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魚燈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系有關于一種集魚燈結構,其主要包含有基板、超導熱管、LED發光模塊、光學鏡片及散熱鰭片,其中于基板上設有組裝區域以供對應組裝LED發光模塊,而LED發光模塊底端對應與超導熱管,而超導熱管外部包覆散熱鰭片,再于LED發光模塊前端對應設有聚光的光學鏡片;藉此,以能達到減少電量損耗、節省漁船燃油、提升漁民工作環境質量、保護船員健康、延長燈具使用壽命、并擁有快速點燈特性的功效。
【專利說明】集魚燈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系有關于一種集魚燈結構,尤其是指一種燈火漁業所使用的LED集魚燈結構,主要藉以設置高功率低耗能的LED燈做為發光的技術,達到減少電量損耗、節省漁船燃油、提升漁民工作環境質量的功效為應用創作。
【背景技術】
[0002]按,傳統集魚燈多使用鎢絲、復金屬燈泡或高壓汞燈等氣體放電燈具,屬于放射狀光源,光束向四面八方放射,僅有20%?30%的光照射到海面上,其余光線均散逸在空中,光線代表能源的耗費,傳統集魚燈大部分的波長穿透力低,因此需要提供大功率照明,但當瓦數過強,光線的照射會導致漁民的皮膚產生病變,且會消耗過多的漁船電力。
[0003]再者,為了提供大電力,漁船需要設置多部發電機或電瓶,使船只載重與消耗油量增加,而漁船重油是漁民成本支出的最大部分。此外,高熱的燈體因為碰觸冰冷的水后,容易破裂損壞,若高熱的燈泡破裂后,掉落在船板,而容易引起漁船火災的工安危險。
[0004]燈火漁業是以高耗能的燃油發電設備來點燈集漁作業,是以高成本取得漁獲,每次漁撈作業并不是保證都有足夠好的漁獲量,在會發射紫外線的傳統集魚燈下作業要增多、增亮燈具就要用更大的發電機發電以負荷所需的電力需求,且紫外線會對漁民的皮膚與眼睛長期造成傷害。
[0005]紫外線會肇致白內障、皮膚癌、眼膜炎、灼傷、老化、皮膚厚化和開裂等癥狀。其中尤以波長280nm以下的更為顯著。根據實驗顯示波長250_260nm的紫外線,會破壞染色體,對生物威脅很大;因此,須避免紫外線的照射,遠離傳統集魚燈具的使用。
[0006]緣此,創作人有鑒于此,針對上述結構使用上存有不盡理想之處,深感有其改良的需要,乃專精研究后而加以改良,經長時間的構思實作與修正,設計出本創作,以達到更實用與理想的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系在于提供一種燈火漁業所使用的LED集魚燈結構,藉以設置高功率低耗能的LED燈做為發光的技術,達到減少電量損耗、節省漁船燃油、提升漁民工作環境質量、保護船員健康、延長燈具使用壽命、并擁有快速點燈特性的功效為目的。
[0008]本實用新型集魚燈結構的目的與功效系由以下的技術所實現:
[0009]其主要包含有基板、超導熱管、LED發光模塊、光學鏡片及散熱鰭片,其中于基板上設有組裝區域以供對應組裝LED發光模塊,而LED發光模塊底端對應與超導熱管,而超導熱管外部包覆散熱鰭片,再于LED發光模塊前端對應設有聚光的光學鏡片;藉此,以能達到減少電量損耗、節省漁船燃油、提升漁民工作環境質量、保護船員健康、延長燈具使用壽命、并擁有快速點燈特性的功效。
[0010]如上所述的集魚燈結構,其中于基板前端面對應組設一透明燈罩。
[0011]如上所述的集魚燈結構,其中于基板后端面系對應組設一用來防止與熱源接觸的網體。
[0012]如上所述的集魚燈結構,其中于基板兩側邊分別設有凸耳部,以利用凸耳部對應組設一組立架體。
[0013]如上所述的集魚燈結構,其中于基板兩側邊分別設有凸耳部,以利用凸耳部對應組設一架體。
[0014]由上述的組件組成與實施說明可知,本實用新型與現有結構相較之下,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的優點:
[0015]1、本實用新型集魚燈結構,藉由LED集魚燈于魚船上的使用,使其能減少電量損耗、節省漁船燃油、提升漁民工作環境質量、保護船員健康、延長燈具使用壽命、并擁有快速點燈特性,是燈火漁業最具潛力的新興照明燈具。
[0016]2、本實用新型集魚燈結構,LED集魚燈具有較佳的指向性,可以減少光能的損耗,其耗電量僅為傳統燈具的10%,LED集魚燈朝向更高發光效率、小型化、模塊化及水下化發展,可應用于遠洋漁業實現全LED照明漁船,創造更巨大的節能減碳的效果。
[0017]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確能達到所預期的使用功效,而且對其具體構造進行了詳細描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示意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網體分解示意圖;
[0021]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集魚燈角度調整示意圖;
