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成分為大蒜素和井岡霉素a的水乳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有效成分為大蒜素和井岡霉素A的水乳劑,有效成分為大蒜素和井岡霉素A,助劑為烷基苯磺酸鈣、N-吡咯烷酮、丙三醇、有機硅、瓜膠。本發明通過常規制備工藝獲得,本發明組合物對水稻稻瘟病具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本發明利用大蒜素和井岡霉素A的殺菌活性具有協同相加的作用,有效增強了對水稻稻瘟病兼具預防和治療的作用,發病前期或發病后期均可達到顯著地防治效果,且持效期長。
【專利說明】有效成分為大蒜素和井岡霉素 A的水乳劑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有效成分為大蒜素和井R霉素 A的水乳劑,具體涉及用于防治水稻稻 瘟病的有效成分為大蒜素和井R霉素 A的水乳劑,屬于生物農藥領域。
【背景技術】
[0002] 大蒜素(Allicin)是從百合科蔥屬植物大蒜(Allium Sativum)的鱗莖(大蒜頭)中 提取的一種有機硫化合物,也存在于洋蔥和其他蔥屬植物中。學名二烯丙基硫代亞磺酸酯。 淡黃色油狀液體。沸點80-85°C (0. 2kPa),相對密度1. 112 (20/4°C),折光率1. 561。溶于 乙醇、氯仿或乙醚。水中溶解度2.5%(質量)(KTC ),其水溶液pH值為6. 5,靜置時有油狀 物沉淀物形成。與乙醇,乙醚及苯可互溶。對熱堿不穩定,對酸穩定。由存在于百合科植物 大蒜的鱗莖中,由存在的大蒜氨酸在大蒜酶作用下轉化產生。也存在于蔥的鱗莖中。具有 強烈的大蒜臭,味辣。
[0003] 井網霉素包括井網霉素 A和井網霉素(井網霉素 A與其異構體B、C、D、E、F的混劑), 目前通過國家農藥登記的單劑,主要用于防治作物稻瘟病。其復合制劑包括有,與蠟質芽孢 桿菌復配,用于防治稻瘟病、稻瘟病、赤霉病;與多菌靈復配,用于防治稻瘟病、稻瘟病、赤霉 病;與三環唑復配,用于防治稻瘟病、稻瘟病、稻曲病;與多菌靈復配,用于防治稻瘟病、稻 曲病;與烯唑醇、或核苷類抗菌素復配,用于防治稻瘟病、稻曲病;與己唑醇、或羥烯腺嘌呤 復配,用于防治稻瘟病;與枯草芽孢桿菌復配,用于防治稻曲病。井岡霉素對人畜低毒,對鳥 類魚類安全,屬內吸性農用抗生素類殺菌劑,通過干擾和抑制病原菌細胞正常生長發育,起 到治療作用。
[0004] 稻瘟病又名稻熱病,該病的發生與環境、寄主、品種及防治等方面原因關系密 切,日照少,霧露持續期長的山區和氣候較溫和的沿江地區發病重。流行年份,一般減產 10%-20%,重的減產40%-50%,局部田塊甚至顆粒無收。稻瘟病在水稻整個生育期中都可發 生,為害秧苗、穗、節等,分別稱為苗瘟、葉瘟、穗瘟和節瘟。我縣目前還未發現苗瘟發生,主 要是葉瘟、穗瘟和節瘟。識別其癥狀,對于準確診斷病情,開展測報和防治工作都非常重要。
【發明內容】
[0005] 現有技術中,農藥的使用量越來越大,不僅使作物產生抗性,也給環境帶來了嚴重 的污染,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有效成分為大蒜素和井R霉素 A的水乳劑。
[0006]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有效成分為大蒜素和井R霉素 A的水乳劑,有效成分為大蒜素和井R霉素 A,助劑為烷 基苯磺酸鈣、N-吡咯烷酮、丙三醇、有機硅、瓜膠。
[0007] 各原料組成按質量百分比計: 大蒜素0. 1%_1. 5%、井網霉素 A 0. 5%-3%、烷基苯磺酸鈣5%-9%、N-吡咯烷酮5%-10%、丙 三醇3%-6%、有機硅0. 3%-1%、瓜膠0. 1%-0. 5%、去離子水補足100%。
[0008] 進一步的,大蒜素0. 3%_1%、井網霉素 A 1%_2%、烷基苯磺酸鈣6%_8%、N-吡咯烷酮 6%-9%、丙三醇3. 5%-5%、有機硅0. 5%-0. 8%、瓜膠0. 2%-0. 4%、去離子水補足100%。
[0009] 更進一步的,大蒜素0. 5%、井岡霉素 A 1%、助劑為烷基苯磺酸鈣7%、N-吡咯烷酮 7%、丙三醇4%、有機硅0. 6%、瓜膠0. 3%、去離子水補足100%。
[0010] 本發明水乳劑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防治時期為發病初期或發病后期;用藥量為 3克/公頃_7克/公頃,優選的,用藥量為4克/公頃-5. 5克/公頃,更優選的,為4. 55克 /公頃。
[0011] 本發明組合物對水稻稻瘟病具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本發明利用大蒜素和井岡霉 素 A的殺菌活性具有較好的增效作用,有效增強了對水稻稻瘟病兼具預防和治療的作用, 發病前期或發病后期均可達到顯著地防治效果,且持效期長。
【具體實施方式】
[0012]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描述本發明,本發明的優點和特點將會隨著描述而 更為清楚。但實施例僅是范例性的,并不對本發明的范圍構成任何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 應該理解的是,在不偏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下可以對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細節和形式進行 修改或替換,但這些修改和替換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0013] 實施例1 1. 5%大蒜素?井R霉素 A水乳劑 各原料組成按質量百分比計: 更進一步的,大蒜素〇. 5%、井網霉素 A 1%、助劑為烷基苯磺酸鈣7%、N-吡咯烷酮7%、丙 三醇4%、有機硅0. 6%、瓜膠0. 3%、去離子水補足100%。
