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羅氏沼蝦幼體餌料分離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羅氏沼蝦幼體餌料分離器。所述的分離器包括斗倉主體、隔板、上粗篩網、下細篩網和下料管,所述的斗倉主體包括上斗倉和下斗倉,所述的上粗篩網設置在上斗倉內,所述的上斗倉下部為上錐體斗倉;所述的下細篩網設置在下斗倉內,所述的下斗倉下部下錐體斗倉,所述的隔板設置在上斗倉與下斗倉之間,所述的下料管連接在下錐體斗倉下部。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餌料潔凈、分離效率高、無異物污染、可上、下倉體同時分離,經孵化過的豐年蟲過兩次篩,可以清除豐年蟲脫皮和其它殘渣等異物,保證羅氏沼蝦幼體餌料豐年蟲清純,無異物污染繁育池,同時將分離器設計成上下兩層結構,使分離流程分隔開,既使分離達到理想效果,又方便快捷。
【專利說明】—種羅氏沼蝦幼體餌料分離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餌料分離器,尤其涉及一種羅氏沼蝦幼體餌料分離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許多羅氏沼蝦苗種場,經孵化后的豐年蟲蟲體和殘渣容易混在一起,使得蟲體和殘渣分離效果不良,導致繁育池內的殘渣多,水質受到污染嚴重,并且蟲體和殘渣的分離速度較慢。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餌料潔凈、分離效率高、無異物污染、上下同時分離的羅氏沼蝦幼體餌料分離器。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分離器包括斗倉主體、隔板、上粗篩網、下細篩網和下料管,所述的斗倉主體包括上斗倉和下斗倉,所述的上粗篩網設置在上斗倉內,所述的上斗倉下部為上錐體斗倉;所述的下細篩網設置在下斗倉內,所述的下斗倉下部下錐體斗倉,所述的隔板設置在上斗倉與下斗倉之間,所述的下料管連接在下錐體斗倉下部。
[0005]所述的下斗倉上設有出渣口。
[0006]所述的上粗篩網為35目,下細篩網為70目。
[0007]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餌料潔凈、分離效率高、無異物污染、可上、下倉體同時分離,經孵化過的豐年蟲過兩次篩,可以清除豐年蟲脫皮和其它殘渣等異物,保證羅氏沼蝦幼體餌料豐年蟲清純,無異物污染繁育池,同時將分離器設計成上下兩層結構,使分離流程分隔開,既使分離達到理想效果,又方便快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中I是上斗倉,2是上粗篩網,3是隔板,4是上錐體斗倉,5是下斗倉,6是下細篩網,7是下錐體斗倉,8是下料管,9是出渣口,10是支撐腳。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一種羅氏沼蝦幼體餌料分離器,所述的分離器包括斗倉主體、隔板3、上粗篩網2、下細篩網6和下料管8,所述的斗倉主體包括上斗倉I和下斗倉5,所述的上粗篩網2設置在上斗倉I內,所述的上斗倉I下部為上錐體斗倉4 ;所述的下細篩網6設置在下斗倉5內,所述的下斗倉5下部下錐體斗倉7,所述的隔板3設置在上斗倉I與下斗倉5之間,所述的下料管8連接在下錐體斗倉7下部,所述的下斗倉5上設有出渣口 9,所述的上粗篩網2為35目,下細篩網6為70目。
[0011]經孵化過的餌料豐年蟲在上斗倉I先靜置分離20-30分鐘后,打開隔板3,讓上錐體斗倉4中的豐年蟲進入下斗倉5,待全部餌料進入下斗倉5后,關閉隔板3,上斗倉I繼續下一步的進料、靜置分離工序,可以與下斗倉5同時進行靜置分離工序,保證羅氏沼蝦幼體餌料豐年蟲清純,無異物污染繁育池。
【權利要求】
1.一種羅氏沼蝦幼體餌料分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離器包括斗倉主體、隔板、上粗篩網、下細篩網和下料管,所述的斗倉主體包括上斗倉和下斗倉,所述的上粗篩網設置在上斗倉內,所述的上斗倉下部為上錐體斗倉;所述的下細篩網設置在下斗倉內,所述的下斗倉下部下錐體斗倉,所述的隔板設置在上斗倉與下斗倉之間,所述的下料管連接在下錐體斗倉下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羅氏沼蝦幼體餌料分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斗倉上設有出渣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羅氏沼蝦幼體餌料分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粗篩網為35目,下細篩網為70目。
【文檔編號】A01K67/033GK203748475SQ201420021206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14日
【發明者】張愛英, 王飛 申請人:揚州市嘉豐羅氏沼蝦良種繁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