋爐循環熱水管一側的儲水池內設有水位傳感器,所述的水位傳感器與儲水池底部設有空隙,并分為上端傳感器和下端傳感器,在鍋爐循環冷水管一側的儲水池內設有水溫傳感器,在儲水池最底部還設有儲水池底增氧管,儲水池底增氧管引出儲水池外部與主增氧管連接,主增氧管上部與空氣加熱棒相連,空氣加熱棒另一端連接于增氧機上,主增氧管下端延伸至下游養殖池區域內的幼苗養殖框,所述的幼苗養殖框設置于幼苗養殖池內,在養殖框內設有養殖池溫度傳感器,在兩個輔助電加熱裝置底部之間的水管上設有儲水池出水管,在儲水池出水管引出水管連接至幼苗養殖框,在上游水處理控制區域還設有電氣控制箱,所述的水泵/電磁閥、壓力傳感器、養殖池溫度傳感器、輔助電加熱裝置、水位傳感器、水溫傳感器、空氣加熱棒、增氧機、鍋爐電磁閥分別由控制線路連接于電氣控制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鯢幼苗養殖水處理及增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個活性炭過濾池上部敞口,底部設有鍍鋅鐵絲框架,無紡布裝袋的活性炭包放置于鍍鋅鐵絲框架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大鯢幼苗養殖水處理及增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鍍鋅鐵絲框架為30公分的空腔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鯢幼苗養殖水處理及增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游養殖池區域有至少一個由養殖框構成的養殖池單元。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鯢幼苗養殖水處理及增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鯢幼苗養殖水處理及增氧系統采用具有雙重性的輔助電加熱裝置,在不使用鍋爐熱水加溫或鍋爐熱水加溫達不到設定要求時經過輔助加熱裝置加熱后的水直接流入幼苗養殖池。
【文檔編號】A01K63/06GK104304152SQ201410583128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8日
【發明者】韓金彤 申請人:大連銀娃娃大鯢科研繁育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