[0022]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集魚燈吊掛狀態示意圖。
[0023]圖中:(1)-基板;(11)-組裝區域;(12)-凹槽;(13)-穿孔;(14)-凸耳部;
(2)-超導熱管;(3)-LED發光模塊;(4)-光學鏡片;(5)-散熱鰭片;(6)-透明燈罩;
(7)-網體;(8)-架體。
【具體實施方式】
[0024]為令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創作目的及達成功效有更完整及清楚的揭露,茲于下詳細說明,并請一并參閱揭示的圖式及組件符號。
[0025]首先,請參閱圖1-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集魚燈結構的分解與組合示意圖,其主要包含有:
[0026]一基板(1),于端面上設有至少一組裝區域(11),于每一組裝區域(11)中設有凹槽(12),且凹槽(12)—端設有貫穿基板(I)的穿孔(13);
[0027]至少一超導熱管(2),系對應置設在基板(I)的凹槽(12)內,且對應由穿孔(13)穿出基板(I);
[0028]至少一 LED發光模塊(3),系對應組設在基板(I)組裝區域(11),且底部與超導熱管(2)接觸;
[0029]至少一光學鏡片(4),系對應組設在基板(I)組裝區域(11),且位于LED發光模塊
(3)上方;
[0030]至少一散熱鰭片(5),系對應包覆于穿出基板(I)的超導熱管(2)外部。
[0031]請一并參閱圖1?圖4所示,該基板(I)上可依據光線亮度需求而設有一個或復數個組裝區域(11),而組裝時,系于基板(I)上組裝區域(11)的凹槽(12)內置設一超導熱管(2),且讓該超導熱管(2)—端由穿孔(13)穿出基板(1),再將散熱鰭片(5)對應包覆于穿出基板(I)的超導熱管(2)外部,而該散熱鰭片(5)可為一體制成狀態,或為兩半邊對應包覆超導熱管(2 ),再將兩半邊散熱鰭片(5 )鏈接組合,接著,將LED發光模塊(3 )對應組裝于基板(I)組裝區域(11)處,且讓LED發光模塊(3 )底端對應與超導熱管(2 ),而超導熱管
(2)主要采用熱傳導率高的銅材,藉由上述結構,以能將LED發光模塊(3)所產生的熱源經超導熱管(2)排出,同時,也讓散熱鰭片(5)排散超導熱管(2)的熱源,接著,于LED發光模塊(3)前端對應設有聚光的光學鏡片(4),以能讓LED發光模塊(3)所產生的光線更為聚光集中。
[0032]接著,于基板(I)前端面系可在對應組設一透明燈罩(6),而基板(I)后端面則對應組設一用來防止與熱源接觸的網體(7)[如圖3所示]。
[0033]另外,當該集魚燈對應組裝于漁船上時,其系可于基板(I)兩側邊分別設有凸耳部
(14),再設一架體(8),該架體(8)為對應架設在漁船上,以利用基板(I)凸耳部(14)與架體
(8)對應樞設一起,且能于架體(8)上對應調整集魚燈的角度[如圖1、圖4所示]。或將該架體(8)吊掛在漁船上的燈桿架[圖中未示]上,再讓基板(I)兩側邊的凸耳部(14)與架體
(8)對應樞設一起,且能于架體(8)上對應調整集魚燈的角度[如圖1、圖5所示]。
[0034]然而前述的實施例或圖式并非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產品態樣、結構或使用方式,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疇。
【權利要求】
1.一種集魚燈結構,其主要包含有: 一基板,于端面上設有至少一組裝區域,于每一組裝區域中設有凹槽,且凹槽一端設有貫穿基板的穿孔; 至少一超導熱管,系對應置設在基板的凹槽內,且對應由穿孔穿出基板; 至少一 LED發光模塊,系對應組設在基板組裝區域,且底部與超導熱管接觸; 至少一光學鏡片,系對應組設在基板組裝區域,且位于LED發光模塊上方; 至少一散熱鰭片,系對應包覆于穿出基板的超導熱管外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魚燈結構,其中于基板前端面對應組設一透明燈罩。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集魚燈結構,其中于基板后端面系對應組設一用來防止與熱源接觸的網體。
4.如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集魚燈結構,其中于基板兩側邊分別設有凸耳部,再設一架體以對應與基板凸耳部組設一起。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集魚燈結構,其中該超導熱管為銅材。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集魚燈結構,其中該架體為采用架設、吊掛任一方式結合在漁船上。
【文檔編號】A01K79/02GK203963749SQ201420134113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8日
【發明者】廖·克里斯, 謝其昌, 楊謹隆 申請人:廖·克里斯