[0014] 將上述各成分應用常規農藥加工技術,制成的適合農業上使用的水乳劑制品。本 實施例中大蒜素與井岡霉素 A的共毒系數為351. 12。
[0015] 實施例2 0. 7%大蒜素?井R霉素 A水乳劑 各原料組成按質量百分比計: 大蒜素0. 1%、井R霉素 A 0. 6%、烷基苯磺酸鈣6%、N-吡咯烷酮5%、丙三醇3%、有機硅 0. 5%、瓜膠0. 3%、去離子水補足100%。
[0016] 將上述各成分應用常規農藥加工技術,制成的適合農業上使用的水乳劑制品。本 實施例中大蒜素與井岡霉素 A的共毒系數為289. 51。
[0017] 實施例3 2%大蒜素?井R霉素 A水乳劑 各原料組成按質量百分比計: 大蒜素1%、井R霉素 A 1%、烷基苯磺酸鈣8%、N-吡咯烷酮7%、丙三醇5%、有機硅0. 6%、 瓜膠0. 3%、去離子水補足100%。
[0018] 將上述各成分應用常規農藥加工技術,制成的適合農業上使用的水乳劑制品。本 實施例中大蒜素與井岡霉素 A的共毒系數為279. 65。
[0019] 試驗例1本發明對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1、 試驗處理和方法: 樣品1-3 :分別為本發明實施例1-3復配的藥劑; 對照CK1 :1%大蒜素水劑(市售); 對照CK2 :10%井岡霉素 A可溶粉劑(市售); 對照CKtl :清水對照 水稻稻瘟病發病初期開始第一次用藥,用噴孔直徑為0. 7_的噴霧器,按表1設置對水 稻進行處理,每處理重復3次,間隔7天,第二次施藥。
[0020] 施藥前調查病情基數,第二次施藥后7天、21天,調查標記發病情況。病情分級及 藥效計算方法按《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一)》GB/T17980. 19-2000進行。
[0021] 防治效果的計算方式如下:
【權利要求】
1. 有效成分為大蒜素和井R霉素A的水乳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乳劑中有效成分為 大蒜素和井R霉素A,助劑為烷基苯磺酸鈣、N-吡咯烷酮、丙三醇、有機硅、瓜膠。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乳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乳劑中,各原料組成按質量百分 比計: 大蒜素0. 1%_1. 5%、井網霉素A 0. 5%-3%、烷基苯磺酸鈣5%-9%、N-吡咯烷酮5%-10%、丙 三醇3%-6%、有機硅0. 3%-1%、瓜膠0. 1%-0. 5%、去離子水補足100%。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乳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乳劑中,各原料組成按質量百分 比計: 大蒜素0. 3%-1%、井網霉素A 1%-2%、烷基苯磺酸鈣6%-8%、N-吡咯烷酮6%-9%、丙三醇 3. 5%-5%、有機硅0. 5%-0. 8%、瓜膠0. 2%-0. 4%、去離子水補足100%。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乳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乳劑中,各原料組成按質量百分 比計: 大蒜素0. 5%、井R霉素A 1%、助劑為烷基苯磺酸鈣7%、N-吡咯烷酮7%、丙三醇4%、有機 硅0. 6%、瓜膠0. 3%、去離子水補足100%。
5. 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水乳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乳劑用于防治水稻稻瘟 病。
6. 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水乳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乳劑施藥時期為發病初 期或發病后期。
7. 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水乳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乳劑用藥量為3克/公 頃-7克/公頃。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水乳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乳劑用藥量為4克/公頃-5. 5 克/公頃。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水乳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乳劑用藥量為4. 55克/公頃。
【文檔編號】A01N25/04GK104322494SQ201410584217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8日
【發明者】王洪濤, 段學文, 曲麗君, 權威宇, 朱立平 申請人:山東中大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